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岁竟然得了手足口病,小孩得手足口病了家里怎么消毒?
可以对孩子吃饭时使用的餐具进行高温消毒,被褥可以进行拆洗,然后再太阳底下暴晒,紫外线消毒,平时主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使用肥皂或者是洗手液,另外对孩子玩啥过的玩具,墙面,地面可以使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另外室内注意通风,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注意避免孩子着凉,
宝宝手足口病哪些东西要忌口?
你好!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4岁以下易得。夏秋之交都有发病,9月是高峰期,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嗓子里还有一些小水泡,没有并发症的患儿,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少数患儿有神经系统症状,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和皮肤继发感染,极少有后遗症。
1.选择流食、软食给孩子吃,如清水煮面条、稀饭、粥、馒头、米饭、青菜等,不要给孩子吃硬的食物,如需要咀嚼的饼干、干馍馍等,以免划伤口腔黏膜。
2.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或喝水。
3.多喂白开水。注意避免高热卡,高蛋白食物(对退烧不利)。
4.多吃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
5.温度温凉一些,不要太烫,辛辣及酸性的食物不要吃。
6.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7.禁食冰冷、辛辣、油腻、咸等刺激性食物。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感染,出现发热会影响消化功能,口腔疱疹会引起流涎增多,因为疼痛会影响进食。所以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家属选择食物时应该是要注意的。
女性有湿气在身体上有哪些特征?
谢邀:湿气在中医上认为是“外感六淫”和“内生五邪”当中的一种,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是由于久居湿地,或者女性经期涉水等,导致湿邪侵袭人体导致,“内湿”主要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者疾病造成的,比如贪吃冷饮,导致脾阳受损,脾不运化水液,湿自内生。
不管是“外湿”还是“内湿”,湿邪都有相同的特征,下面按照中医学习时候的分类详细说一下: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邪侵袭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常可出现胸闷、食欲减退、腹胀、溏泄、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状。
2.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 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若湿邪留滞经络关节,则阳气输布受阻,故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又称“湿痹”或“着痹”。
“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而言。其临床症状,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都是湿邪秽浊的临床表现。
3.湿性黏滞
“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黏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指湿邪致病临床表现多黏滞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
4.湿性趋下,易伤阴位
湿邪伤人,其病多见于下部,如下肢水肿明显。此外,淋浊、带下、泄痢等病证,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此外湿邪,还易于其他邪气一起侵袭人体致病,比如寒湿、风湿、湿热等,都是两种邪气共同存在致病的。
一般女性寒湿致病比较多一些,比如寒湿侵袭胞宫,导致的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等,以寒为主,湿邪次之。治疗方法多采用温肾健脾,散寒除湿的治疗原则。
如果你是有宫寒、痛经的情况的话,我建议你可以买一个知艾垫,艾草称为“女性保护草”,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消炎、安胎、抗过敏等作用。《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艾草内服恐伤胃气,以座为优矣 ”将艾草装入坐垫内做成知艾垫,经常坐着,就可以起到温经散寒、驱寒除湿的作用。
这个方法非常适合久坐的上班族,对于宫寒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小腹冷痛、腰膝酸软、盆腔炎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医患矛盾的根源在哪里?
先举个例子前几天,有朋友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在医院做CT,需要等待1.5个小时拿到结果,是否合理?我根据前不久一次陪朋友就诊的体会,谈了一点自己的看法。
我的回答原文是:
以前陪朋友去检查,挂了专家号,排了半天见到专家,专家开了单子,做CT就九点多了。然后到CT室排号,后边医生告知,两小时拿结果。焦急等待以后,终于拿到片子和报告,一路小跑去门诊,门诊专家已经下班了,下次见他,需要四天以后。来回近百公里,够辛苦的。
因此,从看病流程上来看,病人埋怨CT出结果太慢,并不是没道理,如果医生能考虑到病人的难处,稍微加快一下进度,对医院,对病人都有很多好处。病人并不是差这一两个小时,而是因为这一两个小时,增加很多麻烦和花费。
从医生角度来说,的确,为了对病人负责,的确是一人阅片,一人复核,程序比较复杂,似乎慢也有慢的道理。
但是,我注意了一下医生阅片的流程,实际上并不是没有潜力可挖。我是亲眼看见,阅片之后并不是立即复核,复核后也不是立即发放,而是先阅一批,然后再复核,复核以后也是放在那里,等积累一定数量以后再发放。这样的话,医生工作量小,也方便,但是就是苦了在外边等待的病人。如果这两个环节稍微改进一下,医生同样的工作量,病人就方便多了,哪怕是早拿到结果二十分钟,就可以省下再跑一趟医院的劳顿之苦。假设因为CT阅片流程的改进,每天有10个病号少跑一趟(实际要多得多),病人节省很多资金和时间,专家也就可以当天完成门诊,对医院也有好处。
结果回答以后,遭到很多人的围攻,这些人,多数是医学背景的人,他们的论调,大体上有这样几种:
a、你自己买台CT,就快了,立等可取。
b、就是时间缩短到十分钟,你们还是嫌慢。
c、你是什么人啊,医院是给你开的?
d、每天限号十个,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e、去国外,一个月以后取结果。
f、多付十倍钱,秒取。
g、一个半小时,已经最快了,你还想怎样?
等等。这种冷漠,这种拜金,这种崇洋,这种傲慢,令人震惊。一个病人等了几个小时拿到结果,回到门诊结果下班了,下次要几天以后还得重新排队,重新挂号。病人认为苦不堪言,医生认为理所当然。
记得以前,群众到某些部门办事,也是需要跑七八趟,提出意见,人家的腔调如出一辙,n多的理由认为群众跑七八趟合理合法,但是现在规定群众办事一次办好,不也是办好了?
为什么医患关系这么紧张?第一是道德滑坡、利益至上。
医生方面,大处方、反复检查、庸懒散,红包回扣等问题。病人方面,既想看病又不愿花钱,有点小事就想讹一把发点小财,等等。
第二是互不信任、互相提防。
病人总以为医生挣提成收回扣,医生则以为百日是刁民难教,尽量多开检查,小病大治,唯恐有事情承担责任。
第三是预期过高、盲目乐观。
目前医学是已经很发达,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大部分病只是诊断技术高了、能对症处理而已,远没有达到能手到病除的阶段。一个恶性肿瘤病人,穷尽毕生积蓄,也就延长生命几个月,医生认为已经很不错,病人亲属认为纯属劳民伤财,双方预期差别肯定很大的。
17岁的孩子可以打新冠疫苗啦?
☞、我国新冠疫苗安全性高;
中国疾控中心5月28日发布我国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情况,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4月3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65亿剂次,报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31434例,报告发生率为11. 86/10万剂次。
在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26078例,占不良反应总数的82.96%,报告发生率为9.84/10万剂次;异常反应5356例,占不良反应总数的17.04%,报告发生率为2.02/10万剂次;在异常反应中,严重病例188例,报告发生率为0.07/10万剂次,发生概率在极其罕见(低于万分之一)的范围以内。
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国其他各类疫苗的平均报告水平。
☞、根据中国生物官方消息,经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部门组织论证,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批在3-17岁人群中紧急使用。
☞、在我国灭活疫苗技术非常成熟,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我国目前灭活疫苗有很多种,比如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狂犬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百白破疫苗、手足口病疫苗等。
☞、在全球大环境下,新冠疫情仍处在高发病、高传染,难控制的形势下,国内由于输入病例的不断出现,疫情也此起彼伏。
3~17周岁的人群,他们属于聚集性群体,一旦疫情传入,极易发现爆发和流行;所以对3~17周岁儿童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势在必行。
只有接种新冠疫苗,在疫情来临之际才能孩子们才能减少感染、减少重症,达到保护儿童的目的。
☞、我国成人接种的新冠疫苗,大部分是灭活疫苗,至今已经有7个月了,家长们已经解除了对新冠疫苗的害怕和恐慌的心理。感知到了新冠灭活疫苗的安全性。
☞、3~17周岁的人群,他们属于聚集性群体,一旦疫情传入,极易发现感染和流行;所以接种新冠疫苗是在必行。
☞、我国3~17周岁约有2.3亿人,要想实现群体免疫,这部分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是免疫规划黄医生,请关注我,更多分享疫苗接种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