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精神病患者有可能治愈吗?
关于“精神病患者有可能治愈吗?应该怎么办”?就这个问题,简单谈谈看法。众所周知,对精神病人,多不大理解,其因是多方面的。就如“精神分裂症”来说吧。“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由于基因突变引发的大脑功能和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当然,若不及时治疗,部分患者有可能出现精神衰退/精神残疾!
有人问“分裂症可治愈吗”?与其他疾病一样的,都有个“痊愈”.“大部痊愈”.“残留症状”或“衰退/残疾”。但,
一般来说,有三分之一多可治愈,有三分之一,能大部分症状获得缓解,最后那三分之一,有可能长期精神症状残存。但都必须坚持服药,定期随访!并须有人监护以防意外可能。
最后建议: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及时治疗,维持治疗,督促治疗。
以上看法,仅供参考。
抑郁症与精神病怎么区分?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表现。
精神病(psychosis)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抑郁症临床表现抑郁症可以表现为单次或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以下是抑郁发作的主要表现。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严重时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4.认知功能损害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精神病临床表现精神病是由于多基因缺失或重叠而引起的丘脑、大脑功能的紊乱,而导致患者在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常见的精神病有多种类型,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不同类型的精神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
2. 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5.物理治疗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
抑郁症和精神病有什么区别:1、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的心理精神疾病,但是抑郁症患者多数具有自知性、逻辑性,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抑郁症发作时,患者常会感受到非常大的痛苦。进而可出现自杀的想法和行为。抑郁症患者是非常想要解除这种痛苦的,因此,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想要得到治疗,希望能够治愈。但是,由于抑郁症的消极心理影响,有不少抑郁症患者对治疗不信任,虽然想要获得解脱,但不愿意接受治疗。
2、而精神病属于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在感知、思维、意志、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精神病发作时自知力下降或丧失,逻辑性差,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应该怎么做。精神病患者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可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精神病人都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定力,以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精神病发病的前兆是什么?
这是个好问题(A good question )!
估计您问题中讲的“精神病”肯定是最为常见的“精神分裂症”。
以我从事精神科临床30多年的经验,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前期表现一般有以下几种:
1.越来越“自闭”
一般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性格就比较内向,平时不愿意和人接触和交往。多数病人发病前变得更加自闭:
比如经常把自己关闭在自己房间里,不与家里人交流,甚至不与家人一起用餐;
不出门,不见人,家里来了客人也不露面;
更不会参加任何社交活动;
2.出现“自言自语自笑”
比如学生在学校课堂上无缘无故发笑;
或是家长发现孩子在家里无缘无故自言自语,问他说什么,他也不回答或搪塞;
3.变得“敏感多疑”
比如老是怀疑邻居故意整出动静;或是怀疑同学或同事们在议论自己;或是怀疑大街上的人吐口痰是对自己不友好;过是觉得公交车上有人高声骂人是针对自己的等等;
4.凭空出现“幻觉”
比如总是凭空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或听到“骂自己”的声音;或是听到有人要“害自己”;或是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人”或“物”;
以上四个表现就是精神分裂症最为常见的发病“前兆”。
和其它任何一种疾病一样,越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都会取得相当不错的疗效。
所以我说:
这是一个好问题!
各位条友大家好,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请您点个赞并加关注我,谢谢您!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我认同“人人都是精神病,只是程度不一样”这个观点。
俗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世间从没有完美的事物,更没有完美的人。而人的精神更是一个复杂的事物,没有人不存在精神方面的问题,因而,可以说人人都是精神病,只是程度不一样。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古人认识到了学习进步的重要性,提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
可是,世间众生很少能承认自己有病,就是讳疾忌医者也不在少数,反而自恃聪明甚至自作聪明者比比皆是。以致自古到今,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闹剧成为了常态。
精神病到底是哪个器官出了问题?
4天前
现居燕南赵北,在2019年根据亲身体验有了重大发现:人存在两个人格(也有研究称理性脑与感性脑,古代称识神与元神)。我们绝大部分人只知道偏向理性的第一人格,而不知道偏向感性的第二人格。受社会生活的影响,使我们重理智而轻感受。第一与第二人格联系紧密彼此互感,想法又相对独立。身体心理受到生活中负面影响而产生的心理负能量,会让敏感的第二人格痛苦难受,第二人格为了摆脱痛苦的感觉,通过各种方式来扰乱我们第一人格,我们感受到后就出现了各种情绪心理问题,轻度的心理异常如常见的抑郁症等,甚至重度的心理异常精神分裂等。身心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