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于感染了,手足口病怎样与其他疾病区分?
手足口病在发病的时候通常是会在四肢口腔表现为有疱疹或者是发热等各种异常,所以和其他的疾病也是很好区分的,如果出现了手足口病也是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的,因为手足口病多数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发的,而且这种疾病的传播性也是比较强的,是需要隔离治疗。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病吗?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绝大多数病例以5岁以下病例为主,成年人也可以感染肠道病毒,即柯萨奇病毒和EV71病毒,但是由于成年人既往感染过该病毒,而且抵抗力比婴幼儿强,绝大多数不发病,或者发病轻微。
典型的成人手足口病病例症状和儿童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
其实成年人中携带肠道病毒的比例不低,但是很少出现典型的发病病例,一般出现在抵抗力比较低的成年人。在流行病学中,成年人带毒者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染源,家里很多成年人携带肠道病毒而没有症状,跟小孩子密切接触就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宝宝,从而导致婴幼儿的发病。因此,在手足口病流行高发期,成年人切忌亲吻宝宝等过于密切的接触,必要时需要戴口罩。
做好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勤洗手,不吃生冷食物,玩具、奶具、毛巾、衣物等物品做好清洁消毒。避免接触其他手足口病患者,高峰期不要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6月~5岁儿童及时接种EV71疫苗,有很好免疫防护作用。
轻症的手足口病可以在家隔离治疗,发热严重时给予退烧药,多补充温热的液体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卧床休息,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一般7~10天左右就会痊愈。如果观察期间出现精神变差、高烧不退、剧烈呕吐、抽搐或肢体抖动等异常表现,有发展为重症的可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图片来自网络)
用你听得懂的话,说你感兴趣的医学科普,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悬壶小儿科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过接触感染、粪-口及呼吸道飞沫传播。手足口病是5岁以下,小儿常见传染病,但是,如果没有中招过此病的家长,恐怕对这个疾病并不了解,因此小儿各种传染病都需要引起家长重视和了解,才能着手预防。
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及传播途径有哪些?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及柯萨基病毒A16感染引起的小儿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消化道及接触感染传播。
主要有粪便、体液;接触玩具、餐具、毛巾、呼吸道飞沫等传播。
2、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有哪些?手足口病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发病,有3-5天的潜伏期,起病初,上呼吸道感染表现,发热,体温不高,口腔内及咽部疼痛,由于口腔粘膜炎症、咽峡部疱疹,孩子口痛而拒食。
继之出现口腔粘膜、手和足散在的疱疹,有的仅有几个,有的十几个或几十个,疱疹干后看结痂,一般不留疤痕,没有色素沉着。
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一般自然病程7天左右。普通病例,孩子一般情况好,预后也好。手足口病大部分是普通病例,只有少部分会出现神经系统损害。
3、手足口病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可以通过接种肠道病毒疫苗预防。一般为5岁以下儿童接种,随着年龄增长,很少有5岁以上儿童感染手足口病,因此多不接种。
但也不是说接种疫苗就不会不被感染病毒,因为,手足口病病毒种类太多,仅仅肠道病毒71就多达20余种病毒株,何况还有柯萨基病毒。
即使生过一次手足口病,今后在流行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再次感染,所以手足口病没有持久的免疫。
其次,就是注意平时讲究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消毒,勤换洗衣服,儿童玩具也要清洗消毒。
要注意通风,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