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阳虚的人可以吃伏苓吗?
可以。
阳虚是由于阳气亏损而导致阳不制阴的虚寒证候,由于阳气不足,温煦和推动的作用减弱,可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倦卧嗜睡等表现;又因为阳虚不能制阴,阴气偏盛而生虚寒,症见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尿清便溏或者尿少肿胀、面白、舌淡胖、脉沉迟无力等。阳虚所表现的症状并不是寒有余,而是真阳不足。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属于利水消肿药。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茯苓味甘淡,甘能补中,淡能渗利,善于利水,为利水渗湿要药。其药性平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可用治疗寒热虚实多种水肿、小便不利。首先茯苓性平,不管是寒热虚实之证均可用;其次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利小便的作用,对于阳虚所致的尿少肿胀、水肿等症是具有治疗作用的。因此,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茯苓是可以用于阳虚患者的。
现代研究发现,茯苓主要含β-茯苓聚糖等多糖;茯苓酸、茯苓素、块苓酸、齿孔酸等三萜类成分;麦角甾醇等甾醇类成分以及蛋白质、脂肪、卵磷脂、腺嘌呤等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利尿、抗肿瘤、抗菌等药理作用,同时它一味药食同源的食材,从现代这个角度看,茯苓具有利尿、调节免疫的作用也是有益于阳虚的治疗的,因此是可以吃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作为用药依据,请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有什么疑问或者观点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土茯苓祛湿汤功效是什么?
能够起到很好的健脾益气祛湿的功效,患者如果出现病情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用量进行调理,而且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起到利水除湿,消肿解毒的作用,总体来说药用价值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不建议患者盲目使用药物治疗。
土茯苓和黄芪能同时吃吗?
这个问题是想问配伍禁忌吧?中药里的确有些药是不可以一起吃的,«神农本草经»中对于药物的配伍,列出了七种情况,分别是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药物搭配使用,目的不就是增加疗效,降低毒性吗?不然搭配到一起使用有啥意思呢?所以在用药中,就要尽量选择能协同增加疗效的药物一起使用,避免产生毒性的药物一起使用。这七种配伍情况中,临床经常用到的是单行,相须,相使,也会用到相畏,相杀来用一种中药克制另一种中药的毒性,禁忌的就是相恶和相反。相恶会使药物失效,相反则产生毒性。
而黄芪和土茯苓不在相恶,相反的药品配对中,所以他俩是可以搭配一起使用的。黄芪性质甘温无毒,功效是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胃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是补气要药,又能利水。土茯苓性味甘,淡,平,也无毒,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是治梅毒的要药,对于湿症也有很好的疗效。这两味重要配合使用,可以补气利水,对湿邪导致的关节不利,体虚冒汗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所以两个药是可以同时吃的。
下面附"十八反",您可以对照看一下,有没有自己在吃的中药,所列药物禁止同时服用,不过这些中医在开处方的时候应该已经注意到了,我们就了解一下。"本草言明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青头鸭煲土茯苓百合连子什么功效?
土茯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药,具有不错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很多人都用来煲汤饮用,那么土茯苓和什么一起煲汤最好?土茯苓煲汤有什么营养?
功效:1-清热解毒
①降低体内的燥热情况,清热降火。
②利于生津止渴,清热解暑。
③对于体内燥热,上火口干舌燥的人群来说有不错的食疗作用。
2-强身健体
①含有丰富锌、钾、铁、镁等矿物质元素,
②可以补充营养元素,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对身体很有益处。
3-提升免疫力
①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对机体细胞免疫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②具有不错的抗炎、抗菌、抗真菌作用。
③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白领可以多吃些,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几率。
做法:1、土茯苓洗净、削皮、剁成大块;
2、绿豆洗净,提前用清水浸泡;
3、陈皮用清水泡软;
4、姜去皮、切片;
5、处理过的老鸭洗净,斩成块状;
6、锅烧热,倒入少许油,待油烧热,放入姜片爆香;
7、放入老鸭块,大火煸炒;
8、煸至鸭肉出油,盛出鸭肉待用;
9、泡软的陈皮用刀刮去内膜;
10、汤煲中放入煸过的鸭肉、土茯苓、绿豆、陈皮和姜片;
11、倒入1L清水;
12、大火煮沸,撇去浮沫,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关火后加少许盐调味
土茯苓老龟汤对身体有什么作用?
土茯苓老龟汤具有去湿解毒,滋阴清热,健脾益肾的功效,如果有阴虚火旺证,肾虚,脾虚,或者是湿气,热毒的话是可以使用的,但是不能盲目使用,最好还是医生先确定具体的体质或者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样才可以有效起到调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