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的功效和副作用,丹参黄芪泡水喝有什么副作用?
感谢粉丝的邀请,这个问题已经有好几个粉丝邀请我了,这几天一直都没空,再加上被感冒折腾了一通。今天稍微闲了一点,好不容易晚上抽点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以后朋友们遇到有关于用药方面的疑问,也可邀请我作答,我会尽力回答更多你们关心的问题的。
来回答之前,我还是要来讨论一下什么是中药的副作用。
几千年来,中医对于中药的认识不管是中药治病还是产生不良反应(暂且这么说吧)都是由于中药存在偏性。
中医认为,是药皆有偏性,其所以疗疾是因其偏,其所以害人亦因其偏。如乌头、附子的毒,即是其性之大热,如果用之厥寒亡阳之疾虽大剂而能除疾救命;用之阴伤壮热,虽毫厘亦足以中毒毙命。
而不同的人,也同样存在不同的偏性,所以,中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认识人体的偏性,找到人体的偏性,然后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从而达到以偏纠偏,治病救人的目的。
所以,在中医人看来,中药只有偏性,药物的偏性是产生一切作用的基本特性,也就是这个对药物最朴素的认识,是中药治病的最根本原因。
中药的副作用其实,自古以来,中药都没有不良反应又或者副作用这种说法,这个说法是从西药里面传递过来的,随着研究的发现和西药不良反应的观念深入人心,慢慢的,人们也就接受了中药不良反应的这种说法。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
反应。”该规定明确指出构成药品不良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合格药品;二是正常用法用量;三是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三者缺一不可。
顾名思义,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中药 ( 合格品 ) 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应用于临床而引起的与治疗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所以,综上所述,中药的偏性存在是中药治病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基础,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正确辩证论治之下发生的不良反应,二是没有正确的辩证论治也可能发生不良反应。这一点,尽管与前面的定义有所矛盾,但是中药的偏性存在条件下都有可能在两者之中发生不良反应。
丹参黄芪的偏性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两者从中医的角度而言,适于用气虚血瘀的情况,气虚是产生血瘀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我在我相关的文章中有所阐述,这里不做赘述。
那么对于不存在气虚的人,应用黄芪可能会出现脘腹胀满、胸闷等情况。除此之外如果黄芪用于一些禁忌人群,还可能出现其他的不良反应,比如用于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引起头晕、血压骤然升高等等。这点我在相关的文章中也有详细的论述。
对于不存在瘀血的患者,应用丹参就可能出现皮下紫癜等等出血症状。丹参是活血调经的要药,某些月经紊乱的患者如果不加辩证应用丹参,就可能造成月经出血过多等等。
以上的两点都是从中药本身的偏性特点归结的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
那么,现代药理学研究有关两者的不良反应报道有哪些呢?查阅CNKI、万方等数据库关于黄芪、丹参不良反应的报告归结如下:
在相关数据库中有报道的黄芪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皮疹、失眠、血压升高、头痛、眩晕等。下表总结了黄芪数据库中报道的不良反应类型:
在相关数据库中,有报道的关于丹参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瘙痒、血压升高、头昏、蛋白尿、消化道出血等等。下表总结了丹参及其制剂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的类型:
所以,从上面的报道而言,服用黄芪丹参水,是有可能发生上述的不良反应的。我们在服用的过程中最好从小剂量开始试服,逐渐加量,定期检查,时刻留意自己身体的改变。
除此之外,要彻底的摒弃中医中药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理念,在服用超过药味18味以上、存在毒性中药以及部分中药用量超过常规用量3倍以上的中药方剂时,除了要关注常见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外,还需要关注自己的肝功能、肾功能等等。
总之,不管应用中药还是西药,关注其毒副作用,关注其不良反应是安全用药、科学用药的基础。
更多中医中药知识,请关注作者。
黄芪和灵芝泡水有什么功效?
黄芪和灵芝泡水有保健的效果,可以调整肝肾亏虚、补益肺气以及可以平喘。可以预防很多疾病的出现,包括预防肺内感染。特别是保护肝脏,效果都很明显,用来抵抗病毒、细菌的入侵效果是不错的。
一清片的作用是什么?
一清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为黄连、大黄、黄芩,这三种中药都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化瘀的功效,所以,一清片通常用于治疗由热毒引起的身体燥热,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炎,扁桃体炎等症状。并且,一清片的副作用比较少,见效快,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治疗药。
黄芪是不是不能乱吃?
黄芪是不是不能乱吃?黄芪也叫北芪,具有补中益气,杀菌消炎的功效,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适合体弱多病的人使用,女性常喝也能延缓衰老,减少皱纹,皮肤光滑红润。
黄芪虽是温补性的,但会加重上火的症状,又能止汗,所以风热感冒初期,无汗,阴虚火旺,热毒过盛的人不易服用。经期的女人还有怀孕的女人都不宜用黄芪。肺结核的病人也不能用黄芪的。
虽然民间流传说,"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但的确是不能乱吃的。毕竟是药三分毒,一般人适量的喝黄芪泡水以防生病,保养身体还可以,但如果真的有各种身体不适还是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的。
松针都有哪些作用和副作用?
你好,曦姐姐来回答这个问题
热性体质,应该应用清热泻火的中药进行调理治疗的,松针水是热性的,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松针的基本介绍
松针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西伯利亚红松、黑松、油松、红松、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马尾松等的针叶。全年可采,以腊月采者最好。采后晒干,放置干燥处。
松针的功效与作用
苦、涩,温。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用于流行性感冒,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夜盲症,高血压病,神经衰弱;外用治冻疮。对性功能减退、糖尿病、便秘、青年人的经常感冒、青春痘、过敏性鼻炎、肥胖等有特殊的疗效。另外,以松针泡茶喝可治高血压,高血脂、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
松针的营养价值
松针提取物富含糖类、粗蛋白、粗脂肪、多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矿元素、多种维生素、生物黄酮类物质、精油、叶绿素、不饱和脂肪酸、酶与辅酶等活性物质。松树药用的代表部位是松针,松针的药用成分高于松树的其他部位,不但含有大量生物黄酮类物质、前花青素,还富含叶绿素、多种维生素。松针提取物可用于扩张动脉血管,增加红血球携氧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毛细血管的机能,提高免疫力,增加荷尔蒙的分泌,强精,使身体的组织年轻化。另外,松针还含有多种水溶性黄酮,其中包括在人体中活性极强、生物利用价值极高的前花青素,还有儿茶素以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
松针的选购
干燥的松叶呈针状,长约12~18厘米,粗约0.1厘米,两叶并成一束,外包有长约0.5厘米的叶鞘,呈黑褐色。中央有长细沟,表面光滑,灰暗绿色,质轻脆,臭微。
松针有没有毒副作用?
世界上许多研究机构对松针作了多种实验,证明松针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无致癌突变性,无致畸胎性,无致过敏性。在欧洲国家,松针提炼成分已用作食品添加剂。有花粉过敏体质者,春天四月松花开时避免到松林,慎用花粉类产品。
由于个人体质以及病因、病状的不同,感受松针的效果也不同,据调查,有20%的人效果不显著。同时有两种以上病症者,有的症状效果显著,有的症状效果不显著,这也是正常的、喝松针茶,要遵循渐进的原则。有的人适应松针茶喝得浓一些,有的人适应松针茶喝得淡一些,每个人要找到自己的适应点。不适应松针茶的味或排斥这种口味的,可先喝得淡一些,适应后开始加浓,有好的反应后,再喝得谈一些,以利长期调养。
特别需指出的是我们虽然在此倡导大家利用松针特殊的冶病抗衰老的效果,为人类健康长寿服务。但松针毕竞不是仙丹,不能包治百病。据研究,以下所列的40多种病症松针对其有疗效,大部分人的这些症状可以通过喝松针茶好转或痊愈,也有许多人需要通过配合其它治疗才能有效。 以下病症括号里的数字指多少天后开始有感觉。是否要长期喝松什茶.可以根据各自的症状或病情自己决定或尊医嘱。 中青年:便秘者(1~3天)、经常感冒(5~7天)、口腔有异味者(3~5天)、高血压(3~15天)低血压者(3一15天)、高血脂者(60一90天)、脂肪肝者(90~120天)、高胆固醇者(30一90天)、糖尿病患者(60一100天)、有阵发性头痛者(1~3天)、偏头痛者(1~3天)、睡眠质量不高者(3~7天)、有蛋白尿者(10~30天)、痛风者(15~30)、肥胖者(30~60天)、腰粗脖短者(30~60天)、颈脖酸痛被诊为颈椎病者(30~60天)、生痔疮者(3~10天)、青春痘久治不愈者(2~5天),过敏性鼻炎者(5~10天); 亚健康状况:微循环系统不良者(7~10天)、浑身上下没劲者(7~10天)、头香眼花体虚者(5~10天)、老犯瞌睡者(10~15天〕、腰酸背痛者(5~10天)、两目发干发涩者(3~7天)、头发干枯者(30~50天)、掉发秃头者(50~100天)、少白头者(50~100天)、牙周炎者(3~10天)、脸上色斑色素多者(30~50天)、口腔溃疡者(5~10天); 老年:更年期症状者(30~90天)、中老年阳痿性冷淡者(30~60天)、脑中风者(60~180天)、偏瘫者(90~180天)、动脉硬化者(30~100天)、老年性痴呆者(60~180天)、支气管哮喘者(5~10天)、胃病经常发作者(7~15天)、心功能不全者(30~60天)、牙龈肿痛者(5~15天)、肩关节周围炎者(30~40天)。
以上病症大部分患者在病情或症状得到控制后都能停服辅助医疗的西药或减用西药。轻症者,喝几天松针茶后病情有所控制,西药自然可以减量至停用;病症重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减量。有许多常见病是在治疗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服西药产生的副作用,停服西药,症状自然消失。 高血压患者的患病原因比较复杂,如高血压患者同时又有肾动脉硬化、肾病的,喝几天松针茶后血压有起伏变化,不要紧张,坚持喝,待血压降到正常时,西药缓缓减量即可。脑中风、偏瘫、老年性痴呆、急性支气管哮喘、心功能不全等患者,因病症较重,西药也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缓缓减量。糖尿病、蛋自尿患者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缓缓减少西药药量。切记:这些慢性病都是慢慢积聚而成,有的患者被病缠身几十年,身体各部在某种病态下已习惯,哪怕是朝好的方面发展,也要慢慢适应。
曦姐姐提示:
1.不要随便采集路边的松针,因为此处的松针被汽车尾气长期污染,服用后对健康不利。不要采摘5年内的幼松和高度低于3米松树的松针。 2.煮后的松针汤当茶饮,亦可早晚空腹时饮用。血压过高的患者,勿擅自停用原服用的降压药品,当血压恢复正常后,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用量。 3.松针是油性植物,容易沾染污垢,一定要清洗干净。用软毛刷刷洗或用软布蘸洗涤剂包起松针搓洗。洗净后,用清水泡一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