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症状是哪里疼,胰腺炎一般哪个部位疼?
胰腺本身属于腹膜后器官,所以疼痛相对较后。如果从正常解剖位置看,属于左肋下痛,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但是胰腺炎,因为胰腺比较落后,所以有些人会出现腰痛的症状。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有时胰腺炎疼痛部位的定位不准确,因此影像学检查非常重要。最好考虑CT检查,因为在超声检查下,有些病人的腹膜后不能清楚显示。
胰腺炎是什么症状?
胰腺炎主要是上腹部或者是左上腹部出现剧烈疼痛的症状,一般在弯腰或者做起来身体前倾的时候能缓解症状,普通胰腺炎一般5天左右症状就会缓解,如果出现疼痛难忍的现象最好是到医院做相关检查然后做相应的处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清淡饮食。
胰腺炎进了重症区危险吗?
都进了重症区了,那肯定很危险了啊!这也是说明是急性胰腺炎,是危及生命的疾病!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每天会分泌大概750-1500ml的胰液。这些液体是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主力部队,可以调节人体的血糖。胰腺看似不起眼,一旦发炎,无论急性发作还是慢性损害带来的影响都不容小觑。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在临床上,胰腺炎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两种。急性胰腺炎一般根据临床严重程度分为三种类型:轻症急性胰腺炎:以胰腺水肿为主,一般情况是由于患者自身原因引起的,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中毒重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对来说严重的多,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患者甚至可能在病发后数小时内死亡。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如何识别急性胰腺炎?腹痛是胰腺炎最常见的症状;
突发性腹痛,以上腹部、左上腹持续性钝痛、绞痛为主,严重的会伴随恶心呕吐、放射至腰背部;患者仰卧时疼痛感会加剧,坐着或者保持前屈位时疼痛感有所减轻,常见的解痉止痛药无法缓解这种疼痛感;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发病中还会出现中毒发热的状况。
急性胰腺炎非常危险重症胰腺炎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比如坏死性胰腺炎的死亡率在70%左右,另外胰腺手术也存在很多致死性的并发症,比如胰漏和出血等。急性胰腺炎可引起重要脏器功能的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可能是休克及肾功能衰竭,可表现为血压下降、无尿等。
最要命的是呼吸功能衰竭,当患者呼吸急促、胸闷甚至喘不过气来时需要吸高浓度、大流量氧气,有时甚至还要切开器官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急性胰腺炎非常凶险,一些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病后可能会于一周内死亡,严重的24小时内就会猝死。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胰腺炎的黄金急救时间急性胰腺炎病发后的48小时,是黄金救治期。
一旦患者发觉自己的状况不对,怀疑可能是急性胰腺炎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向专业医师求助,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胰腺炎往往会因为表现而被误以为是胃肠疾病,所以在发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早地向专业人士求助,排除胰腺炎的可能性,以免延误。
胰腺癌一般哪里会出现疼痛?
当出现疼痛时,胰腺癌可能已经到了晚期,所以凭借疼痛来判断胰腺癌,不是最佳方式;另外胰腺癌的疼痛,还容易与其他疾病的疼痛混淆。
胰腺癌的疼痛:疼痛多位于中上腹或左、右上腹部,少数患者则可能出现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部疼痛,如果癌变持续进展累及周围器官或神经,疼痛还可放射至后腰或会阴等处。
但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可以提早进行检查。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症状的病人。 2.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3.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4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 4.慢性胰腺炎患者。目前认为慢性胰腺炎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5.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患者。 6.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合并胰腺癌者。 7.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胰腺癌发病率升高。8.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我中心就有胰腺癌出现腹部疼痛,并有糖尿病情况的患者。
来寻求胰腺癌治疗方案的是王先生,患有糖尿病,属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今年二月,他因上腹部持续疼痛两三天,与平时胃炎、肠炎的疼痛类似,幸好他没继续扛着,及时到医院做了CT和超声检查,发现是胰尾部腺癌。虽然仅是胰腺尾部发现占位病灶,但当地医生考虑到胰腺位置特殊,癌细胞容易侵犯到附近器官,一般病程进展迅速,诊治难度较大,建议他找权威医院寻求全面的多学科会诊方案。王先生及家属,经过多方打听,最后选择与国际诊疗接轨度最高的美中嘉和。请看多学科会诊现场讨论:
讨论1
是否可手术治疗?
手术是胰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仅10%~15%的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20%,术前评价为可切除的患者中最终仅约50%的患者施行了根治性切除术,其余患者往往因为术中发现转移或者大血管受肿瘤侵犯而无法完成根治术。
能否做手术需要综合评估,目前来看,胰尾部肿块较前略缩小,局部侵犯左侧肾上腺脾门血管,还未有远处器官的转移,属于可做根治性手术的范畴。但血管受侵犯的程度是否严重,糖尿病患者是否能耐受手术,须请外科医生评估,争取进行手术。手术后,可继续进行化疗。
也就是说,治疗胰腺癌相当于打两场战争,第一场是打”局部肿瘤“,主要指手术切除肿瘤。第二场是针对通过血液、淋巴管传播的微小转移灶,通过全身化疗来治疗。
讨论2
若未达手术条件,采用何种治疗方法?
目前若未达手术条件,可进行同期放化疗或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
同期放化疗,即在放疗期间,主要以口服化疗为主,也可采用静脉化疗。目前,较有效的常用药物有健择、5-fu、丝裂霉素、表阿霉素、环磷酰胺、卡铂等,可缩小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而同期放疗,作为一种局部疗法,与化疗形成“组合拳”,有效地歼灭癌细胞。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是近年来放疗所取得的一个突破性进展。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顾名思义:它会让射线从各个方向聚焦到一点,可以把肿瘤的剂量调得非常高,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辐射量又非常低。它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找准肿瘤位置,一旦位置确定,周围的正常组织可以尽力保护好,这个治疗剂量可以做到非常高。就因为放疗的剂量可达到非常高,所以疗效显著。
通过体部立体定向放疗可达到降期目的,使部分潜在可切除甚至不可切除的局部中晚期胰腺癌获得手术切除机会;体部立体定向放疗还能杀死周边组织的癌细胞,起到缩小肿瘤,防止癌细胞转移的作用;胰腺癌患者常患有腹痛、腰背痛,放疗可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学科会诊专家现场看片讨论胰腺癌治疗
会诊结论
经过详细讨论,会诊专家给出如下意见:
请外科医生评估是否可行手术切除,后行同步放化疗或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
胰腺炎和工作姿势有关系吗?
很多人是得了胰腺炎后才去了解这个病,胰腺作为机体腹腔内器官,其发病与外界体位姿势改变没有直接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跟你说下引起胰腺炎的原因是哪些?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大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都会有急性发作的持续、剧烈的上腹疼痛,可能伴随着恶心、呕吐或者发热。
总结一些可能引起胰腺炎的原因:
胆石
胆石可引起壶腹部机械性梗阻。尚不清楚胆石通过诱导胰腺炎的机制。目前已提出两个因素可能为胆源性胰腺炎的触发事件:一个是胆石通过时壶腹部暂时性梗阻导致胆汁反流进入胰管,另一个是结石或水肿(由结石通过导致)引起的壶腹部梗阻。
降低胆源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次数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当患者的胆源性胰腺炎初次发作时施行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酒精
长期以来,酒精被认为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酒精对胰腺的影响是剂量相关的:一个人喝的酒越多,风险就越大。大约10%的长期酗酒者发生临床上急性的胰腺炎发作,在美国,大约30%的急性胰腺炎病例是由酒精引起的。胰腺损伤的确切机制、影响酗酒者发生胰腺炎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及只有小部分酗酒者发生胰腺炎的原因尚不清楚。
吸烟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吸烟都被认为是饮酒者急性胰腺炎的一个危险因素。而最近的一些研究则强调,吸烟是急性和慢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尚不清楚。
高甘油三脂血症
血清甘油三酯浓度高于1000mg/dL(11mmol/L)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发作,但是尚不清楚这种情况下炎症的发病机制。1%-4%的急性胰腺炎病例可能是由高甘油三酯血症引起的。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获得性原因包括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妊娠、雌激素或他莫昔芬治疗、糖皮质激素过量、肾病综合征和β受体阻滞剂等。
侵入性操作后
在接受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的患者中,有35%-70%发生无症状性高淀粉酶血症。若高淀粉酶血症伴有严重的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常伴恶心和呕吐),则一般可诊断为ERCP术后胰腺炎。
除了上诉因素外, 高钙血症、基因突变、药物、妊娠、感染、创伤等因素都可能成为急性胰腺炎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