黄精功效与作用,黄精的功效与作用?
黄精的功效与作用
黄精具有补气养阴、润肺、健脾、益肾的功效,对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咯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等有治疗作用。
黄精又称鹿竹、山生姜,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黄精与当归等中药配伍泡酒饮用,有益气养血、滋阴补虚的作用,可改善气虚不足、短气少语、头晕目眩、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
现代研究发现,黄精含多糖、生物碱、黄酮、皂苷、强心苷、木质素、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记忆、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目前,黄精还被用于治疗药物中毒性耳聋。
需要注意的是,体寒泄泻者、痰湿者、痞满者、气滞者不可服用黄精。
本内容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药剂科 主任药师 汪永忠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熟地黄和黄精的功效是什么?
黄精一味带着仙气的药
我们先来说说黄精,要说黄精应该是一味很仙的药,为什么这么说呢?最初黄精是道家服用的食品,因为人们认为久服成仙。是一种帮助修炼的仙药。《神仙芝草经》这样记述:“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葛洪也曾说过,“昔人以本品得坤吐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古人认为黄精是收了自然界灵气的。《九华山志》记载了唐朝新罗王子终日以黄精为食,九十九岁而坐化成佛,人称地藏菩萨的故事。在古人长期实践中,黄精被证实确有延年益寿的价值,服食黄精比道教的历史更要长。黄精可食用,盛产黄精的地方,人们都直接拿它来蒸着吃。你们说这位药食同源的药是不是很仙呢?
鸡头精
黄精确实是一味药食两用的好东西,黄精又名仙人余粮,野仙姜等,为百合科植物。品种有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这三种以鸡头黄精为最好。黄精药性平和,不温不燥,既升脾气又补脾阴,又补肺生津、益肾补精,补气养血,尤其对老年人是一味较理想的补养之品。姜形黄精我国著名中医焦树德老先生每天都喝10克黄精水,80多岁的时候还眼睛特别好。一般人用的黄精基本是生品,或生吃、清炖、浸酒。生黄精有一定的滋腻性,有碍脾胃运化。生黄精侧重于养阴生津。而生黄精经过九蒸九晒后就去掉了原来的涩味和刺咽喉感,减少了滋腻之性。九制黄精味甘性平,滋肾润肺,健脾益肾,可以延年益寿。九制黄精可以直接吃,每天早上可食一两左右,然后喝一小杯温开水,长期服用。道家养生辟谷,吃的就是九制黄精。
服用黄精也是有禁忌的
中寒泄泻、肠胃不好、咳嗽痰多是禁服黄精的。虽然有禁忌,但是对症下药以及遵医嘱就没有问题了。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熟地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可以治肾虚骨肉和头晕遗精,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血虚症,它能治阴血不足引起的白头发。它归肝、肾经。是补血药养阴药。生地是地里挖出来的也一种根,掰开来里面的颜色是黄色的,所以叫地黄。把生地煮熟了叫熟地。生地黄甘寒质润凉血稍逊但长于养心肾之阴。在中医中属心、肝、肾经。而熟地经过黄酒拌闷、晒蒸等过程,其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寒转为温,归属肝肾经。熟地
熟地为什么能补血填精呢?
肾有肾阴,肾阳,一个属水一个属火,水火济济。熟地肉质厚,熟地色黑黏腻,味道浓重,吸纳收藏的力量很大,其它的补肾药比如阳起石、补骨脂等,只补不收。熟地最大的特点就是收。把肾气收藏,慢慢用。阴虚的人用熟地一段时间,都逐渐会变胖一点。熟地和黄精一样,需九蒸九晒才能发挥最佳药效。
生地
服熟地仍有许多禁忌
一、服食忌萝卜、葱白、韭白、忌服菜菔、蒜、诸血、菜菔子降气,三白新窜走气,影响地黄的滋补作用。诸血恐滋腻太过,故宜忌之。
二、脾虚痰多气郁之人慎服
三、伤寒之病,邪从外入,宜疏散而不宜滋补。
黄精和熟地怎么分辨?
黄精是干的。不加甜味。熟地是由蜂蜜做成的,所以它更湿更甜。黄精的作用是补肾、润肺、健脾、益气。熟地黄具有养血养阴、补精的作用。老年人可以吃些枸杞来保肝、补肾、润肺。最好多锻炼,也可以用枸杞、红枣、当归来弥补。平时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少吃油腻食物,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灸黄精的功效与作用?
黄精具有滋阴润肺、补肾强身、健脾养血的功效,可用于口干、干咳、少痰、头晕、腰膝酸痛等过度疲劳引起的疾病。现代医学也认为黄精可以抑制尿糖和血糖,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血压、血脂,防治动脉硬化。此外,黄精还具有抑菌、抗菌作用,对皮肤真菌也有一定作用。经常服用适量的黄精,还可以起到延缓衰老、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作用。
黄精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原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现改到天门冬科黄精属。
黄精是一味重要的中药,“黄精”指的是黄精这种植物的根状茎(即其入药部位)。属名Polygonatum分解了看:[(希)Polys多的+gonu膝]——指根多节。
(图示黄精一节一节的根状茎,入药的即是根状茎)
黄精的根状茎通常呈圆柱状,膨大后“节间”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头还有短分枝——中国民间或中药材市场将称这种根状茎制成的药材称为鸡头黄精。
(鸡头🐔黄精——像不像引吭高歌的雄鸡,吃了鸡头黄精,雄鸡一唱天下白,你的烦恼也拜拜)
黄精主要产在北方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东部都有分布,华东的浙、皖两省也有零星分布,生长于林下阴湿处。但我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的干旱沙地竟也看到过它的身影,可见其生存能力还是很强的。
各地别名还有:
笔管菜(辽宁)——言其茎直立、
黄鸡菜(东北)、黄精(中国植物志-官方名)、鸡头黄精(中药志)、鸡爪参(甘肃)、老虎姜(宁夏)、爪子参(陕西)、鸡头参(陕西、宁夏、青海)——或多或少都与鸡头黄精的形态有关、
西伯利亚黄精(甘肃、青海)——拉丁直译、
穆胡子-察干(蒙语)——蒙语不懂(=_=)。
黄精根状茎入药,性味甘、平。养阴益肾,健脾润肺,补气养血,可用于治疗精血不足、脾胃虚弱、厌食乏力等,是“补肾”良药。民间通常将其炖汤煨汤使用。不过野生资源已经很少,大家不要自己去山上采挖,人工种植的效果已经与野生无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