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570喝水一天降了100,为什么有人说现代脑梗脑溢血发病率很高?
为什么现在脑梗死、脑出血的发病率这么高?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询问脑梗死和脑出血的病因以及结合现在人有哪些不良生活习惯,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总结以下几点:
1.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人增多:这类疾病可加速血管的破坏,使血管粥样硬化,容易出现脑梗死或脑出血;
2.熬夜、生活压力大: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熬夜,而且工作压力、学习压力都大,生活快节奏,久而久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就增高;
3.运动减少:现在人的运动量相对于之前明显减少,坐的时间增加了,形成栓塞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如果栓子脱落堵塞头部血管,则形成脑梗死;
4.吸烟、喝酒:烟酒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长此以往,对血管的破坏增加,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概率增加;
5.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现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很多人进食动物性食物增加,进食蔬菜水果减少,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等物质可以保护血管;
6.肥胖人群增多:现在肥胖者很多,这些人脂质异常的可能性较大,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7.进食高能量食物增多:现在很多油炸食物、可乐等,都是高能量食物,从而引发脑卒中;
8.食品安全问题:外面的饭有一些使用地沟油的,如果长期食用这些食物,发生脑卒中的概率明显增加。
以上是笔者对以上问题的解答,如果想预防以上疾病,可参考上述论点,然后自我纠正,如果觉得还可以,就点个赞呗……
年纪轻轻就有痛风了?
年纪轻轻就有痛风了,又不会喝酒,平常能吃些什么食物?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 李青
这是一位母亲为她儿子咨询:
我儿子22岁,发现血尿酸升高6年,尿酸最高710 µmol/L。孩子不抽烟、不喝酒,平时爱吃肉,自从发现高尿酸后,戒了海鲜,肉吃得也少了,体重从88kg减到了79kg,但血尿酸从没有降到正常,一直维持在510~560 µmol/L之间。
其实,我的粉丝中类似的咨询还很多:
粉丝1:我也是25、6岁得痛风了,刚开始只管忌嘴,没有吃过药,后来实在无法控制了,才想办法就医。还是服用非布司他片,尿酸总算降下来了,虽然没在300以下,但已经到正常值了,疼痛次数减少了很多,疫情期间由于药物不好买,间断了一段,结果又疼了好几次…
粉丝2::这个我从我自身生活饮食习惯判断的我是尿酸排泄障碍,酒不喝,海鲜内脏不吃,平时饮食习惯很健康,蔬菜水果蛋奶,鸡肉和猪肉,健身,结果痛风发作第一次尿酸554,吃了俩月苯溴马隆降到261。
粉丝3:李青老师,我儿子患痛风两年多,今年3月12日尿酸是512,这期间一直忌嘴,且每天喝大概2升温开水。24日查尿酸570多。为什么没有降下来反而又升上去?期间没有服过降尿酸的药。
这几位患者有几个共同特点:年龄不大,饮食健康,但尿酸却很高,有的还多次发生痛风。
都说痛风是吃出来的,可他们的痛风,似乎与吃的关系不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痛风病人平时能吃哪些食物?
尿酸是核酸(DNA)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血液中的尿酸,80%来自于自身细胞的新陈代谢,只有20%来自于食物。饮食对血尿酸有影响,但影响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对尿酸排泄障碍的高尿酸体质者而言,即使不吃不喝,自身细胞的新陈代谢也会使血尿酸升高。
所以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不全是吃出来的。对许多痛风患者而言,单纯的饮食控制往往是无效的,只在“吃”上做文章是解决不了痛风问题的。
不过,痛风患者仍需要饮食控制。因为我们改变不了我们的体质或者基因,我们能改变的只有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清淡饮食,大量喝水,不吃动物内脏、不喝饮料、不喝酒,控制海鲜的摄入等,尽量控制血尿酸的产生。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和《高尿酸与痛风患者膳食指导原则》都明确指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提倡均衡饮食,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总的原则是:
1、避免肝、肾等动物内脏,酒精和果糖类饮料的摄入。
避免摄入,就是最好不吃。具体要求是,应避免食用动物肝、肾、肠、心、脑动物内脏,避免贝类、牡蛎和龙虾等带甲壳的海产品及浓肉汤和肉汁等。对于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的患者,还应禁用含酒精和饮料。
2、限制牛、羊、猪肉、海鲜、调味品等的摄入
限制摄入,就是可以吃,但要适量。具体要求是,限制高嘌呤含量的动物性食品,如牛肉、羊肉、猪肉等;限制鱼类食品;痛风稳定期、血尿酸控制达标后限制酒精和饮料。
3、鼓励蔬菜、奶制品、鸡蛋的摄入
鼓励摄入,当然就是鼓励吃了。具体要求是:
1)脱脂或低脂乳类及其制品,每日 300 ml。
2)蛋类,鸡蛋每日 1 个。
3)足量的新鲜蔬菜,每日应达到 500g 或更多。
4)鼓励摄入低升糖指数(GI)的谷类食物。
5)充足饮水(包括茶水和咖啡等),每日至少 2000 ml。
4、其它注意事项
1)体重管理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应缓慢减重达到并维持正常体重。
2)饮食习惯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要定时定量或少食多餐,不要暴饮暴食或一餐中进食大量肉类;少用刺激性调味料;海产品、肉类及高嘌呤植物性食物煮后弃汤可减少嘌呤量。
我们说的饮食控制是平衡膳食,而不是绝食疗法。我们的营养都来自于食物,矫枉过正、什么都不吃并不是科学的饮食之道。应该根据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及升尿酸的程度,并结合自己的血尿酸水平、痛风发作的频次、有无肾损害等有选择地进行控制。
什么疾病坎要注意?
在古代,几乎每一个皇帝都祈求能够长命百岁,他们不惜炼丹、求佛......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人能够如愿。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百岁老人已经屡见不鲜,即使现代不是人人都能百岁,活到七、八十岁可以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虽说现在人类的寿命相比以前不断攀升,但我相信大多数人更希望寿命越长越好。尽管我们终究无法逃脱死亡的宿命,但长命百岁已经不再是梦想而已。然而如果我们活得不健康、只能卧床靠亲人照顾,恐怕活得再久,也不见得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接下来,我们详细说一说长寿这个事情。
关于寿命的理论研究我们大家应该明白,我们的身体不是一台机器,即使活得再久,也终究逃不过死亡。一般来说,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而这些变化终究会导致我们慢慢老去,直到死亡的那一刻。在衰老的遗传理论中发现,我们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遗传基因。
也就是说,我们的寿命在我们受孕时就已经决定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父母。其实,衰老的遗传学背后的基础源于染色体末端的DNA片段,我们将其称之为端粒,决定了我们细胞的最长寿命。简单理解就是端粒属于染色体末端的“垃圾”DNA片段,每次细胞分裂就会使得其变短。随着无数次的分裂,端粒变得越来越短,最终细胞将无法分裂。
在现有的人类寿命研究中,遗传基因仅仅可以解释35%的寿命。总体而言,我们的寿命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过程。除了遗传学的研究,还可归因于后天个人及其个人健康史和生活方式,甚至运气成分,并深受其影响,而且适用于所有活着的人。
哪怕是将一对预期寿命相似的双胞胎进行分开抚养,以区分后天因素对寿命的影响,他们的最终寿命也大有不同。正如一句话说得好,明天和意外,我们总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活出生命的广度。最后,相信大家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依然也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生命长度。
年过50岁该注意哪些高发疾病?在现实之中,我们在年过50岁之后,身体各项机能都在逐渐下降。当我们每次看到体检单上的各项数值升高,内心总会感到害怕。我们在害怕之余,也开始限制自己的饮食,海鲜、红肉......这个不敢吃,那个不敢碰,生怕一不小心诱发重大疾病,从而影响自己的寿命。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到了50岁,都应该着重去考虑今后面对的健康问题。
首先,我们年过50岁,一定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依然很高,而且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病,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稍有不慎分分钟要人性命。我们大多数人在过了50岁之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便如期而至,这些因素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三高,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其实,我们要注意癌症的发生,比如肠癌、肺癌、肝癌等等。在临床上,癌症的高发年纪主要集中于50-60岁之间。尽管晚期癌症让人感到恐惧,但是只要我们在早期及时发现,那么它们的预后就会大大地提升。所以,我们要做的便是预防,针对存在癌症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该做到定期体检。
最后,我们年过50岁应该注意心理疾病。在人生的长河之中,50岁的年纪肩负着重大的人生使命,我们上有老下有小,无形之中压力将会倍增。根据不完全统计,45-55岁之间年龄段的人群因情绪抑郁、心理压力大而引起的病变,占据着疾病总数的60%。一旦患上心理疾病,它们会导致我们的精神紊乱,从而使得我们的行为、情感、意志出现异常,这将让我们更加难以面对接下来的人生旅程。如何在不同年龄段学会正确保养自己?和从前的农业时代相比,现代人仅仅在饮食上就有很大的不同。从前的时代没有烧烤食品、添加剂......几乎所有的食物都是依靠自己煮,少油少盐相对健康。相比现代,我们在饮食上有了更多的不健康食品,太油太咸不说,光是长期生活在高压的状况下,也会把我们的身体压垮、压坏。接下来,我就详细说一说在30岁之后,我们就应该如何学会正确保养自己。
当我们到了30岁之后,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将骨本存好。根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在50岁时有20%的人会骨质疏松,60岁时有50%的人骨质疏松,70岁时有60%骨质疏松,80岁时100%骨质疏松,如果经常腰酸背痛,要注意是不是骨质疏松造成的骨裂问题。一般来说,30岁之后我们骨质开始流失,如果不注意补充骨本,我们在年老之后很有可能面临骨质疏松的挑战。也就是说,我们在年轻时很好地存够了骨本,将来也不要过多担心骨质疏松问题。
当我们到了40岁之后,也将步入健康状态的巅峰。紧随着衰老也会慢慢加速,所以我们在40岁后应该学会做抗衰老的保养,比如培养运动习惯,低糖饮食等等。当然,我们也不要忘记定期体检。当我们迈过50岁之后,首要学会的便是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癌症。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老化,进而身体会出现基因突变,甚至是致癌,像很多癌症的高发年纪便是50岁以上的中年人。
当我们年过60岁,最难避免的就是慢性病。其实慢性病并不可怕,我们只需要生活要注意,重点去控制就可以了,该吃药的就要吃,最重要的就是别郁郁寡欢。此外,到了这般年纪,相信大多数人也只是退休在家带孙子,即便是如此,我们也要有动脑的行为和良好的人际互动。
结束语:什么东西决定你的寿命长不长?重点在于心态。心态不同,我们的行为也就不同,那么生命的结局自然不同。所以,我们应该将长寿视为新挑战,随时做好一切准备,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应对在不同年龄段可能出现的疾病问题。纵然没有得到长寿,我们也能活出最真实的生活样貌。
痛风需要减肥吗?
距离迈入200斤之列已经有一阵子了,虽然也知道自己胖,但是“管住嘴迈开腿”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减肥对于个人而言,还真的是一件需要从长记忆的事情。
上个星期一连吃了两顿海鲜宴,结果给痛“疯”了…
也许你也注意到了是这个“疯”,痛风的疼起来很可能让人疯掉!
人生第一次痛风,对此也没有任何经验,于是去请教了数位早入200斤前辈们,就总结出了几个结论,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痛风一疼最少至少得好几天,而且开始还是最疼的,中间会有一段强烈期,过了才能轻松点。
2、某位前辈有试过用秋水仙碱片,试过能够缓解那么一会,效用过了会感到更疼,前辈特别叮嘱会对身体有副作用,于是吃下五片后就不敢再吃了。
3、我574的尿酸水平实际上是非常高的了,这证明了那两天的海鲜得到了良好的吸收。
4、这个吨位崴脚是经常的,想区别崴脚还是痛风,只要平躺把脚高抬腿就可以,能感受到疼痛迅速减轻的话是痛风无疑。
5、感受到痛风发作需要立刻请假,将重要事情先安排布置好,否则真疼起来连路都走不了。
6、“鲜”味足的食物往往代表着嘌呤高,越“鲜”越是如此,就像海鲜和卤煮。蔬菜中菠菜和莴笋也属于高嘌呤类,豆芽、豆浆以及都类本身也不适合痛风后使用,但豆腐或者豆制品可以适当吃点。
7、大毅力减肥,或许会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但不幸的是前辈们都没有成功。
8、打听到某位痛风的前辈平时会喝菊苣山黄茶,某宝淘来上手试过之后,感受到了那强大的效果,据说是原料中的苦荞和菊苣有着神秘作用,如今它也成了我的必备品。
还有最后一点就是……
虽然我和前辈们都很荣幸能够迈入200斤之列,但是真的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痛风,也希望分享的经历能够对大家起到帮助!
尿酸高影响公务员体检录用吗?
有一定影响的。如果在参与公务员体检都过程中,如果个人已经被查出了尿酸过高的问题的话,那么就会有很大的概率会因为这项指标被取消个人的录用资格。
因为如果尿酸太高的话,就会有患痛风的可能性,而作为一种比较折磨人的疾病,患有痛风症状的人是不能被录用为公务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