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什么症状表现,糖尿病有哪些表现?
得了「糖尿病」到底有哪些表现呢?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早期的表现并不明显,不易被人所察觉。但是当血糖越来越高时,患者可能会感受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食、多饮、多尿且体重减轻。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手部、脚部的麻木、疼痛、发凉。有些患者是看不清楚东西,觉得自己视力不好,所以去医院检查出糖尿病;有的是下肢破损溃烂而检查出糖尿病等等。
一、糖尿病的种类一型糖尿病的发病群体大多为青少年,起病较急,可表现出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因急腹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送院被诊断出一型糖尿病。通常来说,从发病之初便需要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也有部分已成年的患者,起病较为缓慢,没有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需要通过体检检测方能发现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的发病群体大多为成年人,以40岁往后的中老年人为主。起病多隐匿且无任何症状,多为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或在体检时诊断出早已患病,且病人常常有家族史。此种类型的糖尿病常与血脂异常、高血压及肥胖症等疾病先后或同时发生。但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人群中肥胖比率大大增加,导致40岁前患糖尿病的人群也渐渐增多。
平时加强预防和自我管理对糖尿病的预防非常重要。早发现、早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样能够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并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所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
二、并发症和发病表现若血糖一直得不到控制,病情进展严重时,则会出现相应器官受损的情况,例如:
眼睛: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脚部:受伤后破溃处伤口很难愈合,有可能出现伤口感染;若病情严重者,可能引起骨髓炎等症状,甚至导致截肢、死亡。神经:常见多发性神经炎;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升高;肾脏:可能导致糖尿病肾病,最终引起肾功能衰竭。
总而言之,要想保持健康的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少吃甜品,避免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加强运动与锻炼,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为什么有的糖尿病患者没有自觉症状?
目前虽然我们国家诊断糖尿病的人有1亿多,但是诊断率不足50%,意味着10个糖尿病患者中可能只有3-4个人知道自己是糖尿病,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如我的同事,女性,29岁,平日没什么症状,在一次体检中查出空腹血糖19,才去做进一步检查最后确诊为糖尿病,很多人都没有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所以很难意识到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为什么有这么多隐匿性的糖尿病呢?
一、很多人没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
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是绝对不足,是血糖超出了正常的范围从尿中排出,重吸收的水分减少了,尿液就多了,但是只有当每天的尿糖超过20g才会出现这个症状,而大部分人没有超过这个数值就不会出现这个症状。
二、肝源性的糖尿病
肝源性糖尿病往往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主要场所,肝脏受损,葡萄的代谢也会受到影响,出现糖尿病或是糖耐量减退,同时肝脏也存在胰岛素的受体,肝脏受损胰岛素受体也会产生缺陷,导致功能受损,不能分泌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往往被忽视。
所以建议您如果有下列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要尽可能到医院就诊:抽血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或是尿糖的检测。
1、经常疲倦、乏力、虚弱、头晕者。
2、皮肤干燥瘙痒、易患化脓性囊肿、痈、疖、疮等且不易治愈以及久治不愈的伤口感染或手术伤口不易愈合者。
3、皮肤感觉异常者,四肢麻木、感觉迟钝,有蚁爬感、套状感觉异常,烧灼痛、针刺痛等。
4、近期视力迅速下降或有雾状感,白内障进展迅速者。
5、不明原因的肢端溃烂、坏疽者。
6、经常有心慌、手抖、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者或常有空腹感。
糖尿病猝死前有什么症状?
我是糖尿病患者,二型糖尿病,到现在有十五年了,一直没有猝死,所以也说不出有什么症状,你问的这个问题也很奇怪,既然猝死还能告诉有什么症状,除非是托梦。
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猝死,如果会,其实我也挺乐意的,至少没有痛苦,我最怕的就是死得太痛苦,躺着病床上,生不如死,想自杀都没有能力,我不想拖累孩子,中国目前没有安乐死,这是我最担忧的事。
我不怕死,怕没有尊严的活着,人終有一死,在活着的时候,把自己想做的事做了,没有了遗憾,就可以了,我在活着的时候想的是要活得愉快,从来都不会想自己怎么离开这个世界,人来这个世界是做什么的,我不知道,但至少要学会享受,至少对这个社会有一定的贡献,那怕贡献是微不足道。
我怕是我死后,在告别仪式上,主持人没有话说,我参加过很多的告别仪式,主持人说的悼词我都怀疑死的人是不是他,人死了,可以盖棺定论,但至少不要让写悼词的人为难。
还有糖尿病是不是都会猝死,我不知道,如果是,我会告诉你的,至少生前不会告诉你,死后一定托梦,等着我。
糖尿病人如何看出尿中出现酮体?
你好,控糖人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咱们来弄清一下:
糖尿病人在什么情况下尿中会出现酮体?
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如果中断治疗或者是饮食不注意,可能会出现血糖升高,体内分解脂肪以后产生酮体酸性物质,尿里面检测尿酮是阳性。
另外,吃双胍类降糖药的患者,比如吃了降糖灵,患者由于药物抑制了细胞的呼吸作用,出现部分的缺氧表现,可能会出现患者血糖虽然正常,但是尿酮出现阳性。尿酮体阳性或者是酮症患者需不需要住院治疗要综合来看。
正常的尿液颜色为淡黄色或透明,而且不会出现浑浊的现象,但酮体高的尿液一般是呈现明黄、深黄的颜色,而且尿液的气味比较大,另外在其尿常规里面反映酮体过高,这都是可以判断酮体的方法。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酮症属于糖尿病的一个急性并发症,它是一种急性代谢紊乱疾病。
当患者血糖升高明显时,大量碳水化合物随尿液排出,机体可供利用的热量减少,只能分解脂肪来维持机体的正常需要,而酮体就是大量脂肪分解后的产物,当酮体在体内越来越多时,就容易发生糖尿病酮症,严重者会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评价酮症和酮症酸中毒,是查血和尿里面的酮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临床表现,早期可以见到三多一少,也就是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的症状加重。如果代偿期已经过了,就会出现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声快,或者是多尿、口干的情况。
后期体内严重缺水,就会出现机体缺水的情况,甚至有的病号到了晚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者是昏迷,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糖尿病性酮症 如何治疗?糖尿病性酮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当尿液中出现酮体,最主要的就是要控制好血糖,因为糖尿病酮症的发生一般与高血糖脱不开关系。
2、要适当多喝水,一些糖尿病友有多尿的症状,认为限制饮水可以缓解这种情况,但实际上,只有多喝水才能促进酮体的排出,如果患者不能进水,可以静脉输液以促进酮体排出。
3、保证一定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酮体发生的原因是机体可供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减少,脂肪分解的结果,所以即便血糖偏高,但是也不能不吃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或其他食物,只是要注意限制食用量。
尿液中的酮体是判断治疗的指标,经过治疗以后如果酮体逐渐消失,提示治疗有效。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有用,请点个赞,关注{控糖人},有问题也可以邀请我回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