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壮阳方法,怎样补肾不上火?
上热下寒,即中医所说的上焦热下焦寒,又称为上焦火下焦寒,中医认为这是比较多见的较为复杂的一种病症。
那么,上热下寒,怎样补肾不上火?当人体处于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状况时,首先要做的并不是补肾,需要调理好内火旺盛的情况,疏通上焦热下焦寒,补肾才会事半功倍。
中医从人体解剖的角度,将人体分为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
上焦:人体上半部分,主要指胸腔,包括心和肺,将人体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中焦:脾胃所联系的消化系统,脾主运化,胃主降浊,主要负责饮食物的代谢过程;下焦:指的肝肾、膀胱,肝藏血、肾藏精,主要特性是向下排泄。我们的身体如果是处于健康的状态,应该是上焦、中焦、下焦是疏通的,但如果其中的某一个部位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全身。
打个比方,我们的身体就好比一根水管,当我们将水龙头打开,水会顺着水管往下留,这就好比我们吃下食物以后,会经过食管、肠胃,经过消化吸收后,将营养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水流经过水管,最终会从水龙头中流出,但是,如果水管中间的某一节被东西堵住了,水被堵住流不出来,久而久之,水管肯定会被撑爆。这就好比我们的上焦、中焦、下焦,只要其中某一部分的功能出现了问题,身体自然会出现多种症状,继而引发疾病。
而上焦火、下焦寒就是中医所说的一种疾病证候,说到了这两种症状,就不得不提到“中焦不通”的情况,因为这三者基本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
何谓上焦火、中焦不通、下焦寒?一、上焦火
上焦火,主要是心肺的火旺,临床表现多为头面和心肺的一些热症。
症状:咽痛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唇干唇裂、头晕心慌、咳嗽,夜间睡眠差情绪不佳、烦躁不安、心烦易怒等
调理原则:清热泻火、清心泻火
调理方法:常用板蓝根冲剂、金银花颗粒、蓝芩口服液、黄连上清片、连花清瘟、维C银翘片等清理上焦,或用蒲公英、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等泡水饮用。
二、中焦不通
中焦不通,主要是指脾胃虚弱,脾主升胃主降,但脾胃功能不佳者,脾气不升胃体不降,
症状:头重、倦怠、胸闷、胃脘满闷、腹胀、嗳气、食欲减退、口黏渴、喜热饮、小便短赤,大便糖稀、舌苔是厚白或厚腻
调理原则:健脾利湿
调理方法:中医艾灸胃经和脾经的穴位,如阴陵泉穴、三阴交穴、三里穴、梁丘穴等,在中医的辩证下,服用中药二陈丸、黄连清胃丸、藿香清胃丸、牛黄解毒丸等进行调理。
三、下焦寒
下焦寒,肝肾等下焦部位出现寒性症状表现,
症状:下腹冷痛、脚部发凉、腹泻、大便溏泻、肢体沉重、脘腹胀满等
调理原则:祛湿散寒
调理方法:在中医辩证下服用中药汤剂,以祛湿散寒为主,如羌活胜湿汤、温经汤、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交泰丸等治疗,同时可以配合腹部及腰部的艾灸疗法,日常可以用对症的中药泡脚。
上焦火下焦寒,多是由于久病未治、饮食不当或者是治疗不当等引起,它代表人体上半部分是“热性”症状,而下半部分却相反的出现“寒性”症状表现,此时人体心火亢盛,不能够下汲肾阴,阴阳失调,这时候,需要温阳补肾,引火归元,疏通中焦,调理脾胃。
上焦热下焦寒如何疏通?上焦热下焦寒,治疗上需要寒性药物和热性药物共同使用,温补肾阳,调理脾胃,除燥热。
建议找专业中医科进行辨证用药调理,以下调理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具体措施还需对症应用:
生活方式方面,平时要注意休息,规律生活,规律饮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药物方面,需要补虚泻实,寒热并用,建议在医生的辨证下合理使用药物,如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中成药,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中药汤剂。理疗的方式,比较多见的是针灸、拔罐、按摩、刮痧等方式进行调整,比如可以通过刮痧的方式疏通中焦,如中脘穴、章门穴、肝腧穴、胆腧穴等,包括泡脚也是有利于改善上焦热下焦寒的症状。小结:在中医上,上焦热下焦寒是比较复杂病症,意味着上焦热盛、下焦虚寒,寒热失调,肾阴不足,脾胃不和,需要在医生辩证下并用寒热药物进行调理,所以并不是单单的补肾这么简单,需要根据舌象脉象辨证用药,才能改善上火的症状,恢复身体健康。
我是控糖人,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知识~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
如果您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幸福安康!
黄帝内经说的采阴补阳真实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清楚人体中的阴阳以及阴阳互存原理。人体中的阴就是体液包括血液分泌液及组织中的水分。阳是体内中的热量以温度形式体现出来。人的阳气是存在于阴液之中的,阴是阳的存在形式。这就是人体的阴阳互存即对立统一关系。知道了这一原理我们就能知道阳气的存在必然有一定量的阴液。实质上阴和阳应该是保持着动态的平衡。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虚都会出现一些问题的。
有哪些养生的操作可以提升体内阳气?
感谢邀请!
有哪些养生的操作可以提升体内阳气?爱健康、爱锻炼、爱养生,我是一成,说到这个养生操作,我有一整套系统性完整的方法,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用,喜欢的话就多多转发评论分享。
第一、泡脚
刚上面说的泡脚确实是一个简单常用的方法,睡前一盆热水,热热的泡半小时,浑身舒服,感觉全身的血液快速流动起来。
第二、热食
身体尤忌讳寒凉,生冷的食物让消化吸收功能停滞,影响脏器的正常功能,阳气阻滞,因此,一定要饮用,食用温热的食物。
第三、按摩
人体分布着无数经脉,最好利用闲暇时间,自己多按摩,比如肝经、心包经,等等,对提升阳气有很大帮助。
第四、健身
健身、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是全方面的,让身体加速血液循环,新陈代谢,阳气流动起来。
第五、特殊锻炼古法养生操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比 如肾脏激活法、抖肾功、拓天转腰功、还阳卧、混元卧等很多有益肾健康的功法,可以多多练习
无论什么办法,都必须要身体动起来,新陈代谢加速,阳气才会快速提升。善待身体,生命才会善待自己。
多吃黑豆真的能补肾吗?
常食黑豆能补肾
黑豆补肾的原因:
按中医理论,五色对应五脏,黑色对应肾,豆乃肾之谷,黑色属水,水走肾,所以肾虚的人食用黑豆是有益处的。所以经常食用黑豆具有补肾健身的作用。
黑豆怎样吃最补肾⒈煮粥
黑豆熬成粥,尤其是黑米黑豆粥是日常人们最爱的一道十分有营养的粥类食品。黑米黑豆粥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口味鲜美。
黑米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古农医书记载:黑米"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滑湿益精,补肺缓筋"等功效。
做法:主要食材:黑米,黑豆,薏仁,山药1、除了芝麻、大米外的材料都泡一晚上;2、所有材料丢下高压锅,加入水,大火煮上气后,小火20分钟后来,关火。焖30分钟起锅。3、如果材料不全,只放黑豆、黑米和薏仁米即可,再放点葡萄干会更好,就是没有放糯米以后那么黏糊。⒉煮着吃
将黑豆清洗之后,放入锅里煮,然后撒些盐即可,待熟了之后,晾凉就可以食用了。平时装在塑料袋里面,放在包包里或者口袋里面即可,想要吃的时候,就抓一把慢慢吃,坚持一个月左右,保准补肾很有效。
⒊当药方
即与它药同煮,明太医刘俗德《增补内经拾遗方论》中记载煮料豆药方:老人服之能乌须黑发,固齿明目。
药方:用当归12克,川芎、甘草、陈皮、白术、白芍、菊花各3克,杜仲、炒黄芪各6克,牛膝、生地、熟地各12克,青盐20克,首乌、枸杞子各25克,同黑豆煮透去药,晒干服豆。可以补肾治脱发。⒋制豆浆
黑豆豆浆含丰富的蛋白质、铁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是养生的好食物,同时也具有补肾的功效。
先将黑豆洗干净,在温水中泡7-8小时,待黑豆泡软,倒掉泡黑豆的水,把黑豆放入豆浆机中,制成鲜豆浆。⒌黑豆乌鸡汤
黑豆乌鸡汤属比较常见的黑豆的菜谱。黑豆乌鸡汤补血养颜,乌发,养心安神。黑豆有滋补肝肾、活血补血、丰肌泽肤等功效,久服可使皮肤变得细白光洁。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鸡健脾补中、养阴退热。红枣健脾和胃、益气生津,多食可使人脸色红润。
1、将乌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备用。黑豆放入铁锅中干炒至豆衣裂开,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2、何首乌、红枣、生姜分别冼净,红枣去核,生姜刮皮切片,备用。3、加清水适量于锅,用猛火烧沸,放入黑豆、何首乌、乌鸡、红枣和生姜,改用中火继续煲约3小时,加入精盐适量,汤成。4、黑豆、何首乌、乌鸡都是补肾的良方,一起使用效果更佳。黑豆禁忌人群黑豆炒食燥热,会损伤脾脏,虚弱之人不宜食用。黑豆不易消化,消化功能不佳、食积腹胀者要少食或不食。黑豆嘌呤含量较高,有肝、肾等疾病的患者要少食或不食。
日常知道
黑豆忌与蓖麻子、厚朴同食。小儿不宜多食。黑豆宜同甘草煎汁饮用,适宜各种食物或药物中毒之人。
有什么好方法?
肾虚有阳虚和阴虚。阳虚之人体寒怕冷。即是阳气不足。阳气即为阳刚之气!是男人的灵魂。也是一个人精气神的体现。若阳气不足,整个人看起来软绵绵的,身体各部分表现为虚弱。
平时应该怎么做或者吃点什么才能提升阳气呢?
1⃣️一年四季多晒太阳,多出汗,通过锻炼出汗,可以逼出来体内部分寒气,也就是通过汗腺排出来一部分。
2⃣️阳气不足少吃“寒”性食物和凉性食物。如冰水,冷饮,可乐,冰淇淋等。
3⃣️鹿茸血酒,每天一两。温肾补阳,调理失眠,腰膝酸软。补充阳气。
4⃣️鹿茸片泡水喝,每天3克内。补肾阳,益精血,强身健体。
5⃣️平时多吃“热”性食物。如牛肉,羊肉,鹿肉,以及动物内脏等。
6⃣️冬天来了坚持每天热水泡脚,促进睡眠,缓解疲劳,缓解体寒。
7⃣️泡酒
10斤养生滋补酒
鹿茸片100克➕鹿鞭一根➕林下参5根➕枸杞200克➕灵芝2个➕灵芝草2个。
8⃣️鹿角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