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菊地黄丸吃多长时间为一个疗程,杞菊地黄丸治肝肾阴虚吗?
杞菊地黄丸是治疗肝肾阴虚的。杞菊地黄丸,是一种中成药,具体组成包括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具有滋阴补肾,养肝明目的作用。可以治疗肝肾阴虚导致腰酸乏力,头晕眼花,眼睛干涩,口干,潮热盗汗等症状。
吃完杞菊地黄丸可以喝酒吗?
不建议喝酒,吃完药喝酒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同时喝酒有可能引起药物反应,对身体有损害。建议最好是等不用吃药或者是疾病好了以后,可以适量的喝酒。但是最好是平时也少喝酒,饮酒过量会对肝脏和胃有所损害,会引起肝硬化、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杞菊地黄丸功效和作用?
杞菊地黄丸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肝肾阴亏,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病症,同时也可用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慢性前葡萄膜炎黄斑水肿,早期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都具有很好的疗效。
金匮肾气丸和杞菊地黄丸可以一起服用吗?
先说答案:不建议这两个药物一起服用!原因如下:首先,这两个药物都是以六味地黄丸组方为基础的药物,组合服用有药物剂量叠加的问题,其次,这两个药物的适应人群不同,两个药物一起服用,并不能起到更好的补益作用。
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大家都很熟悉,其主要成分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这六味重要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补肾强精,滋养肝脾,泽泻清热利湿,丹皮清泄肝火,茯苓健脾渗湿,六味中药相辅相成,“三补三泄”,是滋补肾阴的经典传世名方。服用六味地黄丸,有助于改善肾阴虚所致的盗汗遗精、口干舌燥、掌心潮热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杞菊地黄丸,顾名思义,其组方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枸杞子和菊花两味中药,从总体的药效上来说,杞菊地黄丸还是针对肝肾阴虚的情况的,但加了这两味中药以后,除了六味地黄丸原有的滋补肾阴的作用,其补肝明目的作用更强了,枸杞子补肾养肝,菊花养肝明目,因此,相较六味地黄丸,如果存在肝肾阴虚所致的症状中,还有耳鸣目眩,视物模糊等症状的朋友,服用杞菊地黄丸,则能够更好的滋养肝脏,清肝疏风,对于经常肝血不足所致的迎风流泪,视物模糊,已经经常疲劳用眼的肝肾阴虚者,杞菊地黄丸是更好的选择。
金匮肾气丸介绍金匮肾气丸之前,先介绍下桂附地黄丸,这个药又称“八味地黄丸”,实际上它的组方也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肉桂、附子两味中药组成,桂枝,附子都是温补肾阳的中药,因此,虽然只多了这两个药物,其治疗的方向却与六味地黄丸完全不同了。这个药物主要适用于肾阳虚的患者。在八味地黄丸中,桂枝,附子这两个药物成为了主药,意在清补肾阳,引火归元,而其他六味则滋补肾阴,补阴则阳气自生,使其补肾阳的效果更佳平衡,持久。
而金匮肾气丸,在八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车前子、牛膝这两个中药,这两个药物能够温补肾阳,而且有利水的作用,因此,对于肾阳虚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畏寒,四肢发凉,阳痿不育等症状,金匮肾气丸则是非常对症的药物。
最后再多罗嗦两句,很多朋友不知道如何分辨阴虚阳虚,其实说起来也并不太难,大家可以把阴看作水,而阳看作火,如果水火相济,阴阳平衡,身体就会健康,如果水不足,火就会太旺,而如果火不足,阴气就会过剩,从症状上看,大家不妨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 阴虚者多心生烦热,掌心潮热,骨蒸潮热等症状,而阳虚者则怕冷,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
2. 阴虚者多夜间睡觉时出汗,一般称为盗汗,而阳虚者则经常“自汗”,无症状就出汗,或者稍微一动就出汗;
3. 阴虚者往往口舌干燥,舌红少津,皮肤干燥,舌质红,舌苔薄,而阳虚者则往往腹部胀满,舌苔白且厚,舌形胖;
4. 阴虚者一般烦躁不安,易怒,而阳虚者则疲惫发力,气短,说话声音低,情志抑郁;
5. 阴虚者小便尿少,色黄,经常大便干燥,便秘,阳虚者则经常尿频,尿急,尿不净,夜尿多,大便不成形,五更泄泻。
杞菊地黄丸可以和龙胆泻肝丸一起吃吗?
龙胆泻肝丸的主要成分是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地黄、炙甘草。杞菊地黄丸主要由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两者有重叠和冲突的成分,不应该一起使用。注意饮食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