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毒的症状及图片,说明您的湿气越重?
中医认为,“湿邪在,百病在,湿邪除,百病无”。
湿气,是一种津液过多的表现,而“湿气”在体内是正常存在的。对身体有害的,被称为“湿邪”,与风、暑、寒、燥、火,称为“六淫”。
湿气过重的原因!1、内在原因-----脾虚中医讲脾恶湿,就是脾很讨厌湿气,所以如果你的脾健康,你身体就不会有湿气的产生,所以说湿气的内在根本原因是脾脏虚弱,导致不能代谢湿气。
现代的人都喜欢韩流,无论是什么天气,穿的很少,露脚踝、露肚子等,这两者身体的部位,是最容易导致寒湿得侵入,所以我们要看注意保暖。
3、自身原因-----生活方式我们说湿气重根本在于脾脏虚弱,而如果你吃肉过多,或是暴饮暴食,吃的很饱,这些行为都是伤害我们的脾胃功能的。
睡眠不足,现代人把我们的睡眠是时间颠倒了,白天睡觉,晚上工作,玩手机等,这样的生活方式导致我们身体的阴阳失衡,就容易让湿气趁虚而入。
空调房,其实我们排汗是很好的祛湿的方式,但是现代人都呆在空调房里,夏天吹空调导致。
湿气“重”的4种表现,你占了几个?表现一:大便黏,难以冲下体内湿气重的人,往往在早上排便时,会感觉大便比较“黏”,其表现主要是会“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要多冲几次才行。
中医讲“湿气黏肠”,体内湿气重的人,会导致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净,溏软不成形等表现。
表现二:舌苔厚、腻体内湿气重的人,舌头会表现出很厚的舌苔,或发黄、发腻,这可能说明体内有湿热。
中医讲“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从舌头看,也能看出脾是否湿气重。
表现三:小腿发沉,全身乏力体内湿气重的人,往往会在早上起床后,感觉小腿发沉、发酸,甚至会觉得全身乏力、浑身不适,就像是身体附着了重物。
表现四:食欲差体内湿气重也会让人的食欲变差,就是那种没有饥饿感,吃一点东西就觉得胃里胀胀的,甚至吃饭时,会有隐隐的恶心感。
中医讲,“脾恶湿”,脾湿重,会影响食欲,变得不想吃东西。
三招逼走湿气,轻松甩掉大肚腩!第一招:饮食祛湿人体内管控湿气的开关是“脾”,平时注意饮食,多选补脾祛湿的饮食,可以帮我们很好地去除体内的湿气
1、祛湿食物
芹菜
体内热盛、食欲不佳、疲倦无力的湿热体质者可以多吃点芹菜。
芹菜味道清爽、口感脆,好处也多多,能清热渗湿、通血脉、健齿润喉、明目醒脑、润肺止咳。
苦瓜
苦瓜的口味有的人接受不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功用。
它清热解毒,对于祛湿也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当湿气严重引起一些皮肤问题时,苦瓜可以改善它们。
扁豆
扁豆是甘淡温和的健脾化湿食物。能健脾和中,消暑清热。解毒消肿,除湿止泻。
适用于脾胃虚弱,便溏腹泻,体倦乏力,水肿,白带异常以及夏季暑湿引起的呕吐,腹泻,胸闷等症。
2、祛湿茶饮
白鼓丁薏仁茶
——马齿苋、黄须、薏仁、赤小豆、蒲公英、芡实、山楂、淡竹叶
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祛湿,还可排除更多毒素。
黄须,可利水消肿、平肝利胆,凉血、泻热,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
薏苡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 。
赤小豆,可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
芡实,既能健脾,又能除湿。它能去除体内湿气,让机体获得轻松感,消除困倦。
黄花苗茯苓茶
——茯苓、蒲公英根、葛根、甘草、栀子、薏苡仁、赤小豆、砂仁、山药、绿豆、黑豆、百合、干姜、芡实、冬瓜皮、淡竹叶、马齿苋、陈皮、桔梗、荷叶、人参、金银花、菊花、紫苏叶
茯苓,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
蒲公英根,可泻火除湿,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葛根,归脾胃经,能够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如果湿气重常会有腹泻,葛根能够帮助治疗脾虚,缓解拉肚子的症状。
甘草,补脾益气,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痈肿疮毒。
第二招:穴位祛湿穴位按摩,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调理身体代谢,让湿气走的更快一点。
1、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后,会在膝盖内侧看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
作用:可辅助缓解月经不调、闭经、气逆腹胀、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状况。
2、丰隆穴
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拇指)。
作用:中医认为湿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湿、清神志,可辅助缓解痰湿诱发的胸腹痛、呕吐、便秘、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等状况。
3、阴陵泉穴
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处于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
作用:阴陵泉穴可以起到内化湿邪的作用,还可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辅助缓解腹胀、泄泻、水肿、膝痛等。
第三招:运动祛湿运动不仅有助于去除湿气,也能在湿气走后,塑造完美的身形,一举两得~
1、祛湿步
祛湿步,其实就是一个蹬腿的动作。
湿气大的人可以采用“祛湿步”的方式散步:双手叉腰,后面的腿往前蹬出去,脚尖勾着蹬出去。
走得不用太着急,走稳一点、慢一点,只要把腿抖起来,气血循环就舒畅开,经络就疏通。
祛湿步,可以促进腿的气血循环。腿的气血循好,湿气就能很好地排出去。
2、祛湿瑜伽
瑜伽中很多体式都可帮助祛湿排毒,这里介绍一下天鹅式:
跪坐,双脚趾靠拢,双膝分开,双手伸直,放在双膝上。
双手放于膝间的地上,十指向后,掌心向下,手臂、双肘尽量向内并拢。
深吸气,降低上体重心,屈肘,合并双肘,向前移动重心,腹部放在双臂及双肘上,双脚并拢,慢慢向后伸直双腿,直到身体重心放在双手及双脚脚趾上,抬头。
保持到不能继续时停止,呼气,回复放松休闲,呼吸正常之后继续练习。
功效:这个姿势可以强壮腹部器官、肌肉,促进代谢,净化血液,消除毒素,帮助排出湿气。
又该怎么排出去?
湿气也分类别,你还在不分类别的胡乱调理吗?
说起湿气,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了,湿气的危害性非常大,不仅会诱发多种疾病,而且非常难祛除,最重要的是不分男女老幼,患病人群非常广。
网络祛湿方法混乱不堪
网上关于祛湿健脾的文章比比皆是,也是龙蛇混杂,不乏一些三无人员的炒作,我也是看的眼花缭乱。因此要提醒各位,湿气也是分类别的,如果一概而论乱用药,用错了方法,可能不但达不到祛湿的效果,反而会伤及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人的湿气病症可以根据沾染方式,症状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分别为:寒湿,湿热,痰湿三种。
痰湿
痰湿体质发生多由各种病因导致,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湿内蕴,留滞脏腑,反过来影响脏腑功能。
主要症状为:容易困倦,出现耳鸣;面色淡黄,少血色;肚子大,而且肉很松散;四肢容易浮肿;不爱喝水,喜欢甜腻的食物;舌头肥大,舌苔厚,齿痕明显。
寒湿
顾名思义,寒湿是由湿气加上寒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夏季虽然天气热,但是现代人使用空调,加之夏季湿气大,就容易导致湿寒问题。
主要症状为:头脑发胀,手脚冰凉,皮肤容易出油,没有食欲,舌苔有齿痕,舌质暗淡白腻,大便不成型,容易腹泻。
湿热
湿热体质主要因为夏季天气热、湿气大,湿、热合并进入体内,或是因为湿气长期不除,而化热,也有可能是阳气过盛导致。
主要症状为:头重如裹;皮肤瘙痒,油腻,长痘;口苦口臭,腹胀厌食;舌苔发黄,厚腻;大便粘滞,不易冲刷。
如果分不清自己的是属于那种湿气,有一种方法对于祛除湿气具有很大的好处,这个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用黄精,决明子,蜂蜜,茯苓一起熬制饮用。
黄精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好处;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利水通便的好处;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好处;蜂蜜可以祛除苦味。四种药材组合在一起对人体祛湿健脾具有很大的好处。
以上就是我对于三种不同湿气类别的介绍,看一看自己的湿气属于哪一种,相对应的方法也是不同的。祛湿办法多种多样,适合自己体质的方法才是正确的。大家不能盲目的试用,许多禁忌的事项仍需要注意,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祛湿相关的问题,欢迎留言评论。
湿气寒气重的表现症状有什么?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头部的症状可表现为头昏沉重。身体困重、四肢沉重。还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出胸闷、大便不成形等。小便及妇女带下表现为小便混浊、阴部瘙痒等特征,还会有舌苔厚腻,这是湿病的经典表现。大便不成形,严重的会长期腹泻,这也是湿气寒气重的表现。大便后总有某些粘在马桶上。
有4种食物千万别碰?
我是趴窗看雨的小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中医认为:“湿邪在,百病在,湿邪除,百病无”,因此,体内的湿邪过多,对身体健康是有影响的。那么人体内的湿气是怎么来的呢?1:环境过湿引起的
比如夏季多雨,如果你淋雨了,以防患上感冒,这时家人会让你喝一碗热的姜汤袪除体内的寒气。除了淋雨,还有比如居住的环境总是很潮湿,或者每天洗澡后头发经常湿漉漉的、不喜欢用吹风机吹干,或者穿了湿的衣服,以及喜欢坐在地板上等等类似的情况都会湿气潜进人体里。
2:吃不利脾胃的食物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由于脾是运化水湿的,如果脾胃功能出现异常,水湿运化就会受阻,自然就形成了湿。而影响脾胃功能正常运转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暴饮暴食、不按时吃饭、经常吃油多盐味重的食物等等,长期下去都会对脾胃有影响,造成体内湿气堆积,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身体有湿气是会出现什么状况呢?对于一些运动少、经常坐办公室的人、喜欢吃冷饮、爱美人士(天气还很冷就早早就换上夏装)等等,一般体内的湿气都会聚集较多,最简单的判断体内湿气是否多的方法就是看舌苔:如果你伸出舌头看到舌苔发白,十有八九都是湿气造成的,另外,体内湿气多的人还会出现下面的症状:
1. 头发及面部经常出油
2. 睡觉留口水 (湿气饱和自行流出)
3. 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
4. 小肚子大
那么应该远离哪些可能会导致体内湿气大的食物呢?1:油炸食品
由于油炸食品含油较高,吃起来油腻,很容易上火,食用后会增强人体消化负担。而湿气重的人如果再多吃这些食物更会引发人体消化、排毒功能障碍,从而容易出现健康问题,让人体变得虚弱,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病不说,还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湿气进一步加重。
2:寒性食物
夏天一到,大家就爱喝、吃凉的东西:冷饮、冰棍、凉菜、西瓜等等,其实天气热多喝冷饮表面看好像凉爽了,其实会堵断排汗,毛孔收缩汗液湿毒不但排不出来还会积攒更多在体内,变成湿热。如果吃多了这些食物还会出现喉咙不适,有发烧、黏便、拉肚子等等情况发生。
3:甜品
因为甜品的含糖量高,特别是高糖类的甜品,很不适合体内有湿气的人食用,长期过多食用会使体内湿气加重,不利于湿气的排除。
4:辛辣的食物
辣椒、大蒜、葱、姜、咖喱等辛辣食物虽然有温散的作用,但却并不适合所有人。比如体质寒湿、阳虚的人适当地吃辛辣食物,确实能有效缓解不适;但是体质湿热、阴虚的人,吃了辛辣的食物反而会上火,使不适症状更加严重。另外有些患有肠胃疾病、喉咙痛、口腔溃疡、易便秘的人群也不适合吃辛辣食物。
现在正值夏天,特别是疫情还有反复的时候,少吃以上四种加重人体湿气的食物,可以提高咱们的身体免疫力,尽量少开空调,让体内的汗自然的流出来,不仅祛湿,还利于体内排毒。
以上就是我对不管男女,不想湿气重,有4种食物千万别碰,都是什么?的回答,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欢迎随时留言。
体内湿气重表现症状?
体内湿气重表现症状
湿气重者一般会表现为:头昏沉如裹,喜睡,身体困重,胸闷脘痞,口腻不渴,进食不香,恶心,肢体关节、肌肉酸痛,大便稀,小便混浊,或皮肤出现湿疹、瘙痒等症状。可以辨证应用中医药进行调理。
1.内服中药:中医将“湿”分为湿热内蕴、寒湿内停、水湿壅盛、湿浊内阻、外感风湿等,分类不同,调理方法不同。以湿热和寒湿为例,祛湿热应当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可选用茵陈蒿汤、三仁汤、甘露消毒丹等;祛寒湿则应温化寒湿,可用苓桂术甘汤等。
2.艾灸: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熏烤人体的一些穴位,可以起到温经祛湿的作用。
3.针刺:取穴阳陵泉、阴陵泉、丰隆、足三里、中脘等进行针刺,应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4.拔罐:一般在背部膀胱经和督脉进行拔罐治疗,每次15分钟,每周1次,拔罐后要注意保暖,不可立刻洗澡,需要等罐印消退或变浅后再洗。
本内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郎娜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