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叶的功效与作用,艾蒿的根茎还有用吗?
艾草的根一般没有用。 艾根没有什么功效, 入药部位是叶片,只有叶子能够阴干入药,根不能入药。
艾蒿的茎是有用的,其作用和艾叶的作用是一样的。
艾叶草的应用在中国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时间了,因此,不论是夏季還是冬季,用艾草泡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养生秘诀。
艾草有哪些功效?
您好,我是厨房里的型男,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看您是想了解艾草是否可以吃,答案是可以的,而且艾草还有消炎、安眠助睡的功效,春季的艾草比较鲜嫩,给您分享一种比例好吃好做的青团的做法,看我详述:
1.准备食材:采摘适量的嫩艾叶,适量糯米粉,芝麻花生碎,适量食用碱。
2.首先把艾叶焯水,焯水时放入适量的食用碱,放食用碱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为了使艾叶的颜色保持的更加鲜绿,做出来颜值高,吃起来有食欲!其次是可以让艾叶快速煮的软烂!
3.焯水后的艾草放到清水中浸泡10分钟,可以淡化艾草浓重的味道,这样后期做出来的青团才会清香可口!
4. 在浸泡艾草的期间动手准备蘸料,把芝麻和花生煸炒后用研磨机处理制作成花生芝麻碎(觉的麻烦的话也可以提前买成品,或是用红豆沙替代),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备用。
5.浸泡好的艾叶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糯米粉,适量白糖,搅拌均匀,揉成一个光华的面团,分成等份,按压成一个个小饼,像包包子一样,把蘸料搬进去,放入蒸锅大火整15分钟,放凉即可食用!
特别的软糯好吃,并且有艾叶淡淡的清香,可以我试试喔!
艾叶和薄荷叶怎么做花露水?
用料
薄荷 一大把
干金银花 30克
干艾叶 30克
75%医用酒精 适量
薄荷花露水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薄荷太多了~这个比例其实没那么严格,主要以薄荷为主,薄荷要多一些。
步骤 2
薄荷剪短,洗净晾干。
步骤 3
准备一个洗干净晾干的玻璃瓶,依次放入金银花,艾叶,薄荷叶。
步骤 4
倒入酒精覆盖住薄荷,盖上盖子,密封保存,7~10天后即可取出来用。
步骤 5
这是原液。
步骤 6
用漏斗把原液倒入喷瓶中,也可兑纯净水使用,但保质期会变短。
步骤 7
灌入小的香水分装瓶中,小小一只可放在口袋里。不要喷在衣服上哦,可能会染色~
步骤 8
小朋友分装好了要拿去送给小伙伴~
艾饼的做法步骤?
大家好!我是食客追捧,很高兴能大家一起探讨艾饼的做法,艾饼我们当地人也叫艾粿,每个地方做艾粿也不同,我就介绍下我老家尤溪是怎么做艾粿的!
对于尤溪人来说,
艾粿,似乎是春天里必吃的时令山味。
在尤溪,农历三月三上巳节有做艾粿、吃艾粿的食俗。
而台溪、坂面等乡镇也有农历二月十九食用艾粿的传统。
谚语流传“二月十九,观音吃草”。说的便是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的生日,为感谢观音的宅心仁厚,百姓便用最符时令的诚意素食作为贡品,为观音庆生,也求岁月平安顺遂。
除了温润人心的传统风俗,
艾粿还被赋予养生佳品的美好标签。
而担负着养生功效的食材,
便是让艾粿保有大自然色系的大艾和小艾。
小艾,学名鼠曲草。
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中对此便有提及。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周作人·《知堂谈吃》
鼠曲草因其口感柔嫩,是制作艾粿的最佳原料。而大艾,即艾草、艾蒿,因其更为多元化的养生功效,也深受人们欢喜。
善待自己口味的制作者,
对艾叶的选择更为苛刻。
必须是嫩叶嫩茎,小艾则尽量选择没开黄花的叶茎。
这是决定口感细腻的关键。
采集到的艾草要经过不断漂洗,
以冲刷掉泥土和杂草,
再经过焯水去除其中的青涩味。
遇热的艾草在大锅中软化了草本的纤维,
升腾起的水蒸汽如同香薰。
通常制作者会在水中放少许食用碱,
以保持艾草的颜色不至于被高温削弱。
将焯过的艾草捞出沥干,
用力捏成团状,
反复挤出艾草团的水分后,
需用刀背剁烂,
这一步骤讲究的不是细碎,
而是保持艾草独有的纤维不被彻底破坏,
如此才能保有艾粿最原始的自然口感。
剁烂的艾草需放入带有葱头爆香的油锅中翻炒,
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挥发掉水分并提增艾草的香气。
炒干的艾草可以静置备用,
等待与另一部分食材的相逢。
浸泡一夜的粳米沥干水,
焯成半熟,
再换猛火蒸到全熟,
这样递进的过程让米的质变显得酣畅淋漓。
用石臼将其舂烂至富有黏性的状态后,
到了艾草泥与之融合的时候了。
手工制作食物的不易之处,
除了需消耗必须的时间外,
还要足够的体力加持。
这也是制作一份美食的诚意。
而默契能让这份诚意事倍功半。
一个抡捶,一个揉捏。
反反复复,
为的都是尽力将两种不同生长时空、不同组合成分的食材,
能够碰撞出最完美的口感记忆。
力道不断将米团和艾草捶打进彼此的身体,
进而抱成一团,难分彼此。
是谁包容了谁,
口感也无法给你答案。
拥有最适宜状态的艾粿团是具有一定弹性的,
色泽也很光亮诱人,
用拇指和食指间的指窝挤出大小相当的剂子,
按在涂了蜂蜡的印模上,
艾粿就此成型。
印模的图案增加了食客的享用欲,
也让食物的生命变得更为正式而隆重。
捏起一块艾粿,
悠长的香味直钻鼻孔。
吃进嘴里,
韧韧的,带些艾草的独特气味,
嚼到最后又有点丝丝绵绵的感觉在唇齿间缠绕。
如果你喜欢最原始香甜的口感,
原味艾粿是你的不二之选。
但善于激发食物多元化味觉的祖辈,
可不愿如此单调地享用这份大自然的礼物。
于是,
油煎艾粿应运而生。
油温迅速将柔嫩富有弹性的艾粿表面转换成酥脆粗糙的肌理,
当呈现出淡淡的金黄色时,
便需干脆离锅,
待凉享用。
煎艾粿的口感显然更有层次,
外脆里韧,多了油温催发出的咸味,咬一口唇齿留香。
自此,
春天的味道也在每个食客的口齿之间,
得以停留,重生。
最后叹得一句,
春天的味道向来短暂,
且吃且珍惜吧!
或许不离家的人,
每每吃到这样平常如初的小点,
并不觉得稀罕,
认为那只是每年的固定时节必吃到的食物。
但对于游子们来说,
每每这个时节,
看到朋友圈里晒着家乡的美食,
收到家人老远寄来的特产,
都会很心动。
因为在他们看来,
只要舌尖上家乡的滋味安在,
游子的心,
就是踏实的。
鼠曲草和艾草哪种更好吃?
鼠曲草、艾草都好吃,看个人的喜好。
在南方,每到清明节前后,都会看到有鼠曲草或艾草做成的青团、艾糍,深受人们的喜爱。
艾草为菊科植物艾的全草,多年生草本,多生于路旁、草地。
鼠曲草为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全草,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多生于田垄。
艾草花期为7~10月,花朵颜色为紫色。
鼠曲草花期为4-7月,花朵颜色为黄色。
艾草叶羽状半裂,厚纸质,上面有灰白色短柔毛。
鼠曲草叶匙形,两面均有白绵毛。
艾草叶香气浓烈,鼠曲草叶芳香。在味道上,艾草味苦,鼠曲草味甘微酸。
功效上,艾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
鼠曲草化痰、止咳、平喘、降压、袪风湿、健脾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