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针灸经络图解,我正在自学中医辨证论治和针灸术?
要想在中医走得更远更高,首先要打好中医学基础,切勿好高骛远。一个大厦的高耸,离不开坚实的基础。
一、无论你是学针灸还是中医中药,都要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学起,是你今后从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临床疾病不会因你课本知识,而按课本生病,所以你要有基础理论去变通,去辨证,灵活运用。国医大师们都很注重中医基础教育。基础打牢了,今后的课才能学的得心应手。
二、掌握好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若想学针灸,还要学《针灸学》这门课程,掌握好穴位,功效和主治,再学针灸的疾病的辨证选穴,主穴和配穴,还有一些针灸手法,和应注意事项。最好还能学一下西医《解刨学》,以免误刺气胸,或者刺破重要脏器。还有的事针灸是实践科学,要认真跟老师实习,练习针法,多总结经验。
三、有了一定基础后,要不断像老师们多学习,多看国医大师临床医案,吸取前辈们的宝贵经验。若基础打好了,可以学习经典,如《黄体内经》、《针灸甲乙经》、《针灸逢源》、《针灸大成》等。
医海茫茫,成大医者,要苦其心志,博览群书,要有慈善、治病救人之心,理论用于实践,方可有大成!半路学针灸怎么考证?
1.
非中医类专科生,由劳动部考取的针灸师职业资格证,这类资格证是没有处方权的,不能在医疗单位从事针灸工作,也不能独立执业开诊所。这类针灸师证书,属于技术工人性质的证书。可以在保健类企业工作。
2.
通过执业医师考核,并且执业范围为中医针灸的,在医疗单位从事针灸工作几年后,就可以合法地、独立地从事针灸医疗活动。不过,执业医师考试的门槛很高,需要考核者有中医类专业全日制学历,毕业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
3.
非中医专科毕业的人要考针灸证书,最好是找一家培训机构。他们肯定有更系统的让你能通过考试的经验传授给你。
4.
针灸师证,内容理论部分考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针灸学。实践部分主要考辨证论治和针灸操作(主要是穴位辨认)
一直在做针灸治疗但是没有好是怎么回事?
您好,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您的具体症状,单纯腿麻木是一个比较片面的就是述说,医生没有办法做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考虑。下面我就针对您这个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对于您说的效果不好,我认为存在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个:目前的诊断是否准确,是否在正规医院进行了系统的诊疗。这个对于一种疾病能否得到较好的治疗是很关键的,俗话说因病施治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不能凭感觉治疗,更不能所有疾病都是凭经验治疗。现在社会中存在好多这样的门诊,都是打着根治腰腿痛的招牌,其实好多诊所的医生连基本的执业医师资格证都没有,根本没有行医资格,其诊所资质所用的执业医师证都是租来,可以想象一下在这种地方治疗能得到什么样的效果。这里并没有抨击别人的意思,只是根据这个问题就事论事,不当之处多多担待。
第二个:导致腿麻木的原因有很多,有中枢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有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还有血管性的等等。我们还是要着重查找病因。
第三个:假设这个腿麻木确实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我们也要根据影像学资料和您的症状去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对中医理疗有效,这只是一个治疗的辅助手段,而绝对不是治疗这个疾病的关键所在。而且对于某些经过系统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有可能会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比如臭氧髓核消融术、椎间孔镜手术、开窗髓核摘除手术等。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很多。
第四个:是否选择了正规的中医针灸理疗医生,这个也很关键,好多社会中的中医门诊都是言传身教来的,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中医知识学习,中国中医博大精深,经过多年的院校系统学习都不一定能很快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师,何况其他的学习途经呢,当然这个问题也不能对言传身教的学习方式全盘否定。
我认为导致治疗效果不好主要有以上四种因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也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朋友。非常感谢您的阅读,不足之处欢迎留言交流,喜欢的麻烦点赞👍评论+转发+关注!
该先学针灸还是先学内经?
自学中医,该先学针灸还是先学内经?我给你的答案是:
一、先学中医基础理论,里面包含了阴阳,五行之说,脏腑表里之说等。对于治疗疾病有指导方向的作用。如治病的根本就是调理身体的阴阳,因为《黄帝内经》里讲“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人身阴阳平衡了,才不会有病。再如五行中,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相互间,存在着相生与相克的原理。根据这个相生相克的五行原理,衍生出的的培土生金之法,滋水涵木法,泻南补北法等治疗疾病的方法;再如脏腑肝与胆相表里,如肝出了问题,也会连着胆出问题,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有问题也影响到小肠的功能等等。这些都属于中医基础知识。
二、看《黄帝内经》,因为临床治疗上,往往离不开《黄帝内经》里的中医理论。明代名医缪希雍(补益滋生丸的传播者),当时众多医生治不了他的病症,他就是从《黄帝内经》中,得到的答案,用药治好了他的病,从而走上行医之路,终成一代名医。还有很多名医,治疗杂病难病时,均是从《黄帝内经》里找到的答案。这正是《黄帝内经》魅力的所在。
三、看中医诊断,熟练望,闻,问,切四诊。四诊中,望诊必须要精,望诊主要包括望体形,如胖人多气虚,瘦人多血虚等;望五官五色、望目、舌、头发、耳朵、手指甲等等。脉诊只是给前三诊做最后诊断用的。如用诊脉断人阴虚还是阳虚,左尺短为阴虚,右尺短为阳虚。是表证还是里证,是那个脏气出了问题等等,做到精准到位。
四、看再看病因赋(我写的文章中,有这方面内容,在此不再繁述),人生病皆有因,治病寻根,才能治疗一劳永逸。才能从根本上,治疗病人的疾患。
五、看药理,用药如用兵,治病和排兵布阵相同,分君臣佐使,君药(治主病及主症的药)、臣药(加强君药治疗主证的功效及治次要病证的药)、佐药(加强主药和次药功效的药或者是减少主药不良反应的药及反佐药)、使药(1、引药直达病所的药物兼治次要的病2、起调和诸药作用)。只有心中知道药性,清楚了药性,才能清楚如何布阵,谁当主帅、谁当主将,谁当偏将、谁当兵,攻伐疾病,将主病和次要的病症一网打尽。细品《伤寒论》中的用药,就是排兵布阵打仗。
又如药物的四气(寒、熟、温、凉、平)五味(辛、甘、酸、苦、咸),归经(如归肝经的药有抗惊厥等作用),升降沉浮(如有升阳举陷作用的升麻,发汗解表的麻黄,沉降泻下的大黄等等),毒性(什么药属于十八反、十九畏的范畴,每种毒性药物的用药限量是多少)等等。清楚了这些,等于给治疗不同病证,指明了用药的方向。记住,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只是指明了用药的方向。而不是起治疗疾病的作用。
六、看方剂学,精通用药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背经方,清楚经方组方的特点(君臣佐使等),功能及主治,为自己将来组方,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七、最后,学针灸推拿。针灸推拿是近代才从中医里细分出来的,到现今又分出针灸科与推拿科(有时我对此很是不解,这是不是人为的开中医的倒车)。因为无论是清朝,还是民国时期,针灸推拿是每个中医师医治病患,必会的中医技能。因为他们治病时,往往会遇到不能或者是不用吃药的病人,这时做为医者,就得用其他的治疗方式,去治疗患者的疾病,这种情况下,针灸推拿就派上了用场。当然,治病也包括情志法。所以,做为学习中医的人,也必须学习好针灸推拿,怒喜思悲恐五个相生相克的情志关系((中医基础理论)里有)。这一套下来,基本上能治疗一些简单病症。再多学多练,中医治疗疾病的能力,定会水涨船高。中医知识及技术的增长,是一个人长期不断的学习积累分不开的。
而一个人能不能做成一件事,最重要的是他没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因为学好中医,太需要一颗坚定的心了。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交流指正。
中医针灸针法有哪些?
中域中医教育为您解答:
针灸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期用砭石作为针具,以痛为输,作为输血。到后期的医家逐渐发展成发现了众多的输血和经络,还有运用不同的针刺方法,以及配血方法来治疗疾病。延伸到现在共有更多的一些多层次的一些针刺方法,现在常用的一些针刺方法,比如毫针针刺、皮内针针刺、头针针刺、火针针刺、梅花针针刺,还有三棱针放血疗法、把罐疗法,砭针、水针、火针、埋线,包括针刺麻醉,近些年又有一些创新,有平衡针、辅针等等。
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有关于中医针灸学习相关问题可以关注我首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