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知识,黄帝内经所呈现的智慧在好多方面都超出了现代人?
其实不难理解!
想想看,地球上大灾难来临之前,动物都能知道,人却不知道。这就是动物有特别的感知能力,而现代人的感知力已经丢失了。
比如,大地震前,蚂蚁搬家,鸡鸭都不回笼,猪狗也会往外跑。印尼大海啸时,水未到,动物早就跑了,留下人继续在海边戏耍,遭遇不幸!
现代的动物,也都有各自的特点。猫夜视好,狗嗅觉发达,很多动物包括猴子,猿类在树上生活,攀爬树木的本领很强,身体的臂力强,平衡力很好。各种动物对远处的危险,也可以早早的觉察到,然后飞跑离开。这些都是动物本能。同时动物的觉察,和快速奔跑,都是保命的手段。
而现代人这些能力明显弱化了。
这说明啥?说明人智力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动物本能的丢失!
古人所写的东西,有古人的时代背景,当然也有古人的身体特征。看看动物就知道,古人离它们更近,肯定古人的动物性比现代人更强。所谓的“动物性”,一定程度上,就是依靠自身本能维持生存竞争的能力!古人无疑比现代人强得多得多。
之所以现在很多人看不懂黄帝内经,其实就是他们舍弃了依靠自己的身体去感知和理解事物,把一切寄托在外来的仪器设备上。
我常戏说,这些人不应该开车,也不该坐车。没有了感觉力,缺失了本能的人,不具备在复杂的驾驶环境和高速的车流里,驾驭汽车的能力!这种人,不能有效判断周围的车距,开车就是找死!
很显然,如果我们一般人,现在在野外赤手空拳遭遇狼,谁更有可能活着?肯定是狼而不是人!用一个曾经有点时髦的词,这叫做“人的异化”。过分依赖器具,人就自我异化了。一个不能与自然融合的人,迟早会被自然淘汰。用句激烈的话,叫做“遭天谴”。这种看似的发展,也会反噬人类自己的!
古人写黄帝内经的时代,还是人与动物杂居的时代,人的生存本能比现在强很多。所以黄帝内经所言,恰恰是很多人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然容易理解,无须质疑。
所以,古人的智慧是啥?就是得益于古人的身体力行,把身体当做观察自然的仪器,用好了,就都明白了。
古人有的,叫智慧。现代人自以为是的,叫智力。实际上,即便现在,靠智力的人,是不如靠智慧的人的。智力就是抖小机灵,小家子气。智慧才是大智慧。有大智慧,才会有大创造。
哪本书对于学习中医养生最有帮助?
真正学中医上述三套书应该都看。《黄帝内经》是必须看的,《石室秘录》有法有方,《医宗金鉴》是皇家编纂的,价值非常高。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
谢谢邀请。 《黄帝内经》是我国唯一一部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中医经典著作;也是第一部养生宝典。中国唐代医学家、药王孙思邈曾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古人医家也认为:“理之高莫高于易,生之重莫重于医。”一直都是认为易经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无论如何《黄帝内经》还是《易经》,都是讲求阴阳之间的互相关联、互相转化的关系,到《黄帝内经》更是强调金木水火土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 古代人不知道自然界有92种元素,也不懂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科学知识,只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将世间万物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形态,这包含了人类对自然界最原始的认识,也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其实不仅东方,同时代西方也有一种“水、火、土、气”四元素的思想,同时也存在四种物体的属性“冷热干湿”,认为水就是冷和湿结合的产物,火是热和干结合的产物,等等。 古代的人类对自然界、对人体的认识程度有限,能写出《黄帝内经》这样的医学著作非常不容易。但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还要全盘接收古代人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无视现代医学科技的进步,这就非常不对了。就好像中国古代武术占据世界前列,如果有谁说必须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拒绝现代化武器,用少林拳御敌。这种人不是脑子有病就是别有用心。 中医理论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坚持继承、发展、提高,用现代医学最新成功来充实她,这才是中医理论发展唯一正确的道路,如果拒绝发展,不肯接受新技术,新观念,中医理论难免会走到死胡同里。
黄帝内经生而勿杀的意思?
皇帝内经中生而勿杀出自于四气调神大论篇。
四气:春三月(正月,二月,三月),夏三月(四月,五月,六月),秋三月(七月,八月,九月),冬三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调神指的是随四季气候的变化而调养身体。如原文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臥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春天的时候天气变暖,地气上升万物都开始生长了。而人也应该随节气而早睡早起,把头发散开放松身体慢慢的在庭院里散步,调养人的情志放松自己能使心情舒畅,任何带有升发的现象都不要去阻止它,只能顺应它的生长,因为春天的气候就是这样,而人也要顺应天气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目前正处于秋季,这时候的空气是十分干燥的,很容易导致人体被燥邪所侵蚀。我想大家都听过《黄帝内经》中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第一次听这句话很多人都不是明白。那么秋天来临,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才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
首先我们先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进行一个讲解。春温夏暑易伤阴,秋凉冬寒易伤阳,用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对其进行总结。有时候秋燥来袭,无论男女都要学会如何正确的养生,因为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增强免疫力,达到减少疾病的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对肺部进行保养,因为在秋季的时候,如果燥邪侵入了身体内部,很容易引发肺部疾病。我们可以多吃一些百合、雪梨等滋润肺部的食物,还可以常喝雪梨汤、藕玉骨头汤等具有清热润肺的东西。在平日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肺部,这样能够让我们正常发挥自身的水平。
接着我们要学会如何降火,因为在秋季的时候,人体是很容易上火的。如果人体一旦上火,就很容易出现便秘、长痘痘等问题。当然,最关键的是,我们应该早一点休息,让身体达到一个较好的睡眠状态。
很多人到了秋季很容易陷入一些悲伤的心情中,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情。因为好的心情对健康是十分有利的,所以说,我们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上说法,仅是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