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穴位的作用,那个穴位是促进排气的?
穴位包括足三里、上巨虚和天枢穴。能很好地缓解便秘症状,能很好地促进人体排气,对改善胃肠道功能有很好的效果。也可以按摩肚脐附近的腹部并顺时针按压,这有助于胃肠蠕动。它在调节肠道、促进肠毒素排泄和促进排气方面具有非常理想的效果。按摩不能马上看到成效,但如果长时间按摩就会有收益。
小孩肠胃感冒按哪个穴?
小孩肠胃感冒按天枢穴,天枢穴位于中腹部,肚脐向左右2寸处,用拇指指腹端,推拿腹部的天枢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大巨穴,大巨穴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四分之三点的左右2寸处,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大巨约2分钟。
除湿气应该拍什么穴位?
我们先来说一说湿气的生成,湿气的生成主要来自2个方面,一个就是外界的自然界当中的湿气,一个就是我们说饮食导致的体内的湿气。
湿气的分类外界的湿气我们叫外湿,像梅雨季节的时候,雨水较多的时候,季节交替的时候都容易产生湿气。有一些人长期生活在一些没有阳光照到的地方,或者长期生活在水边,海上,河边等潮湿的地方,也容易产生湿气。
内湿主要跟我们饮食有直接的关系,跟我们脾胃的功能有关。中医说甜腻、寒凉、生冷的食物,都容易生湿气,主要有甜食,蛋糕,奶油,奶茶,饮料,冰激凌,水果,海鲜类,酒水等,这些食物都是生湿气非常厉害的食物。
还有一部分的内湿跟脾虚有很大的关系,中医说脾主运化水湿,当脾虚之后它运化水湿的功能就会下降,人体内过多的水湿就会停留在体内无法排泄出,造成水湿内停。
如何祛湿祛湿重在健脾,人体内的水湿代谢跟脾,肺,肾有关系,我们除了要注意健脾祛湿,还要注意调整饮食。可以多吃一些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像山药,薏米,扁豆,红豆,茯苓等。同时也可以通过运动经络的拉伸,艾灸,足浴等方式,或者找专业的医生开中药来调理。
今天我们主要来说一说,拍打人体的穴位来达到除湿的一个效果。我们选取一些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这些穴位和脾、肾、肺有直接的关系。1: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三阴交位于人体下肢,内踝尖上三寸,左、右各一,这个部位的皮肤疼痛感是比较明显的,我们一般建议大家可以选择点揉点按的方式,我们可以用拇指的指腹进行点揉,可以每次点按5~10分钟刺激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或者酸痛感即可。那女性经常点按这个穴位的话,对月经和肝脾的功能改善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这个穴位,建议大家可以用手指点压的方式刺激穴位。它是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五行属水,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可以点按此穴,我们可以每天进行穴位的点揉,每次点揉10~15分钟。
3:血海穴
血海穴位于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因为这个部位的脂肪稍微有点厚,在大腿内侧我们拍打的疼痛感不会特别明显,有些人会拍打到出很多红痧或紫痧,这个主要跟自身的体质的瘀滞程度有关系,一般拍到出痧就可以了。血海穴对改善女性的这个月经、荨麻疹、湿疹、祛湿,有帮助作用。
4:大横穴
大横穴也是足太阴脾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腹部,脐中旁开4寸,有健脾化湿的作用,由于我们腹部的脂肪比较厚,所以拍打的力度要大点,像减肥的人群,腹部比较胖的人群,脂肪比较厚的人群,都可以对此穴位进行拍打按压,平时门诊的时候,我们针灸也会经常选择这个穴位的针刺。
总结我们在拍打穴位的时候,要注意时间,频率,还有轻重程度。最好女性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的时候,身体比较虚弱的人群,中老年人或关节比较脆弱的人,有出血倾向的,或者有些皮肤问题的人,最好不要进行拍打,可以拍打的人,也要注意拍打的力度。
我是苏妮,谢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健康问题,欢迎在下方评论或留言!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希望您能为我点个赞,特别感谢您的支持!
拔火罐对身体有什么作用?
我拔火罐很多次,都是我表弟给我拔罐的,他手法特别手法娴熟。他是上海金山区某养生堂的保健推拿技师。说真的,拔火罐容易让人上瘾,你会发现越是大夏天的,拔火罐的人越多,相当于冬吃萝卜夏吃姜这种根据季节的自我保养。表弟跟我说夏季是他们生意最好的时候!如果你拔罐之后,后续不去拔罐,就相当于洗牙之后,半年不洗,那么牙结石就特别容易依附在牙龈上。
而拔火罐就相当于以毒攻毒,把体内淤积的东西弄出来,类似于刮痧,这种方法的目的就是让自己通则不痛,一次拔罐,下次你还想拔罐,类似吃了辣椒,加重口感,下次你不得不吃。
其实拔火罐还相当于用自虐的方式让自己从疼痛中找到安慰,类似于啤酒不好喝,那么多人还要喝,而拔火罐则用负压的方式让自己的皮肉鼓起来,然后压力正常后,火辣辣之后变的筋骨通体舒泰。还类似于吃辣椒,明明很辣,但还要吃,吃得嘴巴吁吁喘气还停不下来。
拔火罐在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的: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明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驱散邪气的目的。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
我表弟是个资深保健技师,从业13年,他跟我说,未成年人不适合拔火罐,听他说的大概拔火罐的注意事项如下:
一、拔火罐都是成年人,年轻人不适合,好处还是多多的,很舒服,拔火罐可以驱走体内的湿气,产生正气。但拔火罐的频率确实不能太高。因为经常拔火罐会导致皮肤感染
二、表弟说很多人认为拔罐最少要半小时才能有效果,认为这钱花的值。他说其实拔火罐根据罐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滑完罐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三、拔火罐后不能洗澡。表弟说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绝对不能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如果是洗冷水澡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反而得不偿失。
四、表弟说有出血的病人、骨折病人不可拔罐,关节扭伤的,韧带受伤的不能拔罐。
五、皮肤过敏、破损的不能拔罐,背部有痘痘和脓包的不要拔罐。
六、刚吃饱还没消化完的也不能拔罐,表弟说有一次晚上给一个大吃大喝的人拔罐,那人最后都吐了,已经温馨提示他不要拔罐,喝多了就泡个脚,结果那人非要拔罐,结果吐了一床!
写在最后:
特别是夏季吹空调,吹的多了,一夜醒来,浑身乏力感,特别是背部好像郁结了一样,有时候枕骨以下到脖子僵硬,这个时候可以尝试拔火罐,虽然拔完后一片淤血发紫,表弟说越紫越是寒气重,大家可以试试,到一定要去正规的地方去做。
人体胸腹部的穴位和对应的功效有哪些?
谢谢邀请,胸腹部穴位比后背部穴位要少一些,主要有膻中穴、中脘、神厥、气海、关元、天枢、丹田等。
1.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
功效:咳嗽、气喘、胸痛、呕吐、心悸、乳少、噎嗝。
2.中脘穴:位于脐上三寸。
功效:胃疼、腹疼、癫狂、呕吐、吞酸泄泻、黄疸。
3.神厥:位于脐中央。
功效: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小便失禁。
4.气海:位于脐下1.5寸。
功效:绕脐腹痛,水谷不化,大便不通。
5.关元:位于脐下3寸。
功效:虚劳冷惫,少腹疼痛,消湿,阳痿。
6.天枢穴:脐旁2寸各一。
功效:泄泻,腹痛肠鸣,绕脐痛,便秘,痢疾,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