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糖尿病症状是什么,快要得糖尿病突然绝食?
快要得糖尿病突然绝食,会扭转吗?
不可以!
糖尿病是慢性病,二型糖尿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也不会因为突然绝食就立马逆转!
但是,也不要过度担心!控制的好,一样长寿!
为什么说自己“快要的糖尿病”?有判断标准码?
有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最初有什么症状可以被我们察觉?
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是什么?
关注一下,解锁更多健康知识哦!为什么说自己“快要的糖尿病”?有判断标准码?当然有的!
说明:我们国家的空腹血糖受损指空腹血糖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
但是空腹糖大于5.6mmol/L时候,都会建议做糖耐量实验。
所以,也请空腹血糖大于5.6mmol/L的朋友们注意了!
现在体检机构报告都很长,而且只提示异常项目,这点在体检时候很容易被忽略!
有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
病危险因素者:
年龄≥40岁;年龄属于不可改变因素,这也就意味着,年轻时候可以放飞自我,到了中年,就要考虑约束一下自己了。
有糖尿病前期史;数值参看上一张图
超 重(BMI≥24 kg/m2)或 肥 胖(BMI≥28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体重很多人都会考虑到,但是腰围极容易被忽略,而事实上,中心性肥胖的人群患上慢性疾病的概率同样高
静坐生活方式;建议每小时起来走动一下,哪怕是喝口水,或者上个厕所!
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遗传因素属于不可变因素!
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有一过性(短时间内出现过)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等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划重点了:在上述各项中,糖尿病前期人群及中心型肥胖是 2 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高危人群,其中糖尿病前期人群每年约有6%~10%的个体进展为2型糖尿病。
糖尿病最初有什么症状可以被我们察觉?
不典型症状:伤口不容易愈合;视力减退、咽干舌燥;下肢麻木、发力;皮肤瘙痒干燥。
典型症状 :“三多一少”喝得多、吃得多、尿的多,体重却减轻。
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是什么?
您的赞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感谢!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糖达到多少才是糖尿病?
你好!养生君以为,你处于空腹糖耐量受损可能。
在详细分析你的问题前,养生君觉得有必要先弄清以下2个问题:
糖尿病诊断:
目前国内糖尿病诊断仍采用的是WHO标准,具体如下:
有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①空腹血糖≥7mmol/L
② 一次随机血糖值≥11.1mmol/L
无糖尿病症状
两次空腹血糖≥7mmol/L
糖尿病相关正常值:
空腹血糖正常值:3.9~6.1mmol/L;餐后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
目前你的空腹血糖6.3mmol/L,餐后血糖7.0还是7.6mmol/L,糖化血红蛋白6.2。结合上面给出数据,可以看出你的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是属于正常范围内。只有空腹血糖偏高。对照下图可以看出,符合空腹糖耐量受损诊断:
因此,养生君考虑,处于空腹糖耐量受损可能。如果只是一次出现空腹血糖偏高,需考虑是操作的问题,那么就没什么问题。如果连续多次出现空腹血糖骗,那么空腹糖耐量受损可能性极大。
处于这一期的朋友,属于糖尿病早期。积极治疗有1/3的几率可以逆转糖尿病。因此,养生君建议你多注意饮食和运动。
希望以上建议可以帮到你!获取更多糖尿病资讯,请关注养生细谈!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二胎的放开,社会上有了越来越多的准妈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妈妈更加注意孕期的营养加强,但是这种盲目的补充营养,导致很多的准妈妈患上妊娠糖尿病。近年来,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由以往的8%迅速增长到17%,糖尿病已成为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九大原因。
为什么妊娠期容易得糖尿病?
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才叫做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由于雌、雄激素的作用,导致胰岛素分泌随着孕周而逐渐增多,但同时由于胎盘分泌的对抗胰岛素的激素,使得周围组织对胰岛素反应的敏感性下降等因素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胰岛素分泌能力比不上胰岛素抵抗程度导致血糖升高,最终发生妊娠糖尿病。随着孕周的增加,妊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
血糖高对孩子有影响吗?
孕妇血液中的葡糖糖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的原料;孕妇高血糖也则会造成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刺激胎儿胰岛β细胞增生,产生大量的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和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将导致胎儿全身脂肪聚集,发生巨大儿,以及头盆不称、宫缩乏力,两者均会使产程异常,巨大儿经阴道分娩容易出现产伤,或者不得已选择剖宫产,产褥期恢复慢,并且,胎儿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会使胎儿的耗氧量增加,加重胎儿宫内缺氧,导致胎儿窘迫,同时高胰岛素血症可能使肺Ⅱ型细胞成熟延迟,从而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产生,导致新生儿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
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表现?
饥饿感
饥饿感是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常见的症状,但许多人认为,孕妇是一个人的嘴巴,两个人的饭量,所以很容易感到饥饿,因此这个症状常常会被忽略。
口渴
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时,孕妇常常容易出现不明原因的口渴,不停喝水仍感到口干,这并不是正常的妊娠反应,孕妇需警惕是否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同时,因为口渴导致饮水量的增多,加上胎儿压迫膀胱,孕妇时常感到尿频,上厕所的次数大大增加。
皮肤瘙痒
患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容易感到皮肤瘙痒,明明没有皮疹等症状出现,但皮肤特别容易干燥瘙痒。由于冬天皮肤易干燥,夏天有蚊虫叮咬,所以这个症状也常常被孕妇忽视。
容易感到疲乏
疲乏可能是糖尿病导致的,也可能是怀孕劳累导致的。当孕妇时常感到劳累时,需要观察自己是否同时出现其它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征。
头晕
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发生血糖低的症状。有的孕妇会头晕,甚至晕倒。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去医院验血糖了。
注: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症状和妊娠反应类似,在早期很难发现。妊娠期糖尿病一旦拖延,病情严重的话会导致胎儿成巨大儿、畸形甚至死亡率增高,因此,孕妇一旦发现自己同时出现上述症状时,就应引起注意,及早到医院检查身体。
哪些人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过胖。若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4以上应当心。
2.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
3.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甲减、糖耐量异常病史。
4.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
5.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
6.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7.既往怀孕时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情况。
8.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儿。
9.之前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
10.怀孕过程中发现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出现羊水过多。
11.维生素D缺乏。
12.久坐、不良饮食亦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头胎患糖尿病二胎也算“糖妈”
糖妈妈备孕二孩包括两类群体,一类是本身就有糖尿病、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的女性;另一类是一孩怀孕期间患有妊娠糖尿病、产后正常的女性。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怀头胎时妈妈患了糖尿病,即使产后恢复正常,她怀二胎时还是算“糖妈”。
专家提醒,约7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10年左右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而且,怀头胎时患有妊娠糖尿病,即使产后恢复正常,在孕育二孩时,妊娠期间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仍为30%~50%。
妊娠期血糖控制标准是多少?
对于所有进行产检的孕妇推荐在妊娠24-28周及28周后首次就诊时进行糖耐量试验,服糖前及服糖后1,2h3项血糖值应分别低于5.1,10.0,8.5mmol/L。任何一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就可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血糖需要控制在餐前及餐后2h小于5.3,6.7mmol/L,夜间血糖不低于3.3mmol/L,HbA1c<5.5%。
什么时间需进行妊娠期糖尿病检查?
第一次产前检查时,测空腹血糖,如≥7.0mmol/L提示患DM,如<7.0mmol/L在孕24-28周再行空腹血糖或者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75gOGTT),如果错过上述时间28周后随查。
妊娠期得了糖尿病该怎么办?
控制饮食
由于妊娠时母亲不仅自己需要营养,而且还要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所以饮食管理的要求与其他类型糖尿病不同,均衡饮食以保证有效控制血糖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关键。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是健康妊娠的重要组成部分,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适量运动还可以帮助自身的胰岛素更好地工作,是帮助控制血糖的有效途径。
药物治疗
经过严格的饮食管理和运动疗法,血糖仍不能有效控制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就应该接受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可以使用口服降糖药,以免对胎儿构成不利影响。胰岛素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用药,但不宜使用长效胰岛素,宜选择中、短效胰岛素,在餐前使用为宜。
定期孕检
妊娠期持续高血糖对孕妇和胎儿都会有不良影响,孕妇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羊水增多、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症状,流产、早产、死胎发生率也高于正常孕妇,一些孕妇甚至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危及自身和胎儿生命。因此要定期孕检,发现异常可及早处理。
特别提醒:产后至少每3年要做一次糖耐量检查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的糖代谢异常在产后多数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机会增加,患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几倍。因此,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6周就应该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而且,产后至少每3年要做一次糖耐量检查。而肥胖等高危人群更应每年检查一次。
糖尿病高危人群,不论是本人还是其后代,都一定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避免肥胖,以减少患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一定要注意通过产后饮食结构调整,均衡合理饮食,控制每日食物摄入,同时增加锻炼,防止肥胖,减少或者推迟2型糖尿病的发生。
控制糖尿病会使孕妇和宝宝的营养缺乏?
有些糖妈妈担心控制糖尿病就需要控制饮食,而“控制”就意味着“少吃”,因此担心少吃会影响宝宝的营养健康,造成营养缺乏。其实,只要每天的营养摄入能够保证营养充足、平衡、合理即可,不用非得靠暴饮暴吃来获取营养。也需要注意,过分地控制饮食不但不利于控制血糖而且容易出现饥饿性酮症,对胎儿产生不好影响。科学营养治疗的目的就是在保证营养充足的基础上控制血糖。因此控制血糖并不意味着少吃或者不吃。
一般来说,怀孕前三个月体重增加不要超过4斤,前7个月不要超过10斤,整个孕期体重以增加25-30斤为宜。“糖妈妈”产后哺乳也要严控汤水摄入,产后头三天进补要慢些,最好吃一些柔软的食物,粗细搭配的主食。由于产后3-5天才是泌乳高峰,因此喝汤要循序渐进,遵循蔬菜汤、鸡蛋/豆腐汤、鲫鱼汤、鸡汤、肉汤、药膳汤的进度,每种汤水喝2-3天下奶效果不好的话再依次换下面的。切忌一上来就大补特补,因为这不但会增加患乳腺炎的几率,而且孕妇多饮多尿多汗也不利于正常泌乳的进行。
本文的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三甲医院网删除。
本文编自网络,不代表三甲医院网观点,其中若有文字或图片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三甲医院网删除。
想要了解更多的看病攻略,欢迎关注“就医搜”微信公众号,每天都会有实用的文章推送给您!
糖尿病是如何引起的?
通过临床上来说,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下面为你介绍几种最常见的原因供参考:
饮食的不合理。暴饮暴食,经常大鱼大肉。
夜生活。现在城市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一大部分都是夜生活引起的。
好吃懒做。很多人都是能躺着不坐着,能坐着不站着,能站着不走着,不适当的锻炼身体也是引起疾病的原因。
遗传引起的。有的父母有糖尿病,下一代就有可能被遗传。
肥胖的人容易的糖尿病。
爱吃甜食的人。尤其是过度吃含糖量高的食品的人,也容易患糖尿病。
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了,有时一个小小的感冒老不好,反反复复下去也容易得糖尿病。
患糖尿病的妇女完全可以和没有糖尿病的人一样拥有健康正常的小宝宝。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良好的血糖控制是保证胎儿健康发育的基础,如果在怀孕前的较长时间(3个月以上)以及怀孕期间能严格的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接近正常,那么糖尿病对胎儿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出生的婴儿决不会因为你是糖尿病就也是糖尿病。
饭后会有哪些表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变得越来越常见,目前我国发病率大约在11.7%左右,已经成为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其实,早在很多年前是没有如此严重的态势的,只不过在仅仅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就从0.6%一跃涨到11%,而且至今为止依旧居高不下。
有人说血糖高的人,饭后会出现4个“症状”,具体指什么?其实,与高血脂和高血压不同,高血糖发生时,患者是会有一些典型症状的,比如我们常说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另外还有一些全身性的表现,比如皮肤瘙痒、伤口难愈合等等。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刻,高血糖患者会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异常症状,如果发现就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为什么高血糖患者要提防饭后的异常症状?我们都知道,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在吃饭时,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帮助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抑制糖原分解,减少糖异生,从而起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因此患者在吃饭后就容易出现餐后血糖失控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强调糖尿病患者要格外关注餐后血糖的控制,还得注意饮食的控制。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血糖。
另外,对于糖尿病早期患者来说,经常出现低血糖的症状,比如一饿就心慌、出汗,这其实是因为胰岛素抵抗所致,简单来说就是胰岛素有分泌但是会有延迟。在吃完饭之后,胰岛素才开始分泌,等人体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胰岛素才开始发挥作用,此时就会出现低血糖的表现。总之,饭后出现的一些异常表现,很有可能是血糖失控的表现。
其次,高血糖患者饭后可能会出现的异常症状。①饭后心慌、出冷汗:这其实是低血糖的表现,上面也提到了,糖尿病早期患者吃得多,但饿的也快,而一旦饿了就会有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的症状,主要是因为胰岛素抵抗所致。如果患者饭后很快就觉得饿,还有心慌等不适,就得提防高血糖。
②饭后乏力、犯困:糖是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素缺乏,导致糖不能被充分利用,使得机体能量供应不足,因此会出现乏力、犯困等表现。另外,高血糖会抑制食欲素的分泌,也会影响大脑能量供给,导致犯困。
③饭后多饮、多尿:血糖升高使得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就会排入尿中,引起尿量增多,导致患者常常感觉尿意频频。这一点尤其在饭后更加明显。而因为多尿失水,患者饮水量也会增加。
④饭后总觉得没吃饱:明明吃得不少,但总觉得没吃饱,这也是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原因还是因为葡萄糖没有被充分吸收利用,人们本来吃饭就是为了补充能量,如果高血糖导致葡萄糖吸收无法满足能量的供给,人们就有有吃不饱的感觉。
最后,如何改善高血糖患者的饭后不适症状。上述症状的出现,极有可能预示血糖失控。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想要避免这些症状,就得学会正确的吃饭。因此,饮食疗法一直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关键疗法之一,对患者至关重要。要求患者饮食多样化,在控制高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同时,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记住主食一定得吃,可用部分粗粮代替,这些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不仅能增加饱腹感,还能帮助降低餐后血糖。另外,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模式,在保证每天饮食总热量不超标的同时,在两餐之间适当加餐,加餐可选择西红柿、黄瓜、柚子等蔬菜水果类,或是牛奶、豆腐干等高蛋白食物,注意控制食用量。
我是王药师,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高血糖症状相关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