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吃了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南瓜子含油脂高吗?
答:南瓜籽油脂含量很高。
南瓜籽的主要功能就是作为南瓜的传播途径,它是南瓜的种子,所以在自然进化的过程当中,种子里面会保留比较多的油脂成分,这样有助于给南瓜籽的发芽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所以说南瓜子的里面油脂含量是比较高的。但是南瓜子的油脂跟我们普通摄入的动物类的脂肪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它主要的油脂是不饱和的脂肪酸,所以对于人体来说会有更大的帮助作用。
经常便秘是怎么回事?
便秘是指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水分过多的被大肠吸收,使粪便过于干燥坚硬,正常的排便频率消失,一般粪便在体内停留超过48小时即可认为发生了便秘。但这也并不是绝对的,有些人就是2~3天才解一次大便,这也正常,并不是便秘。
那为什么会出现便秘呢?
原因还真不少呢!
1.迟缓型便秘(也称无力型便秘):迟缓型便秘是由于排便动力缺乏,膈肌、腹肌、肛提肌及肠道平滑肌衰弱使收缩和蠕动力减弱,从而引起便秘。
说浅显点儿就是,缺乏力量、肌肉松弛导致大便无法顺利排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便秘类型,老年人、长期久坐的白领人群、肥胖人群等都迟缓型便秘的高发人群。
解决办法:
简单概括就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锻炼肌肉
肠道有足够多的食物残渣刺激才能够有效蠕动,推动便便排出,如果吃的过少、缺乏膳食纤维(各种叶菜、木耳、蘑菇、海藻等)又缺乏水分和油脂(核桃、松子、杏仁等)润滑,那么肠道就会因为内容物太少而消极怠工,便便待在里面越久,被肠壁吸收的水分就越多,也就变得越干硬、越不易排出,如此循环,便秘就成了老毛病!
而一些虚弱者、老人或者缺乏锻炼或过度消瘦的年轻人则会因为肌肉无力,导致排便困难,再加上饮食不合理,缺乏膳食纤维以及各种维生素的帮助,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肠道动力缺乏,排便困难。多运动,尤其是腰腹部的锻炼、手动按揉、有意识的收缩腹肌和盆底肌肉等都是不错的缓解手段!平日里久坐的白领人群,也要加强锻炼,尤其是增肌运动,提高腰腹力量!
2.痉挛型便秘:这种便秘是由于肠壁肌肉紧张过度(与迟缓型便秘正好相反),引起肠道痉挛型的收缩,使粪便不易排出。这种便秘的症状很有特点,一般会有阵发性腹痛,而且患者会急着去厕所,但去了以后却是蹲了大半天也排不出多少,专业名词称之为:里急后重,而且存在大便干燥、粪便深黑、球形便便等特点。
解决办法:
简单概括就是:饮食精细、少刺激、精神放松、减压力!
痉挛型便秘者要减少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包括较为粗糙的谷物、蔬菜、水果等;同时减少各种会刺激肠道收缩的因素,如烟酒、浓茶、强烈刺激性的调味品(辣味食品、熏烤食品、咖喱等)和泻药等。同时也要多喝水、增加油脂(如坚果、全脂奶制品等)摄入、少量多餐,可以多吃一些魔芋制品;此外放松精神,减轻压力,建议做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既可以改善精神状态也有利于肠道运动。
3.阻塞型便秘:这种便秘不太普遍,它们通常因肠粘连、肿瘤或先天性疾病等引起肠道阻塞而导致便秘。一般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解决方法:
先治疗引发肠道阻塞的疾病,祛除病因。若存在不完全肠梗阻,可进食一些清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控制食物残渣,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静脉补液。
生命需要营养,生活也是!和玮玮一起营养生活,欢迎关注营养玮玮道来!黄鼠狼最喜欢吃什么?
我们村70多岁的老人告诉我:看到黄鼠狼偷鸡必须马上采取行动,否则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黄鼠狼吃的东西很多,但最爱吃的绝对不是鸡,而是这个。
说起黄鼠狼,很多人脑子冒出来的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句俗语,还有就是“黄鼠狼偷鸡”;农村老人称黄鼠狼为“黄大仙”;有的人可能还会想起《鬼吹灯》里提到的“黄皮子”,黄皮子其实指的就是黄鼠狼。
在农村有关黄鼠狼的俗语非常多,比如“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黄鼠狼骂狐狸--都不是好货”,似乎黄鼠狼就是不好的代名词。
老人告诉我,很多人都错怪黄鼠狼了。那么黄鼠狼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呢?
了解一下黄鼠狼?黄鼠狼虽然名字中有“狼”,但并不是狼,学名为黄鼬。黄鼬是哺乳动物纲中鼬科的一种小型食肉动物,俗名称之为黄鼠狼。
黄鼠狼的身型虽似狼,但是可比狼小多了,体长为28~80厘米,尾巴长度大概12~25厘米,体重仅仅200克到1200克之间,相当于一部手机到2部平板的重量。
黄鼠狼主要分布在亚洲,几乎遍布我国所有地区,主要栖息于山地、平原、森林、灌木和草丛中,尤其在我们农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动物。
黄鼠狼被人们所熟知的就是“黄鼠狼要偷鸡”,黄鼠狼是一个夜行动物,偶尔也会在白天活动。黄鼠狼善于奔跑,可以说是连兔子都跑不过黄鼠狼,喜欢贴地爬行,善于钻各种缝隙和洞穴。
黄鼠狼跟蛇一样有着出色的嗅觉,但是其视力较差,黄鼠狼性情还比较凶猛,胃口还不小,经常会捕杀超过其食量的动物。
人们总把黄鼠狼跟鸡联系在一起,似乎黄鼠狼就是喜欢吃鸡的,所以才去偷鸡?事实真的如此吗?
黄鼠狼喜欢吃什么?老人告诉我,很多人都错怪了黄鼠狼。
黄鼠狼是一种小型的食肉动物,即使黄鼠狼生性再凶猛,也并不能捕食太大的动物。
为了解开人们的疑问。动物学家通过解刨4978具黄鼠狼尸体,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动物学家发现黄鼠狼吃得非常杂,当地有什么就吃什么,完全不挑食,难怪广泛分布在我国。
在沙漠的黄鼠狼会捕食蜥蜴、壁虎、甚至是蝎子;在草原的黄鼠狼会追踪野兔;在江南水乡的黄鼠狼会捕食鱼类;而在东北的黄鼠狼不仅会捕食松鼠,也会吃松子。除此之外,黄鼠狼还会捕食蛇类,偷吃鸟蛋。
在解刨4978具黄鼠狼尸体的胃中,只有个别几个有鸡的残骸组织,而大部分都是鼠类,比如田鼠、家鼠,可以说鼠类是黄鼠狼的主食,其他皆为“菜”。
老人告诉我,谁家要是住着黄鼠狼,那这家粮食可以无忧了。
据统计,一只黄鼠狼一夜就能捕食4~7只老鼠,全年捕食老鼠的数量超过3000只。在消灭老鼠上,黄鼠狼可是比猫厉害太多了。
黄鼠狼喜欢吃鸡吗?老人告诉我,黄鼠狼并不是喜欢吃鸡,而是嗜血成性。
黄鼠狼经常捕食的鼠类,由于体型太小,并不能满足黄鼠狼这种嗜血性,所以只能通过大量捕食来满足。
农户饲养的家禽体积较大大,虽然黄鼠狼并不能吃下,但是却能满足其嗜血性。黄鼠狼偷袭家禽的时候也是先一口咬住脖子,吸食血液,并不着急吃肉。
小结:黄鼠狼爱吃的东西种类比较多,鼠类几乎就是主食的地位,鸡只能算作加餐,黄鼠狼并不喜欢吃鸡,只是为了满足起嗜血性。
黄鼠狼偷鸡是怎么回事?不像农村一些其他动物,比如蛇,当场就会生吞小鸡。黄鼠狼则是拖走,并不会在作案现场开吃。
我们隔壁有一年春天孵化了100多只小鸡,没做好防范工作,结果当天晚上就发生了惨剧,100多只小鸡全部被黄鼠狼拖走了。
在嗜血成性这点上,黄鼠狼非常像狼,咬死不是为了吃,仅仅是为了满足其嗜血的特点。
看到黄鼠狼必须马上采取行动,否则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农村老一辈人称黄鼠狼为“老太爷”或“黄大仙”,认为黄鼠狼不能随便招惹,如果撞见黄鼠狼,要马上绕道走,即使正在偷鸡也要扭头就走,马上采取行动,否则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这是由于我国古代对黄鼠狼错误的认知,对黄鼠狼的看法偏向贬义,再加上黄鼠狼有时会像人一样直立,增加了神秘色彩。大部人认为黄鼠狼是不吉祥的东西,所以觉得应该敬而远之。
实际上在农户家附近看到黄鼠狼,并不会发生所谓的不好的事情。主要是看你如何做,如果不立刻处理,恐怕真的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有黄鼠狼出现在农户家附近,说明你家里闹老鼠,你必须清理鼠害了,还有一个事情就是要加固鸡舍了。
农村地区如何防止黄鼠狼偷鸡呢?1、养狗、养猫。
农村养的土狗警觉性也很高,嗅觉灵敏,狗的祖先是狼,夜晚警觉性高。
农村的土猫连蛇都不怕,而土猫本身就非常灵敏,虽然猫不是黄鼠狼的天敌,也不会吃黄鼠狼,但是土猫咬死黄鼠狼在农村也是常见的事情。
2、饲养大鹅。
大鹅的彪悍大家都知道,很多短视频都有农村土狗被大鹅逼到墙角或大鹅扯着脖子追小孩的视频。
苏东坡也曾在《仇池笔记》中写道:“鹅能警盗,亦能却蛇,其粪杀蛇,蜀人园池养鹅,蛇即远去。
这是因为鹅有很强烈的领地意识,所以能预警防盗,伸长脖子发出破天惊叫,把黄鼠狼吓跑。
3、修缮围栏。
黄鼠狼身形小,骨头软,善于钻缝隙,所以一定要鸡舍的围栏加密加固,这样就能防止黄鼠狼钻入鸡舍。
黄鼠狼有天敌吗?黄鼠狼作为一种小型食肉动物,以捕食锯齿类动物鼠类为主,在黄鼠狼活跃的地区,几乎没有可以制约黄鼠狼的其他食肉动物,主要有3点原因。
1、黄鼠狼警觉性非常高,动作敏捷。
黄鼠狼的警觉性是非常高的,可以说时刻是保持“战备”的状态,稍微有点风吹操作,就会贴地迅速逃离。
黄鼠狼活动的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个动物能够对黄鼠狼发动偷袭。
2、黄鼠狼动作敏捷。
黄鼠狼追击猎物的时候,可以用“闪电”来形容,即使有其他动物追击,也能摆脱。
3、黄鼠狼太小。
黄鼠狼重量不过1200克,也就是2斤多点,对于一些大型食肉动物来说,根本没必要去追击这么点“蚊子肉”,即浪费体力,而且也不一定能成功,而且黄鼠狼也不在任何食肉动物的食谱上。
4、黄鼠狼自身有防御力优势。
黄鼠狼在民间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是“黄大仙”。有人说黄鼠狼会迷惑人,这显然是毫无科学道理的。
因为黄鼠狼属于鼬科,其体内具有臭腺,能够在危险的时候排除臭气,有一定的麻痹敌人的效果。
黄鼠狼不受到天敌的影响和制约,为何数量多不起来呢?
黄鼠狼的数量为何多不起来?黄鼠狼没有天敌的威胁,为何数量还多不起来呢?从未听说过黄鼠狼泛滥的事情呢?主要有3点原因:
1、黄鼠狼自己繁育问题。
农村有一句俗语: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
这句话指的就是黄鼠狼的繁殖本身就有问题,虽然黄鼠狼每次可以产仔2~8头,但雌黄鼠狼的哺育幼崽的能力不行,导致幼崽之间频繁争抢奶水,同胞竞争,所以野外条件下成活率并不高。黄鼠狼还是独居动物,10月大的小黄鼠狼就得离开雌性黄鼠狼,完全进入残酷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界。这些对整个种群数量是有限制的。
2、人类的捕杀。
老人告诉我,黄鼠狼一身都是宝。
黄鼠狼的皮毛是制作优质画笔的原料,也被称为狼毫。
除了制作画笔,黄鼠狼的皮毛也是制作裘皮大衣的原料。古老的鄂温克族人就有狩猎黄鼠狼的历史。
近现代的人们就是看中了黄鼠狼极高的经济价值,开始大规模捕猎,这对其种群数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由于黄鼠狼能够大量捕食老鼠,所以黄鼠狼被列为三有保护动物,不得随意猎杀。
2020年,江苏的警方就处理了一起村民李某屠杀黄鼠狼的事件,仅在其家中就搜出接近200个黄鼠狼尸体,以及2000多张黄鼠狼皮。李某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罚和接近1000万元的罚款。
总结:黄鼠狼是食肉哺乳动物,杂食性,最爱吃最常吃的是鼠类,也会捕食昆虫、鱼类、野兔和蛙,鸡并不是黄鼠狼能经常吃到的食物。
在自然界黄鼠狼基本上没有天敌的,但黄鼠狼本身的哺育幼崽的能力不行,成活率并不高,再加上黄鼠狼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所以即使以前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黄鼠狼,也遭到了大规模猎杀。目前黄鼠狼已经成为国家保护动物,不得随意捕杀。
最后,拒食野味,黄鼠狼捕食老鼠的能力出众,理当受到我们的保护。
坚果每天吃多少最好?
你们喜欢吃坚果吗?
坚果可以补脑,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吧?
可是你是否知道:坚果每天最多可以吃多少?
今天,超哥就来解答这个问题。
答案抢先知:坚果是一种高热量的食物,不可过量食用,但适量吃有益于健康。
我国膳食指南(2016版)推荐:
坚持每天吃10克左右的坚果[1]。
【各类坚果每日适宜食用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及最新《中国食物成分表》,超哥经过计算,得出以下几种坚果的日食量:
【坚果的营养】
四大坚果核桃、杏仁、榛子和腰果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以脂肪成分含量最高,在43%-66% 之间,蛋白质约 20% 左右,总糖含量各异。
各种坚果中,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氨基酸模式较好。
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蛋白质含量及八种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比值。
腰果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氨基酸模式比较接近,蛋白质质量较好;
其次是核桃、杏仁和榛子,它们均优于小麦蛋白的氨基酸模式[2-5]。
坚果中含有油酸、亚麻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和天然多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芥酸等。
必需脂肪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分别是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亚油酸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对维持细胞膜和亚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亚油酸对血中胆固醇起代谢作用,在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α-亚麻酸进入人体后,转化为不饱和脂肪酸,起抗炎、抗血栓形成、降低血脂、舒张血管的作用。
花生四烯酸在血液、肝脏、肌肉和其他器官系统中,作为磷脂结合的结构脂类起重要作用。
人体每日应摄入足够的必需脂肪酸。
几种坚果中都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
维生素包括 :
VA、VB族、VE及-叶酸、烟酸等多种重要的维生素,且 VE和烟酸含量丰富,以核桃的含量最高,达 43.21 mg /g[6]。
余旭亚等研究表明:
核桃等坚果中含有多酚、类黄酮。
黄酮、多酚类物质是两大类抗氧化物,有清除人体自由基、改善心血管等的功能[8]。
但这类抗氧化物需要达到经临床实验确定的量,才能发挥其功能。
国家推荐吃坚果,是因其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
但坚果之所以要适量,是为了防止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而引起不良影响。
特别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或肥胖等的人群来说,切不可因为听说坚果有某种功能而每日大量食用。
【坚果的每日摄入量不可过多】
根据2016的膳食指南推荐,坚果只能适量而不能过量。
在摄入了基本主食之余,约10g的坚果,可以补充成年人根据膳食宝塔正常搭配饮食后一日所需摄入营养素不足的部分(如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但是坚果是高热量食物(见表2),过多食用,对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患者有不好的影响。
坚果在含有有益于人体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同时,也会含有饱和脂肪酸。
我们食用坚果,主要是看中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成;
倘若食用过多,同时也会摄入过多对身体不好的饱和脂肪酸,这样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此外:
很多坚果在制作过程中,会使用香料、食盐进行调味,它们当中有些成分会对心血管病人不利。
同时钠的过多摄入,会使人体血管张力增加,加重心和肾负担,使血压升高。
因此老年人食用坚果须限量。
【总结】
坚果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每天的适宜食用量是10克左右,也就是一汤匙,或者一小把。
坚果是对人身体有益的食物,小量食用是为了控制脂肪过多摄入,切忌不能过量食用。
在日常的饮食规划上,每种食物都要适量且要搭配均衡,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的。
欢迎关注“超哥话食”,与超哥一起讨论营养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15-121.
[3]陈勤,李磊珂,吴耀. 核桃仁的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1):86-89.
[4]王明清.榛子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分析[J].中国油脂,2003(28):69-70.
[5]刘金荣,但建明,江发寿,等.巴旦杏仁的营养成分与理化常数测定[J].营养学报,2002,24(2):202-203.
[6]杜琨,牟朝丽.杏仁的营养价值与开发利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5):151-153.
[7]荣瑞芬.几种重要坚果的营养特性比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01):12-16.
[8]余旭亚,王洪钟,陈朝银,等.核桃仁与核桃油总黄酮含量比较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6):26-27.
作者:甘亦彤 赵力超
红松最快几年结松子?
正常情况下,一棵红松要生长25年至30年才能结出松子。
松的出苗期约需20至30天,当气温高于16摄氏度时,发芽最旺盛,应注意喷水防旱,并注意鸟类啄食危害。幼苗期根生长较快,主根可达10厘米长,红松更能耐寒,但怕干旱,特别是早春苗木地上都已萌动,但土壤尚未解冻,不能及时供应水分而造成生理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