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婴儿的早期症状,脑性瘫痪婴儿有哪些症状?
脑性瘫痪婴儿有哪些症状
脑瘫婴儿的主要症状为运动障碍,分为痉挛型、强直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各型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具体内容如下。
(1)痉挛型:是脑瘫中最常见和最典型的类型。主要表现为肢体的异常痉挛,下肢痉挛表现为剪刀步态,足内翻或外翻,膝关节、髋关节屈曲挛缩等;上肢可呈拇指内收、指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屈曲等异常体位。严重者四肢强直,常伴有智能低下、情绪及语言障碍和癫痫等。
(2)强直型:四肢呈僵硬状态,做被动运动时四肢屈伸均有抵抗,常伴有智能、情绪、语言等障碍以及斜视、流涎等。
(3)不随意运动型:又称手足徐动症,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四肢、躯干或颜面舞蹈样和徐动样的不随意运动,有时伴有言语障碍。
(4)共济失调型:表现为眼球震颤、肌张力低下、肌肉收缩不协调、步态不稳等。走路时躯干不稳伴头部略有节律的运动(蹒跚步态)。可伴有先天性白内障、智能障碍及感觉异常等。
(5)肌张力低下型:又称弛缓型,表现为躯干和四肢肌张力明显低下,关节活动幅度过大,运动障碍严重,不能竖颈和维持直立体位等,常伴有智力和语言障碍。
(6)混合型:脑性瘫痪各型的典型症状混同存在者,称为混合型。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杜志刚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宝宝脑瘫有什么症状?
脑瘫患儿的主要症状是踮脚、交叉步长或站立时躯干伸长不足,即蹲伏步态、上肢屈伸困难、头颈屈曲和头颈歪斜。还有运动症状、其他伴随症状、智力低下和语言发育迟缓,这些症状也伴有脑瘫。重度脑瘫患儿也有癫痫和乏力的常见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肌张力逐渐增高,出现智力低下,共济失调,步态不稳,醉酒步态等。
什么是脑瘫患儿?
隔壁的邻居,他们夫妻生三个男孩子,只有第一胎正常,二胎三胎都是脑瘫儿童。第一胎孩子出生后聪明伶俐,和正常儿童一样,学行学讲一切正常。不久就怀第二胎,孩子出生也是一个大胖子,看上去与正常儿童一样很逗人喜欢的,到了九个月后就发觉他只会笑,不会坐,不会爬,牙齿又没一点动静,但是在农村里人人都说不怕,慢慢就什么都会的,都没有意识到带去大医院检查一下,不久又怀起三胎,三胎出生九个月了,也象二胎一样,只会笑,这个时候二胎已三岁多了,不会说,不会讲,不会自己食东西,牙齿也没出,这才引起注意,检查结果脑瘫,是部分性脑瘫痪。因为农村人没有钱,就没有治疗,好好的家庭就产生意见了,说女方乱食东西,女方又说没钱去医院生孩子缺氧造成。
现在两个都二十岁左右了,两兄弟都是六岁才会叫爸妈,才出牙齿,九岁才可以走几步,他们都没有去正式治疗过,听别人说多食猪脑,就多给他们食,听到说什么中草有效,就找回来给他们食,到了十五岁左右可以走路,是一踫就倒那种,说话很难听清楚,虽然这样子,也让他们上了二年小学,三年级要到楼上上课,小孩子们下课就冲着走,还不会知道什么礼让,他们兄弟经常都在楼梯滚下来,牙齿都掉好几个,所以不能再读了,只是上两年小学,也没有经过正式治疗,他们现在可以上网,在家养鸡,还叫我帮助他开网店学赚钱,但是他们讲话模糊,只能打字联系比较困难,现在政策好他们都能领低保。
很多脑瘫儿童牙齿发育不好,质地疏松、易蛀,牙病的发生率比正常孩子要高。脑瘫儿童运动能力差,控制能力差,度轻的恼瘫儿只是手、脚动作不灵活或,严重的双手抓东西都不会,不会行走,不会站立,不会咀嚼和吞咽。多数的脑瘫儿童都伴有语言障碍,发音不清或口吃、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但患者无法讲话。不少脑瘫儿有近视或斜视,内斜视常见,听力减退,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存在困难。轻型脑瘫儿生长发育接近正常。
七岁轻微脑瘫是么症状?
孩子过分安静或经常哭,易激怒,不自主的动作,以舞蹈的形式或扭动的形式不间断的出现,左右肢体有不明显的对称,都是轻微脑瘫的症状,要对孩子加强护理,如果有什么不对劲,或者是疾病,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平时要按顿按时进食,每天要适当的进行户外运动,帮助吸收。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属于脑瘫吗?
脑瘫一般一岁左右才能给予明确诊断,一岁之前受原始反射和发育的影响容易出现误判,特别是六个月以内,一岁以后脑瘫症状会表现得比较明显不容易造成误判,一岁以内给孩子下脑瘫结论的都是不是专业的医生。脑瘫不是一个独立的病,只是一群运动综合症,其诊断标准的必要条件:
1、大脑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原因所导致非进行性脑损伤;
2持续性(永久性)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3发育障碍和肌张力异常。
参考条件:
1、高危因素;2、核磁。
新生儿缺血缺氧只是高危因素,有可能导致脑,也可能没事。脑瘫有可能合并癫痫、语言认知障碍、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