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虚的最简单调理方法,气血两虚又容易上火的体质怎么调理?
这就是所谓的“虚不受补”,一般补益的药味都比较滋腻,本来就气血差,脾胃功能肯定也不好,运化能力较弱,如果这时候服用人参之类的补益之品,不但不能起到补益气血的效果,甚至会壅滞脾胃,加重脾胃的负担!本来是大补之品,结果到了身体里吸收不了,郁而化火,导致了火热的加重。
还有就是虚不受补的人往往伴有其他的并发症,有的人伴有肝气郁结,肝在五行上属木,脾属土,肝出现问题会横逆犯胃,影响到脾胃的功能。
还有的人属于痰湿体质,痰湿最容易停滞在中焦,影响到脾胃的运化,这种情况一定得先把痰湿清除掉,把脾胃解放出来,痰湿没了,脾胃好了,吸收就好了,气血也就来了。
体内有瘀血的人也会虚不受补,瘀血日久,必然瘀血中有热。这时候强行进补可能会出现一些出血的症状。
总的来说,要想把气血补进去,必须先把痰湿瘀血肝郁的问题解决掉,把道路打开,然后再慢慢循序渐进的,可以先从食疗开始,吃补药的时候也可以加一些陈皮进去来行气,以达到补而不腻的效果。
气血两虚怎么调理?
阳虚寒盛,气血两虚怎么调理?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当人体出现阳虚寒盛、气血两虚时,预示着身体的机能,已经偏离了生机旺盛的轨道,正在步入一条遂渐衰退的道路。
一.谁偷走了我们的阳气
在我们的周围,由阳虚体寒、气血两虚而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人,不在少数。
究其根源,罪魁祸首就是“阳气衰弱"。虽说生老病死这也是自然法则,但专家研究表明,人的寿命应该至少在一百多岁。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人身之阳气,有如天上的太阳,得阳光,万物茂盛、花繁绚丽;失去阳光,万物凋零、叶枯草衰。
古人常用“亡阳"意指死亡。意思是说,人只要还有一口气,一线生机就在。换句话说,阳气旺,寒气亡;阳气虚,寒气盛。
现代生活在文明进步繁荣的同时,也给人的阳气带来了诸多的灾难,比如空调、着装袒胸露背、冷饮、雾霾、农药残留、熬夜、缺少运动等等。
二.如何判断体内的寒气
一.) 轻度体寒症状
1.怕冷,手脚冰凉。
2.容易感冒且恢复期长。
3.生理期经痛严重,腹部咱垂坠感。
4.面色暗淡,无血色。
5.易疲劳,关节部位易酸痛。
6.睡眠质量差,睡眠浅。
符合以上3条,即可视为轻度体寒。
二.)中度体寒症状
1.口腔内易发炎,易长口疮。
2.容易便秘,经常觉得肚子胀。
3.生理期紊乱,天冷后易延期或量少。
4.皮肤干燥易干裂。
5.脚后跟易干裂,脚部血液循环差。
6.爱吃水果,冰激凌等冷食。
符合以上3项以及以上,为中度体寒症状。
三.)重度体寒症状
1.下半身水肿严重。
2.尿频、尿液不易排出。
3.睡一觉手脚仍然冰凉。
4.起床时手脚发麻。
5.经常感到疲倦,四肢发酸,没有精神。
6.经常感到冒胀气。
7.月经总迟到,常有血块,易痛经。
符合以上3项及以上,为重度体寒患者。
三.扶阳祛寒,灼艾第一
宋代著名的医学家窦材在《扁鹊心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艾灸扶阳。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种办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于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概括地说明了灸法治病的特性和效果。
灸法不仅能治病,防病效果亦是誉满古今。《备急千金方》上说到一个故事,时人到南方吳、蜀之地,在身上常常施灸,可以预防疫气传染疾病。2003年全国非典肆虐泛滥,当西医束手无策时,艾灸却大放异彩,建立殊功。所以,明代龚居中在《痰火点雪》中说:“艾灸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可见灸法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防病治病的方法。
四.督脉灸是扶阳祛寒,调理气血的有效方法
在众多的艾灸方法当中,我郑重其事地向大家推荐督脉灸的灸疗方法,这是作为非药物疗法的中医优势技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的推广项目。
1.督脉灸的三大要素
据说督脉灸,源自皇家内庭,历代为皇家贵族养生之用。它具备三大要素:
1.) 艾绒:
艾绒辛温烈性,能通十二经,振奋元阳,祛寒逐冷,除风燥湿,调理气血。《本草纲目》谓:“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大矣"。
2.) 生姜:
生姜含有姜辣素,姜醇,姜烯等,在艾火热力加温后,作用增强数倍,渗透至人体穴位,扩张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病理代谢产物排泄,适宜虚寒病症。
3.) 专用中药粉:
专用中药粉包括,强直发疱方、强直不发疱方、产后哺乳专用月子调理方、产后身痛调理方、产后万能调理方、补益气血调理方、腰突散调理方、腰损散调理方、活血化瘀调理方、温里散寒调理方。
2.督脉灸的禁忌
1.)督脉灸治疗期间须忌口,以防止病情复发,如所有酒类、海鲜类、狗肉、羊肉、鸡肉、韭菜、黄瓜(帶刺的)、辣椒、香菜、香椿都要禁食。发烧与高血压、糖尿病重症患者,也不建议做督脉灸。做完后,不可立即洗澡,以免感受风寒之邪;
2.)装有心脏起搏器者、出血倾向性疾病者、局部皮肤破损、感染者、孕妇及过敏者禁用;
3.急性损伤者须在24小时以后使用;
4.用后若患处皮肤有过敏反应,应暂停使用,防止感染,待过敏现象消失,可继续使用。
五.督脉灸的适应范围
1.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炎、骶骨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
2.预防、保健与抗衰老、增强抵抗力。督脉灸对于没有疾病的人,能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
3.女性的一切寒性疾病,如月子病、痛经、面部黄褐斑、雀斑、痤疮等。
4.美容。
六.督脉灸的操作方法
1.体位:令调理者裸背附于理疗床上;
2.取穴:医者确定大椎穴至骶骨长强的脊椎走向;
3.消毒:以75%的酒精棉球,自上而下,沿脊柱常规消毒3遍;
4.涂抹姜汁:沿脊柱凸部,涂抹姜汁;
5.撒督灸粉:沿脊柱均匀撒药粉呈线条状;
6.敷盖桑皮纸:将宽10cm,长40cm的桑皮纸,覆盖在药粉上面,桑皮纸的中央对准督脉;
7.铺放姜泥:从上往下将姜泥放置在桑皮纸中央,姜泥底宽3cm、高2.5cm、顶宽2.5cm,呈梯形;
8.放置艾柱:长度按姜泥尺寸;
9.点燃艾柱:以线香点艾柱,任其自灭;
10.移去姜泥:灸疗要求完成后,清理工作区域卫生;
11.引火下行灸:针对调理目的,在调理者手足选穴,祛除火气;
12.每次2小时,10天一次,3次一疗程。
体寒气血虚怎么调理?
体寒气血虚,一般需要温阳散寒,补气养血为主。所以临床上可以服用右归丸和益气养血口服液进行治疗,饮食上还要多注意营养,多吃瘦肉,由于体寒,与阳虚为主,所以需要多运动锻炼,运动可以升阳,气血虚弱重点需要注意饮食营养,不要熬夜。
气血虚该如何健康饮食?
谢谢悟空问答官方邀请
先了解下什么是气血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代谢、活动、免疫的根本。
气,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为阳;
血,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为阴。
一阴一阳,主宰人体健康。
再看气血亏虚的症状1.失眠多梦,气血亏虚导致心神不安,影响到大脑的工作休息。
2.免疫低下,气血亏虚导致表气不固,第一道免疫功能丧失殆尽。
3.面色黄白,气血亏虚导致运化无力,各处毛细血管供血不充足。
4.身软无力,气血亏虚导致供应不足,各器官组织虚损无力。
5.虚汗频出,气血亏虚导致体内火旺,不断排汗来降低体内温度。
6.月经不调,气血亏虚导致血气失运,影响月经时间和经血量。
气血亏虚的食补气血亏虚的根源在于脾虚,脾把食物的精微输送给心肺,由心肺生化气血,输布全身。脾虚会导致气血化源不足,出现气血亏虚的症状。
所以,补充气血的根源在于补脾,要多吃补脾益气的食物。
黄色食物:黄豆、玉米、小米、南瓜、红薯、胡萝卜等。
甘味食物:山药、大枣、蘑菇、糯米、赤豆、薏米、桂圆等。
温性食物:扁豆、猪肝、红糖、牛羊肉等。
补气血的中药推荐黄芪、阿胶、人参、当归、地黄
气血亏虚生活中要注意:1.细嚼慢咽,减轻脾的工作负担,这样可以运化有力,气血充盈。
2.减少熬夜,熬夜是最损耗人体气血的。
3.劳逸结合,过劳或是过度安逸一样会伤及五脏,损耗气血。
4.心态平和,过激的情绪会大量消耗人体气血。
5.排遣压力,巨大的生活和精神压力会损耗气血。
以上回答属于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评论,分享看法。收藏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健康非常道,每天听三甲营养主任医师道健康,致力成为您身边最贴心的健康养生专家。
女性气血虚该如何正确调理?
中医认为脾和黄色是相对的,脾虚的人,皮肤会偏黄,这种黄是毫无光泽的黄,也是亚健康状态的标志。女人气血虚怎么调理呢,中医上,脾是可以用食物化生为气血的,血足气色自然好,所以通过食补加中药是可以让女人重返好颜值的。
坚持内服中药调理,可以调节体质,调和气血。因为引起每个人气血不和的原因不同,建议找中医师辨体质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用药。
女性补气血的8个偏方
1、补气
脾虚气血不足,大脑就会缺氧,人就总是累、困、乏,久而久之自然影响到身体的修复,憔悴是自然的事。“气为血之帅”,气可以率领血运行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提供营养。气血不足、气血不通,会导致脸部不够“营养”,破坏脸部皮肤微环境。气虚者需补气,补气的药物有人参、黄芪、党参等;
气虚的食疗
(1)气虚
①补益食品:牛肉、羊肉、枸杞、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
②补益膳食:山药百合莲子汤;参药煨乳鸽;五香牛肉;花生大枣烧猪蹄。
③忌食少食:荞麦、柚子、柑、金橘、金橘饼、橙子、荸荠、生萝卜、地骷髅、芥菜、薤白、君达菜、砂仁、菊花、茶叶、山楂、佛手柑、槟榔、大蒜、苤蓝、萝卜缨、芫荽(香菜)、芜菁(大头菜)、胡椒、荜拨、紫苏叶、薄荷、荷叶。忌烟酒。
(2)血虚
①补益食品: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②补益膳食:当归熟地乌骨鸡;山药牛腩煲;怀菊带鱼;玫瑰怀菊露。③忌食少食:海藻、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荸荠、大蒜等。血虚者需补血、养血、生血,补血的药物有当归、阿胶、熟地、桑葚子等;气滞者需通气,通气的食物有山楂、玫瑰花等;血淤者需活血,活血的食物有藕节等。
2、祛湿
气血不足、气血不通的形成有很多原因,比如体内湿气重,湿气会阻塞气血运行的通道,就好像一个人在沼泽里走路,会影响面部的气血运行。湿气会导致脾虚,脾虚又会加重湿气;恶性循环,阻碍气血运行。
3、戒掉冷饮
现代人好喝冷饮、穿短衫、吹空调等导致虚寒体质,体内有寒,会凝滞气血的运行。除了生活中要避免熬夜、少吃冷食少喝冷饮,并注意保暖外。
4、少生气
另外,有些女性总爱生气,或是对别人发脾气,或是自己生闷气。中医认为,怒伤肝,而女子以肝为先天。常常生气会导致肝血不足和肝气郁结。肝血不足,会导致脸部皮肤营养不够;肝气郁结,会导致气血不通;进而使皮肤出现暗黄、干燥、脱皮等。
5、改善体质
改善体质是根本,内服中药+食疗是关键,通过食疗也能够起到改善气血的作用。气血不足、脾胃不好的女性可以经常吃些红枣、淮山、小米粥;肝气郁结的女性可以经常用玫瑰花泡水喝,用佛手瓜煲汤、做菜;痰湿的女性可以经常用陈皮、白扁豆、橘红来煲汤;体质虚寒的女性可以在月经前多喝生姜红糖水、四物汤,前者的作用是“温通”,后者的作用则是“补和通”。
6、加强锻炼
我们还必须加强锻炼。现代人缺乏正确的锻炼,使人体变得静多动少,这就造成体内气血淤滞,运行不畅,身体出现各种不良的反应,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锻炼,畅通气血。
7、经络疗法
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消散淤血,并坚持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重要穴位,对延缓衰老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8、日常保养
调整作息时间
每天晚上十点前就寝,夜间是身体排毒的时间,越晚睡觉身体排毒就没有那么好,体内的垃圾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如果睡眠不好,皮肤就会变得黯淡无光,久而久之成为了别人口中的“黄脸婆”,所以睡眠很重要。
注意午休时间
每天的午休也很重要的,午休时间无需太长,一个小时内就好。午休可以让大脑和身体得到短暂的休整,让气色变得更好,还利于下午更好的投入工作。
注意防晒
室外紫外线比较强,所以注意防晒,即使是冬天,也要注意,减少色素得沉淀。
注意饮食
生活中我们吃的食物又的也会引起黄脸婆的现象,比如胡萝卜,南瓜,芒果等,这些含有胡萝卜素多的蔬菜水果,吃多了,血液循环不畅,也会让肌肤变得暗黄。生活中可以多吃西红柿,西红柿对晒伤后的肌肤恢复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还美白。
注意保养
平时除了使用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外,还要给皮肤增添一些营养。闲暇时间可以做个黄瓜面膜,西红柿面膜,这些美白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外敷中药面膜改善气血运行
除了以上这些外,还可以外敷中药面膜粉。可以用一些纯天然的草本药物,制作成健康的外用面膜粉。通过皮肤本身的吸收能力,改变皮肤微环境。就像肩背痛、腰痛等,通过外敷的中药,改善局部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气血不足的女性,专家建议可以用白茯苓、白术等中药打粉后制成面膜泥。对于气血不通的女性,可以用田七打粉制成面膜泥。白芷、菟丝子、薏仁等药材都有美白的功效,一般也可以放在面膜内,有改善皮肤暗黄的功效。以上中药打成粉后,可以用清水或蜂蜜调和,蜂蜜除了黏度高,本身还有滋阴、柔润的功效,是更好的选择。提醒一下,每个人的体质千差万别,面膜中药材的选择和用量也会不同,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