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正确吃法,去医院时要做哪些检查?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因为它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避免血栓形成而起到预防心梗、脑梗等梗塞性疾病发生的作用。而血小板是人体所需要的凝血细胞,当有出血发生时需要有足够数量的血小板起止血作用,确保在一定时间内帮助出血处止血,另外阿司匹林对胃粘膜细胞会造成损伤而引起消化道出血,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时要对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及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等进行监测,具体的检查方法包括:
血常规检查 通过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计数,了解血小板数量的多少,如果数量偏少时,应谨慎服用阿司匹林,否则可造成或加重出血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凝血时间检查 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延长止血时间,如果身体其它的凝血因异常也导致了凝血延迟时,应当暂停阿司匹林的使用,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应定期检查凝血时间,这也是很多患者需要手术时应停用一周以阿司匹林的原因。
便常规检查 消化道有出血时,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会在粪便中出现,可以通过便常规检查中的潜血试验及红细胞计数等来判断是否有消化道出血及出血的程度,以便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并非所有人都可服用阿司匹林,很多人认为人到中年就应当服用的做法是错误的,只有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并加上存在导致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风险的人才适合服用,而一旦服用则应长期坚持而不能随意停用。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服用他汀类药物或者阿司匹林后能喝酒吗?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达3.3亿,脑血管疾病有3500万。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硬化性疾病基石用药。这么庞大的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基数,难免会有人因为应酬的需要和不良嗜好而饮酒。那么酒精对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究竟有何影响呢?
1、阿司匹林有一个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损伤胃粘膜,而酒精同样可以伤胃,喝完酒后再吃阿司匹林会显著增加胃粘膜损害的风险,严重的甚至可能诱发消化道溃疡和出血。
2、阿司匹林和酒精都会对肝脏产生不利影响,喝酒后再吃阿司匹林会增加肝脏损害的风险。
3、喝酒后酒精被吸收入体内,酒精的分解代谢需要一种酶——乙醇脱氢酶。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这种酶的活性,减慢酒精代谢,使得身体内酒精蓄积,因而同时喝酒并吃阿司匹林会加重醉酒症状,更容易发生酒精中毒。
他汀类药物是调血脂药,可以阻止肝脏合成胆固醇,从而降低血脂。尽管现有临床研究并未证实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少量饮酒会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增加不良反应。而他汀类药物和酒精主要都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两者都会造成肝脏损害,都会加重肝脏负担。可见喝酒的同时服用他汀不但加重肝功能损害,还会影响他汀类药物的疗效。
因此,不宜在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期间喝酒。而大量酗酒者如果要服用他汀类药物,除了应戒酒外,使用他汀类药物也应从小剂量开始应用。
有什么忌讳吗?
白果怎么吃最好?
白果也就是银杏的果实,是营养丰富的高级滋补品,不过它有一定的毒性,每次不要超过15克。白果怎么去毒:白果有一定的苦味,可以在烹调之前放入锅中煮熟,这样能去苦味,而且白果的内皮,煮好后马上过凉,就非常好去除了。然后再次浸泡一段适量,这样白果的微毒也能去除了。
白果最好炒食或者煮食,白果的毒性能融于水,加热也能被破坏。
一、白果猪肚汤
白果适量,猪肚少许,黑胡椒粉适量,清水适量,鸡粉,盐少许。
做法:
1、将处理好的猪肚度和白果放入锅中,加入水煮;
2、然后加入适量的黑胡椒粉,盖锅煮开,再煮5分钟;
3、然后转入电炖锅中,盖锅后启动,炖煮1小时;
4、开锅后加入适量鸡粉和盐调味即可。
食用白果前必须的5件事
1、切忌生吃。白果的毒素遇热后,毒性会减弱,所以吃白果一定要烧熟。
2、小孩最好不吃或少吃。年龄越小越容易中毒,婴儿不能吃,3-5岁儿童不能超过5颗,成人10颗左右为宜。
3、去掉皮和胚后再吃。白果的毒素主要集中在胚和种皮内,吃前一定要去除,发芽的白果不能吃。
4、不能与阿司匹林或抗凝血药一起吃。白果有抗凝血作用,与这些同类药一起服用,可能会引起出血不止,加重病情。
5、手术后的病人、孕妇,生理期妇女应避服银杏叶制剂。此外,对体虚的人也不宜服用。
什么食物护血管?
人体的血管加起来可以围绕地球4圈,大家伸出手掌就能看得到我们的血管分布。所以,保护我们的血管是非常重要的,哪些食物可以保护我们的血管呢?
1、富含w-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w-3具有抗炎、抗血栓形成、降血脂、舒张血管、维持视网膜功能、增强记忆力等作用。主要存在于深海鱼中,如三文鱼、金枪鱼等。
美国心脏学会建议每周吃2-3份的深海鱼,以摄取w-3多不饱和脂肪酸。
2、富含磷脂的食物:磷脂能改善脂肪的吸收和利用,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内沉积、降低血液的黏度、促进血液循环,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作用。
富含磷脂的食物为蛋黄、肝脏、大豆、麦胚和花生等。
3、富含益生菌的食物:益生菌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
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有:酸奶。
4、富含镁的食物:镁能使血管张力和血管紧张性下降。镁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TG浓度,使HDL升高,降低LDL,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绿叶蔬菜、大麦、黑米、荞麦、麸皮、苋菜、木耳、香菇等食物含镁较丰富。
5、富含铜的食物:铜能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完整性、促进骨骼、血管和皮肤的健康、抗氧化等作用。
铜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贝类食物中铜含量较高,如海蛎、生蚝,动物肝、肾及坚果、谷类胚芽、豆类等含铜也较丰富,是铜的良好来源。
6、富含多酚类的食物: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调节毛细血管等作用。
多酚类物质主要存在于各类植物性食物,尤其是深色水果、蔬菜和谷物中。
7、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植物雌激素具有预防骨质疏松、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抗肿瘤及保护神经损伤等多种生物学作用。
植物雌激素主要存在于豆制品中如豆浆、豆腐、百叶等。
8、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可以抑制醛糖还原酶的作用,可以延缓或改善糖尿病心、脑、肾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水果中。
从如上几大类食物,可以看见想要保护血管,就要饮食多样化。而食物多样性是中国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只有多种多样的食物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才能有利于血管健康!
黑木耳能取代阿司匹林吗?
你们这些就会让病人吃阿司匹林,看看人电视上专家都说了,木耳就能降低血粘度,能抗血栓,还对胃没有刺激。 你们开阿司匹林是不是有什么啊?
老人家,您可以不吃,也可以拒绝我们给您开药,但不能随便猜测我们开药的目的。
我给您解释一下,如果解释完,您觉得黑木耳要比阿司匹林好,您可以不要再吃阿司匹林了。
第一、阿司匹林
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在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方面至今仍无人替代,就算抗血小板的药物已经有很多种,包括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新药,即使这些新药对胃肠道刺激小,但目前抗血小板指南仍首推阿司匹林,只有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才会应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的地位坚不可摧!
第二、现实及指南
如果吃黑木耳可以清血管,国家可以公告大家,我们所有人都吃黑木耳,这样大都不会得心脑血管疾病了,国家也省事了,我们也省钱了,可是为什么至今没有这样的报道呢? 无论是心脑血管的治疗指南还是预防,还是饮食指南,都没有单独提出黑木耳能够清血管,指南的制定是经过大规模多年的临床观察,是实实在在的数据说话的,而不是想想。
看来黑木耳只是传说!
第三、黑木耳
理论上,每100克干木耳含蛋白质12克,木耳多糖60多克,钙247毫克,钾757毫克,铁97.4毫克。数据确实很令人震惊,可是,这里说的是100克干木耳,而100克干木耳泡发后就是2斤湿重! 日常生活中,我们根本吃不了这么多?
木耳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较高的多糖和膳食纤维,适当摄入有利于改善人们膳食纤维普遍不足的现状,对改善肠道菌群、调节免疫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木耳的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等有益成分的含量都很低,并不能完全替代绿叶蔬菜等新鲜蔬菜的营养作用,建议泡发后的木耳平均每天摄入50克左右即可。
有研究表明木耳多糖能减少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抗血小板凝集,具有疏通血管、清除血管中胆固醇的作用,所以能够降血糖、降血脂、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确有益处,同时木耳多糖可以分解体内肿瘤,提高人的免疫力,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但是大家注意啊,这些所谓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动物研究,并没有人体数据。
阿司匹林一个经过百年考验的对人类做出来巨大贡献,并且仍奋斗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一线的战士,岂能是随随便便被一个食用菌所替代。 也不知道是小看科学家的伟大,还是高估食用菌的渺小。
请查看抖音:362105328
当然,还是那句话,生活中您如果喜欢吃就吃黑木耳,多种食物尤其植物类食物的摄入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但千万别指望食物代替药物,更别指望黑木耳替代阿司匹林!
大爷,您这血管都堵了70%了,您这要吃黑木耳不吃阿司匹林吗?
留下大爷一个人在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