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不好的早期症状有哪些,手指甲会有哪些症状?
常言道,肝者,将军之官,主疏泄,主藏血。
中医讲:“养生先养肝”,一颗健康好肝,对于生命健康来说,尤为重要。
但是肝脏唯一的缺点就是肝脏肝没有痛觉神经,有的人肝脏已经严重损伤,但是还是没有任何的信号,导致疾病的恶化。
其实 “有诸内必行于诸外”,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就会发现肝脏发出的“蛛丝马迹”。
肝不好的人,指甲会出现3种迹象,多留心,早检查!
1、指甲易断泛黄
健康的指甲是红润有光泽的,而肝脏不好的人,指甲会出现泛黄的表现。
肝脏损伤,胆汁分泌异常,胆红素不能及时的代谢堆积咋体内,就会引起身体某处出现泛黄。
临床上常见还有,眼白发黄,脸色发黄,甚至全身发黄。
2、指甲变脆,易断裂
按照中医的理论讲“肝主筋”,而指甲也属于筋的外在表现。
如肝血不足,指甲得不到营养,就会变得脆,容易断裂。
3、指甲变形
如指甲的表现凹凸不平,边缘翘起,或是出现明显的细纹,这样的指甲往往与肝阴血不足有关。主要是指甲需要肝阴、肝血的滋养,一旦养料不足,指甲的状态就会异常。
日常养肝“四步走”,坚持做,肝会越来越
第一步:减负担1,不滥用药物
虽然药物可以治疗身体问题,但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也不能乱吃,滥吃。
肝脏是主要的代谢器官,如药物使用不当,就会增加肝脏的负担,甚至会引起肝脏损伤。
2、少抑郁
中医讲:肝主谋虑,主疏泻。
人的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最先损伤的就是肝脏。
长期不良情绪,很容易导致“肝郁”,使肝气横逆,肝阳上亢,伤害肝脏。
3、睡前少吃宵夜
很多人都有睡觉之前吃宵夜的习惯,可是睡前吃东西,食物很难消化,如一些高脂肪的食物会堆积在肝脏内,形成脂肪肝等。
所以,最好在睡前2小时不吃任何食物,特别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更要少吃。
第二步:排肝毒1、吃排毒食物
萝卜,胡萝卜中的大量果胶、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能够协助肝脏排除体内毒素。
小白菜中富含膳食纤维,可防止血浆胆固醇形成,促使胆固醇代谢物胆酸排出体外,对肝脏代谢有积极作用。
2、饮排毒茶多喝茶水,促循环,利吸收,排废物,可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可以用,婆婆丁,山刺玫,搭配成婆婆丁山刺玫茶,泡水喝,有助于肝脏排毒的同时,还可以疏肝解郁,淡化色斑,更利于肝脏健康。
婆婆丁和山刺玫,都是“药食两用”的植物,都对肝脏健康有益,二者搭配,效果加倍!
婆婆丁,入肝经,擅长排肝毒,预防肝损伤,尤其是对酒精性肝损伤,效果显著,并且,婆婆丁可以对抗,内毒素造成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从而保护肝脏健康。
山刺玫,味辛、甘,性微温,可疏肝解郁、促进血液轮回,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对于肝脏健康非常有利,并且,有一定的“淡斑”之效。
二者搭配一起泡水喝,对于排肝毒,效果显著,还有助于改善脸部色斑、痘痘等。
3、抻抻筋
蝴蝶式:双腿弯曲,脚心相对,双手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
这个动作可拉伸肝胆经,加速肝脏的代谢和循环。
脚趾回勾,双腿伸直并在一起,脚尖回勾。
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我们会明显的感觉到大腿后侧的大筋,有拉伸,这样可起到促进排毒的作用。
第三步:降肝火1、少辛辣油腻
不注意饮食,会导致肝火“烧”起来。
而辛辣,油腻的等刺激性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的“罪魁祸首”。
爱吃辣的人,会使肝脏充血,并且下腹腔静脉受压,就会导致肝火上升。
2、常按降火穴位
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手拇指指腹,按揉此穴,产生酸、胀、痛为宜。
行间穴: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取穴。
手拇指指腹,按揉此穴1分钟,反复推揉,即可。
3、睡前泡脚每天晩上睡觉前,先用热水泡脚10分钟,泡至小腿肚子以上。
古人讲每天泡脚胜过吃补药。
泡脚可促进身体的代谢,起到降肝火,助睡眠的作用。
第四步:补肝血
1、 食二黑
桑葚味甘、酸,性寒。能滋补肝肾、补血养颜、生津止渴。
桑葚可用于肝肾阴亏、腰膝酸软、目暗耳鸣、津亏血少等多种问题。
黑芝麻性味甘、平,具有滋养肝肾、养血润燥的作用。
肝血不足,肝肾亏虚的人不妨每天多吃一些黑芝麻。
2、少玩手机五劳七伤中指出“久视伤肝”。
我们长期的玩手机,看电脑,就会消耗肝血,引起肝血不足,使眼睛干涩,昏花等。
尤其是,晚上睡觉前,要少玩手机,对眼睛,肝脏都有很大影响。
3、睡好觉
人卧则血归肝。
子时熟睡,晚上11点前,尽量保证进入睡眠状态,可滋养肝血,保护肝脏。
此外,午时小憩,小睡15-30分钟的午觉,对身体健康有诸多好处。
肝淤是什么意思?
肝淤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会有小部分患者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如果出现情绪不好,抑郁等情况都是会引起肝淤的。会出现胸闷等症状。以上所说的症状都是可以通过调解心情和饮食的调理来进行缓解的。如果是肝炎等疾病而引起的,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白发长在哪里说明肝不好?
我觉得白发长在任何地方都和肝肾没有关系,当然中医理论我不懂。
在医院能看到很多透析多年的肾衰患者,人家肾脏都没有功能了,头发也不比同龄人白得多,也没少得多。透析室里也不是个个白头啊。肝炎、肝病的患者也是,肝功不好照样一头乌黑的头发。反过来说,少白头的年轻人肝功肾功也正常啊,满头白发的健康老年人肝功肾功也没问题啊,当然患肝病肾病的除外。所以我认为头发变白和肝肾不好联系不到一起。
我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头发变白与基因损伤有关,我认为很有道理。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证实由于保持黑发的色素干细胞的基因损伤不断加重,人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不断变白。
与黑发变白有关的基因是一种名为TR-2的蛋白质基因。研究人员发现变白的头发,并不是因为失去了黑色素细胞,而是流入头发中的黑色素细胞不再具有TRP-2蛋白质或者具有TRP-2蛋白质的黑色素细胞随着年龄消失了,因此也就失去了合成黑色素的能力。
保持一头乌黑靓丽的秀发关键是找到TRP-2蛋白质基因流失原因,从而控制黑色素的生成。显然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也就是有了白头发除了染发没有别的办法的原因。
我是@刀客特白兔,谢谢您的耐心阅读!
冠心病早期会出现什么症状?
冠心病发作时有哪些症状
冠心病患者平日也经常会出现气短、胸闷、憋气、心悸、胸痛、眩晕、出汗等症状,并常兼患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障碍性疾病。此外,下肢动脉硬化、腿肿、反复口腔溃疡、心慌失眠等常常如影随形,给冠心病患者增添了很多痛苦。
冠心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有:
(1)气短、胸闷、憋气。患者常感到空气不够用或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平卧时加重,坐下时减轻。还会出现疲乏、无力、不想动或嗜睡等症状,有时会有咳嗽、咳痰。
(2)心悸、胸痛、心绞痛。患者容易出现心慌、胸痛不适、气急、胸闷的症状。劳累及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颈颔、左肩、左上臂、后背、胃部放射,有时伴有头痛、牙痛、背痛等,症状可持续三五分钟,常伴有眩晕、气促、出汗、寒战、恶心及昏厥等症状。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但严重者可能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3)腿肿。当心脏发生右心室衰竭时,静脉血液回流不顺畅,引起静脉内压力升高,体液渗出血管外的组织间隙,引起浮肿。右心衰水肿最早出现于脚踝内侧,其状况由心衰程度决定,轻度的水肿在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或消失,严重的会向上发展到全身水肿。
(4)四肢凉麻。动脉硬化一般是全身性的,当冠状动脉硬化的同时,肢体动脉硬化常会伴随发生,导致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障碍。所以,冠心病患者也常伴有手足冰凉、麻木、酸懒、疼痛等感觉,甚至出现跛行状况,晚期还可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肢端溃疡和坏疽。
(5)脑功能衰退。冠心病患者一来血脉不通,二来全身血管均有硬化现象,所以,常会因脑动脉或颈动脉硬化造成脑缺血、脑萎缩,早期有神经衰弱、头晕头痛、耳鸣、嗜睡、记忆力减退、易疲劳、情感异常(情绪易激动,缺乏自制力,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变得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判断力下降等表现。中后期时可出现认知障碍、步态僵硬或行走不稳、痴呆、失语、肢体偏瘫等。
(6)夜尿多。肾动脉血管比较脆弱,冠心病患者常伴有肾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容易引起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和肾脏缺血,导致夜尿多、顽固性高血压,严重者可造成肾功能不全、肾萎缩、尿毒症等。
(7)口腔问题。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临床研究也发现,冠心病往往与口腔疾病相关联,如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舌溃疡、扁平苔癣等,都是冠心病患者比较多见的合并症。而由于冠心病没有好转,这些口腔问题也很难彻底治愈,给患者带来进食等方面的困扰。
“三分治,七分养。”因为冠心病病因在血管,血脂高,黏了、堵了,造成心脏缺血,心律失常。需要医生治血,病人养血,三七“分工”。养血分5个方面:
1. 慎饮食。管牢我的嘴,防病从口“食”。改炒菜为蒸、煮,这样可以养血。平日常吃大蒜、洋葱、黑木耳、香菇、番茄、胡萝卜、海带等降脂食品。 在网上也有用清血管的6类食物做成的食物酵液——荞麦桑叶复合菌,利用食物发酵提取,经发酵提纯后的药用成分含量更高,一瓶相当于5斤食材的量,也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利用。
2.多走路。走路可以推动全身50%的血液流动,恢复心脏功能。
3.少发怒。发怒、生气能使动脉血管突然变窄,影响心脏供血。“笑一笑,少一少”,使肌肉放松,扩张血管,增加心脏供血。
4.按经络。中医认为,劳宫穴治心脏供血不足;内关缓和心绞痛。经常敲打益气养血。
5.常吸氧。适当吸氧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平时多做有氧运动,也能增氧养血。
皮肤上会不会有所表现?
肝脏出了问题,不但包括乙肝,还包括其他肝病,如丙肝、甲肝、戊肝、肝硬化、脂肪肝、肝癌、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和遗传代谢性疾病,等等。
有人说,皮肤出现五种情况,是肝脏出了问题。作为专业的肝病医生,不太认同这种说法,这容易导致一些人没有肝病的人,因此去对号入座,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但我这么说,并不是说肝脏出了问题,也就是得了以上的肝病,不会有皮肤的表现。
龙医生今天要说的是:皮肤上有哪一些表现需要引起重视,并查一查有没有肝病?
皮肤黄皮肤黄让人首先想到的是黄疸,这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升高导致的,当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的两倍(大约34.2左右)时,皮肤或者黏膜上就可能呈现跟平常不一样的黄颜色。
体表最先开始变黄的部位,一般是眼睛的巩膜,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眼白,然后是口腔黏膜,继而尿液变黄,胆红素越高,黄疸的波及范围就会越大,黄疸程度也会越深。
黄疸表示肝脏的解毒、分解,以及胆红素的分泌、排泄等功能出现了异常。较明显的例子,是急性黄疸型肝炎,如甲肝和戊肝,通常就会表现为严重的黄疸。而乙肝患者如果黄疸逐渐加重,则证明在肝病慢性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肝炎急性发作,或者肝衰竭的表现,要引起重视。
皮肤黑很多人都知道,有肝病的人面色看起来比较灰暗,尤其是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或者肝癌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
这些患者的皮肤黑跟黑色素沉着,也和体内的其他激素紊乱有关,比如肝功能不全引起垂体和肾上腺皮质等内分泌功能有关。常常导致垂体中叶促黑色素分泌增加,促进黑色素的生成,甚至和雌激素增加也有一定的关系。
去医院看过病的人,常看到医生在病历上写着“肝病面容”。肝病面容,常常表现为面部无光彩,面色黄中带黑,没有光泽,呈暗灰色,看起来好像很长时间没有洗脸一样,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是面色晦暗或者呈古铜色。
当肝功能逐渐好转之后,面色黑的现象会有所缓解。所以,面色的变化往往从一个侧面反映病情到了什么程度,也是观察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和依据。
一些其他的肝病,也会导致面色变黑,比如说酒精性肝病进入酒精性肝硬化的阶段,会出现面色发黑的表现。原本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上胸部和脖子等部位,会由于毛细血管扩张而看起来呈潮红色,当病情加重的时候会表现为红中带黑。
遗传性血色病,是由于铁质在体内沉积导致的。这些患者的一个非常特征性的表现是全身皮肤变黑,那是皮肤色素沉着,同时伴有乏力、嗜睡、肝功能异常、糖尿病、关节痛和男性阳痿等表现。这一类的患者需要通过基因检测、血液中的铁和铁蛋白检测,以及肝脏是否有含铁血黄素沉着等检查才能确诊。
蜘蛛痣蜘蛛痣是一个广为人关注的临床表现,因为它是非常直观的,很容易被患者看到,也很容易被患者误会。有很多人就认为,皮肤上出现的一些红点或者毛囊炎,就是蜘蛛痣。
蜘蛛痣外形像蜘蛛,说实话不太像,却总被形容像一只红色的蜘蛛趴在皮肤上。蜘蛛痣的中央有一个红色的毛细血管瘤,从这个毛细血管瘤向周围发出很多血管分支,当点压这个中心红点的时候,这些分支会消失。
蜘蛛痣的成因,大多数观点认为是由于血液中的雌激素蓄积过多。雌激素主要在肝脏内分解,当肝功能不全,尤其是有肝硬化的时候,会导致雌激素灭活功能障碍,从而引发蜘蛛痣。
肝掌肝掌的出现跟蜘蛛痣的原理是一样的,典型的表现在手掌大、小鱼际,就是手掌两边一大一小的两块肉,出现一块块的红斑,注意并非人们经常见到的、手掌受压后的、通红通红的改变。
肝掌不单单表现在手掌,也表现在手指的指腹面和脚底,自己脚趾的趾腹面。
皮肤红点说到肝病的皮肤表现,不能不提到红点,在临床上,大多数人认为,皮肤红点跟肝病有关,事实上这个是不对的。大多数人的皮肤红点,是一种叫做樱桃状血管瘤的疾病,这个跟乙肝没有关系。
倒是有一部分肝病患者,他们的免疫力比较差,很容易出现皮肤化脓性疾病,也就是皮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本身就存在于皮肤的表面,人体皮肤的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很容易造成细菌通过微小的破损,导致局部的感染化脓。
皮肤瘙痒胆汁淤积于肝内所导致的胆汁淤积症,可以表现为肝内的梗阻性黄疸。患者除了全身皮肤发黄之外,还会有皮肤瘙痒的表现,尿的颜色深如浓茶,大便呈灰白色或者陶土样。
出现皮肤瘙痒跟过量的胆红素,渗透到皮肤里面,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有关。当然。这只是出现皮肤瘙痒的一个可能的机制。实际上并非那么简单,有一些没有明显黄疸的人也会有皮肤瘙痒的表现。
小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和内脏疾病包括肝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黄疸性肝炎往往首先因皮肤黄而被发现,皮肤上的表现比如皮肤瘙痒和蜘蛛痣,和一些严重肝病也有密切的关系。
但这种密切的关系,并不能因此以对号入座的方式来为自己诊断,从未增添烦恼。最好的办法,是去医院做某些检查。肝脏病变的检查,包括肝功能、乙肝两对半、血脂、丙肝抗体、甲肝和戊肝的抗体IgM、彩超、甲胎蛋白、尿常规、血常规等等。
我是一位热爱科普的临床医生,看病、咨询,答疑、解惑,科普医学知识,在匆忙的临床工作中,体会温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用,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想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敬请关注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