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阴陵泉的位置,关节炎如何运动?
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因为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是否能运动?」坊间一直有很多误解,很多人误以为骨关节炎是因为磨损导致的,所以得了骨关节炎就不能再运动了,应该歇着尽可能的减少磨损。实际上,这确实大错特错的。1、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反而更需要适度的运动。
是的,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运动会使OA加重”,【运动】反而是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所有膝关节OA的患者,权威的UpToDate临床顾问都推荐其终生(一辈子哦!)进行运动锻炼,以缓解疼痛和保护关节。运动,是膝关节OA干预措施的核心。【1,2,3,4,5】。
正如下图所示,这是权威的推荐的,对中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流程。可以看到第5-7行中就是说“运动”。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UpToDate中明确指出:
无论患者年龄多大、X光片看着多严重、疼痛有多强、关节功能有多差以及有其他什么合并疾病,我们都应该让膝关节OA患者进行运动锻炼。权威的循证医学系统评价[4] 推荐,在陆地上(非水中)适度的运动锻炼,可以明显改善膝关节疼痛和功能。而且运动对膝关节炎疼痛症状的改善效果,甚至相当于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治疗效果 [3]。
然而,如今业内尚无确切证据支持:到底什么才是最佳运动模式以及最佳运动量(如:强度、时间、频率) [6]。毕竟个体差异太大,对不同人不同病情不同现实条件,最佳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肯定都不会千篇一律。
但是,在总体原则上还是一致的:
更推荐:有氧运动(比如:散步、自行车、划船和水下跑步)+下肢力量锻炼(比如:靠墙静蹲,坐姿伸膝等)的组合。
具体锻炼方式的选择也应基于患者的灵活性、具体障碍(如:力量,关节活动度,心肺功能以及平衡)、个人喜好[6]。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
虽然只有少数研究证据[7]显示跑步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进展恶化有相关性,权威的UpToDate临床顾问也并不建议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那些明显影响关节的锻炼方式,比如跑和跳,以防止进一步损伤关节。
除此之外,爬山、爬楼、负重深蹲等这类会明显增加关节间压力的运动,应避免进行。而水中运动(跑、走、跳等)尤其适合严重疼痛或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因为它的适应性更好,风险也更小。但相对花费要更高,且场地有限。
3、太极拳,到底能不能打?虽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们开始喜欢拳击(我自己就练这个)、泰拳、巴西柔术、MMA等格斗项目,但对于关节炎高危的中老年人,更多还是喜欢“打太极拳”。
尽管长久以来,太极拳始终是最受中国中老年人喜爱的健身方式之一,但是如今坊间却流传着“打太极拳伤膝盖”的说法。那么到底能不能打太极拳呢?有没有什么权威的临床实验数据,或者权威机构建议呢?
必须有!
权威的UpToDate临床顾问关于【膝关节炎能不能打太极拳】,给出的建议是:
如果患者个人喜欢,我们也会把打太极拳作为膝关节OA患者康复锻炼的一种选择。尽管研究太极拳长期效果的大样本实验很少,但是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与标准的运动康复治疗措施相比,在12周的观察时间里,打太极拳可以在改善膝关节疼痛、功能和减少止痛药剂量等方面达到一样的效果。而且在改善OA患者抑郁方面,打太极拳比标准的运动康复治疗措施效果更好【9,10】。此外,打太极拳可以改善平衡性,减少老年膝关节OA患者摔倒风险【11】。
更多有趣有用的医学科普知识,请关注骨科医生路遥!参考文献
1. Hammer NM, Bieler T, Beyer N, Midtgaard J. The impact of self-efficacy on physical activity maintenance in patients with hip osteoarthritis - a mixed methods study. Disabil Rehabil 2016; 38:1691.
2. Damush TM, Perkins SM, Mikesky AE, et al. Motivati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older adults diagnosed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to join and maintain an exercise program. J Aging Phys Act 2005; 13:45.
3. Zhang W, Nuki G, Moskowitz RW, et al. OARSI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ip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part III: Changes in evidence following systematic cumulative update of research published through January 2009.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10; 18:476.
4. Fransen M, McConnell S, Harmer AR, et al. Exercise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a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 Br J Sports Med 2015; 49:1554.
5. Pisters MF, Veenhof C, van Meeteren NL, et al. Long-term effectiveness of exercis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or knee: a systematic review. Arthritis Rheum 2007; 57:1245.
6. Hunter DJ, Harvey W, Gross KD,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patellofemoral bracing for treatment of patellofemoral osteoarthritis.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11; 19:792.
7. Timmins KA, Leech RD, Batt ME, Edwards KL. Running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Sports Med 2017; 45:1447.
8. Bartels EM, Juhl CB, Christensen R, et al. Aquatic exercise for the treatment of knee and hip osteoarthriti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6; 3:CD005523.
9. Yan JH, Gu WJ, Sun J, et al. Efficacy of Tai Chi on pain, stiffness and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a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13; 8:e61672.
10. Wang C, Schmid CH, Iversen MD, et al.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Tai Chi Versus Physical Therapy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zed Trial. Ann Intern Med 2016; 165:77.
11. Mat S, Tan MP, Kamaruzzaman SB, Ng CT. Physical therapies for improving balance and reducing falls risk in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a systematic review. Age Ageing 2015; 44:16.
宝宝湿疹如何护理?
湿疹是婴幼儿时期的多发、过敏性皮肤病。外因多和湿热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内因和孩子体质,如孕妈妈在孕期不忌口,多食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遗热于胎儿,导致孩子湿疹。
孩子患有湿疹后,多反复不愈,症状由实转虚,虚实夹杂,是临床最常见的湿疹症型。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湿热困脾,久而久之,孩子会出现血虚风燥的症状,脸颊泛红,干燥脱屑。
治疗思路:祛邪化湿,健脾助运,养血祛风。
小儿推拿绿色疗法,无任何刺激,治疗湿疹疗效显著。相比外用的药膏,更安全,更彻底。
推拿处方:
清补脾(健脾、助运、化湿)
清补肺(肺主皮毛,清肃肺金)
清大小肠(分清浊,给湿热之邪以出路,通便利尿。)
清天河(清热除烦,清透湿疹)
推三关(提升气机,发散湿邪)
退六腑(泻热解毒,治腑气不通)
揉血海、阴陵泉(养血、熄风、止痒)
此方采用清热利湿为主,兼顾健脾、养血、祛风,可从根本上调理孩子体质,使湿疹不再复发。
建议找当地专业儿推师推拿调理!
淋病和非淋病的症状有哪些?
淋病是指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主要发生在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其特点是,以尿道炎多见,出现尿急、尿痛、尿频、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淋病主要通过性交直接接触传染,偶可通过带菌的衣服、便桶、浴盆等间接传染。淋球菌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数为性活跃的中青年。
淋病一般可归属于中医学“淋证”、“淋浊”、“精浊”、“毒淋”等范畴。中医文献中的淋证,是广义的泌尿系统疾病的总称,指排尿不畅,点滴而下,甚或茎中作痛。近代中医多将淋病称为“毒淋”或“花柳毒淋”。
病因病机
本病因宿娼恋色或误用秽浊之邪污染之器具,染受淋毒浊邪,阻滞于膀胱及肝经,化热化湿,蕴于下焦所致;或因酒色过度,耗损肾气兼感毒邪,使肾固摄无权,精微脂液下流而成精浊。
初起急性发作多属湿热实证;久病则虚实夹杂,肝肾已亏而淋浊未清;若尿色红赤或带血,则为湿热炽盛,灼伤血络而致。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淋病可分为3类,即无并发症淋病、有并发症淋病和播散性淋球菌感染。另有约10%男性和50%女性在感染了淋球菌后可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呈亚临床或带菌状态,尤其是直肠和咽部淋球菌感染;无症状携带者成为传播淋球菌感染的重大隐患。
(1)无并发症淋病
男性急性淋菌性前尿道炎:潜伏期1~14天,平均2~5天。初起时尿道口红肿、微痒或轻微刺痒,并有少量稀薄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流出。1~2天后分泌物变为黏稠性,呈黄色或深黄色,同时出现尿痛、排尿困难,也可有尿频、尿急等尿道刺激症状,还可伴发包皮炎和包皮龟头炎。由于疼痛,夜间常有阴茎痛性勃起。约25%患者尿道分泌物稀薄,量少,类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未经治疗的患者,在数周后症状可自行缓解消灭,多数的患者在6个月内症状完全消失,20%可发生急性附睾炎,极少数患者可成为无症状带菌者。
淋菌肛门性直肠炎:主要见于男性同性恋者。通常症状轻微,肛门轻度瘙痒及烧灼感。有时可无任何症状,但严重者有里急后重、脓血便、疼痛不适。检查肛管及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
淋菌性咽炎:主要见于口交者,在同性恋的男性中占10%~25%,在异性恋的男性中占3%~7%。约80%患者可无症状,有症状者仅轻微咽痛、咽干、咽部潮红充血,很少有渗出性炎症。少数可发生齿龈炎和扁桃体炎。
淋菌性结膜炎:成人多为自体接种或接触被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所致,多为单侧。新生儿经患淋病的母亲产道时感染,出生2~3天后出现症状,多为双侧。表现为眼结膜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増多,严重时可导致角膜炎,角膜呈雾状,发生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2)有并发症淋病:男性急性淋菌性前尿道炎未获及时控制,炎症从前尿道发展至后尿道造成上行感染,引起前列腺、精囊、输精管与附睾等炎症。由于炎症导致输精管狭窄或阻塞,可继发不育症。
(3)播散性淋球菌感染:淋球菌通过血行播散到全身,发生菌血症,临床表现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常在四肢肢端的关节附近出现皮疹,开始为红斑,以后发展为脓疱、血疱或中心坏死,形成浅溃疡。约90%患者有多发性关节炎、骨膜炎或腱鞘炎。可见轻型肝炎,更严重者还可发生淋菌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及淋菌性脑膜炎等。若发生淋菌性败血症,则病情更为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淋病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诊断:①不洁性交史,性伴感染史,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史;有尿痛及尿道流脓症状;其他部位淋病、有并发症淋病以及播散性淋球菌感染各自的临床表现。②实验室检查是确诊淋病的必要依据。③男性急性淋菌性尿道炎直接涂片,见多形核白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有初步诊断意义。
2.鉴别诊断
(1)非特异性尿道炎:开始常有明显诱因,如机械性刺激、创伤和器械损伤,检查多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淋球菌检查阴性。
(2)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有性接触史,潜伏期1~3周,症状轻微或无明显症状,有少量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病原体主要为沙眼衣原体或解脲支原体,淋球菌检查阴性。
(3)念珠菌性尿道炎:无尿道刺激症状及全身症状,尿道分泌物量大黏稠,呈白色块状或凝乳状,分泌物镜检可见假菌丝和孢子。
(4)滴虫性尿道炎:分泌物为黄色稀薄泡沫状,严重时分泌物呈血性。分泌物中可见黄色滴虫。
辨证施治
1.湿热毒蕴证
证候:常见于急性淋病。尿道口红肿,尿急、尿频、尿痛、淋漓不止,尿液浑浊如脂,尿道口流脓。严重者尿道黏膜水肿,附近淋巴结红肿疼痛,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因宿娼恋色,染受淋毒浊邪,阻滞于膀胱及肝经,化热化湿,蕴于下焦所致。
基本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化浊。
方药运用:龙胆泻肝汤、萆薢分清饮、八正散等。常用药物:龙胆草、木通、车前子、栀子、萆薢、滑石、蒲公英、忍冬藤、土茯苓、白芍、生甘草等。
2.正虚邪恋证
证候:常见于慢性淋病。小便不畅、短涩、淋漓不尽,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舌燥,酒后或疲劳易发,食少纳差,舌淡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
分析:因酒色过度,耗损肾气兼感毒邪,使肾固摄无权,精微脂液下流而成精浊。
基本治法:滋阴降火,利湿祛浊。
方药运用:知柏地黄丸等。常用药物:知母、黄柏、五味子、山茱萸、熟地黄、女贞子、怀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萆薢、鹿衔草、青皮、乌药等。
3.毒邪流窜证
证候:常见于伴有并发症的淋病。前列腺肿痛、拒按,小便溢浊或点滴淋漓,腰酸下坠感,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分析:染受淋毒浊邪,膀胱积热,余毒外移。
基本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化浊。
方药运用:通草散等。常用药物: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车前草、石韦、蒲黄、野菊花、生地、通草、滑石、白茅根等。
4.热毒入络证
证候:常见于淋菌性败血症。小便灼热刺痛,尿液赤涩,下腹痛,头痛,高热,或寒热往来,神情淡漠,面目浮肿,四肢关节酸痛,心悸烦闷,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分析:染受淋毒浊邪,毒热入营,血热炽盛。
基本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浊。
方药运用:清营汤等。常用药物:水牛角、生地、土茯苓、蒲公英、丹皮、赤芍、金银花、鱼腥草、白花蛇舌草、连翘、竹叶、萆薢、六一散、黄柏、黄连、木通等。
其他治疗
1.外治法
(1)艾叶、枯矾、千里光、蒲公英、马齿苋各15~30g,煎水外洗。
(2)冰硼散:玄明粉、硼砂各15g,朱砂1.8g,冰片1.5g,共研细末。外搽患处。
(3)地龙1条,蜗牛1个。共捣烂敷脐部,每日1换。
2.针灸与推拿
主穴:膀胱俞、三阴交、中极、阴陵泉、行间。血尿者加血海;气虚者加气海、足三里;脾虚者加脾俞;肾虚者加肾俞。
3.西医治疗
(1)淋球菌性尿道炎,直肠炎,咽炎:①头孢曲松钠250mg,每日1次,肌内注射;②头孢克肟400mg,每日1次,口服;③氟哌酸500mg,每日1次,口服;④氟嗪酸400mg,每日1次,口服。
为防止可能的衣原体感染,加阿奇霉素1g,每日1次,口服;或强力霉素100mg,每日2次,口服,共7天。
替代方案:①壮观霉素2g,每日1次,肌内注射;②头孢噻肟1g,每日1次,肌内注射。
(2)淋菌性眼炎
成人:①头孢曲松1.0g,肌内注射,每日1次,共5日;②壮观霉素2.0g,肌内注射,每日1次,共5日。
新生儿:①头孢曲松25~50mg/kg(单剂不超过125m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日1次,共7日;②壮观霉素40mg/kg,肌内注射,每日1次,共7日。
以上局部同时用生理盐水清洗。
(3)淋病性附睾炎:①头孢曲松0.5g,肌内注射,每日1次,共10日;②壮观霉素2.0g,肌内注射,每日1次,共10日;③同时口服甲硝唑0.1g或多西环素0.1g,每日2次。
(4)播散性淋病:①头孢曲松1.0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续10日以上;②壮观霉素2.0g,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续10日以上;③淋球菌性脑膜炎疗程为2周,心内膜炎疗程为4周,用药同上。
转归及预后
1.急性淋病经及时治疗可完全治愈。
2.无并发症淋病经单次大剂量药物治疗,治愈率达95%。如果治疗不彻底,可产生并发症,导致不育、宫外孕、盆腔炎、尿道狭窄、失明及播散性淋病。
预防与调护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禁止嫖娼卖淫。
2.外出便前便后洗手,注意寝具卫生。
3.夫妇双方同时治疗。
4.及时、足量、规则用药,治疗后一定要做细菌学检查。
临证经验
1.急性淋病应及时、足量、规范地使用抗生素;中医中药仅起配合协同作用,可减少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和副作用。对某些慢性淋病或淋病后综合征,中医中药则可发挥主导治疗作用。
2.曾治10余例中西医药物治疗2~3年无效,涂片或培养革兰阴性双球菌始终未能转阴的慢性淋病患者,伴有纳差、便溏等消化道症状,舌苔黄腻而厚,治用藿朴夏苓汤和保和丸以芳香化浊、和脾醒胃,治疗15~30天,纳增便正,复查革兰阴性双球菌消失而痊愈。
现代研究进展
1.张杰对中药石榴皮进行了体内外抑制淋球菌感染的试验
提示石榴皮水提液体外对多株产青霉素酶和非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2.唐书谦对61种中草药进行了体外抑制淋病奈瑟菌的试验
在供筛选的61种中药中,发现仅有黄连和乌梅有抑菌作用。MIC试验结果,黄连为1 ∶160(相当于1ml溶液中含黄连生药1.51mg)、乌梅为1 ∶80有抑菌作用。但乌梅经pH调节后的对照试验未见抑菌作用,作者认为乌梅的抑菌作用可能与酸碱度的影响有关。
3.袁昌衡对80种中药水煎剂进行了体外抑制淋球菌的试验
80种中药抑制菌结果显示,淋球菌对大蒜、千里光、黄柏、黄连、虎杖高度敏感,对大黄、五味子、地榆、黄芩、射干、车前草、海桐皮、锦灯笼中度敏感,对龙葵、地耳草低度敏感。在敏感的15种中药中,13种具有清热、解毒、燥湿等功能,与中医对淋病的治则颇为吻合,为中医药治疗淋病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根据。
4.刘志新以通淋汤为主治疗淋病
本组共36例,药用土茯苓、金银花各30g,白茅根20g,赤芍、丹皮各12g,滑石15g,木通、甘草梢各9g。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3天,随证加减。同时口服泰利必妥片0.8g,每日1次,连服3天。结果:痊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4例。
5.蔡子鸿等治疗急性淋病
患者328例,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各164例。中西医结合组用清淋消毒饮:栀子12g,黄柏、木通、萹蓄、瞿麦、石菖蒲、王不留行各10g,滑石24g,石韦、蒲公英各20g,泽泻15g,甘草3g,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解淋汤:金钱草、苦参各30g,白鲜皮、金银花、龙胆草、黄柏各20g。每日1剂,水煎,凉后冲洗外阴。两组均用壮观霉素4g,单次肌注;环丙沙星0.5g,强力霉素0.1g,每日2次口服。治疗7日。结果:两组分别显效(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淋球菌涂片阴性)164例、107例,好转0例、30例,无效0例、27例,有效率为100%,83.54%(P<0.01)。
6.刘保祥中西医结合治疗淋病
选择淋病患者58例,用清毒克林汤:萆薢、瞿麦、石韦、萹蓄、金银花、栀子、丹参、黄柏、大蓟各15g,土茯苓20g,大黄、生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5日为1疗程。并用黄柏15g,苦参30g,川花椒10g,每日1剂,水煎,浸洗外阴,每日2次。与对照组52例,均用淋必治注射剂分别为2g、4g,每日1次、2次(分2个部位)肌注,用2日。结果:前列腺液均转阴。
7.王桂林以清淋解毒汤治疗急性淋病
急性淋病患者共56例,药用:土茯苓、蒲公英、马齿苋、败酱草、天花粉各30g,车前子、连翘各15g,蜂房、牛膝、甘草各10g,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周为1疗程。禁房事,忌食辛辣,P.P粉1 ∶5000液温水坐浴,每日2次。治疗1~3疗程,结果:痊愈48例,好转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
小结
1.淋病的治疗有卫生部防疫司提出的标准方案,但自70年代以来,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淋球菌耐药已成为当前淋病防治的棘手问题。
2.有些患者经西药治疗后淋病双球菌转阴,尿道口分泌物消失,但仍有小便时尿道口刺痛不适等症状,有医家称之为淋病后综合征(PGS),即淋病经及时、正规、足量治疗后,仍持续存在的一组不适的症候,以泌尿生殖器症状、性功能症状为主,并反复检查病原体无阳性发现。此时需依靠药物与心理两方面的治疗,中药治疗可发挥其长处,显著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
应该做什么康复运动?
您好,
根据您描述的信息,可以推断,您的病情是比较严重的了。
基于您目前的状况进行康复,我给出以下的意见:
1、当下停止一切有负重的运动;
2、尽可能减少徒步长途跋涉,包括行走、跑步、上下楼梯,以及久站等动作;
3、先确定关节内是否有积液以及半月板的损伤是否得到控制,需要借助医疗的方式;
4、康复运动是必须的。因为用进废退的原则,即使身体受到损伤,也需要采用合适的动作进行恢复训练,才不会使肌肉退化,引起不可逆的功能障碍。您是膝关节的损伤,那么所有的康复运动都是以围绕下肢的动作展开进行。另外,鉴于我并没有得到您本人面对面的评估和检查,所以给您设计的动作安排仅供参考。其目的是为了让你更好地使用肌肉,为了更好地更正确地执行动作。
首先我可以告诉您我后面所设计的动作训练的原理:所有动作围绕臀部包括整个下肢的肌肉链。我们每个阶段根据身体的恢复逐步增加动作难度,以增强刺激肌肉的功能成长。其目的是为了让你更好地使用肌肉,为了更正确地执行动作。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激活小腿和足部的肌肉,增强踝关节和足底的功能稳定性。
1、激活踝关节在矢状面运动的功能稳定性
【利用弹力带进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注意顶峰收缩,有控制的完成。主要刺激踝关节前侧和后侧的肌肉】
2、激活踝关节在冠状面运动的功能稳定性
【利用弹力带进行踝关节的外展内收运动,注意顶峰收缩,有控制的完成。主要刺激踝关节外侧和内侧肌肉。】
3、足底深层肌肉激活,增强足底稳定性
【采用脚趾抓毛巾的方法进行。】
第二阶段:激活膝关节周围肌群,增强膝关节功能稳定性。
1、激活股四头肌,并逐步增强。
【躺在床上或瑜伽垫上,在患侧膝盖下方放置一个枕头或毛巾卷。然后自己慢慢伸直膝盖,去寻找大腿前侧肌肉(股四头肌)发力收紧的感觉,坚持2秒后,慢慢放下放松。这个动作对于膝关节术后的康复尤为重要。也可以逐渐增加枕头的高度来增加难度,达到进一步的刺激增强。】接下来可以再进行下面的动作加强,如同:
【先伸直患侧的膝盖,再慢慢抬起离开床面至最高点。需要始终控制收紧大腿前侧的肌肉。这会是一个挑战,尤其对于膝关节有损伤或术后恢复,但又是必须突破的难关。初期常常会因为大腿无力或诱发膝盖疼痛加重而无法完成。】
2、激活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臀部肌群和腹部肌群
【这是一个经典动作——臀桥。当臀部抬离地面的瞬间,您要去寻找到一个角度,刚好臀部和大腿后侧有明显的收紧感。】适应后,可以增加难度,如下图:
由于臀部肌群和腹部肌群共同维持骨盆的稳定,而骨盆的稳定有关乎到下肢的整体动力链运动,也就是也会影响膝关节的健康。所以腹部也需要得到锻炼,初学者可以采用下图完成:卷腹训练
可以将双脚固定在一个位置再做卷腹会更轻松一点,或者让朋友帮忙按住双脚。当然也可以自己用双手支撑来辅助完成,如下图:
第三阶段:恢复日常工作动作,完成原地徒手深蹲和箭步蹲是基本目标。
1、徒手深蹲
【要求双腿分开与肩同宽;下蹲起立时动作不宜过快;注意膝关节不要内扣。】
2、箭步蹲。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箭步蹲的正确打开方式,很容易出现下面的错误动作。
a.身体歪斜
b.膝盖内扣(与错误的深蹲姿势一样)
c、上半身过于前倾(重心不稳)
d、膝盖过于超过脚尖(与深蹲姿错误姿势一样)
那么如何正确执行箭步蹲,可以参考下图,这也是一个纠正训练动作:
【采用弹力带来辅助稳定前方的膝关节,以保证这个身体重心平稳。动作中注意绝对控制。充分感受下肢的均匀受力。这是原地箭步蹲比较好的练习方式。】
以上是相关训练部分的建议。训练完后的放松也是至关重要,以下提供相应部位的拉伸图解:
1、臀部(臀大肌)拉伸
2、大腿前侧(股四头肌)拉伸
3、大腿后侧(腘绳肌)拉伸
4、小腿后侧(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拉伸
另外,学会使用泡沫轴做滚动松解也很重要,如下系列图:
以上提供的放松方法,建议每天进行。可以先做泡沫轴的滚动放松,然后做静态拉伸,效果会更好。
欢迎关注“张正阳Thomas”头条号或微信公众号,任何专业问题均可给作者留言。
针灸经络穴位快速趣记法高手请进?
你好 经络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循序记忆的过程,这些内容希望你的借鉴三百六十穴分部歌诀
头颈部
口(5穴)
上齐兑端下承浆,口角四分见地仓
中上三分水沟定,口禾髎开半寸方
面鼻10穴)
鼻头素髎位中央,两翼沟里挟迎香
瞳子直下过阳明,四白巨髎寸寸停
阳白眉上一指定,外眦下颧颧髎应
颧弓之上上关行,下抵凹间下关寻
颌角方寸见颊车,颌前动脉取大迎
目(5穴)
眉头眉尾攒丝竹,瞳下眶边承泣出
外眦半寸瞳子髎,内眦一分睛明度
颈部(9穴)
天突颈前下凹阙,喉上微陷取廉泉
人迎扶突平喉结,相挟颈筋内外缘
气舍人迎连一线,水突平分位中间
扶突二寸下天鼎,外临窗后天窗见
天容颌下尽筋前,天牖天容天柱间
头前(17穴)
发际五分入神庭,眉冲半寸紧相邻
旁行一寸至曲差,头临泣下瞳子应
本神三寸傍中居,额角头维属阳明
发缘一寸至上星,平开寸半五处寻
三经九穴平三列,太阳惟上半寸行
发缘二寸定囟会,承光之外目窗平
囟会寸半走前顶,太阳通天对正营
百会两耳交巅尽,旁有络却外承灵
头后(9穴)
后缘半寸哑门定,左右天柱旁相应
上行一寸风府明,平取少阳风池并
寸半节节上巅厅,脑户强间随后顶
户旁玉枕脑空平,相邻太少分两经
头侧(9穴)
完骨耳后骨突寻,入发四分下缘平
上耳入发一寸五,角孙之上对率谷
斜下三分天冲入,环耳周行连完骨
上下两穴三分数,头窍阴上浮白处
角孙寸前曲鬓出,头维寸下颔厌主
再将两穴三分数,下应悬厘上悬颅
耳(8穴)
耳珠外临听宫位,上缺耳门下听会
耳底陷处有翳风,耳尖缘头角孙对
颅息瘛脉等寸围,耳前动脉和髎推
躯干部
胸(27穴)
相递二寸列三经,少阴阳明至太阴
天突寸半平气舍,四寸缺盆属阳明
天突一寸下璇玑,俞府气户云门栖
再厘一寸至华盖,太阴中府遥相期
库房彧中平对齐,左右共居一肋隙
三肋相平紫宫地,神藏周容挟屋翳
两乳之中应膻中,左对天溪右神封
膻中寸六上玉堂,灵墟膺窗对胸乡
膻中寸六下中庭,食窦乳根步廊平
再问天池何处起,乳中开外一寸寻
腹(40穴)
上离八寸下有五,腹前任脉节节数
阳明相邻两寸行,少阴相挟五分度
太阴旁开三寸五,三经三列齐中路
中庭一寸下鸠尾,脐下寸半气海驻
神阙正当脐中央,肓俞大横对天枢
天枢上应滑肉门,平度二寸落水分
水分一寸下脘续,太乙阳明随商曲
八寸对开分中脘,外建梁门阴都立
中脘一寸下建里,腹哀石关关门起
中脘一寸上脘去,腹通谷外承满齐
中脘中庭开巨阙,内把幽门不容居
脐下三寸关元路,旁挟气穴水道出
脐下一寸阴交度,外引外陵内中注
再行一寸石门渡,阳明大巨四满布
耻骨之上交曲骨,气冲平行齐横骨
上行一寸中极入,少阴大赫归来路
一寸三分大横下,太阴腹结一穴孤
胸胁少腹(13穴)
胸胁少腹纳三经,腋下三寸渊腋明
前推一寸应辄筋,大包腋下六寸寻
十一十二浮肋下,章门京门寻端尽
不容寸半期门开,期门寸半曰月来
章门之下寻带脉,原与神阙列一排
冲门正交腹沟上,府舍七分往上抬
带脉直下齐关元,五枢维道共一脉
相邻五分上下取,髂内缘间寻所在
二寸五分曲骨外,腹股沟间见急脉
肩(13穴)
肩头陷外求肩髃,肩峰下从臑俞去
两穴平开肩髎续,腋纹一寸肩贞取
锁骨胛骨押巨骨,正当腋下极泉出
肩岗中头秉风居,岗内凹里曲垣立
肩髃大椎开肩井,垣井当中天髎栖
陶道三寸出肩外,大椎两寸肩中齐
天宗正从胛中起,内应五椎岗下际
背(33穴)
外邻三寸内寸五,太阳背脉齐中督
第一节上大椎孤,节下陶道平大抒
三节之下寻身柱,内挟肺俞外魄户
五节之下定神道,神堂之内起心俞
附分风门二节入,四节膏肓厥阴窟
六节之下灵台驻,督俞噫嘻等分度
七节至阳齐胛下,外立膈关内膈俞
九节之旁定肝俞,筋缩之外魂门出
胆俞阳纲十节布,内有中枢立中督
十一节下脊中应,旁开脾俞意舍定
十二节下胃俞排,旁行寸半胃仓开
十三节下问悬枢,外启肓门三焦出
腰骶(21穴)
十四节下命门驻,志室宅前肾俞安
十六节取腰阳关,大肠寸半齐两端
上推气海下关元,入抵八孔八髎全
上髎上齐小肠间,次髎膀胱胞肓添
中髎中膂平排见,下髎白环对秩边
骶下孔陷腰俞眼,长强尾骨三分前
尾闾左右上两缘,会阳正取五分间
两阴之间会阴连,冲任督脉三气原
手掌(6穴)
少商正出拇指前,外齐甲根一分间
少冲上起小指边,甲旁一分居内缘
三阳三井三指见,中冲中指在末巅
太阴上荥到鱼际,掌外肉间着中际
劳宫少府何处居,中指小指贴掌取
手背(12穴)
阳明大肠出商阳,外去一分居甲旁
关冲少泽甲根起,无名小指甲外方
荥输一寸跨掌节,阳明二间走三间
少阳液门行中渚,太阳前谷后溪边
大指次指挟合谷,拇指半节掐前数
阳池腕背横纹中,大筋外缘贴筋附
侧腕凹间寻腕骨,高骨下推接掌处
前臂内(12穴)
腕上横纹三输列,三输直上三经穴
外筋之内有太渊,太渊一寸经渠接
内筋之旁神门现,神门寸半灵道见
大陵中出两筋前,入肘三寸间使延
尺脉之外寻列缺,通里一寸上尺边
腕上二寸内关连,三阴之脉开络穴
太渊七寸上孔最,大陵五寸郗门位
神门五分入阴郗,三阴郗穴此中推
前臂外(9穴)
寸外两筋入阳溪,高骨之下阳谷居
腕间三寸支沟去,三阳经穴此中记
偏历上腕三寸齐,再起一寸温溜郗
外关去腕二寸居,沟外一寸会宗离
腕后五寸支正起,高骨后筋养老宜
上臂内(7穴)
三阴合穴居肘间,肘中筋外取尺泽
天府侠白一寸连,上三下五两端见
曲泽肘中筋内缘,腋纹二寸入天泉
少海半寸去肘端,三寸直上青灵间
上臂外(14穴)
肘间一寸上两筋,两筋陷中出天井
曲池曲肘纹头尽,肘端内陷小海明
曲池两寸下肘间,手三里过上下廉
下距温溜三寸前,三穴相行等寸连
肘外骨上陷肘髎,曲池七寸对臂臑
手五里行侧筋边,相离肘上三寸遥
上腕四寸三阳络,前行三寸四渎过
天井寸上清冷渊,渊上三寸消烁沿
腋纹一寸下臑会,遥遥七寸天井对
六井(6穴)
足底心前出涌泉,隐白大敦拇指连
厉兑窍阴至阴穴,二四五趾侧外添
荥输原(16穴)
踝前高骨下然谷,踝后跟前太溪谷
大趾节旁问荥输,太白府前过大都
缝上五分三荥布,行间内庭侠溪数
侠溪寸半足临泣,地五会却半寸低
内庭二寸居陷谷,行间寸半太冲路
小趾节前足通谷,节后凹间寻束骨
足背阳明过冲阳,沿经上行交骨详
外踝宛中陷丘墟,足外高骨京骨居
六经(7穴)
太溪二寸起复溜,踝前筋外入商丘
一寸中封两筋收,内平商丘外解溪
解溪踝纹凹中栖,阳辅少阳四寸居
外踝根腱开昆仑,根下仆参齐边取
十郗(10穴)
太溪一寸下水泉,膝下五寸地机现
中都七寸贴胫取,梁丘二寸过髌膝
外丘中分骨间隙,丘墟各开七
金门踝下一寸居,京骨后倾凹中郗
阳维郗穴出阳交,外丘斜后一寸调
阴维郗穴取筑宾,太溪五寸过少阴
昆仑三寸跗阳齐, 复溜贴胫平交信
外属太阳内少阴,各分阴阳蹻脉郗
六络(7穴)
跟筋着骨附大钟,内踝五寸蠡沟通
太白节后足边过,骨突缘下公孙坐
上踝八寸开条口,胫外一寸丰隆收
外踝五寸见光明,昆仑七寸飞扬行
四会(5穴)
少阴照海通阴蹻,内踝直下四分遥
太阳申脉阳蹻会,外踝之下五分到
内踝三寸三阴交,漏谷再计三寸高
外踝三寸悬钟位,出筋绝骨聚髓会
九合(10穴)
上巨虚上合大肠,足三里下三寸量
下巨虚下合小肠,外踝之上七寸长
委中正从腘中详,两筋对取纹中央
阴陵泉起膝内廉,贴胫上骨交筋前
泉起膝外廉,高骨前下凹中陷
委阳上应三焦户,屈膝腘外筋间出
内沿腘纹探阴谷,屈膝腘内两筋谷
腘纹内端见曲泉,膝关外对阴陵泉
犊鼻三寸下三里,旁依半寸贴筋取
膝腿(7穴)
鱼肚交际上承山,腘下二寸合阳参
承筋上下等分连,委阳寸上浮郗添
犊鼻正当外膝眼,梁丘过寸阴市间
膝阳关外平膝见,屈膝外取侧筋前
股髀(13穴)
太阴血海齐梁丘,手把膝上拇指求
血海六寸箕门修,直行股间脉气流
膝上四寸阴包见,两筋相挟股内究
膝外五寸上中渎,膝前六寸越伏兔
臀纹当中应承扶,扶下六寸殷门顾
垂立中指齐风市,髀枢节后环跳至
急脉一寸退阴廉,却行二寸五里迁
外齐会阴髀关出,上接气冲阳明路
曲股纹头尽居髎,斜上三寸续维道
共计三百六十穴(去龈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