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节气养生,立冬养生有窍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就是说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开始了,天地万物的活动都趋向休止。
立冬是进入冬天的重要节点,此时想要身体安康,一定要顺应时令养生,做到7个养生要点。
01
多"点"水
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
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在2000-3000毫升。以温水和茶水为主。
冬季多病毒,人体免疫弱,可经常喝点奶汁草茶和扭序花茶,能够更好地抗菌消炎,提高身体免疫力。
奶汁草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可替代部分抗生素用于临床。堪称是一种“天然抗生素”。
且有大量研究证实,奶汁草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对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有抑制作用。
冬季常用奶汁草泡水代茶饮,可以很好地抗菌消炎,对防治肝炎、肾炎、胃炎、乳腺炎等疾病都有帮助。
扭序花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
立冬时节,将扭序花泡水代茶饮,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即便是无病无痛,经常喝一喝,对补充身体营养也十分有益。
02
出"点"汗
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
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此外,运动中还要注意两点:准备充分和控制呼吸。
立冬后气温低,体表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的熟滞性增高,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活动,突然进行剧烈运动,极易发生损伤。
因此,锻炼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比如甩手、伸臂、踢腿、转体、扩胸等,以提高肌肉与韧带的伸展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尽量避免运动损伤。
鼻腔能对空气起加温作用,并可挡住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
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耗氧量不断增加,鼻呼吸难以满足需要,此时可用口鼻混合呼吸,口宜半张,舌头卷起抵住上腭,让空气从牙缝中出入,减轻冷空气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03
防"点"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
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04
调"点"神
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绪低落。
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要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
立冬后,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因为光照时间短,是情绪抑郁的一个原因。
当黑夜来临,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
此外,可以在向阳的地方,在晨光下进行八段锦、十六段锦、太极拳等运动,以感到舒适愉悦为好。
05
早"点"睡
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
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而,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
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06
进"点"补
冬季养生要科学进补。
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
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
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
牛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该季节的补益佳品。
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
秋冬食鳝对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鳝鱼、炒鳝丝、黄鳝粥均可。
秋冬食红枣是滋阳润燥、宜肺补气的清补食品,若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疗效更好。
山药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并且对肺虚咳嗽、脾虚泄泻、肾虚遗精、带下及小便频繁等症,都有一定的疗补作用。
07
护"点"脚
冬季健脚即健身。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
天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增进血液循环。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初夏养生有什么要点吗?
夏季人体能量消耗大,营养物质随着汗液流失,造成免疫能力下降,体质虚弱者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疾病。此外,天气闷热使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让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因此,从初夏开始,我们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及时补充营养物质,采取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以更好的度过夏天。
初夏饮食保健
立夏之后相对人体脏腑来说,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夏季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小米、玉米、山楂、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另外,养护脾胃,最好能多进稀食,吃粥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初夏日常保健
初夏时节,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另外进入夏季后,昼长夜短更明显,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首先应做到起居有律;其次应注意卧室通风、凉爽;第三要保持平静的心境,力求“心静自然凉”;第四要有适当的午睡时间,夏季午睡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学习。初夏养生还应重视的一点就是重视“静养”。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初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心情舒畅。还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
初夏运动保健
初夏时节,选的运动项目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运动。注意运动时不宜过度出汗,而且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不宜用饮料代替水,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此外,初夏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外出归来往往喜欢冲冷水澡。但这样是极为不健康的。由于人体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冷水澡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引起高热,还会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头晕目眩。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出汗,带走身上大量的热,然后再用热水洗澡。
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节气,气温逐渐转寒,地面的露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时节,热与冷交替,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
此时,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
寒露节气,是秋冬养生的一个重要节点,此时,做好养生,可为秋冬健康打下很好的基础。
今日寒露,多食一味,吃二白,做好三防,常揉四处,秋冬少生病寒露时节,多食酸味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泄之。
寒露过后,进入深秋,此时,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少辛多酸。多食酸,可刺激体内分泌更多的津液,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来抑制肺气,从而达到减燥润肺的目的。
醋,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对至少8种有害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杀灭作用。
凉拌菜,或炒菜时,加点醋,不仅味道更鲜美,还能起到杀菌消毒之效,避免胃肠道病菌的传染。
葡萄,是“食酸”的好水果,可生津止渴,健脾利尿。
红葡萄,可软化血管、活血化瘀。白葡萄,可润肺,咳嗽、呼吸系统不好的人,可多吃。
绿葡萄,则偏重清热解毒。紫葡萄,富含花青素,可美容抗衰老。黑葡萄,滋阴养肾,效果更佳。
山楂,含有较多的酸性物质,可刺激胃肠内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帮助消化。
山楂可消食化瘀,还可以增强血管收缩能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胃酸多过者,不宜多食。
寒露时节,吃二白,滋补更健康1、白萝卜
白萝卜,绝对是白露时节,吃白的好选择。
白萝卜,可清热生津、下气宽中、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
同时,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有助于秋冬健康。食积腹胀,消化不良,胃纳欠佳,可用生白萝卜捣汁饮用。
恶心呕吐,泛吐酸水,慢性痢疾等,可将白萝卜切碎用蜜煎,细细嚼咽。
便秘者可以煮食白萝卜。
2、百合
百合的形状,像倒挂了一个古人画的肺叶,它是最好的滋阴润肺的药 。
《本草纲目》记载,百合,润肺止咳、宁心安神、补中益气。
百合,可滋阴、润肺、止咳,所以,寒露时节,多吃点百合,是不错的选择。
寒露时节,做好三防一防肺部疾病寒露过后,养生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养肺。
肺部,直接与口鼻相连,最容易受到邪气病毒的侵害。
在寒气来临时,肺部往往是第一个沦陷,寒邪最易经口鼻犯肺。
寒邪侵入肺部,伤及元气,则冬季来临时,易诱发各类肺部疾病。
因此,寒露过后,养肺正当时,此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养护肺部健康。
对策:喝热水,饮热茶
肺,喜润恶燥。
多喝水,尤其是温热的水,可保持湿润,减轻痰对呼吸道的刺激和影响,从而保护肺部健康。
喝水时,加点润肺排毒的小植物,泡水代茶饮,可防燥润燥,润肺排毒,保护肺部健康。
鸡头参茶,泡水喝,可润躁补气,保护肺部健康。
鸡头参,归于肺经,性质平和,补阴作用强。既能通过直接补阴,以润肺燥,又能通过补气,以生津而润肺。
鸡头参,既有较强的补阴之力,又有一定的补气之能,常用于多种慢性病以气阴两虚为主的症候。
经常用鸡头参泡水代茶饮,对于肺部健康,十分有益。
尾参茶,泡水喝,可滋阴止渴,补气益五脏,滋润肺部,改善干咳少痰。尾参,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可润肺生津,改善咽干舌燥,对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干舌燥有效。
经常泡水一杯,可润肺,缓解咽喉不适,促进肺部排毒,保护肺部健康。
二防寒邪寒露,是天气转寒的一个节点。
寒露过后,越来越寒冷,而寒气,是一种阴邪,最容易损伤人的阳气,导致各种代谢机能减退,危害身体健康。
所以,寒露后一定要注意防寒。
对策:热水泡脚
“寒从足生”,寒露后,热水泡泡脚,可驱除寒气,舒筋活血,温暖全身。
泡脚水量,以没过脚踝为宜。水温在38℃~43℃左右,泡到全身微微出汗,约30分钟为宜。
泡脚水加花椒,祛湿又驱寒。
用一个棉布包10克花椒,用绳系紧,加水煮40分钟,用这个水泡脚即可。
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一般取15-30克生姜,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
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以不烫为宜。
三防心血管病寒露过后,进入晚秋,是心脑血管病高发时节。尤其是,秋冬交替之时,血液易升高,容易造成心脑血管血液循环的障碍,很容易引发原有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所以,寒露时节,还要注意防心脑血管疾病。
对策:慢起床、控血压
清晨,人体的血压易升高,在起床时,更要格外注意。
一旦起床过猛,体位瞬间变化过大,则十分容易引起头晕等血压升高。
此时,十分容易诱发中风、脑梗、心梗,甚至猝死的发生。
起床时,慢一点,先活动一下手脚,然后在慢慢起身,坐在床边1分钟,然后慢慢起身下床。
寒露时节,常揉四处,秋冬少生病1、揉足心,强肾气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泡脚后,按揉足心涌泉穴,可促进肾脏排毒,有益肾脏健康。
涌泉穴,属于肾经的第一穴位,能够把精气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具有强身健体,以及固本扶正之效,适当的对涌泉穴进行按摩,能够延年益寿,同时,也能够让肾精变得更加充足。
2、揉中府穴,强肺气
揉中府穴,“中”指中气,脾肺之气,脾和肺合起来的气叫中气。
中府穴,是脾肺两经交会的一个穴,这个穴调气最好,可补益肺气。
每天顺时针向按揉本穴,再逆时针揉按本穴,每次按1~3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建议不要使劲,稍稍施力即可。
3、揉中脘,健脾胃
腹部肚脐上方,大约4个手指的位置,便是中脘穴。
经常按揉中脘穴,有助于理气止痛,和胃止呕,用点揉的方式即可。
4、揉内关,强心脏
内关穴,位于手腕的横纹之上2寸。
经常按,可强心,调节心率,还可改善睡眠、胸闷,舒缓压力。
用左手拇指指尖,按右内关穴,其食指或中指,外关穴,向内对按20—30次,然后换手做。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夏天入伏养生谚语?
1. 破衣疏食及时节,宜于身体康健。
2. 大伏到,热气扰,遮阳遮阴当竭力。
3. 伏天一瓢茶,去燥消暑又解渴。
4. 伏日炎炎,小心中暑要防范。
5. 入伏炎炎人难过,喝水多多防中暑。
6. 入伏三伏尤需畏,多喝水果消暑降温。
小雪节气的文化蕴含和养生意义有哪些?
小雪节气作为传统上冬季的第二个节气,乃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小雪时节代表性地主要反映了黄河中下区域的气候情况,在南方却似秋末,北方已进入封冻之时。
小雪节气的文化蕴含包括民俗文化与饮食文化以及小雪传统诗词等。
民俗文化有:祭水仙尊王――航海者祈祷平安;传统古代制腌菜、腌肉、腊鸡――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提高免疫力:故俗语有“交小雪,腌风鸡”之说,腌制风鸡,乃利用小雪时节之朔气腌制全鸡并悬于室外檐下不让日晒,只让自然风干的鸡。“风鸡”具有通乳强身、壮阳补肾、固泄止泻,健脾养阴补虚羸提高人体免疫力之功效。
还有小雪节气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也是小雪节气的文化蕴含范畴:如:小雪不怕小,扫进田中便变宝;小雪花满天,来年兆丰稔;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见晴天,有雨在年边;小雪收葱,不收就空;小雪无云大雪补,大雪无云农户苦;小雪下了雪,明年旱三月;小雪有雨十八水,小雪无雨十八风……
饮食文化有:由于进入小雪节气气温骤降、光照不足之故,世人常表现出无缘由地发脾气、抑郁、坐立不安等。此时可通过食补来解决:平时应多食瓜子:因为瓜子中富含B族维他命和镁,它们能够消除心火、平稳血糖,让心情趋于平和;当你心绪不宁、意志消沉、倍感委屈时,多吃香蕉是最佳选择,因香蕉富含的5一羟色胺可以调节心情失落,能很快让人的心情好转;小雪节气常感焦虑不安,多半是人体内的中枢神经系统出了问题,此时食疗则首选燕麦,因为燕麦不仅能够延缓能量释放,还能抑制大脑因血糖突升而过度兴奋,其富含的维他命B1,更是平衡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剂,使人迅速回归平静。
小雪应景的传统诗词有许多,现略举二首如下:
第一首诗:唐人徐铉的《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这首诗写了北方小雪节气时的景况,日已西斜,生火煮茶,加上倍觉寂寞的小雪赋闲之日,真是好一派宁静祥和的氛围。
第二首词:宋人葛长庚的《贺新郎·小雪降雪》:
是雨还堪拾。道非花、又从帘外,受风吹入。扑落梅捎穿度竹,恐是鲛人诉泣。积至暮、萤光熠熠。色映万山迷远近,满空浮、似片应如粒。忘炼得,我双睫。
吟肩耸处飞来急。故撩人、粘衣暝袖,嫩香堪浥。细听疑无伊复有,贪看一行一立。见僧舍、茶烟飘湿。天女不知维摩事,漫大千、世界缤纷集。是剪水,谁能及!
这首词主题是小雪见降雪而咏雪。诗人联想丰富且擅长比喻,在词中,比喻和联想将雪的特点表现无遗、生动而充满情趣,全篇构思新巧、笔调潇洒,虽然整首词中都未见“雪”字,但从始至终都可让你感觉到雪花正在漫天飞扬!
小雪节气的养生意义在于:顺应时节,早睡晚起,调理人体阴阳,御寒保暖,有利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