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死前一个月症状,可即使倾家荡产也只能延长3?
外婆83岁查出肺癌,母亲表示不惜一切代价就要治病,身为大学校长的舅舅悄悄跟我们商量建议放弃治疗,母亲骂舅舅狼心狗肺,白读了这么多年书,不配教书育人。
外婆生了五个孩子,夭折了一对双胞胎,活下来了三个:姨妈,舅舅,我母亲。
外婆年轻时候跟着当兵的外公从四川到新疆,支援边疆。当时新疆的生存环境很艰苦,外婆没有文化,不识字。一家两个大人三个小孩,日子过得比较拮据,那个年代大家也都没有什么门路赚钱,拿着死工资。外婆性格爽朗也很能干,三个孩子都被照顾的很好。
我母亲读书不太好,初中毕业后上了职校,后就出来工作。姨妈读书成绩也一般,初中毕业后认识了外地的有姨夫,也早早的工作了。
舅舅从小读书成绩就很优秀,人也活络,师范毕业后,先开始教书,出了成绩就慢慢走上管理岗位,教导处副主任,总务处副主任,总务处主任,副校长一直到校长,一步一步升了上去,一方面是运气好,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肯吃苦,肯努力。
我印象中的外婆即使年过半百,精力也很充沛,过年也会变着花样做一大桌子菜,分给邻居朋友。我是外婆一手带大的,小时候她哄我睡觉,可以连唱十几首歌,不带重复的。但凡是我要吃的,外婆只要能买到或者能做出来,就一定会满足我。
外婆之前身体特别好,每天早晨能跑两三个菜市场买菜,不骑自行车也不愿意坐车,就靠两条腿走路,她知道哪边的菜便宜又新鲜,哪边的菜种类多。
外公去世的早,外婆就一直跟着我们一家生活,母亲是最小的女儿,从小最受疼爱。她的日常生活就主要由母亲照顾。姨妈嫁到外地,照顾外婆并不方便,平时主要靠电话和微信视频来联系。
舅舅作为校长,虽然工作很忙,但基本上每个星期会抽时间来看看外婆,每个暑假固定会带着外婆回四川老家,看看亲戚。
老人年纪大了总想着要落叶归根,从四川到新疆支援边疆几十年,总觉得现在这个年龄是看一眼少一眼,所以特别珍惜暑假的这一趟回乡,总是盼着舅舅早点放暑假。
外婆本身有退休工资,加上自己的花费不多,三个子女每年固定还会给她一笔钱,有时候母亲开玩笑,说外婆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富婆。
大前年过完年,外婆总觉得胸痛,喘不上来气,时不时还咳嗽,一开始家里人以为是天气太冷了,就让她少出门,后来以为是心脏有问题,就去市第一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结果发现胸腔里有不少积液,在积液中检测出癌细胞。
医生建议我们给外婆做PETCT,是目前诊断肺癌比较好的方式,它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检查和创伤性的检查,外婆自己也能舒服一点,缺点就是费用比较高,而且全自费。
舅舅得知,立刻找熟人,一刻没等带着外婆去做,随后确诊——肺鳞癌四期。
舅舅不死心,又带着外婆去另外一家三甲医院确诊,诊断也并没有变化,病因大概率是厨房油烟和二手烟。
都说亚洲人肺癌发病率比较高,而且前期也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查出来基本就到了中晚期。母亲知道外婆是肺癌晚期的时候,整个人都蒙了,哭着跟我打电话说外婆确诊癌症,我当时的感觉这个冬天怎么这么冷,冻得我出不来气。我跟母亲的想法一样,都是一门心思想着要外婆活下去。
母亲随即跟姨妈联系,姨妈立刻买了机票回来,一起商量接下来该怎么治疗。
舅舅这时则平复下来,建议我们采取保守治疗。母亲第一个反对:“哥啊,你都是校长了啊,还舍不得那几个臭钱,那可是妈啊,咱们做人不能这么狼心狗肺啊”母亲边哭着边指责,认为舅舅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出钱所以建议大家不治了,舅舅哽咽着说:”癌症治疗的意义更大的在于延长生命,我也想让妈多活几年,是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延长生命,没有尊严的活着,你们认为妈会愿意吗?妈都80多了啊,你觉得她的身体还能受得了放化疗的副作用吗?”
妈妈听完舅舅的话也情绪也缓和,慢慢冷静了下来,放化疗的副作用确实是这个年纪的老人不能承受之重,“哥,要么我们再多去几个医院看一看,如果妈的情况治疗方案只能选择放化疗,那我们肯定不能让妈受这个罪啊。。。。”
最后协商的结果就是,让外婆采用吃靶向药这种副作用比较小的治疗方式,于是我们先带着外婆去做了基因检测找到靶点,还比较顺利,基因检测的钱也是舅舅承担的。
同意吃靶向药后舅舅欲言又止的样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后外婆开始吃靶向药,对于癌症患者,疾病本身和治疗都增加了身体消耗,这一点在外婆身上尤为明显,外婆的身体渐渐衰弱,体重下降。
同时靶向药的副作用明显,时不时恶心,吃不下饭,不吃饭又会导致营养不良,没有办法跟癌细胞抗争,所以癌症病人真的很难很难。
即使这样,母亲每天都会坚持让外婆出门一趟,扶着外婆,绕着小区旁边的公园走过一圈,多运动可以增加食欲,同时也可以减少骨骼肌的丢失,对于病情的治疗和恢复都有好处。
服药八个月后,一次例行的复查发现病情有反复,可能是产生了抗药性,这时候的外婆已经瘦成了一把骨头,看着就让人心疼,感觉我一下就能把她抱起来,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她抱着我一样。
外婆并不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有时我会躺在床上跟外婆聊天,她会不停的跟我抱怨,怎么人老了是这样呢?吃也吃不动,走也走不动。还一心想看着我生宝宝。
而这个时候的母亲似乎也对当时坚持让外婆治疗产生了怀疑,定期去医院复查时,医生的意思是可以换一种靶向药,也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休息,完成下没有完成的心愿。
这一次,一家人都选择了放弃治疗。想到我一年前对舅舅建议不治疗的不理解和抱怨,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外婆最终在几个月后离开了。外婆很平凡,一生善良,在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忍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我们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外婆顽强的精神感染着我们,让我们一家人都更加坚强勇敢。
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您的家人被查出癌症,可即使倾家荡产也只能延长3-5年的寿命,您还会继续治疗吗?
我现在可以给出答案了——我会放弃治疗。
原因:
1、人,有时候很坚强,有时候就是那么脆弱。大部分的人都愿意倾其所有来救治自己至亲至爱不能舍弃之人,哪怕是延长几个月的生命,更何况是3-5年。但是这里的延长寿命是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延长生命,没有质量的生命对病人对家属都是一种折磨。
2、任何治疗都会有副作用,病人的身体是否能承受这样的副作用,不合理的治疗可能缩短病人的生命。
3、花费不菲,外婆前前后后大概花了30W+,这还不算母亲辞去工作一直的照顾,大头由舅舅承担,如果没有舅舅,这其实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宫颈癌死前3个月有哪些症状?
宫颈癌死前3个月有哪些症状
宫颈癌死前(终末期)除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等原发症状持续存在并加重外,还可出现转移症状,并会出现病灶转移至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以及明显生命体征的改变。
但由于宫颈癌是慢性消耗性疾病,临床无法准确判断死前3个月的具体时间。
在宫颈癌患者终末期,患者除原有的阴道出血、排液加重外,由于晚期患者癌细胞发生扩散或远处转移,患者会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如血尿、尿毒症、腹痛、腹泻、骨盆及下肢疼痛、排便困难、阴道直肠瘘等。除上述症状外,终末期患者还会出现生命体征的波动,出现血压下降、发热、心率减慢、呼吸节律变化等。
本内容由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特需科 副主任医师 杨新华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你见过最不幸的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借着这个话题想说一下我的一个朋友小松,小的时候总是和他在一块玩,但是现在在一块的时间却愈来越少了。
我听我妈说十几年前,她妈妈在我们家这边上学,然后他爸爸就喜欢上了他妈,其实要是算辈分和年龄的话他妈应该和他爸叫一声叔,后来他爸妈结婚了,当时家里穷,他家的房子就是那种土垒起来的,而且他爸也没有工作,就在村里的街上摆起那种老式的爆爆米花的机器,靠这个来挣钱,不务正业抽烟喝酒打牌,他妈不堪重负,离家出走(据我所知现在在上海,生活很好),于是他在八岁的时候就成了一个没有妈的孩子。
他比我小三岁岁,但是小的时候我们经常在一块玩,每次吃完饭我就要去找他,放学在他家写完作业才回家,他写完了还要给他爹做饭,但是我回家就能吃上饭,要知道他那个时候才九岁,他爸爸兄弟七个,可是也没有一个人真正的去帮扶过他,于是在那个刚懵懂的年纪我就觉得有妈真好。
后来上了高中,我们俩就分隔两地,他在家里上初中,还真是应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那句老话,上了初中就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了,家务活做饭啥的自己都会,而且他自己真的很争气,初中考试每次都排年级前十,但是他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还要不要上高中,因为以他爸的能力根本就养活不了他,但是后来他还是毅然决然的上了高中,他说他的理想是苏州大学。
因为成绩一直都特别好,他被老师选为了班长,当时他家特别困难,他面对的是高昂的书费和生活费,这就像是一座大山压着他。高中的学习很累,可能一天都要坐在教室里面学习,吃的也不好,睡得也不好,他每天晚上只睡四个小时,然后等夜深人静了他就跳墙头出去到学校后面的一个KTV打工,白天他再回来。
后来班主任发现他每天都在上课的时候睡觉,成绩也是每况愈下,于是把他叫到了办公室里去问他,他起初就说自己晚上没睡好,不过后来自己也招了,他走的时候班主任只是和他说了一句“别太累了”。
去年寒假我回家看见他,我问他:你怎么也不在家呀,几次找你都不在家。他回了我一句:“我是那种在家咸鱼的人吗”。然后我们就聊了起来,他和我说了自己的一段经历,放了暑假回家一点都不想在家里待着浪费青春,但是自己又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打工,所以决定抓,阄写了四个城市,分别是北京,成都,江苏,上海,最后抓到了江苏去了苏州,第二天带了点钱就走了,在苏州公园的长椅上他看到了一个面黄肌瘦的男孩,他没有妈妈,爸爸病了他想出来挣钱,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他说当那个男孩看见他的时候好像看见了希望,以为他会去帮他,但是他没有,他说自己活到现在最遗憾的就是当时没有帮他,哪怕只是给他买个包子,买瓶水,只是希望他现在还活着,我想他连自己都养不活,还想着别人。
今年寒假,他还是没闲着,刚放假回家就跟他爸说要去北京打工,不在家里过年了,他爸当时就哭了,说你不在家我一个老头还过什么年,但是小松愣是在三十那天回来给他爸拜了个年,然后就又回了北京走了。
他和我说,第一天去北京的时候,在火车上遇到了老师,老师知道他去打工之后偷偷去餐车买了一桶方便面和一包香肠,谁告诉他吃吧吃吧,没什么能帮你的,自己在北京注意点。第一天上班的时候一个接他班的老大爷看他挺累的就早来了一个小时告诉他早点回去休息,他过意不去就把口袋里的一盒中华里的四根给了他,可能是因为这四根烟的原因这个老大爷整整提前接他的班20天。
他在被黑暗吞噬的边缘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也许他站在大厦顶层会想,就算这个世界给他更多的苦痛,他还是会觉得幸福更多。
红楼梦王熙凤得了下红之症为什么瞒着众人?
大家好!我是醉吟扶夷。所谓的“下红之症”,放在现代的说法就是一种妇科疾病。在《红楼梦》书中,“凤辣子”王熙凤就曾经得过这种病。
也许在大家的印象中,既泼辣又刚强的凤姐和平时病恹恹的林妹妹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但是事实上,凤姐的身体一直都不怎么好。
自打凤姐接手操办了秦可卿的丧事赢得了长辈的信任以及众人的交口称赞后,她便一门心思扑在了工作上。荣国府上上下下成百上千口人,上到贾母,下到丫环小厮,从对内人员工资的发放,到对外亲朋的应酬往来,大到成千上万的银两,小到丫环们身上穿的衣裳,都要经由她的裁处打理和周旋。
在凤姐矜矜业业支撑下,她的付出确实也得到了贾家最高领导人贾母的肯定。贾母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过,所有的这些媳妇姑娘里,除了凤姐外,其他人都比不上年轻时的她自己(怎么感觉有点自吹自擂的味道),连儿媳王夫人,在贾母的嘴里也只能被称作“木头”。
有了贾母的肯定,王熙凤的地位就真的稳了吗?
并没有。
一直以来,凤姐把全部重心都扑在了工作上,却忽略了身体的健康。在生完第一个孩子巧姐后,她也没能好好调养;以致于她好不容易又怀上了一个男孩的时候,却因为凤姐的身体不好,再加上劳累过度,最终还是不幸流产了。
然而,此时的凤姐任凭平儿再劝,仍然没有放弃管家之权的想法。
一来,凤姐得的是妇科病。这种病别说在古代,就是放在现代人身上,也是不可能到处宣扬的;就是要治,要调养,那也是悄悄地。
二来,凤姐只生了一个女儿,并没有男孩。也就是说,她虽然是贾琏的嫡妻,身后也有娘家撑腰,但是,她只要一日没有生出男孩,她的地位就一日不稳;如果她一直生不出男孩,那么被贾家休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而被贾家休弃后的王熙凤将会生不如死。
三来,凤姐的管家地位并非十分稳固,她的姑妈王夫人对她也只是利用罢了,况且她的婆婆邢夫人对她的意见也很大。只要王熙凤有一个行差踏错,立刻就会有人取而代之。失去了权利的王熙凤,连只鸡也不如。
鉴于以上三点原因,再结合王熙凤自身的实际情况,除非她是个傻子才会四处张扬自己的病情。
不过有句俗话说得好,“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王熙凤得了“下红之症”的消息,可不正是从她身边的亲信平儿嘴里透露出去的么?
癌症有多可怕?
癌症有多可怕?这个问题大多源自于老百姓的惧怕的心理,谈癌色变,认为一旦患癌,在人世的时间就有限了。
癌症的可怕之一在于肿瘤的难治性:肿瘤细胞一旦逃脱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就会不停的增殖,并在体内不停的游走,通过血管及淋巴管转移,在环境适宜的器官中生根发芽。部分肿瘤细胞对化疗、放疗甚至靶向药物具有先天的抵抗能力,任何手段都阻止不了其生长的脚步。
癌症的可怕之二在于治疗期间的痛苦:肿瘤的治疗时间比较长,很多人甚至整个疾病病程都在治疗中,反复的化疗、放疗出现许多的不良反应,轻则脱发,重的出现呕吐、腹泻、无法进食、肝肾功能损坏,甚至因白细胞低下出现重症感染。
癌症的可怕之三在于治疗所花费的钱太多:在抗肿瘤治疗的漫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持,有的病人可能会花费一个家庭所有的收入甚至举债看病。传统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基本都在医保范围大部分人尚能接受,而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动辄每月数万的花费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
癌症的可怕之四在于晚期的疼痛:晚期患者70-80%都会经历疼痛,这种疼痛严重的时候可能会让人痛不欲生,吃不下,睡不着,免疫力严重下降,根本谈不上生活质量。
虽然说了这么多,其实癌症有时候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许多类型肿瘤现在已经能够达到治愈,比如淋巴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生殖细胞肿瘤等,乳腺癌治愈的患者也是非常多的。即使是胃癌,肠癌,食管癌,只要是发现早,治愈的机会也是非常的大。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不要一听说患癌就六神无主。而且光害怕也是于事无补,重要的是正视现实,理性判断,及时的治疗,选择合理而且经济能够承受的治疗方式。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从生到死,这是自然法则,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每个人只有明白了生命的无常,才会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无谓的执着,才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苦难和死亡。珍惜现在,无畏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