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用与功效用量,没病可以吃阿司匹林吗?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没病吃阿司匹林,用最常用的一句话说就是“没事找事”,但生活中确实有人是这么做的,是因为不少人认为吃阿司匹林可以稀释血液、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病等等,事实上这都是对阿司匹林的作用一知半解所致。
阿司匹林本是一种解热镇痛的药物,用于感冒发热时退热、缓解周身酸痛等的治疗,后来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它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而心梗、脑梗的发生正是血栓形成所致,因此阿司匹林的这种作用被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但是血栓不会无缘无故地形成,它就像包饺子一样,需要有馅,外面包上皮才能做成饺子。血栓的“馅”是指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破裂后,其中的粥样脂质暴露在血液中,引来大量的血小板以这些脂质为中心聚集成团块即为血栓。如果没有这样的“馅”,血小板不会无缘无故地聚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并不会形成血栓,也就不有必要通过药物抑制血小板的聚积。
何况阿司匹林毕竟是一种药物,在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除了发挥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还存在引起消化道出血等的不良反应,想想看如果没有血栓形成的可能,服用了阿司匹林,它的不良反应便成为了主要后果,岂非是没病找病吗?
至于服用阿司匹林可以稀释血液,也是子虚乌有之说,血液的粘稠度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的有形的细胞数量,比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多少,这些细胞是由机体的造血干细胞生成,阿司匹林既不能减少也不能增加这些细胞的数量,对血液的“稀稠”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还有人说到的阿司匹林可以降血脂,那更是无稽之谈,血脂来源于日常饮食以及自身合成的脂肪,阿司匹林既不能阻止胃肠对食物中脂类物质的吸收,也不能参与肝脏等器官合成脂肪的过程,因此与血脂的高低没有任何关系。
综上所述,只有存在发生心脑血管病风险的人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否则没有必要服用,相反随意服用却可能增加发生出血性疾病比如胃溃疡、胃出血等疾病的风险,实非明确之举。那么,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呢?
临床上,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已经患有了心脑血管病的人,一类是满足以下条件中至少三个的人:
由此可见,如果不属于上述人群就没有必要服用阿司匹林,就是那句话:千万别没事给自己找事、没病找病!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有脑梗应该吃多大济量的阿司匹林?
患有脑梗塞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剂量为100毫克。阿司匹林小剂量服用时,具有抑制血小板凝结、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对于脑梗塞或者是心肌梗塞及其他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预防疾病复发的作用,常规服用剂量为75~100毫克。
阿司匹林还可以和三七粉吃吗?
(受邀回答嘉宾: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平原医院临床药学室 高丽丽)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药,小剂量(75-325mg/d)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因而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外周动脉疾病等。三七粉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粉末,富含三七总皂苷(分为二醇皂苷和三醇皂苷)、三七素(三七氨酸)、黄酮、挥发油、氨基酸、糖类等成分,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降血脂等作用,用量一般为3-9g/d。同有抗血栓作用,那么阿司匹林可以和三七粉一起吃吗?
首先,从阿司匹林和三七粉的作用机制分别来看:西药一般以化学单体为有效成分,其成分明确,作用靶点专一;而中药有多种成分,多靶点发挥作用,注重多效性和整体性。
小剂量阿司匹林通过共价键结合,不可逆地将血小板花生四烯酸通路的环氧合酶1丝氨酸残基乙酰化,从而抑制血小板内血栓素A2(TXA2)的生成发挥抗血栓作用,但并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全部途径。
三七粉是通过多环节实现了抗血栓的作用,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此外还有明显抑制胶原、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释放等。
因此,阿司匹林和三七粉联合具有协同治疗、增加作用靶点及延长作用时间等特点。
其次,从阿司匹林和三七粉对脑血管系统效用来看:血栓是多数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根源,血小板通过黏附、聚集、释放三个阶段参与血栓形成。三七总皂苷除了对心肌有保护作用,能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外,还可改善脑血流、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脑细胞等作用,其中三七三醇皂苷能够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阿司匹林为抗血小板药,对于已经形成的血栓或栓塞无直接溶解作用,可预防新的血栓或栓塞的形成。所以三七粉可以弥补阿司匹林改善脑循环有限的部分,从而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
再者,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来看:阿司匹林长期服用会增加出血和胃肠黏膜损伤等风险,部分还会存在阿司匹林抵抗或不能耐受的情况,三七总皂苷可减少阿司匹林胃黏膜损伤和出血风险及阿司匹林抵抗。因此,三七粉可减轻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由上可知,阿司匹林和三七粉合用确实具有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但需注意三七粉中的成分三七素即三七氨酸具有有止血作用,所以三七粉是具有促凝与抗凝(止血和活血)的双向调节作用,因而阿司匹林和三七粉否需要一起吃须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用药,同时还需加强凝血指标监测。
参考文献:
1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J].
2鄢丹.中成药慢病管理用药咨询标准化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9-13
3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1):68-74
4万晓青.三七粉与阿司匹林抗血栓机制及效用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5):604-605
5抗栓化学药物与中药联用可增效减“副”.中国医药报,2017.
6滕丹等.三七皂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养生,2016:65
7蔡少青.生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2-243
61岁老人阿司匹林肠溶片吃多了怎么办?
阿司匹林制剂分为两类,以前都是大剂量的阿司匹林用作退热药使用,随着近年来新年血管疾病的高发,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派上用处了,因为小阿斯可以抗凝,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50mg,75mg剂型,大剂量可以诱发胃溃疡(偶尔一次诱发溃疡可能性不大),建议你让老人多饮水,增加药物排泄的速度。
能不能和非甾体抗炎药一起吃?
在临床上有这样一类患者,他们因为一些诸如关节炎之类的疾病,需要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抗炎镇痛的治疗。但是,这些患者还有心脑血管疾病,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这时候矛盾就出现了。到底这两个药能不能同时吃呢?下面张大夫就给大家讲一讲这个问题。
因为,很多非甾体抗炎药和阿司匹林一起服用,可能会减弱阿司匹林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举个例子,布洛芬是我们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一般说来,布洛芬与低剂量阿司匹林合用就会干扰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且很多研究都显示这种相互作用具有临床意义。长期这种用药方案,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使用布洛芬,尽量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一种相互作用比较小的非甾体抗炎药,比如说双氯芬酸和扑热息痛。因为这两种药都属于选择性 COX-2 抑制剂,与低剂量阿司匹林联用不会产生抗血小板作用,可以同时服用。
如果情况特殊,需要阿司匹林和布洛芬联用,有文献指出可以调整两个药的使用时间,以减小不良反应的发生。比如说如果患者同时服用速溶阿司匹林(非肠溶)和 400 mg 的布洛芬,服用布洛芬应至少在服用阿司匹 林后 30 分钟或服用阿司匹林前8 小时,以避免引起相互作用。但是张大夫特别指出,目前张大夫本人也还没有找到关于肠溶阿司匹林如何和布洛芬一起使用的相关可靠说法。只有在一篇文献中看到一个说法: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后2小时、7小时、12小时服用400 mg的布洛芬都会削弱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作用。
既然这样,那如果你正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同时还需要口服非甾体抗炎药,那可以避开布洛芬,尽量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可以和阿司匹林一起使用的非甾体抗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