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花煮鸡蛋的功效,芥菜缨子素馅饺子的做法?
做法: 1:首先将荠菜摘洗干净,然后用淡盐水浸泡30分钟
2:锅内烧水下入荠菜焯水30秒,马上捞出过凉,攥干水分,剁成细末。
3:五花肉剁成肉馅,加入葱姜末 料酒 十三香 少许味极鲜 白糖 搅拌均匀,打入少许花椒水。拌肉馅时,可以少放一点韭菜,味道会更鲜。
4:和面,面粉500克,温水250克,鸡蛋2个,盐2克,生粉20克,和匀稍醒即可。 和面加两个鸡蛋,少许生粉,会使煮好容的水饺口感更好,还有弹性,不易粘连。
5:将道荠菜馅与肉馅放一起,加入花生油搅拌均匀就可以了。用自己擅长的手法包起来,就可以煮了。
三月三地菜煮鸡蛋有什么说法?
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由来
“三月三,荠菜(地菜)煮鸡蛋。”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民间有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说吃了荠菜煮的鸡蛋,一年当中腰腿不疼、头不疼。
关于“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在楚地,人们因为风吹雨打,头痛病很常见。三月初三,神农路过云梦泽(今湖北孝感一带),见乡民头疼难耐,他找来野鸡蛋和地菜,煮给人们充饥。当人们吃了以后,头突然不痛了。“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的习俗也延续至今。
还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到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米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用地米菜煮鸡蛋吃,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就逐渐流传开来,形成了风俗。
还有一种说法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人迎接祖先灵魂的日子,用吃鸡蛋的方式纪念祖先,并希望沾点灵气等。做法很有讲究的。首先是选荠菜。
地菜被誉为“菜中甘草”,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多种营养,将鸡蛋同地菜煎煮,可使蛋味更加鲜美。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为什么要在三月三采摘荠菜?
荠菜在南方四季都有。如果做菜吃,不论什么时候采摘都可以。但是入药的话,就以农历三月初采摘的荠菜药性最好。
采药采药,采的就是天地之灵气,所以不管哪一种草药,都讲究采摘时间。不是合适的时间采来的,药效就会大打折扣。三月初的荠菜,开春发出来的第一批嫩苗刚刚成熟,储存了整个冬季的能量,而且初春天气还比较寒冷,生长慢,所以药用价值最高。以后再发出来的就长得快了,药用价值也就下降了。
地菜煮鸡蛋不要真当灵丹
真正的“地菜煮鸡蛋”是将荠菜洗净后,放入锅内,加适量水,配上桂皮、八角茴、五香粉、酱油等佐料,同鸡蛋一起煎煮,将鸡蛋煮熟后捞起再吃掉。
尽管风俗中说“地菜煮鸡蛋”能“做灵丹”“治百病”,但小编想告诉大家的是,保持风俗是一件好事,也可以讨个口头上的吉利,但过分迷信风俗的说法就显得过于愚昧了。
荠菜煮鸡蛋相比白菜煮鸡蛋或者白水煮鸡蛋在营养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网友们不可为了“治百病”的目的吃太多荠菜煮蛋,尤其是血脂偏高的人群和老人,以免从蛋黄中摄入过多胆固醇。建议此类人群以喝地菜煮水来代替地菜煮鸡蛋。
另外,在食用荠菜时也最好购买人工培植的荠菜,如果是在农村有条件割到货真价实的野荠菜,也应当注意观察荠菜生长的位置,确认其没有受到水污染等影响才可以割回家食用。食用之前应当注意多洗一两遍,并在吃之前用开水焯一焯,以保证野菜的卫生性和安全性。
勿随意食用野菜
不少野菜含有毒性成份,比如野芹菜、野胡萝卜、蛇床子、野大蒜等野菜,均可导致食用者中毒甚至死亡。有些可食用的野菜,过量食用也会产生副作用。如灰菜、苋菜、苜蓿、槐花等野菜,吃后经日光照射可诱发日光性皮炎,重者出现头昏、脑晕等症状。
另外,在工业废水流经的草地、公路两旁生长的野菜,因遭受污染,汞、铅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很高,食用这种被污染的野菜也很容易中毒。切勿食用不认识的野菜,可食用的野菜,食用前最好在清水里浸泡两个小时以上,以减少有害成分。过敏体质的人,更不能乱吃野菜。
荠菜圆子馅怎么调最好吃?
制作材料:
荠菜300克,猪五花肉500克,荸荠250克,炒糯米花粉250克,熟火腿、水发玉兰片各15克,虾米25克,水发香菇10克,鸡蛋3个,葱末、姜末各5克,酱油15克,精盐6.5克,湿淀粉25克,芝麻油25克,熟猪油1500克(约耗100克),味精少许。
做法:
1.将猪五花肉100克细切粗剁成末。炒锅置旺火上加熟猪油10克烧至五成热时,下肉末煸炒几下,加入精盐0.5克、酱油炒至熟,用湿淀粉勾浓芡,盛入碗内,晾凉。
2.荠菜洗净,用沸水烫3分钟,挤去水分,剁碎。香菇、玉兰片、火腿、虾米均切碎,同熟猪肉末、荠菜、芝麻油、精盐1克、味精一起拌匀,用手捏成40个小圆球,即成馅料。鸡蛋磕开,蛋清和蛋黄分放在两只碗内。
3.猪肉400克剁成末,荸荠去皮剁成末,然后和葱、姜末一起放入碗内,加入炒糯米花粉、蛋黄、精盐5克搅拌起筋,分成40份,按扁作为外皮。鸡蛋清内加水50克搅匀,先在掌心中沾少许蛋清,取外皮一张,包入馅料一份,搓成圆球。如此逐个做完,即成荠菜圆子生坯。
4.炒锅置旺火上,加熟猪油烧至六成热时,用手蘸一点鸡蛋清,将圆子逐个拿起放入锅中,炸至外壳浅黄色时捞出(一锅炸12个左右),待油温升至八成热时,再将圆子一起放人锅里复炸,至金黄色时捞起装盘。
荠菜跟羊肉可以混在一起包饺子么?
可以,两者没有什么禁忌,操作注意
1、荠菜比较“吃”油,所以要多放些肉馅及香油否则吃起来就会干涩,口感不好;
2、荠菜不仅味美,营养也极丰富,是春天不妨多吃的柔肝养肺的食品,但是因为荠菜中含有草酸
,所以吃的时候用热水焯除对身体会比较有益;
3、将肉馅做事先的煸炒加工来缩短煮的时间,也可以直接用生的肉馅制作。
黄荠菜怎么样吃?
一、荠菜炒蛋
食材
荠菜适量、鸡蛋适量、蒜适量、植物油适量、料酒适量、盐适量、白糖适量。
做法
1、荠菜洗净焯水后过凉水,挤干水分。蒜去皮洗净切末。
2、荠菜切细。
3、鸡蛋打在碗中,加盐料酒和少许水打散。
4、锅中放油下入蛋液炒凝固盛出。
5、锅中另放油,下入蒜末煸香。
6、放入荠菜翻炒,加少许盐、料酒和白糖调味。
7、倒入炒好的鸡蛋翻炒均匀。
二、荠菜肉丝炒年糕
食材
荠菜50克、年糕200克、猪肉丝50克、油20克、盐3克。
做法
1、荠菜洗净。
2、准备年糕,猪肉丝 把荠菜切碎。
3、热锅倒油。
4、油温7分热倒入年糕煸炒均匀。
5、再把肉丝倒入,加盐炒匀。
6、加入少许开水炒至年糕全部发软加入荠菜煸炒至荠菜熟后熄火出锅。
三、荠菜春笋
食材
春笋1个、荠菜350克、红辣椒适量、油适量、盐适量。
做法
1、春笋切成片, 放入冷水中焯一下水开后捞出;
2、加入适量的盐和几滴油;
3、将荠菜放入开水中焯一下捞出;
4、将焯过的荠菜切成碎;
5、烧热锅, 放入适量的油, 下入焯过水的春笋翻炒;
6、翻炒几下后加入少量的水煮一下;
7、水快干时加入荠菜和红椒圈翻炒;
8、出锅前加入适量的盐调味,盛入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