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120万一针,群体免疫策略以前有过成功案例吗?
不可否认一点,每个国家的国情都不一样,因此会采取不同的新冠疫情防控策略也属正常,但是对于英国提出的“群体免疫”策略,最近却引起很大的争议,它真的靠谱吗?
下面我将从专业角度来给大家聊聊群体免疫!
群体免疫,其实又称之为牛群免疫或者社区免疫。但不管是说“群体”、“牛群”还是社区,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数量,而不是仅仅代表一个人的问题,就是通过在我们人群中达到一定数量的对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有免疫力的人,从而达到可以缓解,最后阻断这个疾病在我们人群中的传播,保护剩下那些没有免疫力的人不被感染的过程。
看完上面这段话可能还有很多人没有理解什么是群体免疫,没事,我们来看下面一张图,你就会明白这个英国提出的“群体”免疫防控策略到底什么意思了!
如图:大家先来看左边的一张图,在这个人群当中,大部分人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是没有免疫力的。正常情况下,其中只要出现一两个感染者(红色标注的人),那么按照现在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指数(R0),大概是在3.0左右,也就是说一个人患者能传染3个人,而这个R0只要>1,就代表它可以让我们人群中蔓延!
这次新冠病毒的R0是3,可见它的传播力有多强,正如图中右边所示:极易在人群中扩散。
那么英国人想到的阻断这种快速传播的办法是什么呢?
他们想到的,利用的,也是大家熟知的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我们人体以后,会引起我们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记忆细胞,出现抗病毒抗体,从而建立起之前从未有过的对这次病毒的免疫力。简单来讲,就是大家平时说的感染者治愈出院后会有抗体,基本上不会被再次感染。
而英国人要做到这种群体免疫,得让60%左右的国人主动被感染才能完成,这样它才能更快时间控制住病毒传播。
(图2,红色部分即英国群体免疫防控策略效果,绿色部分是我们其他国家采取防护措施后的疫情发展图)
据最新统计数据英国现在大概有600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不做任何防护,得有三四千万感染,才能建立起像如下图那样的大部分建立免疫力,从而达到图中那样的病毒自然而然传播受到限制,也就保护了剩下一部分人不会被感染结果。
就好比把新型冠状病毒困在一个周围都有免疫力的人群当中,让它慢慢消亡!
这种办法听起来,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可怕,但实际上它确实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不是由某个人拍脑袋想出来的。
群体免疫成功案例是存在的!
大家想想天花是怎么被我们人类消灭的,它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在非免疫性患者中死亡率很高,在历史上对我们人类造成极大危害,尤其是在18世纪,欧洲殖民者把天花带到新大陆,差点灭了印第土著居民。而直到后来,人痘接种术出现到最后是因为可以使用有效的疫苗,才得以消灭第一种人类传染病。
而接种疫苗过程,就是群体免疫!
还有现在大家出生都要打的乙肝疫苗,也是一种群体免疫,让我们早期就建立起抗乙肝病毒抗体,建立群体免疫力,才得以控制乙肝在我们人群进一步扩散传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拿出疫苗本看,就懂了,接种疫苗过程其实就是建立群体免疫过程,成功案例是存在的。
但是哪怕如此、为什么我们依然不建议群体免疫?第一,主动感染和疫苗接种建议群体免疫是不一样的。目前新冠病毒疫苗还在研发,疫苗真正上市到我们群体使用,是经过严格临床试验的,安全性极高,可以说是一个风险极低建立群体免疫。而主动感染不是,病毒未经过灭活或者减毒处理,毒性是很强的,是一个带高风险的操作;
第二,哪怕我们说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但是不代表它没有死亡率,目前新冠肺炎死亡率大概在2%-3%,我们取最低的2%来计算,假如英国有一半的人,即3000万左右人感染,那么这群体免疫背后,其中可能带来的就是27~91 万人会因新冠而死亡,而这大部分可能就是有基础疾病或高龄的人。这也是为什么英国首相鲍里斯对公众说:要做好失去所爱之人的准备的意思!
第三,还是那句话,群体免疫有成功案例,那就是接种疫苗,但是疫苗是经历多次,大量临床试验,验证安全且有效才上市的,副作用较少,致死率远远低于新冠死亡率,而新冠病毒没有疫苗,英国选择的是直接让群众感染新冠病毒来获得群体免疫!
第四,如果采取英国这种群体免疫,势必会造成一个高峰感染峰值,而这峰值带来的可不是马上感染人数下降,而是极可能会出现医疗系统瘫痪,呼吸机不够用,那么不仅仅新冠肺炎治疗成问题,而这时候如果出现像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也要面临没有足够急救设备而死亡的风险。
做产检大概多少钱?
这个问题太笼统。每个地方不一样,每个人情况也不一样。
我目前怀孕32周多,一次没落按时产检,以自己为利,供你参考。
我所在的城市为普通四线小城,唐筛、四维全部自费。
第一次产检,7周,主要检查是否有胎心,是否宫内妊娠。我花了120的样子,其实主要就是做个B超。需要憋尿,不用空腹。当然有流血或者其他流产迹象的,可能要查什么孕酮、开保胎药之类,费用就另算了,我没做过,不清楚。
第二次产检,12周,做NT和建卡。需要空腹,憋尿。做NT(即早期唐筛),其实就是B超的形式。差不多100左右。然后建卡,我家这儿,查艾滋、梅毒这些是免费,但是查肝功、白带、血常规等一大堆全是自费,这一次我花了1400多。
第三次产检,17周,唐筛。需要空腹抽血,不再做B超。330左右。
第四次产检,23周,四维。无需空腹和憋尿。吃饱点去,带点小零食,如果宝宝不配合,可以吃点东西。花了280的样子。四维一般20-24周去,如果肚皮上脂肪厚的,早点去,20-22周左右就去吧。另外,四维要提前预约,每个地方每个医院都不一样。
第五次产检,28周,糖耐,复查肝功、白带、血常规等多项。需要空腹,后面都不需要憋尿了哈。喝糖水的时候慢慢喝,别一口闷,容易头晕。我花费300左右。
28周以前,每个月产检一次;28周以后,半个月产检一次;36周后,一周产检一次哈。
第六次产检,30周,常规检查。无需空腹。就是测量血压、宫高腹围、听胎心这些。我只花了1元钱挂号。
第七次产检,32周,二次四维。无需空腹。花费约280左右,跟第一次四维一样的。
34周左右,医生让我无需空腹,常规检查即可。
目前只做到这儿。
要是产检过程中有什么异常需要复查的,那产检次数和费用就另算了。每个人情况不一样。
每次产检后,多问一句,问问自己下一次产检是什么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是否需要空腹等,医生都会告诉你。
艾滋病要一直吃药吗?
艾滋病患者肯定需要一直吃药的!
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症,主要是由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细胞造成机体免疫力降低,从而造成了机会性感染的过程;艾滋病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目前全球已经累计确诊人数在3790万人,每年新发感染者数大约在170万人,因此,艾滋病仍旧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而我国艾滋病现状,根据2018年最新估计出的数据显示,我国艾滋病现存活人大约是有125万人,死亡人数为3万~4万,全人群感染率大约在0.9/万。而如此多的艾滋病感染者,能够接受持续的抗病毒治疗的人数,仅有76.7%,远低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剔除的三个90%具体目标。所以,在我国未来确保艾滋病感染者能够有效的接受抗病毒治疗,在2016年就提出了,对于所有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而言,即免费的提供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即发现即治疗策略,旨在提供抗病毒治疗率,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艾滋病的致病机理艾滋病是由HIV病毒经过血液、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方式,侵入人体,攻击人体正常的免疫细胞;如果不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话,病毒会在体内无限制的复制,造成免疫系统的瘫痪。而艾滋病患者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实质就是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从而抑制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载量,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艾滋病患者原则上是需要按时吃药的!!!
以下情况时则需要调整用药1.耐药性出现:随着有一些病人服药时间长,可能会出现耐药性,很多时候这种情况下,会换着另外的抗病毒药物进行调整用药,因为目前艾滋病多是采用鸡尾酒疗法,通过不同药物之间的搭配,能够调整一下耐药的问题;
2.副作用太大:抗病毒治疗是一个伴随一生的过程,有些病人在服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消化道系统的症状,这个时候往往会导致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则需要重新调整用药,可能一线的药物会调整为二线的药物;或者是采用国外进口的药物进行治疗。
漫话点评:对于艾滋病患者而言,但确诊为感染HIV之后,服用抗病毒药物主要的过程就是抑制体内病毒复制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可以看做“此消彼长”的过程,一旦哪天不吃药的话,那么病毒就可能复制增强,导致机体免疫力持续降低,机体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机会更大!
因此,艾滋病患者一定要按时、定量、坚持的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果出现任何问题,也请一定前往专门的医疗机构,接受专业的服药指导!
怎么会得尿路感染的?
什么是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如何发生的?尿路感染又好发于哪些人群?尿路感染如何调理?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尿路感染?面对这5个疑问,禚医师接下来给大家细细讲解在临床内科医学中有关尿路感染的一些健康知识,希望可以完善大家对尿路感染的认识,辟谣一些疾病的误区,提升大家的健康知识水平。什么是尿路感染?
首先值得辟谣的一点在于尿路并不是单纯的指尿液经过的尿道,而是一系列与尿液的产生、储存、排泄相关的组织结构。尿路感染简单的讲主要是由于细菌等微生物侵入到与尿液相关的组织而引发的一种炎症疾病。那么这里的尿路在人体解剖学中都代表着哪一些部位?
尿液产生的来源来自于肾脏,肾脏每日会过滤掉接近120升的血液,产生接近1-2升的尿液,这些尿液随后会通过输尿管流淌进入储存尿液的膀胱。随后通过主动排尿的神经反射将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根据尿液的产生、储存与排泄在临床医学中又可将尿路感染分为以肾脏肾盂为代表的上尿路感染以及以膀胱为代表的下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如何发生的?尿路的感染在临床中途径比较广泛,目前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方式:
上行感染:我们这里所说的上行是指尿液排除的尿道口出往膀胱、输尿管以及肾脏的方向。这种情况在临床中十分的常见,95%的案例都是上行性感染。我们的尿道口以及尿道平时是存在少量细菌的,这些细菌通常在尿道处并不致病。但是当我们从事不洁的性生活、生殖器官发生炎症感染甚至在医疗操作的时候这些细菌逆行至深处便有集会引起感染的发生。血行感染:我们的生殖系统通常与外界部分相通,但是这种感染属于内源性感染,通常是由于我们机体自身的其他部位发生了细菌性的感染。细菌入血后再血液中繁殖引起菌血症通过血液运输进入尿路系统引起肾脏为代表的感染。这种方式案例发生较少主要集中在一些免疫力较差的慢性病患者。直接感染:这种感染相对更加暴力,多由于我们泌尿系统发生直接性的损伤或者炎症感染,这些病原体通过局部刺激繁殖直接入侵尿道而引起的感染。无论哪种感染,这些感染的途径都有一个共同点:机体正常清除病原体的天然防御功能超过负荷。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在排尿过程中是可以冲刷掉尿道中的细菌的、尿液的高尿素以及低PH物理因素对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甚至前列腺分泌的抗菌成分更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一旦细菌的上行入侵甚至内源性的血运超过了这些天然的屏障那么尿路的感染就会发生。尿路感染好发于哪些人群?尿路中的结构都具备天然的防御机制,如果患者这些机制受到抑制那么感染也就会发生。尿路感染通常好发的患者主要集中于尿路存在局部功能障碍、机体免疫力低下、特殊生理时期以及接受特殊的医疗活动的人群等。
尿路结构存在局部障碍:此类的障碍在临床中以尿路梗阻最为常见,是由于器质性或其他因素妨碍尿液的储存与排出的现象。尿路梗阻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例如结石,早结石中以输尿管结石、肾结石最为常见。正常情况下我们尿液中含有的一些碳酸盐、磷酸盐等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的,当脱水严重或者代谢紊乱,会使尿液中的盐类物质浓度增加发生沉积从而堵塞尿路引发尿液积聚,细菌容易在局部大量繁殖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感染。除了结石以外类似的肿瘤性占位挤压输尿管、前列腺增生肥大、均可引起尿路相对狭窄尿液积聚现象容易造成细菌繁殖。机体免疫力低下人群:我们机体的天然屏障对于细菌等病原体有很强的阻挡抑制作用,这种屏障得益于我们机体免疫力的强大。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天然的屏障会被消弱,原本上行的细菌以及血运的细菌可以很容易的进行繁殖、造成感染面积扩大。因此对于一些长期服用免疫制剂、类似于艾滋病免疫缺陷、伴有较严重的慢性病等更是高发的人群。在慢性病中以糖尿病人群最易感染,原因尿道高糖更易细菌的繁殖加重感染。女性人群与性活动:在泌尿系统中女性生殖道要比男性更向外界开放,女性尿道较男性断,在阴道外侧的尿道是尿路感染的高发区域。男女双方在进行性生活的过程中,女性尿道口附近的一些条件致病菌例如葡萄糖球菌、乳酸菌、链球菌等更容易在挤压过程中进入膀胱内部引发尿路感染。此外尿路感染更亲近女性的一个原因还在于阴道内部微生物环境易受各种原因影响,导致细菌尿风险增加使靠近尿道区域受到感染的风险较大。接触过泌尿系统医疗介入的人群:对于经历过导尿术、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以及做过相关输尿管镜和膀胱镜的患者更容易引发尿路感染。首先消毒是否达标、进行镜检时是否存在损伤黏膜的情况出现。如果灭菌不合格,且黏膜损伤感染的几率十分大,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及时器械消毒达标,也存在1-2%的感染率。对于连续留置导尿管的尿路感染几率接近90%。除此以外感染细菌的类别也是不同人群尿路感染的因素:细菌上行或者血运转运到尿路部位后是否能引起尿液感染,除了与患者的免疫力相关以外,感染何种细菌、细菌致病性强弱也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大肠埃希菌也就是肠道内常见菌群的一种,这种常见菌的不同血清型以O\K\H三种型致病性最强,他可以在尿道内分泌溶血素中和人体分泌的天然杀菌物质从而更适宜在尿道内繁殖引发感染。那么发生尿路感染以后我们应该如何调理?尿路感染一旦发生不能任其发展,大家千万不要用“再等两天”的想法去面对疾病。一定要对症治疗,积极抗感染治疗。因为如果拖延严重的上行肾盂感染可能会引起败血症的发生。因此一定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
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需要谨遵医生嘱托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处方推荐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患者在服用3天如果症状没有好转还需要动态调整药物的使用。不要擅自随意使用抗生素,因为许多抗生素对肾脏是存在毒性的,滥用药物治疗导致失败还出现耐药菌会使病情恶化。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还存在重新感染再复发的情况,这种情况需要结合医生的咨询意见,面对重新感染再复发可以选择长程低剂量抑菌治疗方式,即在睡前或者排尿后服用小剂量维生素,7-10天更换药物,连续服较长时间可以很好的解决复发、再感染以及病原体的抗药性。除了常规的抗感染正确服用抗生素以外,这些技巧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注意休息:急性感染期会伴随一定的高烧、乏力甚至疼痛感。这是细菌性感染的一贯表现,此时需要注意休息调整身体状态。在服用抗感染药物的同时要多饮水,借助勤排尿的方式冲刷尿路内的病原体。逐渐恢复机体免疫力,配合药物治疗康复才会更迅速。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在急性期并不是约有营养的食物就越适合病人,患者高烧负责消化食物的蛋白酶活性较低,此时并不适宜摄入油脂过高的食物。此时选取的食物更应该偏向于易于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为主。以来满足患者能量的需求,二来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尿路感染?多饮水、勤排尿:对于女性、患有较高的慢性病的高危人群每日注意饮足量的水,且需要根据温度、机体生理状态选择合适的饮水量。一则防止机体缺水引发血压增高的风险,二则可以更新机体内代谢的废物。多次饮水、勤排尿可以很好的冲刷尿道防止细菌上行引发感染。注意会阴部位清洁:对于女性而言这点更要引起注意,特殊的生理结构意味着风险要比男性要大。无论在再性活动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男性女性都要特殊对待。当然也不要以为男性不会通过这种渠道感染,对于包皮过长的男性患者如果不注意会阴部等区域的清洁卫生,细菌也是有几率引发尿路感染的可能。因此注意呵护私部卫生,防止细菌滋生引发感染。尽量避免尿路器械的使用:对于有特殊癖好的人群这点要更为注意,医生在进行职业操作的时候是对器械进行消毒甚至灭菌的,一些猎奇的群众如果没有规避风险对尿路的黏膜损伤引发感染后果是十分严重的。除此以外如果避免不了尿路的检查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将风险降至最低。保持机体良好的免疫力:50岁以上的男女性是尿路感染的高发人群,因此对于中老年患者可以通过营养膳食的改善、积极运动增强体质的生活方式转变,以此提升机体的免疫力,以更强的健康状况乱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感染可能。总结尿路感染主要是由于以细菌为主要代表的微生物侵犯与尿液的产生、储存、排泄相关的组织,以炎症刺激为主要表现。好发于女性、免疫力低下、尿路梗阻、伴有以慢性糖尿病为基础的人群。积极抗感染治疗是治疗尿感的关键,正确的长期、联合服用抗生素是避免再感染与复发的重要原则。除此以外积极的饮水、增强免疫力、纠正可能诱发尿路感染的病因才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