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油精的作用和功效,藿香正气十滴水风油精…你用过的夏日神药有哪些?
现在正处于三伏天时节
大长沙的夏天真心不是人过的哦!!!
在室内开着空调还好
一旦到室外,就感觉自己随时要晕倒了!
小时候,妈妈总是要我喝藿香正气水防暑
但是,你真的知道防暑应该怎么做吗?
专家的5条建议
1.多种防暑药只能缓解轻度中暑症状,严重者要早送医院治疗。
2.中暑后应尽快远离高温环境,先物理降温再吃药。
3.别把中暑症状误当感冒。
4.没有不适症状时,服用防暑药意义不大。
5.家庭防暑常备绿豆汤、盐开水、苦瓜、黄瓜、金银花、菊花之类的消暑降温食物,它们解暑效果好且没有副作用。
适宜桑拿天“中暑”用
藿香正气
适用症状阴暑、胃肠型感冒
忌用人群: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慎用;孕妇、小儿、老年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暑后别忙着吃藿香正气类药物,因为藿香正气只适合“桑拿天”造成的中暑,不适合高温中暑。
儿童因不能耐受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可改用散剂、丸剂、胶囊及汤药等,这些剂型都不含酒精,如果服用者本身就是过敏体质,用药前先咨询医生。虽然从药效上看,水剂效果更快,但药理作用是一样的,对儿童或酒精过敏者来说,非水剂更安全。
能治中暑,不能防中暑适用症状头晕、昏迷、高热等
十滴水
忌用人群:过敏体质、孕妇、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慎用。酒精成分比较高,而且经过提纯,所以服用剂量比较小,很快就能见效,它比较特别的一点是止痛作用好。有些人中暑之后会肠痉挛,肚子痛得厉害,这种情况喝十滴水,就很管用。
服用方法:有的人会事先喝点十滴水,用于预防中暑,这是没多大作用的。十滴水只在发病时服用,而且多用于病程仅数十分钟或数小时的急症,不能当成预防用药。
对高温“中暑”最有效
仁丹
适用症状头昏、头痛、恶心、胸闷等
忌用人群:小儿和老年人慎用,孕妇不宜服用。
与藿香正气类药物不同,仁丹具有清暑开窍、消暑解热的作用,更适合因暴晒导致的中暑患者服用。仁丹含有的薄荷冰有散热、醒脑作用还可缓解中暑者出现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人丹的成分中,有很多芳香的药物,丁香、木香、小茴香之类的,所以理气的效果好。中暑引起胸闷、胃胀的人,吃人丹,可以让胃舒服点。
出汗时要慎用适用症状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等
风油精
忌用人群:孕妇、新生儿禁用;皮肤有烫伤、损伤及溃疡者禁用;涂抹后皮肤出现皮疹、瘙痒者停用。
出汗时不宜使用,因为风油精含有薄荷脑、樟脑等芳香剂,这些成分会通过汗腺被人体吸收,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群更应在出汗时慎用此药。
服用方法:把风油精涂抹到人中、太阳、印堂等穴位,可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如因中暑引起腹痛,可在肚脐滴几滴风油精,再贴上伤湿止痛膏,即可缓解疼痛。
三款防暑药茶
凉茶:山楂、金银花、陈皮、黄芩、桔梗、元参、花粉各9克,砂糖100克,绿茶10克,用沸水5000毫升,泡半小时即可饮用。此茶不但能防暑解热,对中暑先兆症状,如头昏、食欲不振等也有治疗作用。
决明子凉茶:决明子15~30克(炒黄),桑叶、菊花各10克,水煎取汁,放凉代茶饮。此茶具有祛风散热、清肝明目、降脂通便的功效,适用高血压、高血脂,还可预防中暑。
六月神仙茶:该药茶以六一散、青蒿、荷叶为主料,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暑的作用,老少皆宜。
风油精兑一点水喷到身上好吗?
风油精,已被很多人认为万能的防蚊虫叮咬、防中暑、恶心,可缓风寒感冒的万能药。就如60年代、70年代的的清凉油,人称万金油。
风油精在日常生活中,用途比较广泛,被很多中老年人视为掌中宝。但是喷洒在身上,切记不要入眼。不要在密闭塞空间使用,不仅仅影响空气清新。对于有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症状人,可能会危害呼吸道,安全甚至是致命的。
我有一同学前年青城后山避暑,本来有哮喘。在屋外喝茶抹了很多风油精防蚊虫叮咬。结果感到不适,坐密闭的空调轿车回成都途中病危,抬下车不久就去逝了。任何东西都应因人而已,不能一概而论。
风油精怎么降温最快?
风油精是个好东西,特别是热天,人中暑了,滴滴点在冰开水里喝下,解暑快而且还好,蚊子咬了,滴点,消毒去散蚊作用不小,它还可以降温净化空气,让人心旷神怡,方法是将风油精滴上几点在冷开水里,用筷子搞几下,然后洒上几点在旋转的电风扇吹,一会儿满房香喷喷的,心情好多了,温度也降温了!如重复几遍,效果更好!
风油精的主要成分?
风油精的主要成份:薄荷脑、甲酯、樟脑、桉油、丁香酚,辅料为:叶绿素、香精。风油精,为淡绿色澄清油状液体;有特殊的香气,味凉而辣,主要作用是清凉,止痛,驱风,止痒。用于蚊虫叮咬及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晕车不适。
风油精可燃吗?
风油精用火可以点着的,风油精内含有酒精类的物质
风油精主要由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桉油、丁香酚、叶绿素、香精等成分构成,虽然其中不含有酒精,不属于易燃物品,但其中含有的这些有效成分能够有助燃的效果,如果车内起火,风油精就能起到助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