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便秘有什么特效药,有什么好的药物?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太久,会因水分含量降低而变干变硬,以致不易排出。一般来讲,一个小儿如果3天以上才排一次硬便,且伴排便困难,考虑为便秘。
治疗儿童便秘,主要应以调护为主。对于经过调护仍然存在便秘现象的儿童来说,可以适当服用药物治疗。儿童的便秘用药一定要谨慎,要避免长期应用或滥用刺激性泻剂。
治疗便秘的药物有很多,常见的有:
01、开塞露开塞露是高渗性泻药,不被肠壁吸收,在肠道内呈高渗状态,自肠道“吸收”水分,软化粪块。虽然开塞露注入小儿肛门后可以刺激肠壁引起排便,但一般不建议给小儿用此药,一方面避免药物依赖,另一方面避免对小儿肠壁的刺激作用。开塞露只能在急用的情况下遵医嘱使用。
02、乳果糖乳果糖是人工合成的双糖,具有双糖的渗透活性,可使水电解质保留在肠腔内而产生高渗作用,起到湿润大便作用。同时,它可被结肠内细菌分解为小分子有机酸,从而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内毒素的吸收和蓄积,促进大便排出。但剂量过大可致腹泻,注意使用剂量。
那么,小儿便秘应该怎么用药呢?益生菌制剂
比如:枯草杆菌二连活菌颗粒(妈咪爱)或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等。
双歧杆菌可降低肠道pH值,刺激肠蠕动,改善粪便性状,从而有通便作用。因此,可使用含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粪球菌的药物1-2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两种药物都属于活菌制剂,在服用时,应使用40℃以下的温水服用;若是同时服用抗菌药物,则应与抗菌药物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怎么预防儿童便秘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调整饮食结构,使饮食多样化,要多吃蔬菜水果,如果孩子平时讨厌吃蔬菜、水果,可以让其多喝水,多吃木耳、杏鲍菇、燕麦、果干等食物,以增加其纤维质的摄入,从而促进其排便。
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因为运动可增加肠蠕动。
要让孩子养成一个按时排便的习惯。
心理治疗对小儿便秘的改善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儿粪便干燥可引起肛裂或腹痛,曾有疼痛性排便经历的小儿可因恐惧排便而拒绝排便。心理治疗对便秘患儿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应营造体贴照顾的良好环境,解除其心理障碍,消除患儿的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鼓励孩子按时排便。
如果孩子几天不大便而难受哭闹时,最好的方法还是要及时就医,避免家长使用不正当的土方法造成伤害。需注意,小朋友的肠道是极其脆弱的,不要错过了最佳就诊时间。
感谢审稿专家:北京隆福医院 史亦丽
以上由 北京隆福医院 杨晨 提供答案!
便秘吃什么药比较有效?
便秘一段时间后,很多人会考虑服用药物来快速解决这个问题。总的来看,通便的泻药可以归为5大类,每种适宜人群及副作用都不同。
下面,“问上医”为您详细介绍每一类的特点和用法,帮助您选到适合自己的药物。
第一类:润滑性泻药(1) 作用机理:此类泻药可包裹于粪团块外,就好比是给粪便涂了一层润滑油。它既能软化粪块,又能使粪块滑润,同时还可隔绝粪便与肠壁,减少肠道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2) 适宜人群:
粪便干燥者,如粪便嵌塞;排便动力减弱者,如老年人、儿童、体弱人;需避免排便用力者,如心脑血管病人、孕妇、产妇、术后病人、痔疮病人。(3) 禁忌人群:肠道穿孔患者禁用。 恶心、呕吐、剧烈腹痛等患者禁用。 痔疮伴有出血患者禁用。
(4) 副作用:因为润滑性泻药是脂溶性物质,会溶解肠内的脂溶性维生素,导致本该被吸收的维生素被排泄出来,长期服用会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还会引起肛门瘙痒、骨软化症;因此服用此类泻剂的人群,应注意补充维生素 A、D、K和钙、磷,如无禁忌可以多补充鱼、肉、蛋、奶。
(5) 用法用量(常规):
第二类:渗透性泻药(1) 作用机理:渗透性泻药主要通过增加肠道内的渗透压,从而倒吸肠壁中的水分进入到粪便中,软化大便。通常渗透性泻药主要分为以乳果糖、山梨醇为主的有机物,以及以硫酸镁、硫酸钠等为代表的无机盐这两类。吃入此类泻药,肠道就好比是塞进了一块干海绵,不断从肠壁中吸收水分,使粪便软化易排出。
(2) 适宜人群: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及术后便秘者。
(3) 禁忌人群:肠道梗阻患者,糖尿病患者(慎用)。
(4) 副作用:乳果糖,山梨醇等经细菌作用会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腹胀腹痛的不适感。以硫酸镁、硫酸钠等为主要成分的盐团,其中的钠离子和镁离子可能会被部分吸收,导致体内的离子失衡,引起相关症状。如钠离子吸收过多可使血压升高。
(5) 用法用量:
第三类:容积性泻药(1) 作用机理:我们都听说过苹果、香蕉可以促进排便,这与它们富含纤维素有关。容积性泻药泻药就好比是把苹果、香蕉里的纤维提纯并浓缩制成的药品。服用后,纤维可以吸附大量水,从而增大粪便体积、软化粪便,起到导泻作用。
(2) 适宜人群:有肠易激综合征、憩室病、肛裂和痔疮等伴发便秘的患者;术后便秘者;儿童,孕妇,老人都可服用。
(3) 禁忌人群:肠梗阻患者。肾功能不全(轻度肾功能不全和透析中的患者除外)的患者。阑尾炎,肠出血,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4) 副作用:因为水分的过度吸附,可能会有腹胀腹鸣。
(5) 用法用量:
第四类:刺激性泻药(1) 作用原理:肠道蠕动需要有肠神经发出指令,指令发出太少就会引起便秘。这类泻药会刺激肠神经的指令输出,来促进肠道分泌排便。
(2) 适宜人群:习惯性顽固性便秘患者;X线、内窥镜检查或术前排空肠内容的患者。
(3) 禁忌人群:阑尾炎、直肠出血未明确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粪块阻塞、肠梗阻等患者。
(4) 副作用:一旦停药,肠神经更没有足够动力去发出排便指令,加重便秘症状,也会使大量色素在肠粘膜中沉积,引发黑变病。
(5) 用法用量
第五类:大便软化剂(1) 作用机理:覆盖在肠粘膜处,会吸附刺激肠道分泌更多水分,覆盖在粪块表面,会使更多水或脂肪渗入其中。相当于把肠道内其他地方较多的水分,引导到干燥的大便处,从而软化粪便,促进排泄。
(2) 适宜人群:服用某些处方药或久坐导致便秘的患者。
(3) 禁忌人群:哺乳期妇女慎用。恶心、呕吐、肠梗阻、腹痛者禁用。禁与其它药物合用。
(4) 副作用:多库酯钠是经胆汁吸收并排泄,因此对肝细胞可能有一定的毒害作用,造成肝脏损害。
(5) 用法用量
治疗便秘的处方药如果上述常见的便秘药无法缓解便秘,医生可能会开处方药:
鲁比前列酮:可以促使消化道分泌更多液体,减轻腹部疼痛,软化大便,从而增加排便次数。利那洛肽或普卡那肽: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用于治疗伴有肠易激综合征的便秘或者不明原因的长期便秘。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缓解便秘的知识,欢迎关注我们,点击查看《远离便秘困扰:饮食及药物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