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湿疹小秘方,内湿热该怎么治疗?
谢谢邀请!
湿气来源有外湿、内湿;分类有寒湿、湿热;病证涉及面广,治疗起来复杂、难缠。
有因长期阴雨,气候潮湿;或者居处地势低洼,遭受水湿之气;或工作环境因素,水中作业,如饭店厨房或洗浴中心等;或贪食生冷等,都属于感受湿邪而导致。
常见的表现有---
头胀而痛或头重如裹,胸闷,身重而痛或遍体不舒,关节痠痛,发热体倦,口不渴,小便清长等。
内湿不可不重视!主要是外湿困脾,损伤脾阳,脾的运化水湿的功能受阻而产生。
湿邪致病的特点及主要表现
湿为阴邪,侵犯人体易于伤阳气。表现为气机不畅,如胸膈满闷、不思饮食、水湿内生等。
湿性重浊,侵犯人体可以表现为头身困重、四肢酸楚重着的特点。
湿性粘滞,侵犯人体,分泌物、排泄物多粘滞不畅,如大便粘腻、口粘;病程缠绵难愈,如湿疹、湿痹等病程长易复发。
湿性趋下,易伤人体下部。如小便淋浊、妇女带下、泄泻、痢疾、下肢水肿等。
《内经》
“因于湿,首如裹。”
“湿为重浊有质之邪。”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湿邪侵犯日久,郁而化热,出现各种湿热病证1、湿热泄泻
【症状】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等。
【治疗】清热利湿。方用葛根芩连汤(葛根15克,黄连9克,黄芩9克,甘草6克)
2、湿热痢疾
【症状】腹痛阵作,疼痛拒按,便后腹痛暂缓,里急后重(便后还感觉没有便完),下痢赤白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等。
【治疗】清热解毒化湿,调气行血导滞。方选芍药汤(黄连、黄芩、大黄、当归各9克,芍药20克,木香、槟榔、肉桂、甘草各5克)
【药膳】马齿苋槟榔茶。马齿苋50克,槟榔10克。二药同入砂锅,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即成。早晚2次分服,代茶频频饮。
3、痰热咳嗽
【症状】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痰多质粘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牵引疼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
【治疗】清热豁痰止咳。方选清金化痰汤(黄芩、栀子、知母、桑白皮、贝母、瓜蒌、桔梗、茯苓、陈皮、麦冬、甘草)
4、热哮
【症状】气粗息涌,喉中哮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粘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等。
【治疗】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用定喘汤(麻黄、白果、杏仁、款冬花、半夏、桑白皮各9克;苏子、黄芩各6克;甘草3克)
5、失眠
【症状】胸闷心烦失眠,恶食,嗳气,泛恶,伴有头重,目眩,口苦等。
【治疗】清化痰热,和中安神。方选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各9克,甘草6克,生姜、大枣)
6、胁痛
【症状】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厌食油腻,急躁易怒等。
【治疗】清热利湿,理气活络。方选龙胆泻肝汤(龙胆草9克,黄芩、栀子、泽泻、木通、柴胡、生地各6克,车前子3克,当归、甘草各1.5克)
7、黄疸
【症状】眼目发黄,黄疸较重,色泽鲜明,壮热口渴或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心烦不宁,恶心呕吐,纳呆,或嗜卧困倦,小便黄赤短少,大便秘结。
【治疗】清利湿热,通腑泻下。热重选茵陈蒿汤,湿重选茵陈四苓汤加减。
【药膳】栀子仁粥:栀子仁10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栀子仁研成细粉备用。粳米入锅煮八分熟石,减弱栀子仁粉,调匀后继续煮熬至熟,调入冰糖。每日2次温服,3日1疗程。
8、淋证
【症状】
热淋:小便频急短涩,灼痛黄赤,小腹拘急胀痛或伴有腰痛,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大便秘结等。
石淋:尿在夹有砂石,小便艰涩,排尿突然中断,或一侧腰腹绞痛难忍,少腹拘急,尿频急,色黄赤,或因痛甚而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等。
血淋:小便频急,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血块,小腹胀满疼痛,或见心烦等。
【治疗】
热淋:清热利湿通淋。方用八正散(萹蓄、瞿麦、木通、滑石、车前子、栀子、大黄、甘草各等分)
石淋: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方用石韦散加味(石韦、冬葵子、滑石、瞿麦、车前子、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
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方用小蓟饮子(小蓟、滑石各15克,藕节、蒲黄、栀子、木通、淡竹叶各9克,生地30克,当归、甘草各6克)
【药膳】
车前叶粥:鲜车前叶30克,葱白15克,淡豆豉12克,粳米50克,调疗适量。三药煎煮30分钟后倒出药液,去渣过滤后与粳米一同入锅中,慢炖成粥后加调料即可。
9、热痹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焮红灼痛,肿胀疼痛剧烈,得冷稍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发热,口渴,喜冷恶热,烦闷不安等。
【治疗】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用白虎桂枝汤加味(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桂枝、忍冬藤、黄柏、连翘、威灵仙、防己、桑枝等)
10、水肿
【症状】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治疗】分利湿热。方选疏凿饮子(商陆、羌活、赤小豆、椒目、槟榔、大腹皮、秦艽、茯苓、泽泻、木通)
11、湿疹
【症状】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红斑水泡,瘙痒不休,抓后痒痛相兼,或结黄痂,或糜烂脱皮,伴有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治疗】清热除湿解毒。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12、妇女带下病
【症状】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或夹血液,或浑浊如米泔,有秽臭气,阴中瘙痒,或小腹痛,小便短赤,口苦咽干等。
【治疗】清热解毒,除湿止带。方选止带方加味(茯苓、猪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金银花、连翘、蒲公英)
以上介绍的是内湿热的一部分病证,希望能帮助到你。
感谢您的阅读!
临床常见表现有哪些?
小儿湿疹,俗称“奶癣”,属于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在我国小儿湿疹的患病率大概在30%左右,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并没有明确其致病因素,主要考虑可能与免疫、遗传、食物或环境过敏等有关。
婴幼儿之所以湿疹高发,与宝宝们皮肤发育尚不健全,最外表皮的角质层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有关。
小儿湿疹的临床表现:一般来说,小儿湿疹根据不同的皮疹特点,分为渗出型和干燥型。
渗出型常表现为:一般开始于脸颊两侧出现无规则红斑,且红斑上伴有丘疹、水泡,抓挠后会有液体渗出。
干燥型湿疹常表现为:淡红或暗红色的斑片,上面伴有密集的丘疹,但是没有明显水泡,皮肤也相对干燥。
小儿湿疹治疗及其他建议:禁忌提示:发现宝宝出现湿疹,建议及时就医,根据情况对症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消炎、止痒或者脱敏类药物,不建议家长自行给宝宝使用激素类药膏,以免过量或使用不当给宝宝身体带来副作用。
同时,考虑到部分小儿湿疹与食物或环境过敏有关,建议家长们注意观察宝宝在接触了什么或者吃了什么食物后会出现过敏或者湿疹症状加重,那么就需要及时避开这些诱发因素。
一般来说,以下因素可能诱发小儿湿疹:
牛奶、羊奶牛肉、羊肉鱼虾海鲜及蛋类强光照射肥皂、化妆品、动物皮毛、花粉、油漆等肠道寄生虫此外,如果哺乳期的妈妈接触了致敏因素或吃了某些食品,也会通过乳汁而影响到婴幼儿。
最后推荐一款适合1岁以上宝宝食用的食疗小方子:
玉米汤
玉米须15克、玉米粒30克、冰糖适量,放入锅中加清水炖煮至熟透。
每日1次,连服5~7天左右,可以达到一定缓解症状和促进恢复的效果。
谢谢阅读,用心码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皮肤湿疹有外洗止痒的中药方吗?
皮肤湿疹有外洗止痒的中药方。皮肤湿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等多种形态,常常伴有明显的瘙痒症状。避免一些诱发的因素,尽量少吃辛辣刺激这种食物,如果用药的话,建议就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蝎子可以泡酒吗?
蝎子可以泡酒吗?泡酒有什么功效?蝎子是一种昼伏夜出的动物,它比较喜欢潮湿的环境,而怕干燥,同时也怕强光刺梨。蝎子一般都是集体生活,晚上集体出动,在农村很多地区人们都会通过晚上上山去捉蝎子泡酒或者贩卖。
蝎子分很多品种,但是基本上所有的蝎子都是具有毒性的,只是毒性大小不同而已,因此大家看到蝎子最好要小心,以免被咬伤。蝎子虽然有毒,但是确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油炸蝎子在山东一些地方成为一道特色美食,深受人们喜爱。蝎子含有一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但经高温破坏以后毒性减少,因此油炸蝎子毒性不大。
蝎子祛风、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人们常常用它来治疗口眼歪斜、风湿麻痹、痉挛抽搐、破伤风、恶疮肿毒等病症,而且通过使用蝎子泡的药酒还具有活络通经、消肿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蝎子泡酒配比也有讲究,一般一斤白酒陪5克左右的蝎子即可,浸泡时间至少一周以上。
除此之外,蝎子泡的药酒还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扭伤的作用,药酒可以内服也可以作为外用。如跌打扭伤引起的肿痛,只需要适量的药酒拭擦肿痛部位即可,一段时间即可达到消肿化瘀的效果。
最后主要注意的是蝎子本身是一种具有毒性的动物,而蝎子酒性刚烈,对于不了解的人在使用前最好遵循医嘱。
湿疹不治疗会自愈吗?
单纯轻型湿疹可不经治疗也许能自愈。
但是,婴儿湿疹的一大特点是会反复发病。尤其急性期湿疹需要积极治疗和护理。
否则,瘙痒会影响宝宝睡眠和生长发育,会引发细菌感染,而湿疹加重,甚至迁延不愈成为慢性,也或许是今后过敏性鼻炎、哮喘的基础发病诱因。
宝宝湿疹有哪些较好的治疗、护理方法?宝宝湿疹最好的护理是清洁+保湿,在此基础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物治疗:
1、轻中度湿疹一般用糖皮质激素外用药膏如0.2%氢化可的松乳膏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一日二次。
(家长不要谈激素就避讳,其实这对孩子湿疹疗效是肯定的,由于其浓度非常低,且外用,因此副作用非常小。)
2、抗过敏药: 严重湿疹可口服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遵医嘱口服。
3、抗感染: 严重湿疹注意抓挠,同时应用抗生素如红霉素软膏或百多邦,必要时住院应用抗生素。
4、加强护理:宝宝湿疹护理是关键,保湿+清洁:
1)根据不同气候选择保湿护肤霜,比如婴儿护肤霜,可以每天多次护肤。
2)湿疹宝宝洗澡水温不宜太高,夏季每天一次,湿疹可以用炉甘石洗剂,冬季洗澡一周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