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副作用,什么原因会引起疱疹性咽峡炎?
最近因疱疹性咽峡炎就诊的孩子很多,为什么得病的都是孩子,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被感染上的,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吗。
先认识下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感染肠道病毒后引起的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症状,查体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腭垂的粘膜上可见多个2-4mm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
为什么得疱疹性咽峡炎的都是孩子其实疱疹性咽峡炎成人也是可以得的,只是比较少见,儿童的抵抗力没成人那么好,再加上儿童都是聚集在一起活动,容易有肢体上的接触,又不像成人那么注重卫生,所以很容易被感染上肠道病毒。
什么原因会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几乎属于同一种病,可以说是一种传染病。所以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患者,或者感染了肠道病毒而没有症状的人都有可能传染给他人。一般通过肠道或者呼吸道传播,也可以经过手、衣服、玩具、食物等传播。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幼儿园里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玩了玩具以后,病毒残留在玩具上,另外一个孩子再去接触这个玩具,手再放嘴里,导致病毒如嘴引起疱疹性咽峡炎。
很多都是通过玩具传播如何确定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很多家长来诊室前已经发现孩子喉咙长疱了,会主动和医生说,这就很好判断了,因为孩子一哭,家长就很容易自行看到口腔内有灰白色疱疹。但很多时候首发症状以发热、厌食为主,年龄大点的会自己诉说喉咙痛,婴幼儿会有流涎、哭闹的症状,还有些手脚、屁股会发出红色斑丘疹的表现,这个时候就需要带医院让医生看下喉咙有没有疱疹。
有些孩子咽痛会将手放嘴里抠怎么预防疱疹性咽峡炎首先要教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将玩具放嘴里,不要把手放嘴里。在夏秋季疱疹性咽峡炎高发的季节不要去公共场所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门戴口罩,和已经确诊的孩子不要接触,家长自己也要注意卫生,下班回家和孩子接触前先洗手、洗脸,有些家长诉说孩子一直待家里怎么也会得病,其实是家长自己把病毒带回家传给了孩子。
勤洗手可以有效阻断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什么样的感冒药属于儿童感冒药?
现在市面上推广着各种儿童药,什么药属于儿童感冒药这确实让妈妈们比较头疼。不过一般在药的外包装和药盒上都会有说明的!而且都会有些卡通和儿童,小儿,的字样,那些比较常用的我也列举下:
小快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主要是功效抗病毒,消炎。治疗小孩流行性感冒。这种用的比较多,效果比较显著,如果这个药吃了,宝宝没好转,我就回马上带去医院。
美林-布洛芬,相对现在市面上的所有退烧药来说,是相对最安全的!一般宝宝高烧超过38.5℃就要喂些了,一般药效在半个小时后。
吃了一般都会退下来,但可能持续4个小时就要再喂一次了。
复方小儿退热栓:主要于小孩感冒发烧,止痛,退热。治疗小孩发烧。
常用的有妈咪爱(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这类个人感觉效果不大,平时调节肠胃的时候可以用用!
思密达(蒙脱石散),很多妈咪说效果好?很多妈妈在我群里反馈,宝宝不爱喝,甚至喝了会吐!但是也要因人而异!
999小儿感冒颗粒:主要说是治疗小孩感冒后头痛、发热,如果有痰咳不出来。可以试试
还有其他我不一一列举,我日常的文章也有发布这类的内容,可以看看我写的文章。上面几种就是最常见的了,说了那么多不是要让美妈们都去买,平时备个1,2种够了,关键还得预防生病。如果真感冒了,还要在医生下指导用药。或者自己吃了什么药没效果,也要跟医生说!
希望对你有帮助,关注:【十二美喂养艺术】,有问题可私聊我哈有的人饮用蒲公英茶后腹痛?
欢迎阅读!请点击关注,分享合理,安全用药常识。
任何一种中药,都有寒热温凉,酸辛苦甘咸四气五味的存在,中药治病是以药物的偏性治病,如用寒性药治疗热性病(热则寒之),用热性药对治寒性病(寒则热之)。没有一种药适合所有体质,能治百病之理。而中医治病方法是辨证论治,并非是论药而治,是根椐证候来用药治疗。如辨证为热毒蕴结证候,就可投以清热解毒药,绝不会投以温阳助火的药物来治疗。所以,能否服用蒲公英,必须以自身的体证来选择使用。现在来分析一下喝蒲公英茶后腹痛,双脚冰冷的原因。
蒲公英味甘苦,性寒,在中药饮片分类中,属清热解毒药类。主要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常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的治疗。从以上蒲公英的药效与作用,我们知道蒲公英是苦寒的药性,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针对治疗的证候是热毒蕴结的热证,也就是西药所认为炎证,对人体组织的发炎痈肿,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不错,蒲公英的确是一种无毒可食的野菜,在饥荒年代曾救过不少饥饿无食人的性命。但我们也应看到,不少阳气不足,体质虚寒的人食后呕吐清水,腹痛腹泻,手足寒冷的副作用。
蒲公英的确是一味良药,现在临床上有不少含蒲公英中药制剂,如蒲地蓝等。但都应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制剂当中。所以蒲公英并非人人皆宜的保健品,而是一味有寒性的药品。这点,希望大家记住,中药的偏性用对了是药性,用错了,就是毒性。喝蒲公英茶后有腹痛,双足冰冷的症状是不正常的,建议停服。
谢谢阅读!
三岁宝宝一不小心感染上水痘?
3岁孩子得了水痘,千万不要去吃阿昔洛韦这种抗病毒药物,因为这种药物对肾功能影响非常大,用这种药物治疗,反而容易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
水痘的治疗关键是做到两点
第一,不要有并发症。
严重的水痘患者,特别是免疫力极度低下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脑膜炎及肺炎,甚至肺水肿等死亡的病例,所以,水痘患者,有必要用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毒扩散。
3岁的孩子,可以选择双黄连口服液或者蒲地蓝口服液这种抗病毒的中成药治疗,这种药物毒副作用较少,效果也不错。
第二,不要留疤。
很多水痘患者,皮疹满脸都是,如果是夏天,出汗较多,再加上瘙痒引起的搔抓,可能会导致水痘破裂甚至水疱感染,反复感染的患者,就容易留疤。
临床上,可以用炉甘石洗液涂水疱,炉甘石洗液有明显的收敛止痒作用,也可以防止水疱感染,防止疤痕形成。
其他还可以涂百多邦软膏或者夫西地酸软膏,控制皮损的感染,预防疤痕形成。
儿童万能药蒲地蓝被要求修改说明书?
谢邀!
儿童万能药蒲地蓝被要求修改说明书,你认为蒲地蓝还能放心服用吗?“蒲地蓝”居然成了儿童万能神药?
这大大地颠覆了答主的认知。
至于药监局要求的修改说明书添加的事项,不过就是推卸责任的敷衍行为,除了继续忽悠老百姓,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未修订之前蒲地蓝说明书何以如此混乱我们先来看看修订前的几种蒲地蓝制剂的说明书:
相同成分,三种不同制剂,说明书却存在巨大差异。
尚不明确,是中成药“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项的标配蒲地蓝制剂也不例外,三种制剂不良反应、禁忌项都是中成药的标配【尚不明确】。
胶囊、口服液的注意事项也是【尚不明确】的标配。唯独片剂却标注了十大注意事项。
这十大注意事项从何而来?
并非儿童药,何以成为儿童万能神药?胶囊和片剂的剂量用法项标明【小儿酌减】。
这就清楚的宣告,这种中成药根本不是儿童药。
我们知道,现代药物的作用讲究的是有效成分,其作用最为讲究剂量-效应关系。药物从最初研发的体外实验开始就要求精准的剂量效应(药理和毒理)关系。到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剂量效应(生物效应)关系是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的核心数据。
多数药物都是按照使用者的公斤体重数来计算剂量,儿童用药的剂量要求更是严格。
通常,同时可用于成年人和儿童的药物,儿童用药最多是成年用量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很多药在儿童必须严格按照体重计算。
反观蒲地蓝的片剂和胶囊剂,儿童用药剂量项仅仅给出了模糊的【酌减】。
什么叫酌减?减多少叫酌,多少叫不酌?
完全不负责任!
而口服液,更是完全没有成年和儿童用药剂量的任何信息。难不成3个月的婴儿跟100公斤成年人剂量一样?
完全不讲剂量效应关系,这是药吗?
其实,不讲剂效关系,没有影响。
因为,根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些东西有任何药物作用。
像口服液标明的药理毒理,全完是体外实验的初步结果,没有任何意义。
这些东西,体外即使表现出一定抗菌作用,有浓硫酸、盐酸效果好吗?
甚至,远远不及浓盐水和糖水更有杀菌效果。
几乎所有中成药上市前都没有经过临床试验验证——这就是【尚不明确】是几乎所有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 项标配的秘密所在。
像此前,红毛药酒事件闹出那么大动静,有律师动用法律手段申请公开红毛上市前临床试验的资料,事情不也是不了了之。
为什么?
根本拿不出。
无论是制药企业,还是药监局。
系列中成药说明书修改,不过是推卸责任的走过场最近两年,药监局连续出公告,要求很多中成药修改说明书。
像这次蒲地蓝说明书的修改,改了什么?
增加的这几项“不良反应”几乎是大多数药物所共有的。
以蒲地蓝含有的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这四种中药材来说,几乎不会产生要求标注的这几项不良反应。
至于禁忌项“对本品及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就是个笑话。 中成药含有N的N次方种化学成分,如何确定对其中的哪一种成分过敏?
至于注意事项项,我们还是结合药监局最新下发的修订后说明书的范本说说。
相对于修改之前,修订后的说明书一下子就立起了牌坊:
消灭了【尚不明确】这一中成药的标配。
注意事项项下面一下子冒出“十大”。
药监局的要求的这十大注意事项从何而来?
请给出相关试验的原始资料,无论是公开发表的还是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消灭中成药说明书中的尚不明确,大概是药监局的一项核心任务每种中成药说明书迟早都会修订。
蒲地蓝成为儿童用万能神药,说明我们的儿科医生们良心大大的坏了理由就不多说了。
每一个给孩子开过蒲地蓝,乃至任何中成药的儿科医生,良心都坏了。
PS.辛辛苦苦码了这么多字,预计很难过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