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看待屠呦呦团队再次重大发现?
随着西医的快速发展,西医在国内医疗行业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中医似乎在国内医疗界越来越不受重视,中医发展也变得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而且很多国人开始质疑中医的治疗水平。
前段时间在国内医学界发生了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医专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这个奖项对于中国大陆人来说不知道等待了多久,之前也有很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非常接近这个奖项,但是都擦肩而过了,这次获奖不仅让国人振奋人心,还让中医走向世界看到了希望。
自从青蒿素治疗疟疾得到了国际医疗界的一致肯定,这项药物治疗便开始在世界各地进行临床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疟疾患者,为世界疾病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青蒿素应用的普及,引起疟疾的疟原虫开始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治疗效果大大降低,这时很多人又对中医产生了质疑,认为之前发现青蒿素的治疗作用只是昙花一现,中医始终不能解决大问题。
就在这种质疑声铺天盖地传播之时,屠呦呦团队再次发现了解决青蒿素抗药性的办法,这一发现彻底击碎了之前对于中医的各种质疑。这次重大发现的同时,屠呦呦团队又发现了青蒿素可以用来治疗红斑狼疮。中医在疾病治疗面前一次次取得突破,也使得人们对于中医刮目相看。
在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我为中医感到高兴和自豪,作为医学生的我,深知此前中医的发展是多么艰难,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但是我们的中医前辈没有轻言放弃,最终通过自己的智慧挽救了中医。这次屠呦呦团队为世界疾病治疗做出了杰出贡献,再次将祖国的中医发扬光大。我也深知这次重大发现的背后是屠呦呦团队的永不放弃和刻苦钻研,这种精神也将激励我,在医学道路上不畏艰难,勇于前进,敢于挑战,开拓创新。
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作者:一位在医学道路上奋斗的年轻人,欢迎关注“济医天下”每天分享健康常识!(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中国人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
用科学,让生活更有温度~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东方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古人的智慧让中国曾经屹立在东方,领先于世界。
从《黄帝内经》到《千金方》再到《本草纲目》,古代中国在医学领域领先于世界。
从《天空开物》到《授时历》再到《石氏呈经》,古代中国在天文学领域领先于世界。
从《张秋建算经》到《数学九章》再到《孙子算经》,古代中国在数学领悟领先于世界。
从《墨经》到《考工记》再到《论衡》,古代中国在物理学领域领先于世界。
但封建主义、唯心主义,让中国故步自封,止步不前,落后于世界;殖民主义、外部入侵,唤醒了这头沉睡的东方巨狮,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将西方的思想文化、科学发明带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学领域,从弱到强,从无到有,从学习到领先,从实践到理论,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一条印有“中国”字样的科学之路。
这一路上,千千万万科学家撸起袖子,风雨兼程,不舍昼夜,为祖国的科学发展挥汗如雨,呕心沥血。
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诺奖级别贡献,虽错过,但有荣195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三个单位联合,在钮经义、邹承鲁、曹天钦、邢其毅、徐杰诚、沈昭文等人的带领下,提出了“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的宏伟目标。
课题组选定胰岛素作为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对象,在前人对胰岛素蛋白质结构和肽链合成方法的研究基础之上,着手解决氨基酸的大量供应问题、天然胰岛素结构拆分问题、蛋白质提纯结晶问题,开始探索用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并于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结晶胰岛素的合成。
这是中国第一个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但诺贝尔奖对同一成果获奖人数有要求,只能有最主要的贡献者荣获。
曾有传闻称,某年的诺贝尔奖曾要颁给人红牛胰岛素合成,但当被询问到主要贡献者是哪几位时,一直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研究参与人员相互礼让,认为这是团结合作的产物,不能仅仅为了个人利益而把这个成果算在少数几个人头上从而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量子领域持续发力,中国没有缺席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在一起,以前,车马很慢,联系很难,现在,手指一点,飞速送达。
但由于行业需要,更加安全、可靠,保密性更高的通信技术和手段已然成为人们迫切追求的目标,尤其在金融、军事领域。
2016年8月16日01时40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导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它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不仅将加速我国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构建,服务于国家信息安全,还将开展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空间尺度实验检验,加深人类对量子力学自身的理解。
2017年9月,国内首个商用量子保密通信专网——济南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完成组网测试并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重大成果。
在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每天产生大量数据信息,同时,每天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极其巨大,这时,就需要一个拥有超高运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来完成这一使命。
普通超级计算机体积庞大,且耗电量巨大,随着运算能力的提高,其内部结构及制造难度不断增加,导致很难有大幅度的性能提高,而量子计算机由于其并行运算的特点拥有很大的潜力。
中国研制的第一台能够超越人类第一台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已经诞生。
中国在科学领域还有其他很多举世瞩目的成果,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属于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成果诞生,助力中国发展!
屠呦呦思维方式的特点?
善于思考,抓住灵感。屠呦呦因为受到中医古籍的启迪,并且通过现代科学方法对中药青蒿成分(可以有高效抑制疟原虫)进行提取,最后成功研制出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的青蒿素。
中医和西医的结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尽管青蒿素源自传统的中药,但是从中草药的提取物中寻找到具有抗疟疾功能的成分,却采用了中西医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廖品东教授认为:
“中医和西医的结合必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我给每一届的学生都会讲这个故事。”
“中医和西医的结合必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我给每一届的学生都会讲这个故事。”
创新思维能力
屠呦呦曾一度陷入荣誉的非议之中,在这个大协作的“523”项目中,屠呦呦个人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对于这一争议,拉斯克医学奖给出了解释:
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
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
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屠呦呦老师的这些经历,是否可以给我们在阅读内容、阅读方法等方面提供某些有益启示和借鉴呢?
我国在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的成就有?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安全预防、管理和控制模式。其特点包括:发挥制度优势,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果断决策和高效管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体系;总结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的经验和规律,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充分发挥政府联防联控机制的作用,等等。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及重大疫情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总体上是有效的
屠呦呦在研制抗疟药物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
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