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硬化什么症状,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血管狭窄怎么治疗?
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血管狭窄大部分是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等一系列病变造成的脑血管狭窄,进一步可能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可能会有头晕或者头痛的症状。建议去做个头颅ct,如果提示有软化灶,表明曾经有过脑缺血脑梗塞的情况。现在最好控制好血压血糖,可以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和调脂药。
颈动脉狭窄有什么症状?
颈动脉下肢的主要症状:
1、脑部缺血症状:包括:耳鸣、眩晕、黑朦、视物模糊、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等症状。
2、眼部缺血表现:包括视力下降、偏盲、复视等。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一过性单眼失明或失语,一般仅持续数分钟,多数在1小时内完全恢复,少数在发病后24小时内完全恢复。
如何诊断的方法:
1.颈动脉彩超,可以提供颈动脉血流情况,判断颈动脉是否有斑块形成及狭窄,是颈动脉狭窄诊断的首选方法;
2.颈动脉CTA(CT血管造影)主要显示血管腔变化,对钙化斑块敏感,可作为选择血管治疗方法、判断预后的主要方法;
3.颈动脉MRA(磁共振血管造影),避免了操作者对显示结果的影响,但是容易夸大血管的狭窄程度;
4.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显示所有脑血管,包括颈动脉、椎动脉和颅内血管,便于准确观察狭窄远端的血流情况和侧支循环。是目前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脑血管钙化要吃什么药?
脑血管钙化可以吃一些软化血管、疏通血管的药物,脑血管钙化后有很多症状,比较常见的是头晕,有的人头晕的症状不严重,有时候几天才能发作一次;有的人也会十分严重,有可能每天都会发作。
脑梗怎么理解?
脑梗的早期症状表现
1、视物模糊
脑梗塞早期症状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专家对出现短暂视力
障碍的10例病人进行了眼底检查和脑血流量测定,发现其中有例视网膜中心动脉闭塞,为视网膜分
支动脉闭塞。
2、偏侧麻瘫
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说来,这已是最轻型中风。据追访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至年,
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中风,这就是脑梗塞早期症状。
3、哈欠连绵
脑梗塞早期症状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
时,会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至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是重要的报警信号。
4、口吃
流诞症状是说话不利索、流口水,是脑梗塞早期症状,可能会突然发病
5、一过性黑蒙
突然出现跟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分钟恢复,还伴有恶心、呕吐头及意识碍等
脑梗塞早期症状。
以上症状就是脑梗塞的相关早期症状表现,患者朋友们一定要注意,生活中一旦出现以上相关症状
千万不要大意,及时前往相关专科医院神经外科诊断、治疗才能有效缓解病情。
脑梗不是悄无声息的?
脑梗的发生,与血管的“栓子”脱不了干系。
当脑部血管出现“堵塞”,会引起血管内膜损伤,进而导致脑动脉管腔狭窄,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等,诱发脑梗的发生。
脑梗发生时,头部会出现4个异常,不想血管堵,坚持做好5个字
1、头痛加重
临床上,约70%的脑梗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头痛加重的情况。
一旦,突然剧烈头痛,或头痛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等有心脑血管家族史的人,更要格外注意。
2、眼前一过性发黑眼前一过性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或数分钟后恢复,或1小时内自行恢复。
此时,一定要警惕脑梗,这种情况发生时,很可能发生于脑干、小脑和脑桥中出现血栓。
3、 打哈欠,流口水临床上,约80%的脑梗患者,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不断的情况。
一般会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大多是脑供血、供氧不足所致。
此时,通常还伴随着睡觉时,单侧流口水的情况,一定要高度警惕。
4、舌根发硬
当头部血管发生堵塞,导致脑供血不足,便会抑制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从而出现语言障碍。
如果,舌头发硬,总是咬到舌头,吐字不清,不能完整的说一段话,或是根本不能讲话。
此时,立刻就医检查,切莫忽视拖延。
不想血管堵,坚持做好5个字第一字:补补充血管所需营养。
1、补充α-亚麻酸
来源:秋苏籽油、秋麻籽油、核桃油等。
α-亚麻酸,可软化血管,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功能。
并且,α-亚麻酸,还可以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胆固醇,增加血管通透性,帮助清除对心血管有害的物质,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版,推荐α-亚麻酸,每日摄取量,1600-1800毫克。
秋苏籽油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60%以上,是植物油中含量最高,有“陆地上深海鱼油”之称,每天5ml,凉拌、拌酸奶、油淋菜、煲汤、做调和油等,即可满足人体所需。
2、补充维生素C
来源: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液性维生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止血管中脂质过氧化,降低血管病变的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成年人维生素C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00mg,但不要超过1000mg。
第二字:饮
少饮酒,多饮茶,疏通血管。
1、少饮酒
酒精,不但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梗风险,还会导致心跳加速,增加心脏负担,危害心脏健康。2、多饮茶
多喝茶水,可促排毒,有助于给血管清清淤。
用一些消脂排毒的小植物,搭配泡水,对于血管健康,十分有益。
奶汁草苦丁茶,泡水喝,可降脂,降压,改善血稠,防血栓。
用奶汁草、荷叶、小叶苦丁,搭配在一起泡水即可。荷叶可降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改善血液粘稠状态,防血栓形成。小叶苦丁,可增加心肌供血、抗动脉粥样硬化。奶汁草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改善血脂健康。
第三字:戒
戒掉不良不想,减少血管负担。
1、戒久坐
长时间静坐,会增加血栓的风险,也会增加脑梗的风险。久坐会血液粘稠埋下隐患,容易导致血栓,增加脑梗风险,危害生命健康。
2、戒烟
吸烟伤血管,十年难修复。
烟草燃烧时的有害物质,会进入循环系统,损害血管薄薄的内皮。
所以,想要血管健康,一定要戒烟。
3、戒熬夜
熬夜,还会导致体内会分泌大量的激素,而激素,又会让血管收缩,会阻碍血液流动,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导致血管堵塞,进而诱发脑梗等。睡眠少,大脑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会导致反应变得迟缓,情绪变得不稳定,不利于预防脑梗。切莫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大脑与身体,都有一个充分的休息时间。
第四字:控
控体重,控血压。
1、控体重,莫超胖
人体长期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会导致身体处于一种炎症反应状态。而这会极大地增加血管内皮损害、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的风险。而健康正常的体重,可以让血管正常地发挥生理功能。因此,一定要注意,控制体重,切莫肥胖,管住嘴,迈开腿。
2、控血压
血压高,绝对称得上是脑梗塞的制造者之一。上了年纪的人,血压多少都会有一些偏高,或者偏低。因此,控制血压的稳定,切莫起伏过大,对于预防脑梗,尤为重要。对于高血压者,一定要注意不能擅自增减降压药物,要遵医嘱。
第五字:动经常活动,疏通经络。
1、抖腿
经常抖腿,可增加腿部供血,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血管健康。要注意的是,此方法,是久坐一族,保护血管的一种懒方式,不能代替运动。如果条件允许,建议还是定期参加体育锻炼。
2、蹬蹬脚
睡觉前,做做蹬脚活动,有益血管健康。躺在床上,两脚脚尖,轮流抬起、放下,做这个动作持续1分钟。
3、动手腕
人体的手腕处,有许多的穴位、经络。经常活动手腕,可通经活络,疏通血管,助力血管健康。先由内往外,再由外往内,缓缓转动手腕即可。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