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禁忌,东北地区有香椿吗?
东北也有香椿 只不过很少 具体和大家说一下
一、香椿的营养价值
1、药用价值
香椿含钙、磷、钾、钠等成分。有补虚壮阳固精、补肾养发生发、消炎止血止痛、行气理血健胃等作用。凡肾阳虚衰、腰膝冷痛、遗精阳痿、脱发者宜食之。
香椿中含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具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作用,对不孕不育症有一定疗效,故有“助孕素”的美称。香椿是时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香椿的挥发气味能透过蛔虫的表皮,使蛔虫不能附着在肠壁上而被排出体外,可用治蛔虫病。香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有润滑肌肤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
2、食用价值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营养之丰富远高于其它蔬菜,为宴宾之名贵佳肴。
香椿头含有极丰富的营养。据分析,每100克香椿头中,含蛋白质9.8克、含钙143毫克、含维生素C115毫克,都列蔬菜中的前茅。另外,还含磷135毫克、胡萝卜素1.36毫克,以及铁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可用于制作香椿炒鸡蛋、香椿竹笋、香椿拌豆腐、潦香椿、煎香椿饼、椿苗拌三丝、椒盐香椿鱼、香椿鸡脯、香椿豆腐肉饼、香椿皮蛋豆腐、香椿拌花生、凉拌香椿、腌香椿、冷拌香椿头。
二、香椿的分布范围
原产中国中部和南部。东北自辽宁南部,西至甘肃,北起内蒙古南部,南到广东广西,西南至云南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山东,河南,河北栽植最多。河南信阳地区有较大面积的人工林。陕西秦岭和甘肃小陇山有天然分布。垂直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的山地和广大平原地区,最高达海拔1800m,耐寒区位6-11。
三、东北有香椿吗
东北地区寒冷,大部分地区并不适合香椿种植,只有辽宁南部有部分地区可以种植。
四、东北很像香椿的植物是什么
它就是“刺老芽”,又称刺嫩芽、刺老鸦。刺老芽单从外表来看,和香椿芽特别相似,如果不是仔细区分的话,根本就是傻傻分不清楚。刺老芽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尤其在长白山、小兴安岭以及辽宁东部。主要生长在针阔混交林、林间空地和灌木丛当中。
天然野生的刺老芽数量非常稀少,而且富含16种氨基酸和22种微量元素,可以大大满足人体的需要,因此,价格非常的昂贵,国内市场上刺老芽的价格可以达到50元一斤,国际上更是超过了1万元每吨之上,加上它丰富的营养价值,可以说是不输人参,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山珍”,因此,除了人参、松茸之外,生东北地区把它也当做主要出口野菜之一,由此可见刺老芽这种野菜的珍贵。
刺老芽和香椿芽一样,可以供人食用。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把刺老芽洗干净之后用淀粉裹上,直接用油炸,熟了之后可以直接食用,味道特别香。除此之外还可以清炒,做汤以及凉拌,总而言之只要想吃刺老芽,十八般厨艺都可以。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刺老牙外部长满尖刺,采摘的时候很不容易,不过为了能够吃上它,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如今刺老芽已经成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并被认为是山野菜中的最上品。
香椿的营养价值很高,不管是食用还是药用,都有非常不错的功效。看完文章,我们也清楚了“东北有香椿吗"这个问题,因为香椿的种植环境有要求,东北寒冷的天气并不适合香椿的种植是,所以东北地区很少有香椿。不过想吃香椿的话,也是可以购买到的。
来大姨妈可以吃春菜吗?
来大姨妈可以吃春菜,一般是不会受到影响的。春菜里面的营养成分含量是比较丰富的,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这些都属于人体,必须要有营养成分,在吃了之后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不会影响到月经来潮。女性在月经期间要尽量避免吃一些寒凉性的食物。
吃椿菜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食用香椿的好处
1、营养丰富
2、健脾开胃
3、抗菌杀虫
4、补阳气
5、美容抗衰老
6、利尿祛湿
7、预防心血管疾病
最新研究发现,香椿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和有助于降血脂、降血糖和对抗肿瘤的成分。
坏处:香椿虽然美味,但是含有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远高于一般蔬菜。如果患有慢性疾病,同时是过敏性体质者,应谨慎食用香椿,少食或者不食
香椿的做法和配方?
【香椿炒鸡蛋】的做法
原料准备:
香椿芽一小把,土鸡蛋 3个,盐、植物油、黄酒 、各适量(其他调味料可根据个人口味喜好酌情添加)
做法步骤:
1. 新鲜的香椿芽。取香椿的嫩芽洗净备用。每年春天都能吃到现摘的香椿芽;
2. 把洗净的香椿芽入沸水锅中,焯烫至变色(由红变绿)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冲凉,再控干水分,切成末放入碗中。
3.把鸡蛋敲开磕入碗中,加入少许黄酒,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打成糊状;
4. 炒锅中放油烧热,把蛋糊倒入,翻炒至鸡蛋基本上成熟,马上关火,锅中的余热会使蛋糊继续变熟的。再翻炒片刻就可以出锅啦。注意火候不要炒老了;
【香椿拌豆腐】的做法
原料准备:
北豆腐 一块,香椿 一小把,精盐适量,花椒几粒,油少许;辣椒粉适量。(其他调味料可根据个人口味喜好酌情添加)
做法步骤:
1. 豆腐切丁,开水中汆烫片刻沥干水份,放入盘中;
2. 把洗净的香椿芽入沸水锅中,焯烫至变色(由红变绿)后捞出,再控干水分,切成末放入装豆腐丁的盘中;
3. 撒一搓干辣椒粉和适量盐在上面,不喜辣的可以不放辣椒粉;
4. 锅内放少许油,几粒花椒,炸出香味后捞出花椒粒不用,花椒油趁热浇在香椿豆腐上,拌匀即可。还可以加一些生抽、醋调味,看自己喜欢哦!
【油辣香椿】的做法
原料准备:
香椿 一小把,精盐适量,植物油适量,辣椒粉适量;(其他调味料可根据个人口味喜好酌情添加)
做法步骤:
1. 新鲜香椿摘洗干净;
2. 把洗净的香椿芽入沸水锅中,焯烫至变色(由红变绿)后捞出,再控干水分,切成末装入盘中;
3. 上面放适量辣椒粉;
4. 炒锅多放些油,加入花椒、大料、切碎的洋葱、芹菜、大蒜(切片),用小火慢慢将各种香料的香气炸出,最后将它们捞出不用。喜欢香椿天然味道的,也可不加香料,直接将油烧热即可。两种方法我都试过,各有风味都不错。
5. 将热油慢慢浇在辣椒粉上,注意要将辣椒粉全部浇透。最后加适量盐一起拌匀即可。
食用禁忌:
1. 食之不可过量。
2. 香椿为发物,多食易诱使痼疾复发,故慢性疾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子孙后辈安指的是哪三种树?
俗话说,"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虽然有两棵树跑偏了,但意思差不多。考虑习惯和现实,一棵树真不能栽,一棵树不宜栽,一棵树只是躺枪。
老百姓过日子有自己的一套。民俗习惯源于生活经验和感性认知,难用对错界定,就像婚嫁选双不选单一样。大家普遍觉得单日别扭,这就够了,无需其他道理。
1.不栽杨树院里栽一棵不中用的废柴干什么?小编老家在北方,我有一箩筐理由告诉你,不要栽杨树,不要栽杨树,不要栽杨树。
❶安全问题
杨树霸占了北方绿林江湖,这玩意就像窜天猴一样,用不几年就变得笔直参天。树木生长速度太快,意味着外强中干,杨树木质不够坚硬,难堪大用,经济价值太低。
北方汉子剽悍,风雨也烈,杨树高大又不结实,最先倒在大风中的就是杨树。北方的朋友都见过吧?杨树粗壮高大,无论树枝或树干被折断,在院子里外都是安全隐患,有可能砸到房屋、院墙或电线。
这就是院内不栽杨树的首要原因。
❷棉絮和遮阳问题
一到春天,杨棉絮就像鹅毛大雪一样漫天飞舞。棉絮非常轻柔,久久弥漫空中,落地后见风就起。每年四五月份都是这情景。假如初见棉絮,毛茸茸的,轻飘飘的,好像很浪漫,很诗意,但这该死的温柔会给人们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甚至危害。
其一,有些人皮肤敏感,杨棉絮会造成过敏,棉絮过后满地的棉穗,更容易过敏。其二,棉絮不小心就吸入口腔,并造成呼吸道问题。其三,杨棉絮易燃,存在火灾隐患。其四,院子内外的空中、地面、房顶,到处都被棉絮统治,也会飘入室内,让人很困扰。
棉絮已尽,盛夏来临,杨树枝繁叶茂,甚是婆娑,势必会遮挡光线。
北方建筑习惯设有门楼,本就影响光线,院内再栽上仨俩杨树,夏天院内难见阳光,也影响通风,潮湿的角落容易滋生虫菌。
❸夜晚"鬼拍手"
杨树叶密生,叶面光洁硬实,形状和大小很像巴掌。只要有风,杨树便哗哗啦啦作响,久久不息,在民间素有"鬼拍手"的俗称。
若是白天,静坐杨树下,枝叶婆娑,风起哗哗,清脆明快,也算颇有情调。晚上就不一样了,尤其是风雨交加之夜,躺在床上,院内哗啦哗啦彻夜不断,好像无数人在漆黑的院内拍手,胆小的人会心里发毛。
现实点说,给它一点风,杨树就嘚瑟,哗啦起来没完没了,夜晚至少会影响睡眠。所以,老祖宗说院内"不栽鬼拍手"。
在老家鲁南,无论猪或人不小心撞树上了,那棵树一定是杨树。
2.不栽柳树临水莳柳,清雅曼柔。迎风摇曳,抚我心忧。柳树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性树木,它在哪里,哪里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柳树适合近水而栽,农村水塘边常见柳树的身影。
水生财。民间说,门前栽柳,风生水起,财源广进,寓意事业高升,生活美好。不过,栽在房后和院内则另有说法。
柳谐音流,话说门前流水生财,那是在自家门口,所以吉利。民间有房后种柳易"流财"的说法。后院邻居: 我谢你啊!
古人认为,柳木属阴,人为阳;南为阳,北为阴。柳在屋后,阴上加阴。柳在院内,与主相冲。所以老话说,柳树不栽院内和屋后。
民间有一说,柳为贱木,不宜登大雅之堂。"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看来,柳树有被嫌弃的感觉。民间喜彩头,喜欢大堂和院内有富贵之象。
现实点说,柳树低矮婆娑,多发横枝,就像一个超级大蓬蓬头在院里,还是绿色的,在院内确实影响生活,尤其刮风时,柳条扫来扫去。院内栽一棵横生枝节的树,也别扭。
老家门口左前方有个小水塘,沿塘曾栽有五棵柳。那时同学常喊我"五柳小先生"。
3.不栽桑树若说杨柳被嫌弃还有正当借口,那么桑树就很无语了,纯属躺枪。
上古就有桑农和桑麻之说,桑之贵可见一斑。桑分雌雄株,有结桑葚果的,有供养蚕宝宝的。桑树有着很好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但后来毁在名字上。
"桑"容易让人想到"丧","葚"也和"信"谐音,这可要了命。在俺们鲁南老家,"桑葚"的叫法音同"桑信",或叫"桑信子"。老家以前常见桑树,但从来都在户外。
桑树并不高大,叶嫩绿,那青的,红的,紫的果果,酸酸甜甜,好吃又好看,非常适合栽在院内。民间喜欢"出门见喜",大清早"出门见桑"?"抬头见桑"?就因一个谐音不吉利,桑树被无情地拒之门外,越远越好。
这事没科学道理,但老百姓不喜欢那种别扭感觉,当然也就无可厚非。于是民间不喜欢把桑树栽在门口或院内。
小时候村里有几棵桑树,都在路边和塘边。挺好的,我们爬秃噜皮也没人管。
写在最后生活,过的是日子,活的是感受。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交织,简单又复杂,有多少事可以用对错来界定?提高科学认知是必须的,也要顾及精神感受。生活太现实,人们需要美好的愿景和寄托。这就是民俗的特殊性。
千金难买我喜欢。栽自己喜欢的树,做自己喜欢的事,交自己喜欢的人,吃自己喜欢的肉。自己的日子自己喜欢就好,前提是,不要害别人,也不要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