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准确位置图和作用,8个最好用的手机App有哪些推荐?
作为爱下古灵精怪app的人。以下app都是我深度使用,觉得非常值得推荐的!
整理完我才发现,我是这么喜欢下载新奇app,哈哈哈哈。
以下推荐app非常多文字大概6700字,一一下载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建议先收藏➕关注方便以后逐一下载。如果这篇回答有帮到你打开新世界大门,点赞同让我知道。
我会持续不断的写出优质文字,学习,成长类供大家共同进步。
1.Canva可画
推荐理由:懒人专属设计神器,上万模板随便挑,3分钟轻松做好一张图
打开app的时候我就惊了,这是什么神仙app,颜值也太高了吧,上万个PPT、动态海报、视频、公众号封面模板随便挑,动动手指改个图换个字就能做好一张图,从此朋友圈的做图小能手就是我。
操作真的很简单,只要选中适合的模板和素材,就可以直接在线修改啦,编辑排版、加字换图、调色等功能都有,如果你想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出好看的图片,但又不太懂PS,那么这个App真的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
而且app内置的版权图片、字体、插画素材简直不要太多,个人使用有很多都是免费的!
在这里也安利一下Canva可画的中文网站,相较于App新增了智能抠图、动效、字体特效等功能,且搜集素材模板更加方便。
总而言之,从日常生活里的朋友圈图片,手机壁纸,自媒体的配图,视频模板,再到工作学习中的PPT工作报告,甚至是求职时的简历名片,用Canva可画都能做,而且操作容易出图快,这样的神器还不赶快用起来嘛!
2.西窗烛
这个app我进去简直震惊了,真是太多有才华的人,写的诗一点不输古代诗歌好吗?并且里面还可以自定义搜索作品集,诗人,想找什么,搜索一下就行了。
3.鹅说
看到这个app名字,你可能疑惑,鹅能说什么?哎~那可就都是你不知道的冷知识了。这个app专门写一些冷知识,是科普知识软件,拿来教小孩也是非常不错的。哈哈哈哈哈。
4.一个木函
这个app可就太厉害了,集各种应用于一身,关键他还小,不是很占内存。
5.实用工具箱
这个app跟一个木函一样,内存小,功能多,这个比一个木函功能更多,也是我最常用的app。
6.海岸盒子
这个app相对于前两个功能不多,但是有一些功能是那两没有的。但是画风优美,用着十分舒服。这个可能要百度搜索,要是找不到就来私信我。
以上三个app你随便下载一个,绝对错不了。
7.春秋航空
平时出差多的用户可以下载春秋航空app 我个人觉得这个航空机票性价比最高,服务也很好。
8.化妆品监管
这个app可就太厉害了,这是国家出品的app。小伙伴可以查自己的买的化妆品是不是真假,是否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化学元素。让你的化妆品更加透明,保护好小仙女们的脸蛋。
这次就先更新到这里!如果有你喜欢的app帮你打开新世界大门记得点赞告诉我。
该怎么开导自己?
其实焦虑对于很多人来讲是因为不知自己应该去往何处或是现在可以做什么,又或者因为原生家庭,周边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内心深处焦虑不安,回答这个问题时我看了《我并不孤独》这本书,借由这本书的内容来解答你的问题吧。
在《封神演义》中曾写到哪吒因为闹事为不连累父母,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当场自戕,发生这一幕的原因是哪吒在洗澡时因为与龙太子发生口角,最终发生拔龙筋的惨剧。其实这部名著改编出的电视剧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时光,但那时很小只想到哪吒竟然可以那么厉害,无不向往,但今回头再去细想,这个悲剧的酿成很大部分跟哪吒的父母教育和孩子心性有关,即使再厉害的小孩如果没有正常的引导终将偏离正轨。
《封神演义》的内容具有神话色彩,哪吒可以一怒之下大打出手,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小孩遭到欺负只能选择独自承受。在托比亚斯·艾特金斯所写的《我并不孤独》一书中就描述了他如何与焦虑这个恶魔历经了15年并终于战胜它的故事。
托比亚斯·艾特金斯曾是一名社交焦虑患者,与之斗争了15年,尝试了各种心理学疗法,并最终治愈。之后,他创建了社会焦虑学会,至今已帮助上万人克服了社会焦虑。
1、懂得包容
在托比亚斯·艾特金斯的《我并不孤独》一书中他写自己从小生长于一个父母管教严厉的家庭,只要他顶嘴或没有按照父母希望的去做,他们就会会给他一巴掌。在过去我有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只有中国家庭才会出现父母“独权”式教育,其实人类思维的恶性是没有国界的。
这种“恶性”是指人希望别人听从他们的,并按照此行动,也可称为控制欲。类似于古代的君王,大臣及百姓因为他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得不臣服。而在一个家庭中,有些父母拥有一种“君王”意识,他们认为这个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是他们赐予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就没有他的存在,所以理应孩子该按照父母的想法来生活。
艾特金斯就是深受其害。父母的教育导致他在长大的过程中,当别人专横跋扈地对待他时,他自我保护的潜意识就是,“唯命是从并且安安静静,取悦大家,你就会安全。”于是你能够感受到,父母从小的教育方式真的是塑造孩子性格的一重大因素。
可是仅仅说教育方式是不够的。在此就以刚刚进入成年世界不过五六年的我来讲,暂且不谈父母除了性格、品性等等,最重要的就是包容,父母需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孩子都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可能开朗活泼,他们也可以沉默寡言,孩子的性格没有对错,千万别因你不了解或是不喜欢就以语言或是在行为上伤害他们。大多数的孩子在小时候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因此他们并不清楚父母做得是否正确,所以他们常常会依据父母的喜好来看待自身,而一旦观念形成,大多数人即使在成年也不会改变,而能够摆脱原生家庭阴影的人少之又少,那么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方式是否也按此传下去呢?想一想就觉得恐怖。
2、别去比较
从小我家与表姐家来往密切,表姐性格开朗,家中人都喜欢。我的性格正好相反,我不喜与人共处,整天爱沉浸在自己世界。
但大人可不管这些。未上学时母亲只比较彼此的性格,等到开始上学,成绩更是从小比到大,一点也不留情,每次都可以戳到你肋骨,然后我们俩就会开始无尽的争吵,像是要把整栋楼的人给吵醒似的。
现在看来,尽管那个时候母亲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可是日久成型,小孩自然而然就记到心里去了。也就是:自己很笨,很差劲,永远都比不过别人。这样的心理延续到了我的整个学生时期,对于学习我持消极态度,对于与同学的交往我退缩,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我都会认为自己做不到。
那时看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剧情,当时真心觉得哪吒的行为让人痛快。是因为他可以如此义无反顾将自己的情绪全部宣泄出来,尽管结局惨烈,可是至少给了父母重重一击,让他们去思索双方的对错。
而在《我并不孤独》一书中艾特金斯讲到,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常常受到父母、朋友、老师和邻居的伤害,比如:
“不准顶嘴。”
“你很丑。”
“你永远一事无成。”
“你天生就是犯罪的料/你是个罪人。”
这些话语看似轻描淡写,却是身边的人拿他最弱势的地方去评论、去比对,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都是带着人性中最丑陋最无知的恶意,对于艾特金斯而言却如同几十吨的炸药,下一秒就可以把他炸得粉身碎骨,所以艾特金斯用了15年的时间才从折磨中解脱出来。
我猜想,哪吒也是如此。尽管他有神力,可是他的心智仍然还是孩子,在小事上,孩子不懂事时大人要教,如果只是一味责骂,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会起反抗之心。哪吒的父母认为他是神子,所以对他疏于管教,于是造成割肉剔骨的结局,可是他仍然可以重生,但在现实中人们却可能需要将伤痛背负一生。
在托比亚斯·艾特金斯写的《我并不孤独》中有这么一句话,“只有你不再扮演无助的受害者角色的时候,才能够开始拿回生活的掌控权。”
在前文我讲到造成焦虑的源头是大人给予的,但我认为真正让焦虑成为你的主宰则是你自己。不可否认,父母的原因会影响你的整个读书生涯,因为这个时候你没有任何经济,你的思想也处于混沌迷茫状态,但是当你开始找到工作,并且独自在外生活时,你的父母、朋友他们所能影响你的所剩无几。
当你真正进入社会,或许只是在读书时期,你便可能察觉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讨厌、无视、喜欢以及更多状态,这只是一种个人情绪的呈现,并且人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是艾特金斯在《我并不孤独》中写到的一点。
也正是这一点,艾特金斯开始明白:“我对自己的价值观、我是谁以及我代表什么,没有任何概念,所以,我很容易被操纵,误入歧途,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在海上偏离航向。”我一直认为能够从小拥有核心价值观的孩子是特别幸运的,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并且很难受到他人的影响。可是在我看来,大多数的孩子在初时对自己的未来是迷惘且踌躇的,他们不知自己将要走向何方时,也不知自己应该走上哪条路,于是不停绕圈、不停回头或是停滞不前,他们惧怕自己选择了错误,又担心未来艰辛,好像每一步都可以找到借口。所以,看清自己是多么重要。
看清自己也可以说是自我认知。拥有自我认知能力是让一个人走向更远未来的重要核心力量。
所谓的拥有自我认知,大方向是你清楚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喜欢并可以坚持下去的爱好,为人处事的原则,你不再会因为别人不理解你而苦恼很久。小方向就是你喜欢吃什么,每天喜欢做什么,该给自己补充什么维生素,你开始拥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就像《我并不孤独》中写道,“别人怎么看你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喜欢并接纳自己。”
记得看过一句话,自卑不是来自你的缺点,而来自你没有足以对抗的优点。也可以用一句老话来讲,就是走出你的舒适区去成长。
在《我并不孤独》一书中艾特金斯提出几点建议,对于治疗焦虑很有作用。我归纳起来便是以下4点:
1.学会摒弃坏的朋友、环境、思想,懂得审视与选择,明白自己为何发展成现在的模样;
2.选择想要改变的生活方式,明白改变是成长,也是痛苦的;
3.学会更尊重自己的想法;
4.健康饮食不仅可以改变身体,也能对心理起积极作用。
我只提取了个人认为非常有用的一部分,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买来书认真细读。
其实无论是哪吒割肉剔骨,还是艾特金斯与焦虑斗争15年,每一种方式都是一场我们与自己的战争,从无知到心中有数,从幼稚到进退有度,这一路走来倍感艰辛和痛苦,但我们知道每一次的收获便是一次脱胎换骨,这是命运给我们的奖励,也是生命的礼物。
第二波疫情会来吗?
国外的第二波疫情已经来了!国内会不会爆发第二波疫情,取决于国外形势发展和国内保持防控力度,秋冬季节风险最大!
首先必须说明,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曾光等人都说了,北京这一次疫情不算二次爆发。11日以来,北京已累积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3例,分别为:18日(25例)、17日(21例)、16日(31例)、15日(27例)、14日(36例)、13日(36例)、12日(6例)及11日(1例)。
此外,全国已有辽宁、四川、河北、浙江和河南5省出现北京确诊关联病例。
虽然如此,专家还是判断北京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因为目前的病例多是12日以前的病例,之后新出现的很少。
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近850万例,专家预计美国二次高峰正到来,对中国二次爆发带来风险目前国外疫情已经累计850万确诊病例,美国也超过了200多万,超过11万死亡,但是美国英国欧洲等国家已经开始复工,不戴口罩,甚至因为黑人权力问题,还有总统竞选,搞大规模的集会和游行示威活动,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急不可耐地到处演说。这样会对疫情防控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二次爆发风险很大。
另外一方面,其它新发疫情国家还在持续发展。尤其是巴西已经突破90多万例,将近100万例,死亡人数也不断上升。我们可以看到2月是中国、东亚,3月是欧洲,4月是美国,5月是俄罗斯,6月是印度和巴西。疫情发展的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
尤其巴西和印度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印度更是医疗条件非常有限,这样其实对中国会造成很大的压力,因为印度毕竟是中国的邻国,虽然最近几天跟中国出现边境冲突,但是印度疫情控制得到与否还是会影响中国,关系到中国本土会不会出现第二波疫情。
疫情源头更加清楚,中国疫情主要是西方输入的结果,进口海鲜是重点这次北京疫情目前已经确诊180多例,扩散到五个省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来自于欧洲挪威瑞典等地的三文鱼的海鲜输入,回头来看,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可能也是这种情况。
还有天津出现的一例西餐厅员工确诊的病例,也不排除与海鲜有关,所以我们可以明确,目前中国的这个疫情主要是西方输入的结果。最近,境外输入病例仍然保持十几例的新增,另外,国外疫情没有得到有力的防控,通过其他的途径包括食物等会影响到中国境内。
美国会在秋冬季节发生第二波疫情,全世界抗疫最后得看非洲四月份的哈尔滨,五月份的吉林舒兰,六月的北京,都是受国外疫情影响的结果。国外疫情有些地方已经二次爆发,至于美国,由于特朗普防控不给力,风险很大。
张文宏判断,美国疫情先是在东西部大城市爆发,然后第二波疫情会发生在秋冬季节和流感一起覆盖到中西部地区,而整个世界疫情第二波会发生在南美印度以及医疗条件更差的非洲等地,如果非洲爆发疫情,后果不堪设想,毕竟非洲的医疗条件十分有限。而中国与非洲的关系仍然保持的比较紧密,广州黑人众多,中国也面临一定风险。
北京疫情的强有力控制,告诉我们中国有能力战胜疫情,北京加油!中国必胜!
哪个位置球员最重要?
以一个老球迷多年的看球经历来说说这个问题,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二传,当然是二传,别无其它选择。我们来分析一下,大球类的比赛,都是以比分结果胜负,排球也不例外。谨以中国女排为例,排球场上,能得分的方式有这样几种:
一是进攻得分,包括四号位主攻的进攻,二三号位副攻的进攻,还有二号位(包括后二)后三、后四的进攻得分。在攻手方面,我们向来不缺好手,从郎平、张蓉芳到李国君到孙玥,再到杨昊、朱婷,这些队员在主攻位上大杀四方,令对手闻风丧胆。吴咏梅、赵蕊蕊、刘亚楠、张萍、薛明、马蕴文、杨珺菁都有自己最拿手的进攻手段,让对手望球兴叹。
这些击穿对手防线,轰烂对方地板的扣球,着实能让球迷热血沸腾,连呼过瘾,也是大多数球迷喜爱排球的G点所在。
二是拦防得分,这是前排队员的业务范围,尤其以前排副攻为重,因为她要左右移动并到二号位或是四号位配合主攻和接应的拦网,需要脚步快、手型硬、判断准,挺难的,所以,副功很难练好,这么多年了,我们的副攻也就出了南北长城徐云丽和颜妮,往前十来年,我们有世界第一拦网手赵蕊蕊,再往前三十年,我们还有天安门城墙周晓兰。其余的副攻无论出名不出名,基本都是以快攻进攻见长,而不以拦网著称。
拦网得分最能涨士气,让对方撞上铜墙铁臂的G值绝不比轰炸对方半场低,好的拦网手能让对方未战先怯,虽是被动防守,但威慑力不比攻击低。
三是发球得分,发球是排球场上的发起向对手的第一次攻击,高质量的发球,让对手一传不到位,组织不起有效攻击,甚至能直接得分那就更好了。不过在总得分里,发球得分占比极小,一局球里能有一两分是发球得的,已经很不错了,就别奢望更多了。19年世界杯上张宝让日本队连吃五次瘪,把九妹脸都发白了的事,可遇不可求。
而关键时刻派上发球好的队员上场发球,对方心里忐忑不忐忑不知道,但接发失误的概率大大提升,比如16年奥运女排决赛最后一球,张宝的一个异于往常的前驱球,塞尔维亚的自由人直接送了个探头,惠若琪一击而中,金牌顺利到手。这个镜头很经典,大家不会忘记吧?
四是偶然得分,比如二传的二次球偷袭,很少见啦,毕竟只能偶尔偷一下,如果屡屡用些招,对方不急,自己的教练就该着急了。这种得分方式很多二传非常拿手,塞尔维亚的二传奥杰年诺维奇是一例,经常放冷箭,让对方防不胜防。我们女排的魏秋月也很擅长,背吊对方四号位,捅个后场,经常得分。
再比如自由人垫球到对方球场直接落地得分(16年奥运会女排决赛中林莉就有过这样的得分)这就更罕见了,只能靠撞大运。
以上是主动得分,另外,排球场上还有一种得分是被动的,那就是对方失误送的分。不管怎么样,这也算是把分拿到自己手中了,但是如果一支队伍把得分的希望放在希望对方失误上,那基本没啥希望!比如日本队,自己主动得分的能力欠缺,就是靠防守磨对手,直到把对手磨失误为止,所以日本队很难取得多好的成绩。
综上来看,想要取胜,就得要拿分。而扣球或者拦网得分那一下是最激动人心的,也是最能让球迷记住的精彩一刻。扣球又是得分最多的技术手段,所以很多人觉得攻手或者拦网手在排球里最重要,我有不一样的看法。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二传位置,其次是一传,再其次是防守,最后才能数到攻手。大家都知道二传是球队的大脑,灵魂,中枢。设想一下,如果二传的手上功夫不行,传出的球总是倒三角,让攻手扭着腰去扣,甚至发不上力、借不上力,你还想让攻手扣出去的球有杀伤力吗?
二、四号位传成倒三角,再好的攻手也会把本该势大力沉的扣球变成软绵绵的轻拍处理球;
二、三、四号位球传低了,再好的攻手也只能打脸平快,甚至失误下网;
慢吞吞地把球推到攻击位置,不等攻手下手,对面就有四支甚至六支手伸在那里等攻手了,还怎么扣?
脚步慢一点,赶不到球的正下方,发不上力,只能推个急速旋转的球到攻击位置,掉头球让攻手怎么处理?
脑子一迷糊,逮着一个不下球的攻手不停地传,或者死传那个快要累半死的攻手,其他人都闲得无球可打,还怎么得分?
总之,二传没做好,整个球队就像一部运转不良的机器,嘎吱吱作响,攻手们只能像木偶一样被动地处理球,得分也就只能像公鸡下蛋一样地难了。
相反,如果二传做得非常好,那球队可能就会发生质的改变。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14-16年的美国队,光速二传格拉斯把美国队传出一个世锦赛冠军,让美国队始终走在女排强队的前列。而格拉斯退役后,没有了她的美国女排,被中国队打得满地找牙,甚至荷兰女排都能把美国队逼上绝境。
12奥运周期的日本队,1.59米的竹下佳江,把二流的日本女排传成了准一流的国际强队,甚至传出了个世锦赛和奥运会的铜牌。竹下退役后,日本队境况如何呢?还不是沦落成二流球队,谁都可以欺负一把,至今九妹还找不到满意的二传人选,二传位置的人换来换去,就没有让她满意过。
还有塞尔维来队,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二传奥杰年诺维奇,硬上把名不见经传的塞队传成了世界杯、奥运会亚军,世锦赛冠军。
还有意大利队,一个马里诺夫,就让球队发生了质的改变,硬是把中国队按在了世锦赛的赛场上摩擦,让中国队饮恨世锦赛。
还有泰国队的二传努特萨拉,硬是凭一手出神入化的传球技术,把泰车女排传成了亚洲项尖球队,甚至从中国队手里抢走过亚洲王者的桂冠,送给郎平一个384的不雅称号。
再来说说我们中国女排
我们从来不缺优秀的二传手,从五连冠时期的孙晋芳、杨锡兰、苏惠娟,到白银时期的何琪、诸韵颖,再到黄金一代的冯坤、宋妮娜、再到12、16奥运周期的魏秋月、丁霞,各种赛事的二传奖项没少拿。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秀二传手的穿针引线,分配组织,才让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的强队排行榜上长期位居前列。
大家不会忘记冯坤和刘亚男配合的背快,球都落地了,拦网队员还没跳起来。大家也不会忘记14年世锦赛对阵意大利时,魏秋月把一个差点过网的球单手传了一个平拉开到四号位给朱婷扣中。这些经典的传球,也正是让球迷们沉醉排球的乐趣所在。还有我们的假二传真接应海胆丁霞同学,冷不丁的二次扣球,也是让队手头疼不已。
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二传手输送炮弹,我相信,再强大的攻手,强如郎平、朱婷,也只会望球兴叹!你说哪个位置重要?
二传,当然是二传,别无其它选择。大家有没有难以启齿的感情?
但凡感情丰富的人我认为谁都有难以启齿的心声,但是有的人终于说出了,有些人至死也不敢说,还有好多人打死也不承认。
我巳年逾古稀,在与异性之间情感上难以启齿的事情细想一下还是有很多,尤其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大家都怀着一颗激情澎湃的心,什么革命了,理想了,相互之间都是一些官冕堂皇的所谓高尚情操的言论,相互之间当然也有爱,也有情,但是难以启齿,不信你试问过来人都会有同感。
在中学时代,我的后桌就对我关爱有加,我们之间虽然有交流,但是并未有超越的行为,毕业的最后一天晩自习,她约我去学校的茶炉房谈话,结果由于打水的人不断,我们只是装模作样地说了几句平淡的话就完了。至今想起来还是悔悢不止,人生真是有些太无奈太难以启齿的事情。
其实不只是男人有难以启齿的感情之事,女人也有,我在参加工作后,我的一个女同事就对我很喜欢,我们相互的言谈都很融洽,但是我由于另有所爱,她有好几次想对我说什么欲言又止,突然我由于某一个原因结婚了,当她得知时竟然从此和我断绝了关系。如果她当时和我吐露心声,也许就是另一番景象。
若是评论我自己的人生,我觉的自己真不够个男子汉,没有敢做敢当敢爱的精神,辜负了爱我的人一片情。难以启齿让我悔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