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神奇功效,白伏苓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白伏苓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白茯苓就是中药茯苓,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作用是常用于水肿尿少,痰饮(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心悸(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脾虚食少,便溏(粪便稀不成形),心神不安,失眠等。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阴干,切去棕红色或淡红色的白色部分。用法为煎汤或研末作丸散用。
白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健脾的功效。临床如属于脾气虚者,常与党参、黄芪、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药物需要在医师辨证指导下服用,切勿自行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本内容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王博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茯芩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1.利水渗湿:本品甘淡,其性平和、促气化、泄膀胱,洁源利导以开泄州都,为补养渗湿之要药。用于:①水肿:脾肾虚寒、水湿内停所致腹胀身肿,小便不利者,用此利水消肿,常与白术、猪苓、腹皮、槟榔配伍。若肾阳虚寒,寒水内停之水肿者,与白术、生姜、附子、白芍合用;若水湿泛溢肌肤,全身皮肤水肿者,与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陈皮合用;若阳虚气化不行,四肢皮肤肿甚者,与防己、黄芪、桂枝、甘草合用;若水湿郁遏,形成水肿身热,大便干燥者,与木通、椒目、商陆相伍。②痰饮:痰饮内停气化受阻所致胸满、目眩、心痞、呕吐,用此渗消痰,常与桂枝、白术、半夏配伍。③小便不利:寒湿阻滞膀胱而致小便不利,用之渗湿利.,常与白术、桂枝、猪苓、泽泻合用。2.健脾补中: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补,淡则渗,能补中气、健脾胃、渗水湿、调气机、益中州,为补中益气之常用品。用于脾胃气虚而致短气倦怠、食少便溏者,常与党参、白术、甘草同用。若脾虚气滞,咳嗽痰多,食少脘痞者,与人参、白术、半夏、陈皮配伍。若脾胃虚寒之胃痛、腹泻,则与人参、白术、香附、砂仁配伍,益气扶脾,行气止痛。3.宁心安神:本品益脾气,导浊气,除痰诞,开心智,能安心神。用于惊悸、失眠、癫痫,与远志、菖蒲、龙齿、硃砂合用治惊恐不得卧。总之,茯苓有利水渗湿,补中安神之功。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痰饮、咳嗽、脾虚胃痛、腹痛、腹泻诸证,可用于惊悸、健忘、癫痫。内服:6~12克,大剂量可用至30克。使用注意:本品为甘淡渗湿之品,对于虚寒精滑,气虚下陷者慎用。
伏苓煮水喝有什么功效?
茯苓煮水有健脾补气,利水安神的功效,如果有脾虚气虚,睡眠不好等情况,是可以长期用茯苓泡水喝的。但是饮食也要注意,需要戒烟酒,多吃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茯苓和土茯苓有什么区别?
有多少人一直认为茯苓和土茯苓是一样的,其实这是错误的。茯苓和土茯苓都是很好的中药,但它们有很多的不同。那么茯苓和土茯苓有什么区别呢?
生长环境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一般寄生于松树根部。
土茯苓:别称冷饭团、硬饭头、红土苓。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叶如大竹叶而更为厚滑。根连缀而生,大如鸡鸭蛋。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
功效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土茯苓: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功效。西医认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是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
土茯苓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土茯苓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土茯苓还有解毒、抗肿瘤的功效。
功能主治茯苓: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土茯苓: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茯苓怎么吃茯苓豆腐
原材料:茯苓粉20g、豆腐500g、胡萝卜、香菇适量(3人份量)。
烹调方法:将茯苓粉与豆腐伴和均匀,用盐、料酒调味,再将胡萝卜和发好的冬菇放入锅内炒至半熟,然后将豆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小火慢慢焖煮,最好调味起锅食用。
健脾化湿、消食减肥,由于此药膳中主要食材是豆腐,因此患有肾功能不全、痛风的人群不宜多吃。
荷叶茯苓粥
食材: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
1.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叶渣的汤中;
2.同煮成粥,出锅前加白砂糖调味即食。
功效:此粥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茯苓的做法小编给大家就介绍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若喜欢记得关注我哟~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还有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的作用。
茯苓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脾虚证、心悸、不寐等。有助于缓解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等症状。目前,也可用于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异位妊娠、流产、子宫肌瘤、输卵管炎、慢性胃炎。
此外,茯苓和半夏配伍,可健脾利水、燥湿化痰、行水宁心;与党参配伍,可健脾益气。茯苓作为食物时,无法发挥出等同于药物的作用。不过,可帮助人体补充所需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本内容由河北省中医院 药学部 主任药师 柴天川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