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症状及治疗,人到中年长期拉肚子怎么办?
泄泻是中年常见病症,尤其是素体虚弱,脾胃湿热,本质是脾肾阳虚,后天失养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临床上应注意与痢疾、霍乱相鉴别。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等。这些病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病位在脾胃肠。辨证要点以辨寒热虚实、泻下物和缓急为主。治疗应以运脾祛湿为原则。急性泄泻重用祛湿,辅以健脾,再依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慢性泄泻以脾虚为主,当予运脾补虚,辅以祛湿,并根据不同证候,分别施以益气健脾升提,温肾健脾,抑肝扶脾之法,久泻不止者,尚宜固涩。同时还应注意急性泄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闭留邪气;慢性泄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耗其津气;清热不可过用苦寒,以免损伤脾阳;补虚不可纯用甘温,以免助湿。
【文献摘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古今医鉴·泄泻》:“夫泄泻者,注下之症也。盖大肠为传导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或为饮食生冷之所伤,或为暑湿风寒之所感,脾胃停滞,以致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也。”《景岳全书·泄泻》:“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水谷分则泻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医学入门·泄泻》:“凡泻皆兼湿,初宜分理中焦,渗利下焦,久则升提,必滑脱不禁,然后用药涩之。其间有风胜兼以解表,寒胜兼以温中,滑脱涩住,虚弱补益,食积消导,湿则淡渗,陷则升举,随证变用,又不拘于次序,与痢大同。且补虚不可纯用甘温,太甘则生湿,清热亦不可太苦,苦则伤脾。每兼淡剂利窍为妙。”可以吃点补脾胃,清湿热的中药,平时要戒酒,多运动,促进脾胃的运化
伤寒论霍乱病篇讲的什么?
此篇主要讲了什么是霍乱病,它的发病原因以及辨证论治的方法。伤寒论所指的霍乱是突然发作的以上吐下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霍为急骤,迅速之意,形容病势急。乱为变乱之意,形容病势之剧。因其起病于顷刻之间吐泄交作挥霍撩乱,故名霍乱。所以该病是以发病急,病变剧烈而命名,此病非指现代医学的因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
霍乱病的起因如《灵枢.五乱篇》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肠胃,则为霍乱。其病多是饮食不洁,冷热不调,或感受六淫之邪,而使表里之邪相并,寒热错杂,乱于中焦,清浊相干,升降失职,故吐泻乃生,形成霍乱病。
霍乱和黑死病是什么病毒?
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后代的影响特别大。
在人类历史所经历的无数传染病当中,最严重的一次还数14世纪中叶爆发的黑死病。我们通常认为黑死病是欧洲人的梦魇,但是黑死病虽在欧洲造成重大损失,事实上,它也对传统意义上的亚、欧、非旧世界大部分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14世纪中期,一种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开始在西亚和欧洲大陆上扩散蔓延。
这场瘟疫给欧洲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在以后近300年的时间里,黑死病就像梦魇一样,时时折磨着那些劫后余生的欧洲人。
据说该病毒是从中国商贸路线上传播到中东地区的,后被中东地区的商业船队带至欧洲。黑死病最早发源于中亚,经丝绸之路于1343年传播到克里米亚半岛。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348年—1350年的三年之内,光欧洲就有近3千万人因黑死病而失去生命。3年里,黑死病蹂躏整个欧洲大陆,再传播到俄罗斯,导致俄罗斯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死亡。
如果再算上以后300年的数次鼠疫暴发,欧洲有近一半人因黑死病丧生,全球有近3亿人失去生命。1348年德国编年史学家吕贝克记载死亡了90000人,最高一天的死亡数字高达1500人!
要知道历时六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只损失了欧洲百分五的人口。两次世界大战损失人口的总和也抵不上这场灾难的一半,甚至就连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也因黑死病暴发而使交战双方握手言和。
这也难怪欧洲人会谈“黑”色变了,从此黑色在欧洲人的意识里成了灾难或不祥的代名词,遇到不好的事时他们总会说黑色什么什么、黑色星期几等等。
如果再简单理解一些,也可以这样来看这场梦魇:
1. 夺走7500万至两亿条人命,最高估计的死亡人数,相当于当今巴西人口;
2. 黑死病是现在人取的新名字,在当时,这病称为「瘟疫」;
3.当时的人相信,这场瘟疫是神对世人的惩罚,也有人认为是星球的排列,直接怪罪至犹太人身上;
4. 瘟疫过后,欧洲的人口花了150年才复兴;
5. 1855年,中国也爆发过,还传至印度造成1000万人死亡。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英格兰黑死病肆虐时,苏格兰人也跑来趁火打劫。
当他们听说英格兰人中间正在流行着瘟疫时,以为他们的诅咒终于应验了,因为他们一直在诅咒:“让英格兰人遭瘟疫吧!”现在一定是上帝在惩罚英格兰人了。于是,苏格兰人在塞尔克森林聚集起来,准备协助上帝彻底的消灭英格兰人。
但这个时候,死神也攫住了他们,在几天的时间里就死了5000个苏格兰人。剩下的人准备返回自己的家园,却遭到英格兰人的反击,死伤又过大半。
如何区分细菌性食物中毒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霍乱急性菌痢病毒性肠胃炎?
谢谢邀请。细菌性中毒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因为气温高,使得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比较快;另外是因为人体的肠道的防御机能下降,易感染中毒发生。细菌性中毒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其中毒的食物源多为动物性食品。非细菌性中毒,多数是指食用了有毒的植物,动物 ,化学物品或者 重金属物质超标而引发的中毒症状。比如说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等情况。
痢疾和肠炎的区别:
1 二者的发病原因不同,痢疾是因为感染了痢疾杆菌或其他的致病菌引发的,肠道有感染最后 成为了痢疾。肠炎是因为自身免疫力弱,或是遗传因素造成的,症状为便秘,腹泻,是消化系统病症。
2 二者的表现不同,痢疾的人会腹痛,腹泻,同时里急后重,粪 中伴有脓血,是种突发的病症。而肠炎却是藏匿很久才有病况,发病过程长,主要是有腹泻 ,便秘,同时可能 有类如关节炎,虹膜炎等并发症。
3 二者的治疗不同,痢疾治疗用时短,肠炎要长期的治疗。
霍乱在历史上究竟有多厉害?
防止脱水就能让99%的霍乱病人生存,为何每年还有数万人死去?
新冠疫情仍在蔓延,印度却坚持在今年4月份,举行了号称“全球最大规模的宗教庆典”——大壶节。
这一次,超过700万朝圣者涌到印度北部城市赫尔德瓦尔,参与恒河沐浴。预料之中,超大规模聚集行为,在后来演变为“超级传播事件”,造成新冠病毒更大规模传染。仅4月1日到5月31日两个月的时间内,印度新增新冠病例1581多万例,新增死亡16.6万例。
新冠疫情固然令人忧心,但与此同时,大壶节可能导致的其他传染病暴发,也不该被忽略。这其中就包括被证实起源于恒河三角洲的霍乱。
隐藏在迷雾里的杀手
也许生活在21世纪的你,对霍乱知之甚少,但人类历史上,它却留下过难以磨灭的痕迹。
1817年,霍乱从其原始栖息地恒河三角洲,由印度传播到亚洲其他地区, 后来又传到了非洲、欧洲和美洲,曾造成七次世界大流行, 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3]。
2010年海地霍乱疫情暴发,每天近2000病人来到无国界医生组织开办支持的霍乱治疗中心 | 无国界医生组织官网在过去,人们对霍乱的病原不了解,有人认为是因为空气污染,有人猜测是动物传播。因此,随之而来的防治手段,很难起到效用。直到1854年,英国医生斯诺在伦敦调查霍乱死者的地址,发现他们都围绕着一口井,才将霍乱传播和污染的水源联系到一起。
虽然1680年列文虎克已经使用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的存在,但由于一直没有确切的证据把疾病和细菌联系到一起,所以斯诺也并未意识到污染源中有导致霍乱的元凶——霍乱弧菌。
直到1876年,德国科学家科赫通过实验证明了炭疽杆菌导致炭疽病,证实了细菌致病假说,并在1884年从粪便中分离出霍乱弧菌,人类才终于认识到,对抗了上百年的疾病,罪魁祸首是一种细菌。
这种细菌,可以出现在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排泄物中,如果没有处理好排泄物,污染了水源或食物,霍乱便可因此传播。和病人接触时也可能会沾染病菌,而此时如果没有做好个人清洁,细菌很可能会通过手、口,进入消化道,引起霍乱感染。苍蝇也能携带病菌,因此也可能传播疾病。
多数霍乱弧菌的感染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是其排泄物却能将细菌传播到环境中,感染其他人。有症状的患者中,多数为轻度至中度,少部分患者会表现为重症。轻症患者仅有短期腹泻,无明显脱水表现;中度症状患者有典型腹泻和呕吐现象,脱水明显;重症患者会出现急性水样腹泻和呕吐,并伴有严重脱水,可在数小时内死亡。若不加以治疗,重症霍乱患者会导致高达50%的死亡率。
显微镜下的霍乱弧菌丨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听上去,霍乱病情发展迅猛而危险,但总体来说,只要防止病人脱水,也就是及时补充由水分和电解质配制的补液,99%的霍乱病人都可以生存。轻度和中度脱水患者,只要使用口服补液治疗就可以得到改善;而严重脱水患者,则需要通过静脉注射方式快速补液,还可以辅以抗生素,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那么,为什么在医疗发达的今天,全世界每年还会有2.1万至14.3万人因霍乱死亡?
用水不净,肆虐不停
那是因为,霍乱目前流行的区域,大都是欠发达国家。
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往往难以保证清洁饮用水以及食物安全,而这正是引起霍乱的最主要原因。
各种河流、湖泊都是霍乱弧菌的自然生境,它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及鱼、虾等水产品引起传播。在未经处理的粪便中,霍乱弧菌可存活数天,而霍乱病人的粪便,通常会污染人群生活邻近的水体。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称,全球约22亿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30亿人缺乏可用水和肥皂洗手的基本设施。这些人,很大比例生活在最不发达的国家。
许多国家和地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和适当的卫生设施 |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2008-2009年,津巴布韦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霍乱暴发,导致10万多病例和4000多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此次霍乱暴发,与当地环境管理不适当及供水紊乱相关,人口过度密集也促进了疾病流行。
战乱也会增加霍乱暴发的风险。2016年9月,也门出现了当地近年来第一例霍乱病例。在这之前,也门持续几年的内战,导致200多万人流离失所,难民生活在不卫生且拥挤的环境中,霍乱疫情开始迅速蔓延。
如果深究疫情蔓延的原因,就会发现它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首先,也门原本的供水和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很脆弱,清洁用水本就是难事;长期的战争,更是严重地破坏了卫生和废弃物管理系统,导致地下水和粮食蔬菜被污染;再加上战争导致医疗系统崩溃,霍乱患者无法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加剧了感染他人的风险;另外,即使在内战前,许多也门人民也生活贫困,长期营养不良,免疫力较弱,对抗疾病的能力本就不强;最后,也门缺乏口服霍乱疫苗,这更增加了对霍乱的易感性。
这些因素加起来,最终导致也门霍乱疫情造成100多万病例,3000多人死亡,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霍乱疫情。
安全饮用水有限且缺乏卫生设施的贫民区 |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些病例和死亡数据,触目惊心。面对强劲的敌人,大家开始联合起来、采取措施,争取早日将霍乱封印在历史中。
1992年,全球霍乱控制工作组(GTFCC)成立,由50多个机构组成,包括联合国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学术机构等,致力于减轻全球霍乱负担。
工作组于2017年10月启动了——《消除霍乱:2030年全球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它计划:“2030年将霍乱死亡人数减少90%,并在多达20个国家消除霍乱传播”。
路线图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抗霍乱。
早发现
在传染疾病的防控过程中,早诊断并迅速作出反应,有利于在早期遏制疫情,这可以有效防止疫情蔓延,大幅减少霍乱死亡人数。
早预防
该战略希望能通过改善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WASH-water sanitation and hygiene),以及提供口服霍乱疫苗等措施,预防霍乱在热点地区的传播。
合作
GTFCC将动员所有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平台,为各国制定及有效实施霍乱控制计划,提供必要的资金、协调、政策指导及技术援助。
通过GTFCC和其全球合作伙伴的努力,加快防治霍乱已经不止是一项计划或战略了。如今,在某些霍乱的热点地区,开始产生了切实的改变。
2010年10月,霍乱开始在海地肆虐,造成近80万人患病,1万人死亡。但是在多方的合作帮助下,海地提高了霍乱检测能力,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还培训了当地的护士,进行更专业的检测和治疗。海地的霍乱发病率开始急剧下降。截止到2019年,当年霍乱疑似病例有720人,其中只有3例死亡。
2018年9月, 世卫组织为霍乱肆虐的也门提供了500多吨基础药品及其他医疗用品,包括霍乱快速诊断试剂盒,创伤包、营养包等,帮助其抵抗疫情。
处于长期战乱的南苏丹,在2014-2017年持续受霍乱疫情影响,在此期间至少产生了28,676例患者和644例死亡。随后在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和GTFCC及各合作伙伴的努力下,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开展了综合WASH和口服霍乱疫苗接种的工作。
事实证明,清洁的水源和疫苗,对防控霍乱非常有效。自2018年以来,南苏丹没再出现确诊霍乱病例。
但南苏丹没有放松警惕和监测,因为南苏丹多地常年多降雨,一旦发生洪水,霍乱病菌就容易有可乘之机。2020年6月,南苏丹相关政府部门和GTFCC合作伙伴,共同协商,更新了国家霍乱预防和控制计划。
2020年南苏丹的雨季非常严重,影响了超过一百万人的生活。但这一次,对霍乱的防控早已准备好,成为灾难应对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像南苏丹这样霍乱控制有成效的国家,给了我们积极的信号和信心,期待全世界霍乱消除的时刻早日到来。
安全有效的口服疫苗是预防霍乱的关键点之一 |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全球健康与发展守卫计划
我们关心科学家的每一次灵光一现,关心在未知领域的每一步开拓和探索。但这次,我们想把目光投向全球贫困人群。
他们生活窘迫,面对伤害也更加脆弱:气候变化、传染病、饥饿、贫困、新生儿死亡、性别歧视……科学和创新,能为他们带来什么?
全球健康与发展守卫计划通过招募并培养创作者、传播者,促进各类优质内容产生,鼓励传播和发声,从而将关注全球健康与全球发展的理念传播给大众,让贫困人群获得更多关注,并期待让这种关注实实在在改善他们的境遇。
来源丨科普中国网·我是科学家
编辑丨陈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