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植物图片,历史上想要投毒杀死皇上有多难?
历史上想要毒死一个帝王,那可是比登天还难,还不如让一帮刺客来得进行实际的刺杀算了。那么为何毒死皇帝会由此困难呢?
第一,古代的毒药大多数都是发作快速,要毒死皇帝,摄入量也不能太少。
古代毒药主要来源于植物和矿物质,厉害的毒药主要有:断肠草、雷公藤、鸩酒、砒石、鹤顶红、番木鳖、夹竹桃、砒霜、乌头等。这些毒药要么是发作迅速,要么是需要服用的剂量很大才能使人致死。
而且大部分毒药原本的用途都是用来治病的,比如,雷公藤是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舒筋活血等功效;砒霜最早的时候更是可以可以治疗咳嗽、疟疾。
拿着这些毒药去给皇帝投毒,完全就是找死。不说,皇帝的守卫程度是多么的森严。就这些毒药的特点,还没给皇帝吃就早已经暴露了。
用直接致死的毒药,肯定不会毒死皇帝,毒死的一定是服侍皇帝的人,用剂量大的毒药,早就被皇帝身边那些精通各类解毒克制之法的御医识破了。投毒之人,还没等皇帝毒发身亡,自己恐怕早已经人头落地了。
第二,食品的安全也把控得十分严格,饭菜的烹饪加工要经历无数道关卡的仔细检验的。
皇帝所吃的饭菜的食品来源都是依靠自身的生产机构,在食材供给环节,还派的有专人进行负责和登记,这样的食品安全的把控简直让行刺之人无从下手,到了极致。
食材到了御膳房这后,给厨子做菜之前,太监都会相应地进行记录所用的食材、制作的步骤、烹制所以的时间和由谁烹饪而成。
并且每次厨子做菜时,他旁边都是盯着的,这让厨子还怎么投毒。更可悲的是,菜做好之后,厨子必须亲自品尝,监视的人员觉得没有任何的问题时,菜才能被送出御膳房,呈上给皇帝。
做好的每一份菜都会被取样备用,一旦出现问题,或通过每个关卡的记录,立马追根溯源。被查出来的人一定是会掉脑袋的,这谁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第三,皇帝在吃饭之前,这些饭菜都会先让太监专门试吃,确认无毒后皇帝才会吃。
如果有一道菜里被下了毒,并且经过了这么多关卡还没被发现,那么这道菜必定会送到了皇帝面前。皇帝真的会因为吃下这道菜而被毒死吗?
这绝对不可能,因为在皇宫内,有一个职位是叫侍膳太监,主要作用就是试吃饭菜,也叫做尝膳。验证无毒后,皇帝才示意待膳房太监将自己喜欢吃的菜盛至碗中,开始享用。
总体来说,在守卫森严的皇宫内,想要靠近皇帝都是一件难事,那么想到了投毒就更加不用想了。根本不可能,从食材采摘到饭菜的烹饪,最后呈上给皇帝,这里都有着重重的关卡,根本就吃不到皇帝的肚子了。皇帝想吃饭是要经过数百名的总管、太监、宫女和厨子合力安排布置,虽然这样规定步骤十分的麻烦,但是皇帝也怕死,也要按照步骤。
雷公根能生吃吗?
雷公根是一种伞形花科草本植物,喜欢栖息在柔软湿润的草地上,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
雷公根属于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常卷缩成团状,其茎细长,结节生根,密生成。原产于印度,现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因其叶子酷似马蹄状或半个铜钱,又称“马蹄草”、“连钱草”。别名积雪草、雷公根、崩大碗、蚶壳草、灯盏草、老耳、铜钱草。多年生草本,茎匍匐,细长,节上生根。叶子长开了像把小伞,在农村生长繁茂的菜地,撩开湿润柔软的草丛,你就会发现很多它的身影哦~随手一撩拨,根藤连起,根据农村的老人介绍,这雷公根还是一种美味。雷公根主要能吃的地方就是它的根部,从土里拔出来以后,洗掉泥土,可以直接生吃它的根,不过味道却是稍微的有些苦。
除了直接生吃根部以外,连根带茎带叶一起洗净,也是可以作为野菜来食用的,用它来煲汤吃会比较好,不仅能去除它的苦味,而且还具有浓浓的香味,这样吃还具有强化血管、清热解毒、美容美肤、提神益脑、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呢,也受到当地不少农民朋友的喜爱。
不过虽然活血丹能吃,但是各位还是要注意下哦,孕妇和哺乳妇女禁食,并且也不宜多食用,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天敌生物?
第一节 植物源农药的含义及分类
1. 植物源农药的定义:植物源农药是指利用植物组织经过加工,或提取及人工合成活性成分加工而成的农药。
2. 生物农药的定义是:可用来防除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体本身及源于生物,并可作为“农药”的各种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包括:生物体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
3. 我国:无生物农药的概念,仅有生物源农药的概念。
生物源农药: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
我国对生物农药的定义:生物农药包括生物化学农药和微生物农药。
生物化学农药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对防治对象没有直接毒性,只有调节生长、干扰交配和引诱等特殊作用;②必须是天然化合物,如果是人工合成,其结构必须与天然化合物相同(允许异构体比例的差异)。
生物化学农药分为四类:信息素(外激素、利己素、利它素),激素、天然物生长调节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酶。
微生物农药包括:自然界存在的用于防治病虫草鼠害的真菌、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被遗传修饰的微生物制剂。
据此定义(中国),印楝素、烟碱、鱼藤酮、天然除虫菊、昆虫天敌、转基因抗有害生物作物均不是生物农药。
美国EPA:农药登记分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和消毒剂三大类。
生物农药:指由天然源材料制成的低风险农药,主要包括 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转基因植物农药。(包括部分矿物源和无机化工产品)
美国EPA生物农药中不包括植物源农药。若对靶标有害生物无直接毒杀作用,则为生物化学农药,否则化学农药。
在美国,昆虫信息素、植物调节剂、辣椒素、印楝素为生物化学农药;除虫菊素是神经毒剂被归为化学农药。
1 植物类农药(天然产物)在有效成分名称后一般有“提取物”、“油”,如香茅油、冷压印楝油、土荆芥植物提取物。
2 仿生合成农药,在有效成分名称前面加“同源物”。
4.
生物农药
生物体农药
动物体农药
天敌昆虫、捕食螨、转基因昆虫
植物体农药
转基因作物
微生物体农药
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微孢子虫等
生物化学农药
生物体农药
植植物毒素、植物内源激素、防卫素、植物源昆虫激素、异株克生物质
动物源生物化学农药
昆虫性信息素、毒蛋白、毒素等
微生物源生物化学农药
抗生素、毒素类
注:植物源农药除对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具有防治效果以外,还具有刺激植物生长、果蔬保鲜及肥效等多种特殊活性作用。
第二节 植物源农药发展简史
经验主义发展时期
传统农业社会的植物源杀虫药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或处于自发性、经验性使用状态,大多使用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 记载植物源农药的古籍及药物(药草、石)
答:①山海经:无条 毒鼠;亢木 食之不蛊。②周礼·秋官司寇 嘉草(襄荷),莽草(毒八角),牡菊(野菊)③神农本草经:菖蒲、天门冬、升麻、天名精、吴茱萸、藜芦、狼毒。
农书:中国土农药志、氾胜之书、齐民要术、本草纲目、农政全书
化学农药的兴起与植物源农药的停滞
2. 合成农药的优点
答:①高效 ② 速效③方便④适应性广⑤经济效益显著
合成农药的缺点
答:①可对人畜等非靶标生物及植物产生直接的毒害和药害
2 引起环境污染,间接地危及人类的健康
3 杀伤天敌,引起害虫再猖獗及次要害虫上升
4 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3. IPC(integrated pest control):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强调两点①用经济危害阈限来决定是否有防治的必要②着眼于整个生态环境
IPM(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害物综合治理。三个主要观点:生态学、经济学、环境保护学,它考虑的是整个农田生态体系,而不单是一二种病害虫害。
IPM三个基本概念:①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全面考虑生态平衡及社会安全,经济利益及防治效果,提出最合理及有益的治理措施。②不着重害虫的消灭,二着重于害虫数量调节,达到不造成经济危害的地步。因此在防治方法中,强调自然调节因素的利用,留下一部分害虫可能对自然平衡反而有利。③各种防治方法的协调,但尽量采用非化学的防治法,化学防治法除非达到经济阈限时,一般不用。
IPP(integrate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and protection ):综合植物保护。应用各种具有预防作用的经济学、生态学、药物学的措施,控制有害生物于危害水平以下,注重利用自然控制因素。
IPP目标:①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内部调节机制,最大限度的替代肥料、农药、燃料等输入。②通过采用对人类健康安全的生态学技术,实现高质量粮食和其他商品的可持续生产。③保障农业收入。④一般应用农业技术措施,及时清除或降低在任何地方出现的农业污染源⑤保持农业的多种功能。
4. 植物源农药的特点
答:①植物源农药,其不但是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啊,而且是取之于植物,用之于植物。更容易达到植物界的自我修复、自我控制的目的②借助我国国粹——中医、中草药的魅力。可以研发出理想的植物源农药品种③植物源农药在环境中可以快速分解,基本上可以不用考虑残留毒害、环境污染④植物源农药既可相对有效的防治有害生物,又可综合性的支持有机生产过程,从而生产出有机食品,是其它类农药难以比拟的。
第三节 植物源农药研发现状(举例)
1. 具农药活性植物次生代谢物质
答:主要包括糖苷类、醌类、酚类、烯萜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木聚糖类、黄酮类
1 生物碱 (藜芦碱、鱼尼丁、小檗碱、马钱子碱、毒蕈碱、乌头碱、咖啡因)
许多生物碱 对昆虫具有毒杀、拒食、忌避、抑制生长发育、不育、抗虫、引诱等多种作用方式。如:1.烟碱主要表现触杀,有一定熏蒸和胃毒作用。2.百部碱、苦参碱、藜芦碱对害虫兼具触杀和胃毒作用。3.番茄甙对菜青虫除有拒食、产卵、忌避作用外,还能抑制其生长发育。
2 黄酮类 鱼藤酮杀虫谱广,(具有和鱼藤酮类似的结构母核称为鱼藤酮类化合物)
3 萜烯类 1.卫矛科苦皮藤、雷公藤 含有较多倍半萜类化合物,结构为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酯,其中有些物质对昆虫显示出拒食胃毒麻醉的活性。2.三萜类 印楝素,拒食忌避调节生长和绝育。
4 木质素类 沙地柏的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对菜青虫有较强的胃毒和拒食作用。
5 香豆素类 抗微生物活性、紫外线保护,调节昆虫和共生菌、病原菌与植物互作反应的信号分子。
6 植物精油 杀虫抑菌,对药剂增效的作用
7 光活化毒素 一些植物的次生物质在光照下对害虫的毒效可提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千倍,显示出光活化特性。除虫菊酯、番茄甙。
第四节 植物源农药的特点
1.植物源农药特点
答:1.环境相容性好
2.生物活性多样 促生长作用 肥效功能 提高抗逆性 防腐保鲜
3.对高等动物及害虫天敌安全
4.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药性
5.药效较为缓和
6.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2.怎么理解植物源农药的这些特点?
答:1.环境相容性好
植物源农药取之于自然,用于自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形成了其固定的参与能量与物质循环代谢途径,所以施用于环境中或作物上,不易产生残留,不会引起生物富集现象,最终降解产物简单、无毒、所以不会污染环境。
如:印楝素在紫外灯照射下的半衰期只有48min,含水2.25%时,热贮14天的分解率基本接近50%。苦参碱在小麦田土壤、白菜地土壤和苹果园土壤中,降解较快,半衰期为3-4d;无氧条件下降解相对较慢,但半衰期也仅为5-6天。
2. 生物活性多样
1 促生长作用 :苦参根浸液处理黄瓜种子,能促进株高、茎粗,叶面积,根体积的增大,小麦穗的发育和籽粒干物质的积累。木醋液对人参根质量、根长、根粗和侧根数均有显著促进作用,竹醋液能有效的促进黄瓜叶片、茎粗和株高的生长,显著提高黄瓜的产量。
2 肥效功能:印楝素的渣可做药肥,同时印楝渣的降解产物可杀死线虫。木醋液促进水稻根系对氮肥的吸收;竹醋液能促进西红柿长势、Vc含量和糖酸比,提高西红柿品质和产量。
3 提高抗逆性:芸苔素内酯、茉莉酸、水杨酸等均可诱导植物的抗逆性。
④防腐保鲜 :多酚类,槲皮素和茶多酚,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能有效减缓采摘后的水果蔬菜的生化活动,推迟其后熟期。
3. 对高等动物及害虫天敌安全
从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方式上看,一般对害虫起胃毒作用或特异性作用,少为触杀作用,因此对天敌等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例如 印楝素对大鼠急性经口>5000mg/kg,对兔急性经皮或眼>2000mg/kg;对大鼠非致死剂量>16000mg/kg;蓄积系数>5,属于弱蓄积毒性;对皮肤无毒和过敏性。
4. 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药性
植物源农药往往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且作用机理与一般化学农药不同,不易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
5. 药效较为缓和
就像中草药一样,大多数植物源农药的药效发挥相对缓慢,但其作用确有特点。这种特点可以结合药物、作物及有害生物的综合环境生态反应而对有害物的种群繁衍产生深远的影响。
举例:药效缓和与其作用方式以及作用机理有关。印楝素对菜青虫具有胃毒、拒食、抑制生长发育作用,对桔二叉蚜的忌避率48小时后仍达63%。
6. 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植物源农药由于其原料来源、储存加工、制剂工艺等方面的一些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价格偏高。然而,有研究表明,若整体考虑植物源农药的用药成本及其产出,则有可能由于化学农药。
第五节 植物源农药研发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略
第二章 植物源农药研发程序及方法
第一节 植物源农药研发理论
植物源农药的研发策略与思路,可从三方面理解,即:昆虫与植物的关系;植保新理论——植物保健与和谐植保;农药发展与应用方向。
1.1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答:①重要性,复杂性
从数量上看,植物界和昆虫纲在种类丰富度和生物量上代表了两个非常广泛的类群。植物是一切异养生物的基本能量来源,而其演化成的丰富多样性是动物长期取食的结果。
从应用上说,昆虫是作物和储藏物的主要大敌,对昆虫与植物关系的研究深入,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昆虫为害的根本原因而有助于制定安全有效地防治策略。
3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营养、栖息和运输
关注昆虫与植物的斗争,尤其是植物对昆虫的防御。其防御可分为:
形态和物理防御:绒毛、蜡质、硬度
化学防御:组成型、诱导型;忌避、拒食、抑制取食、影响对食物消化和利用、影响昆虫生长发育调节
昆虫与植物的斗争,协同进化
强调植物次生物质在植食性昆虫与植物相互关系中的重要性!
次生代谢物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没有直接关系,但在调节植物本身适应其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如:植物激素,作为生长发育的调节物,已成为生命的重要物质;作为化学防御机制,对食草动物有一定的警示和防御作用,并对其他植株有生长抑制作用,如引诱剂、趋避剂、拒食剂和抗生物质。
雷公藤和青风藤的区别?
青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或毛青藤等的藤茎。多年生木质藤本,长可达20米。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藤本灌木,高可达3米,叶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圆锥聚伞花序,花白色。翅果长圆状,小果梗细圆,种子细柱状。区别:两者科属不同,植物形态特征不同。
那么蜜蜂是怎样避免被毒害的呢?
自然中有毒花蜜是有的,蜜蜂对真正毒害自己的花蜜有识别能力,基本不去采的。
但是许多有毒花是对人有害,对蜜蜂无害,因为花蜜中的毒素是一种生物碱,能抑制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致人于死地。蜜蜂采集不会中毒,酿造出的蜂蜜就有毒了。
养蜂人应该有识别毒花的能力,而且这些毒花少见,基本上很难采出蜂蜜的。
而且这种生物碱会挥发,放置久了毒素会消失,一般蜂蜜会在蜂巢里存放一段时间才取,应该不会有危险的。
所以,野生蜂蜜不要随便吃,特别是不能马上吃,最好放一两个月才能吃。
养蜂人也要了解周围蜜源花,如果是有毒花,采出的蜂蜜不能吃不能卖。
常见的有毒花
一,雷公藤,这大家应该认识了,也叫断肠草,六月下旬开放。
二,珍珠花,也叫南烛,生长于云南,贵州,广西等山区。五六月份开放,花期一个月。
三藜芦,是一种草本植物,多生于山东,河北,甘肃,内蒙古等地,6---7月开放。这花对人没有太大毒性,但对蜜蜂有剧毒,会让蜂中毒死亡,幼虫吃了有毒蜜也会中毒,严重的蜂群死光。
还有乌头,博落回,苦皮藤,昆明山海棠,胡蔓藤等。自己当地有这些植物,养蜂要小心。不管对人有毒,对蜂有毒,都要尽力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