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的副作用,什么是湿热?
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有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正常的气,在正常的情况下这六种气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只是在六气太过或是在六气不及的情况下,比如说在天气异常,爆冷、暴热,加上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六气就可能会致病,影响人体的健康,这种情况下就被称为六邪。我们先来分别认识一下湿邪和热邪。
湿邪又有内湿和外湿的区别。内湿就是一种病理产物,这是一种阴邪,如果湿邪致病容易损伤阳气,会阻滞气机,比如说脾脏喜欢干燥,不喜欢湿,如果脾脏受湿邪阻遏,出现脘痞腹胀,食欲减退。如果湿气停在膀胱和肾脏,会出现小便淋涩不通畅。湿邪又比较重浊,湿邪致病会导致经络关节重浊,以及头部很重,像头部被包裹了一样。总之如果湿邪致病会导致整个身体都不清爽。
而热邪又被叫做火热之邪,属于阳性的实症,如果热邪致病,会导致人面红目赤、发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燥。
而湿和热两种邪气共同致病,就被称为湿热。湿热之邪勾连在一起致病,是因为正气不足引起的,《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那么当湿热之邪致病的时候,身体会出现什么变化呢?①精神差,人在湿热的状态下总是感觉身体困重,浑身都不舒服,也会出现头重如裹。②大便会变得黏黏的,湿热的状态下会出现大便不成形,老是感觉黏黏的,而且有一种总是排不干净的感觉。③皮肤油腻,湿热的状态下,人的皮肤会感觉油腻,总是感觉有一层膜浮在皮肤上,毛孔粗大,容易长痘痘。④口气臭,口气浑浊,而且舌头会出现舌体发红,舌苔黄腻,变厚。那么发现身体湿热,应该怎么调养呢?①养生应该顺应四时,比如说夏天的时候,外界的湿气本身较为严重,是湿热邪气容易侵袭身体的季节,应该注意防护。而春秋季节比较干燥,如果不注意养身,燥邪变成火邪,夹杂身体本身的内湿,也会形成湿热。总得来说,在春秋季节应该防风燥伤身,南方梅雨季节应对付湿邪,在夏天不要贪凉,防湿温。
②烟酒容易滋生湿热,应该戒烟戒酒。吸烟伤害肺脏,在中医中肺主气,主水液,在肺气虚的时候,阴阳失调,容易导致湿热产生,应该戒烟。喝酒损伤肝脏和肾脏,会导致水液代谢失调,也会引起湿热内聚。
③平常可以喝粥调理,比如说可以喝红豆薏米粥,红豆就是赤小豆,但陶弘景说赤小豆,“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瘦。”,说明红豆祛湿效果很好,《本草纲目》中说薏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可见喝红豆薏米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去湿热。
④平时适当的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前面我们讲湿热出现的重要原因是正气不足,那么,在平时适当的参加户外体育锻炼,有助于提升正气,对于去湿热,也是有好处的。
⑤如果湿热之邪较重,应及时就医,需要通过医生指导,使用中药汤剂来调理。
农村常见的丝茅草?
你好,题作者!
我有一个土办法,行倒是行,就是有点废小孩。丝茅草的根甘甜清爽,小时候我们称之为“土甘蔗”,一放学就会叫上几个“好吃鬼”发小拿根竹篾片去田埂上挖丝茅根,还会比谁挖的多,谁挖的大。所以成了我这个80后有趣的的回忆,您也不防叫上一群小家伙,每人发一块竹篾片,对田埂边或者河堤上的丝茅草进行一次全面的清除行动,对挖得多的小家伙进行奖励呢。在这童年不缺零食的年代,怕只怕现在你也凑不出这么一群“熊孩子”了。
好了,看到丝茅草这三个字勾起了些许回忆,上述内容中也透漏着些许童年的顽皮,接下来田老西就说说老一辈是怎么清除田边的丝茅草。
一、以前处理丝茅草及其他杂草的方法:
1、我记得很清楚,我家有一块田是在河堤旁,四周都是高亢,高亢上长满了丝茅草,爷爷经常会把家里的黄牛牵到哪里去吃掉那些丝茅草,其实这种方法挺好的,既环保,牛还能吃饱肚子。
2、菜园也会有丝茅草,那就不能把牛牵过去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咱可不能干,园里的菜肯定会遭殃的。菜园的的四周都是路,因为很少回去走动,长满的丝茅草只能用镰刀割掉,为了省力,爷爷都会割一半留一半,最后把割倒的铺在留着的上面,太阳晒上几天就干了,火一点就能把留着的烧死,这方法方式挺好用的,现在不能用了,为了环保,我们这边禁止燃烧秸秆,当然包括丝茅草在内的所有杂草,其实这样挺好的,秋冬季节很多杂草都干枯了,很容易发生火灾,禁止燃烧也杜绝了火灾的发生。
二、现代处理丝茅草及其他杂草的方法:
1、现在就方便多了,村委有公共的除草机,除草机一割,成片成片的倒下,速度很快,但是很容易重新长出来,所以割完以后待嫩芽长出来,再打上一批草铵膦,基本上能维持一个多月的时间不长草,或者有零零散散矮小的一些杂草。
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会有更安全的处理方法,毕竟使用农药也是一种时代的产物,迟早会被淘汰。
养鸡什么中草药可以预防瘟疫?
鸡对我们农村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很多人家多少都会养几只,多的养几十只。养鸡就怕鸡瘟,也叫禽流感,是鸡发病死亡最高的疾病,就目前来讲,只要鸡得了这病,根本没有特效药来治疗,只得眼睁睁看着鸡倒下。
鸡瘟是可怕的,无情的,知道鸡瘟无药可解,但是有很多的养殖达人,通过自己的经验积累,总结出了一个套可以预防鸡瘟的农村实用方法,小赵也请教几位农村主妇,从她们的口里得知还可以用农村的一些中草药和食材,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大蒜,作为生活中特别常见的食材,独特的辛辣味道,具有抗菌杀菌的功效。对鸡的禽流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只需要将大蒜捣碎,和鸡食拌在一起,特别是气温下降的时候,要不能间断,防止鸡的流行性感冒的流行。
板蓝根,在农村里特别多,可以时常拔点回来喂鸡,它又清热解毒、利咽清嗓的作用。对预防鸡瘟的发现有一定的疗效。
用半边旗、马齿苋、车前草等份,将草熬成水,放凉了给鸡当水饮用,天天要煮新鲜的水,隔夜的免得有细菌滋生,可以预防鸡的伤寒病症。
艾叶,艾叶本身不能治疗鸡瘟,但是艾叶烧出的烟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的滋生,使得鸡有个干净的活动场所,两三天熏一次,可以有效的阻隔细菌的进入,从空气和场地上抑制住细菌。
还有鱼腥草、蒲公英、紫苏、桉树叶、龙胆草,巴豆(有毒)等等,这些常见的草药,平时的时候就可以经常去喂养,增强免疫力,做好预防工作。我是常德农村小赵,希望能够对您有用!
会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您好,感谢您的提问!
一般情况下,玉米须水最好不要天天喝。虽然玉米须水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但是,喝多了也会容易引起肠胃不适。那么玉米须水多久喝一次最好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玉米须水可以天天喝吗
玉米须水最好不要天天喝。玉米须水喝多了也会容易引起身体不适,不要盲目过量饮用。
玉米须煮水能经常喝,它味甘,性平,没有副作用存在,人们经常喝玉米须煮制的水,能起到强心、开胃和平喘等多种保健功效。
玉米须功效比较强大,在古书就有记载,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又称“龙须”,具有广泛的预防保健作用,玉米须煮的水被称为“龙须茶”,可以作为全家的保健茶。
玉米须泡水多久喝一次最好
每周喝3—4次,每次喝200—500毫升最合适。
玉米须水作为日常辅助食疗,并不建议喝太多,通常不需要每天都喝,只需每周喝喝3—4次,每次喝200—500毫升即可,喝多了玉米须水这种甘甜的饮品,也容易引起肠胃不适的问题,建议适度饮用。
玉米须水的功效与作用第一:治疗慢性肾炎
玉米须最为主要的功效就是利尿,泡水喝之后能够有效的改善肾功能,对于身体浮肿的情况具有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还具有减低尿蛋白或者是完全去除尿蛋白的作用,促进身体健康。
如果是身体患有了慢性肾炎,那么我们可以将干燥的玉米须和温水一起煎煮服用药液,每天服用一次就可以了。科学家通过临床试验发现,使用玉米须治疗慢性实验的方法,不仅能够降低疾病对身体的伤害,同时还可以令身体恢复健康。
第二:利胆
专家告诉我们,日常如果身体出现了胆囊炎或者是胆结石、脂肪肝以及糖尿病的情况,服用玉米须具有非常不错的功效。将玉米须和栀子还有茵陈、郁金准备好,然后用开水煎煮服用药液,能够降低血液之中的血清胆固醇,同时还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效果。
第三:止血
平时生活中如果患者的身体出现了尿血或者是吐血的情况,也可以使用玉米须来促进身体健康。将玉米须和白茅根以及荠菜花一起用水煎煮,然后服用药液,一天一次就可以了。
第四:降压
平时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将玉米须和决明子还有野菊花一起用开水冲泡,然后当作茶水来饮用,长期坚持能够有效的降低高血压的情况,适合高血压患者服用。
第五:止泻
如果身体出现了由于饮食不当导致的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腹泻情况,特别是直接拉水的情况。可以将玉米须直接用水煎服,这样拉肚子的情况立刻就能够得到缓解。
第六:其他
玉米须泡水喝的功效有非常多,除了上述介绍的五种功效之外,还具有止咳平喘、健脾开胃以及强心的作用。另外,日常生活中如果患有了肾炎、风湿痛、肥胖病还有膀胱炎、胆囊炎等疾病,也可以将玉米须泡水喝,能够快速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玉米须泡水需要注意什么
1、玉米须有降糖、降压的功能,如果平时就患有低血糖或低血压的患者切勿服用。
2、饮用玉米须水尿量会增加,如果此时没有及时地进行喝水补充,就会导致体液的迅速流失。
3、在平时服用玉米须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新鲜的玉米须一天不超过20克;晒干的玉米须,一天不超过8克。
睡前有哪些伤肝习惯?
肝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功能复杂而重要,古代医学家都把它比喻成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军队,是力量的象征,而且现代人体生理学也充分说明了肝脏的代谢、解毒、造血与免疫功能。
首先,肝脏主管人体新陈代谢,经胃吸收的绝大营养物质,都是在肝脏进行合成、分解、转化和储存,所以饮食环境,行为习惯很重要。比如吸烟饮酒、暴饮暴食、吃霉变的食物等等。
其次,中医认为肝脏主疏泄,主生发,气机调畅才不至于产生淤堵。所以保持情绪稳定很重要。
养肝重在日常养护,来看看睡前有哪些伤肝的习惯?1、睡前生气
睡前,如果因为和家人或是外人吵架、发生口角等,会让人感到郁闷,失眠,这样会伤及到肝脏。
2、睡前吃夜宵,或吃得太饱、太油腻
如果在晚间,吃大量的高能量食物、比如油炸、油腻的食物,而且吃得很饱,不光影响到晚间睡眠,而且给肝脏和脾胃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并增加胰岛素分泌,多与的能量就会储存在体内,导致肥胖。增加脂肪肝的风险。
3、睡前饮酒
睡前饮大量的酒,会影响到肝脏对酒精的代谢,如果喝了酒,多喝一些水,还可以多排尿,使酒精葱尿液中排出一部分,如果喝完酒就睡觉了,基本上都在肝脏中氧化分解,对肝脏的损害更大,不过即便是不睡觉,经常大量饮酒还是会引起酒精性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
4、睡前玩手机熬夜
这个习惯很多人都在犯,睡觉时不睡觉,玩手机,熬夜,使身体处于疲劳状态,长此以往,很容易耗肝血,降低机体免疫力,是病毒有机可乘。
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行为是最好的养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