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轻度焦虑症的表现,吃抗抑郁的药是一种什么感觉?
抗抑郁的药有很多种类,具体要根据抑郁的严重程度,有专科的医生开具处方。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用药,我本身也是一名执业药师。对药性比较熟悉。常用的抗抑郁的药有5种。分别是盐酸舍曲林,氟西汀,西太普兰,帕罗西汀,度洛西汀等。这类药 SSRI类抗抑郁药。具体的药理就是阻断大脑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改善人的情绪。
当然还有很多种,例如文拉法辛,瑞波西汀,米氮平等等。每一种抗抑郁药服用的前期都是有不良反应的。所以这中间有一个耐受性。因为抗抑郁的药起效需要2~3周的时间。但是不良反应的时间可能在服用2~3天就会出现。甚至是在服用当天就会出现不良反应。现在的新型抗抑郁药不良反应都较少,基本都能耐受。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口干恶心头痛等。基本都能耐受。不良反应都很轻且比较短暂,所以在服用抗抑郁药的前期,在药物的治疗效果还没有起效的时候,最先感受到的是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有些人服用抗抑郁的药的时候,可能身体的不适会加重。再加上抑郁症导致的躯体症状。所以很多人都选择放弃吃药。认为是越吃越严重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所以一定要坚持服用,耐心等待治疗效果的显现。
等抗抑郁的药达到了一定的血液浓度。起效以后。就会感觉症状一点一点的减轻。包括身体上的不适。以及抑郁症引起来的躯体症状。我在指导抑郁症患者用药的时候。根据反馈的情况。氟西汀起效后。人感觉比较兴奋。帕罗西汀起效后。人比较健谈。舍曲林起效后,人比较不急不躁,凡事比较沉稳,比较稳妥。西太普兰起效后,人感觉比较潇洒,凡事不再斤斤计较。办事比较洒脱。氟伏沙明暂时还没有遇到吃这个药的反馈信息。以上这4种药是比较常用的。当然还有瑞波西汀,服用后人比较刚直,米氮平,服用起效后人比较随和。但是带有严重的嗜睡,并且还会引起一体重增加。每一种抗抑郁药都有利有弊。如果经过2~3周的服用不见效,或者不能耐受不良反应。那就咨询主治医生,寻求更换药品!
抑郁症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大部分都能得到良好的缓解。严重的难治的抑郁症患者。需要多种药物合并治疗。具体与主治医生的诊断用药为准,积极的治疗合理的用药,早日摆脱抑郁,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在的抗抑郁的西药层出不穷。为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福音!
一点小事就会很急然后就发脾气?
你女朋友跟我媳妇脾气很像,我媳妇就像炮竹一样,一点就着,有时候还会原地爆炸,今天冒着挨揍的风险扒一扒我和她之间的恩怨情仇。
我媳妇她是那种平时贼好,可是一生气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而且每次生气至少要有一天的缓冲期,才会消气。家里的大事上,她挺信赖我的,基本都是我拿主意,这一点还算和谐,她就总是揪着一些小事发火。
比如她刚拖完地,我不小心踩个脚印,马上发作,她会说我不珍惜她的劳动成果,不心疼她,不爱她了,可是我真的不是故意的,从那之后,我就不用她拖地了,接过了拖地的重任。
有一次我拖地被她踩了一个脚印,我就开玩笑的说,你看你也踩脚印了吧,她一脸委屈,要哭的表情说,你不就是拖个地嘛,你不想拖就直说,至于这么拐弯抹角吗。
还有她喜欢给我转发抖音,起初我是看的,但是后来我发现,她转发的都是一些女生在家地位多么高,老公在家多么受气的视频,时间久了我就不爱去看了,有一次她玩我手机,被她发现好多她转发的视频我都没点开,她生气了,经过了一番批斗,最后总结为我不在乎她了。
类似的小事争吵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后来我俩进行了一次卧谈,我问她为啥你那么爱生气呀,她说其实她就是想引起我的注意,想让我多关心她一些。
对于感情我是一个比较木讷的人,不太会表达。天凉了我会偷偷帮她盖上被子;卫生间地面有水,我会默默的清理干净;吃鸡肉的时候我会专挑鸡排的地方吃。虽然这也是一种关心,可是同时她更需要你时常的哄哄她,她更想做你的小女孩。
对于爱因小事发脾气的女生,可以这样做:1.当她生气的时候不要跟她去理论,直接走开,兴许过一会她就好了;
2.既然她在乎小事,作为男生不要那么不拘小节,在乎她在乎的;
3.平时多关心她,多哄哄她,即使不善于表达为了她也去尝试尝试。
不要把情侣间的争吵当成一个多么可怕的事,适度的争吵是生活的催化剂,反而能增进两个人的感情,既然选择爱她,就接受她的小情绪吧。
多愁善感的女人?
这个因人而异,有些男人可能会喜欢,有些男人可能不会喜欢。 有时候,过度的情感会让人感到疲惫和无法承受,而有些男人可能会感到受到这种情感的感染,并感到这是非常吸引人的特质。
然而,一些男性可能会觉得这种情感压力过大,无法应对,从而对这种特质感到反感。因此,女人过度的愁善感可能对男人的吸引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焦虑症与高血压有关系吗?
高血压的发病率很高,目前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成年人中高血压的发生率高达20%-25%,近年来,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低龄化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焦虑。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会导致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引发高血压。
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表现出烦躁、恐惧、严重失眠,最终导致高血压。
研究发现比起无忧无虑的人来,焦虑和沮丧的男人得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1.5倍;女人危险性增加1.7倍。研究还发现如果男人说自己失去了希望,那他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比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男人高3倍。
焦虑和抑郁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都要重视这种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予以疏导和治疗。
如何缓解焦虑呢?
1. 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来降低焦虑的程度。焦虑患者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慢慢的消除忧虑、紧张和恐惧。
2. 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焦虑的非理性认知,学习新的认知模式,将新的认知模式反复应用到现实焦虑的情境中,巩固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3. 向你的亲朋好友倾诉,这种表述可以减轻你的痛苦程度,或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焦虑忧郁。
4. 暂时离开给你带来焦虑的环境,缓解一下压力和焦虑情绪。转移注意力,做一些让自己感到放松和有趣的事情,如旅游、唱歌、听音乐、看电视、游泳等。
5. 做些适量的运动如跑步等,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6. 学习一下简单而有效的放松术,如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给予自己一些暗示和指导语,吸、呼、吸、呼、呼气时尽量告诉自己,我现在很放松,很舒服,体会深深地吸进来,满满地呼出去的感觉,重复做这样的呼吸20遍,每天2次。
对于焦虑引起的高血压,目前的知晓率和控制率都比较低,所以建议大家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血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人为什么会患焦虑症?
人为什么会患焦虑症?焦虑症有哪些症状?患有焦虑症的因素达到部分共识的有,1、患者有焦虑症的家族史;2、患者儿童期或青春期焦虑症病史,比如早年就比较害羞,或接受了一些不良教育的方式;3、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创伤事件,其中包括患者受虐等;4、女性,未婚、离异、丧偶、教育程度低、失业低收入等;5、共病精神障碍,尤其是抑郁症;6、既实性事件发生带来的冲击或刺激,感觉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低于所要达到的预期等。
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精神病学专家,在以上产生焦虑因素的观点上也是有很大分歧的,游戏在涉及到哲学和心理学对精神病学的影响,其对焦虑一词的含义所产生的分歧就更加难以愈合了,这种争论在精神病学、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中已经持续了100余年了,但是焦虑作为一个临床精神病学概念是可以确定的,因为焦虑必定是一个精神症状的精神病理状态,不论成病理学和症状学的基础上,都是可以论证的。
分歧终归是分歧,但也有共识,就如德国精神病学家所论述的那样,“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实需要的”。从这一点论述来看,我们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的,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也可以这样理解,焦虑本身就是对生活持冷漠态度的对抗性,当你感到生活无意义的时候,必定会出现焦虑,这就是我们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时候,有焦虑给我们提出了警示,可以促进我们个人相对于社会化和文化的认同,也在不断推动的我们自身的人格的发展。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焦虑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体验的组成部分,只有当焦虑给人带来持久的痛苦的时候或出现试图缓解他的不适应行为时,他才被看作是一种心理障碍。如果这么理解,我们所产生的焦虑,绝大部分是由于我们生活中的琐碎事而造成的一种情绪表现,是属于正常的焦虑而不能视为病态化的焦虑,当焦虑情绪过度或持久性的出现时,才会造成的焦虑是病态的,不论是正常的焦虑还是病态的焦虑都是负性情绪的一种表现,只有当我们正常性的焦虑出现时,才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积极正向并具有建设性的思维,但病态性的焦虑带来的是对我们生活重的影响以及病态化的迁延性。
关于具体的焦虑症症状的表现,我们需要区别出两种不同的焦虑概念,说的明了一些,也就是当我们自己体验到的焦虑的时候,这只是现象学的概念。而当我们自己体验不到焦虑的时候,这只是一个精神分析的一个理论构想(心理学概念)。其实这种概念不仅包括了心理学,同时也包括了哲学,也就是说明,所谓存在的焦虑,是现象学的不可理解的,它是边缘处境的表现,也是人类生活本质所在,是存在本身的源泉,这种说法似乎把焦虑视为同志的东西而又单一的理论去解释它了,其实这种论证的根据,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是严重不足的。
不过现在可以在业界共识的分歧较少的观点认为,焦虑症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1个就是患者与处境或环境或当事人所产生的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其次是患者有精神运动性,不安,比如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等症状出现。第三就是患者在焦虑过程中伴有躯体不适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比如出汗、嗓子发堵、口干、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计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身体部分疼痛、或不确定疼痛、全身尤其很严重两腿无力感等,不同的焦虑症患者所产生的躯体症状都不尽相同,也可以说症状因人而异所出现的症状不同或多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