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热有哪些症状,应该吃点什么药?
常见的牛黄清胃丸、黄连上清丸、藿香清胃胶囊都是治胃火的药。胃火症状有苦口、口臭、舌苔厚且白、咽喉红肿、牙龈胀痛。跟普通上火不同的是,为何不能靠简单的喝水就能去火,要和饮食药物搭配治疗。同时可以吃西瓜、梨、冬瓜、黄瓜、苦瓜,这些食物都是去胃火非常有效的果蔬。
胃热脾虚的症状有什么?
会导致人体出现肺金失养,最终引起人们出现胸闷、气短、头晕脑胀、气促气喘等等肺气虚的表现。还会引起人们出现肠胃相关的疾病症状,比如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偶有恶心呕吐之症,也会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导致人们精神不振、情绪起伏大、失眠健忘等等。
人体最常见五种上火症状?
吃了龙眼今天喉咙痛;嗑多了瓜子,长了口腔溃疡;吃了烧烤,脸上长了一颗痘……
在不少人口中,从嘴巴起泡到长痘、便秘,好像什么都是上火的错。
那么,究竟什么是上火?
中医论“上火”"上火"一词最早出现于清代医家李冠仙对于头疼病机的论述,”民间又俗称“热气”。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火”,它能产生热量,提供生命的能源。 在一定范围内的火是必需的, 但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了, 会表现出病症,统称“上火”。
“上火”(热证)的临床表现有轻有重,常见的重症比如中暑,多在处于温度过高、缺 水、闷热的环境下时间过长所 致,可出现发热,甚至昏迷,是 一种典型的外感火热证。
而通常所说的“上火”一般比较轻, 多属于中医热证的轻症,如不伴有全身热性症状的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
“上火”的类型根据人的脏腑来说,上火又可分为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肾火。
(1)心火:心主神志,在窍为舌,舌诊中舌尖为心,舌尖红有芒刺则为心有热象,可出现舌痛,口舌生疮,心烦意乱等症状。
(2)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 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3)胃火:大多是吃出来的毛病,过食辛辣之品、嗜酒等导致胃热炽盛,出现便秘、口臭、 口舌生疮等。
(4)肝火: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 动的人为“肝火大”。肝主疏泄,调畅气 机。肝在窍为目,肝火旺盛上蒸于头目,则出现眼干眼红、分泌物过多、头晕、 耳鸣、口苦等。
(5)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 耳鸣、耳聋 、 发脱齿摇 、 睡眠不安 、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如何治疗上火治疗上火应先预防上火:
(1)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尽量不熬夜。
(2)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辛辣、油炸、 油腻食品,少喝酸甜、冰冻饮料,少抽烟喝酒,多吃水果蔬菜, 多喝水。
(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乐观、少动怒, 放轻松减少心理压力。
上火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健康问题,以下食疗不妨一试:
(1) 治疗心火:可以通过喝一些莲子汤来治疗心火,在熬制莲子汤时用大约30 克未去莲心的莲子、用纱布包好的栀子15克、适量的冰糖,用小火煎熬。
(2)治疗肺火:肺火可以通过吃猪肝的方式进行治疗,用新鲜的猪肝一付、用纱布包好的菊花 30 克,用水煮至猪肝熟透后。连猪肝带汤一起吃下。
(3)治疗胃火:先取可食用的石膏粉30克用水煎煮,过滤后保留上层清澈的汤液,再加适量的绿豆、粳米,熬制成粥状后服用。
(4)治疗肝火:可以通过喝适当的梨水来治疗肝火,将两个新鲜的梨子洗净削皮切块后,再加入10克捣碎成末的川贝母,加入适量冰糖,用水煎煮后服用。
(5)治疗肾火:吃猪腰可以治疗肾火,用新鲜的猪腰两只,加入15克枸杞、15克山萸肉,在砂锅中用水煎煮至猪腰熟透,然后连猪腰带汤吃下。
最后提醒一下,如果反反复复出现“上火”,应去正规医院诊治,排除器质性的病变和原发病,切忌盲目用药,过度用药耽误和加重病情
舌头灼热感是怎么回事?
舌头如果发现了有灼热感,需要到正规医院做相关检查,考虑患者可能属于糖尿病,可以测一下血糖,看有没有增高的现象,但是也有可能是因为胃火肝火旺盛的原因造成的,如果排除属于糖尿病,可以使用牛黄解毒片去火的药物来进行改善,并且要吃清淡的饮食。
胃寒和胃热怎么区分?
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胃寒与胃热都是胃病的常见证候。二者是非常容易区分的。
胃寒与胃热的致病原因不同,胃寒主要是由于过食生冷寒凉或保暖不周外感寒邪所致;胃热主要是过食辛辣温燥食物或邪热犯胃所致,也有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犯胃导致的。
胃寒与胃热的临床表现不同,胃寒食欲差,胃部饱闷,胃脘发凉,喜欢吃温热的食物,胃热胃脘灼痛,食欲旺盛,吃得多,饿得快,喜欢吃冷食、喝冷饮;胃寒往往口中无味,胃热则出现吐酸、口臭等,或齿龈肿痛,溃烂出血等;胃寒大便溏薄或泄泻,胃热大便热臭或便秘;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常见胃寒的表现,急性胃炎、口腔炎、牙周炎常见胃热的表现。
胃寒与胃热的调理方法不同,胃寒宜温中祛寒,常用的药物如高良姜、生姜、草豆蔻等,常用方剂如理中丸等;胃热宜清热泻火,常用的药物如生石膏、黄连、知母等,常用方剂如清胃散等。
“十人九胃”,无论是胃寒还是胃热都非常常见。根据“热则寒之,寒则热之”的原则,胃寒者平时要控制吃寒凉食物,还要做好胃部的保暖;胃热者要控制吃辛辣油炸肥腻等温热食物,还要控制情绪,避免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