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了药第二天内裤上很多药,嘴里塞布真的吐不掉?
近日,一部名为“嘴巴传奇”的微电影在网络上走红,已被转发6万多次。
网上一搜,关于嘴巴的传言还真不少,而解答也是千奇百怪。本周,我们特地搜集了网上最火的关于“嘴巴”的4条传言,看看它们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
实验目的:
这些“嘴巴”传言是否可信
实验地点:
重庆异度空间电玩城
实验人员:
重庆晚报实验群成员李东(男、25岁)、王晓田(女、20岁)
传言A
嘴里塞块布真的吐不出来吗?
真相:
把舌头压平塞布就吐不出来
电视、电影里经常都有这样的画面,一个人被绑架了以后,坏人都会在被绑架人的嘴巴里塞块布,这样就不能出声了。但是,嘴巴里面塞块布真的就没有办法出声吗?
第1次:李东选择了一块长宽为20厘米的毛巾,并把毛巾裹成团,然后放入王晓田的嘴巴,王晓田扭动脖子,轻松将毛巾吐出来,第一次试验失败。
第2次:王晓田选择一块长宽为30厘米的毛巾,并且“狠狠地”将毛巾塞入李东的嘴巴里。李东鼓起两腮,大力的吹气,5秒钟后,将毛巾吐了出来。
第3次:“把舌头压平试试。”王晓田让李东把舌头放平,然后把毛巾放在舌头之上塞入李东的嘴巴里。尝试了5次后,李东涨红了脸,最终表示“无力吐出”。
专家解释:
重医口腔医院医生王琳解释,往嘴巴塞东西时,舌头往后蜷缩,为口腔留下了活动空间。“有了活动空间,两颊的肌肉以及舌头就会把东西推出来。”
提醒:
遇到塞嘴封口危险,蜷缩舌头是王道。
传言B
鼻子插耳机,嘴巴当音响
真相:
声音真的能放大
很多人喜欢戴着耳机听音乐,听到好歌,我们都忍不住想和周围的人分享一下。如何分享?网友创意,鼻子插耳机,嘴巴当音响。创意帖子网上爆红,这是真的吗?
记者将耳机插在苹果手机上,开始播放鸟叔的“江南style”,除了戴上耳机,其他人并不能听到任何声音。
李东将耳机塞入鼻孔中,然后张开嘴巴。让人吃惊的是,虽然微弱,但是记者能够听见江南style的声音。而且,嘴巴张得越大,声音就越大。
专家解释:
重医附一院耳鼻喉科主任胡国华分析,这是利用了共鸣原理。人的头部有8个鼻窦,这8个鼻窦都是空腔结构,它会产生很多的回音,这些回音叠加起来,声音就会变大。
提醒:
最好不要在美女面前实验,因为耳机塞到鼻子里的样子,可能毁了美女的三观。
传言C
1分钟内吃不下6块苏打饼干
真相:
看似容易其实很难
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曾做过一个实验:要求4个人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吃下6块苏打饼干,结果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成任务。
这是真的吗?我们选择的是3+2苏打饼干。李东先喝了一口水,然后开始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李东在1分钟之内,只吃了4块饼干。
真的办不到?王晓田也加入了实验的行列,不过在吃了两块饼干后,王晓田已经不能正常吞咽了。
专家解释:
重庆大学物理系教授肖鹏解释,苏打饼干极其干燥,消化食物和吞咽都需要唾液,干燥的苏打饼干会吸收唾液导致很难下咽,“很多人都失败,兴许只有奇人可做到。”
提醒:
如果有人给你出了这道难题,那他绝对是想折磨你。直接告诉他:哥不做。
传言D
嘴巴变黑就是中毒
真相:
可能是化学反应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州一家3口吃了牛蛙后,嘴唇发黑,送医检查后,发现并没有病症,据了解,一家3口吃了加了白醋、绿茶的牛蛙汤锅,这是为什么?
专家解释:
“白醋等物质加速了茶多酚的氧化变色反应。”国家级营养师陈渝认为,绿茶本身含有茶多酚,容易被氧化,放在空气中也会产生颜色变化。
陈渝认为,除了白醋,其他物质也可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而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其他复杂的反应,但这种“变色”反应和山药切片会氧化变色一样,对身体应该没有什么伤害。
陈渝告诉记者,除了食物之间可能产生反应,食物与容器也有可能,“比如藕片,就不能用铁锅炒,用铁锅就会变黑。”
提醒:
如果嘴巴发黑,还是去医院更保险。
他们打网球的时候把球往短裤里面塞怎么回事?
主要是发球时准备一个球为了二发,男球员都是放在裤子口袋里,女球员一般是塞在底裤里面,这样有时二发的时候直接拿出来就可以打。但大部分球员其实都是重新向球童要球。这只是一个习惯,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