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自己抑郁没有,天天心情不好提不起精神?
大家好,我是金冀小魏。天天心情不好,提不起来精神,不知道怎么了。总是高兴不起来这个问题了,我来给大家回答一下啊。关键的问题分很多种啊,得看什么情况啊,还有分什么时间啊,无非就是金钱美女。家庭琐事。还有就是心情不好。没有好的发展方向。疫情期间人们都是人心惶惶的,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和女人坐月子没什么两样的。自然而然的人很闲的话就容易出事儿,就容易生病。这是正常表现。
手里面有钱没有好的项目也发愁。不上班不工作还得还房贷,是最大的头疼事儿。甚至还在刷信用卡。人的一生都是丰富多彩的,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离合,也有惨不忍睹。我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和宽阔的心态。这样的话,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明确自己的思路,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希望疫情结束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开始,希望大家不要每天垂头丧气沮丧。人的一生丰富多彩,必须要变得坚强,有韧度,有耐力。要不然的话,你就会被世俗的眼光所打垮。社会就是一个大熔炉,需要人们去练造锻造。就像磨刀石一样打磨。
我是金冀小魏。希望我的这个回答能给心情不好的男同胞们。带来快乐分解忧愁。喜欢的话。可以下放留言加关注啊。
总是怀疑自己感染新冠病毒了?
其实,这可能是过度焦虑产生的“错觉”。
这段时间,我也是时常关注疫情信息,一度心情焦虑,在几天的内心纠葛挣扎中,我学着“释怀”了,下面我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和缓解焦虑的方法:
第一,避免过分关注,避免信息过度“摄取”。
尽可能地不去关注各种接踵而来的信息,不仅仅是手机短信和网页新闻,还有朋友圈。其实,朋友圈正是最容易影响和带动情绪的地方,因为圈里有我们的同事,朋友,我们关心和在乎的人的言行举动,会直接触及心灵。而且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同一条信息,经由各自传播的渠道和脑回路“加工”,事情的本来面貌就大打折扣了。而频繁的刷圈,各种信息和说法不由分说地进入大脑,来不及“过滤”,超负荷运转,很难不焦虑。
第二,正面看待疫情,相信我们有能力打赢这场仗。
正如钟老前辈所说,“这个劲头都上来了,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
我们已然看到有那么多人在一线奋战,全国各地也在进行物资捐款支援,我们这个民族一路走来没有被打倒,而是越来越强,这次,我们依然要有信心。
第三,不该作为的不作为就是作为。
其实我们许多普通人之所以焦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眼睁睁看着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拼命,自己却帮不上忙,甚至几个夜晚连续失眠,沉浸于极度担忧与自责中。这个时候,请暂时“抽离”出来,原谅自己吧,做好我们能做的,不去干扰,不去添乱,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支持。
第四,让自己忙碌起来,转移负面压力。
这段时间,因为疫情和休假的缘故,宅在家里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突然闲下来,是不是觉得有些无所事事? 自己没有主动地有选择性地做一些事情,势必要被动地接受信息来袭。
其实,这是最好的与自己相处、认真思考的时间,但是若没有规划,就无章法,任时间分秒过去,过得空虚无聊,自然会加重焦虑感。
推荐大家可以去关注樊登读书会、得到等知识付费平台,近期他们都开放了许多免费(平时付费)课程,质量都不错,投入学习和工作中,身心忙碌起来,焦虑感也会慢慢边缘化。
最后,惟愿疫情尽快散去,春暖花开,我们都能迎来希望:)
以上为个人观点,供参考|˛˙꒳˙)♡
轻度抑郁症的人有什么症状?
感谢邀请(附抑郁症自测量表)
抑郁症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有的 称之为“心理感冒”,在现今社会越来越被人重视,据统计,自杀案例中高达80%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抑郁症的因素;究竟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抑郁症?自己患的抑郁症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呢?今天,我先来回答一下抑郁症具有什么样的症状,然后,给大家提供一个自己就能测的抑郁量表,看自己处于哪个级别,看看自己是否需要找相应的心理咨询师聊聊。
我先给大家用最简单的方法自我鉴别,抑郁症有两个最主要的核心症状:持续性的心境低落(有的是悲伤的感觉)和拥有的愉悦感消失(就是对以前喜欢的的活动缺乏兴趣)。如果您有以上两种症状,就要接着文章看下去,做进一步的了解;
一、心境低落
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二、自我评价过低,常伴随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有自责自罪,感觉自己活着没有什么价值;
三、反应迟钝
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脑子跟生了锈的机器一样;行为缓慢,生活懒散、什么都愿意做;
四、社交变少
喜欢一个人在床上躺着、以前联系的朋友也不愿意见、变得不修边幅、回避社交;
五、记忆力下降
感觉什么东西都不容易记住、注意力也很难集中,看书很久也不知道自己看了什么内容;
六、食欲变化
食欲突然增大或者减少、体重变化比较异常;
七、睡眠障碍
失眠或早醒,凌晨醒后很难重新入睡;有的是睡眠过多(跟以前相比异常太多)
八、性欲减少
对于夫妻之间的性欲没有以前旺盛、有的回避甚至拒绝过夫妻生活;
自测量表
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忧郁)
*2、我觉得一天中早晨最好(晨重夜轻)
3、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易哭)
4、我晚上睡眠不好(睡眠障碍)
*5、我吃得跟平常一样多(食欲减退)
*6、我与异性密切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到愉快(性兴趣减退)
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体重减轻)
8、我有便秘的苦恼(便秘)
9、心跳比平常快(心悸)
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易倦)
*11、我的头脑和平常一样清楚(思考困难)
*12、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能力减退)
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不安)
*14、我对未来抱有希望(绝望)
15、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易激惹)
*16、我觉得做出决定是容易的(决断困难)
*17、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无用感)
*18、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生活空虚感)
19、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更好(无价值感)
*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感兴趣(兴趣丧失)
自测方法:
评分4级标准:
1、没有或很少有时间;(偶尔)
2、少部分时间;(有时)
3、相当多时间;(经常)
4、绝大多数时间或全部时间;(持续)
正向评分题(不带星号),根据4级标准得分为1、2、3、4;反向评分题(带星号),根据4级标准得分为4、3、2、1;
将20项题目的总得分记为X分;1.25乘以X取整数部分记为标准分Y;
Y≥53即为轻度抑郁;
最好找专业的人聊聊,或者可以私信我,有时间了我尽量给大家解答;
抑郁的人会开心吗?
翡翠答题,互相学习。
是人都会开心,但是这个开心有一个时间限制。没有恒久的悲伤,同样也没有恒久的快乐。抑郁的人也会开心,但是这个开心是相对有条件的。不要认为患有抑郁症的人不会开心,都是人,同样有七情六欲。开心也是一样。
抑郁是一种病,这种病给抑郁症患者太多的悲伤。甚至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自杀倾向。他们无法走出心里的那层障碍,甚至大多数时候还要拼命掩饰,装作我很开心的样子。
抑郁的人会开心,但这个条件可能会比较苛刻。常人的一些小快乐,他们或许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他们有自己特殊的“点”,当这些“点”被触碰到的时候,会感到开心。这种开心的时间因人而异,真正的快乐会使ta暂时忘记以往的忧愁和烦恼,远离那些痛苦。
开心对于抑郁的人来说,是一种治疗。或许不能根除这种病症,但在一定时刻会起到缓解的作用。他们已经那么痛苦了,开心又何妨?多些开心,也没什么。
如同正常的人,偶尔也会感到抑郁;开朗的人,某段时间也会出现情绪起伏。人的七情六欲很难把控,既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可适当调整。
开心也可以假装,这种假装可能是善意的。让身边的人觉得安心,或许是给自己安心。相比于整天悲伤而言,假装的开心也是好的。往抑郁的人在假装开心的同时,能够真的开心。
好书推荐,文史杂谈。我是翡翠,欢迎关注@鱼羊简史 我在这里等你。见到医生我该怎么启齿?
我们对健康与用医的合理态度
应该是: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可是,我们多数人没有这样习惯,要么病的不行才去看,要么就一直拖着,哪怕忍受痛苦都不去看!
这就造成错过治疗良机,甚至是永远的遗憾!
从扁鹊见蔡桓公到现在的讳疾忌医现象,非常广泛。
心理治疗方面就更是了,比身体得病更严重。
有独无偶,您问的:明天去看抑郁症,见到医生我该怎么启齿?
您用的词“启齿”就可见一斑了!
见心理医生真的难以启齿吗?作为心理师,回答这个问题是很容易的。
我首先为您做出决定看抑郁症表示肯定,也为关心您的人感到心安。
同时也理解你说的,这也是很多人对看心理医生的误解。
希望大家看了我的分享,可以解开不必要的担忧。
第一,很多人对抑郁症有误解,而你决定去看,是非常值得肯定的选择。抑郁就是要看早。
普通大众认为抑郁症不是病,出现抑郁情绪就是想不通、无事生非;就是心胸狭窄、意志薄弱!
其实,抑郁症是精神心理科常见的疾病,但并不是大众所说的“精神病”即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抑郁症绝不仅仅是想不通、心胸狭窄或意志薄弱,而是一种病;不能通过简单地劝说、散心等方式解决,而是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
还有个严重的误解就是:现在经济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丰富了,家庭条件优越,不愁吃喝,绝不可能抑郁!
其实,任何人都有可能抑郁,这与物质条件好差、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高低没有直接关系。
以前条件差不是没有抑郁,而是忽略了!现在条件好了,重视起来了,人们开始关注抑郁症了!以前说谁谁情绪低落,想不开,抑郁而终,很可能就是抑郁症。但是没有去治疗。可以说是自生自灭。
在全球范围内,超过2.64亿人患有抑郁症,其中80%的患者来自中低收入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重度抑郁症是比糖尿病或肺癌更重要的致残原因(就致残调整生命年而言。
焦虑一样大有人在。急火攻心,生存压力,还是有焦虑的,只是没被重视!
现在抑郁焦虑的人多,可以看到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开始关注自己的感受!
只要抑郁时间超过2周就要诊断为抑郁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重性抑郁症障碍,它的特征为抑郁心境或者兴趣或者愉悦感减退的发作持续至少两周,并伴有典型的相关症状(如,睡眠、食欲或活动水平的改变,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无价值感,或过度自责,自杀观念或行为),必须区别于其他其他几种障碍。
持续性抑郁障碍,它的特征至少2年的多数日子里,在一天的多数时间里,存在抑郁心境,必须区别于重性抑郁症障碍、人格障碍(比如抑郁型人格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等。
如果患有抑郁症,决定去看,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很多人们对抑郁症误解,没去看,没重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是永远的遗憾。
每年都有因为抑郁症没有被重视没有及时治疗,造成无限的悲剧。
遗憾!提高警惕,不要悲剧重演!前天,37岁女博士带5个月女儿跳楼自杀, 引起对抑郁症的关注。案主的老公说:
“我什么都不要,我就要你回来。”
“把我女儿留下好吧。”
“之前有一点症状(抑郁症),但没想到有这么严重。”
她曾经表现过,也许也曾向家人求助过,但这一切似乎并没能引起家人的重视。
很可惜。其实抑郁症通过及时治疗就没事。刚开始就积极治疗,安全也节省治疗费。
大众对抑郁症认知的存在很多偏差,有的还对患有抑郁症有病耻感,种种原因,导致抑郁症患者被忽视且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最终导致自杀。
其实如果得到有效治疗基本没事,就诊率太低了,才4%,什么概念,任何病4%的就诊率,大家可以想下他的死亡率?
这背后就是存在误解,不重视,没有得到及时治疗。
而你决定去看,就是在行动,是重视,是为自己负责,也会疗愈的。
医生会为你的积极就诊称赞。
第二,见了医生该怎么启齿,请不要担心。我有注意到你用了启齿,这可能是您对患有抑郁症有病耻感,我上面已经说了,抑郁症是一种病,生病没有什么耻辱的。积极去看是对自己负责。你已经在行动了,就不要有病耻感,积极配合医生,做治疗就可以。
我的建议
1,由医生评估,如果重先用药物,用药物先控制症状,好比有人发疯,先给打针麻药再说,安全第一,然后考虑副作用。
2,有了1,尽量用心理治疗。
历史上很多天才艺术家都有抑郁症,并获得心理医生的治疗而康复!
希望在未来,抑郁症对人类的意义是把敏感的艺术禀赋高度提纯,把病理的躯体症状尽量弱化。我们都能坦然自若,甚至骄傲自豪地说:“我有抑郁症”!
△《我的丈夫得了抑郁症》男主抑郁症康复后受邀分享
以下,我主要从临床心理角度做些分享,帮助要就诊的人理解,主动及时治愈。
1,看心理医生很正常。
在西方,外部困扰找律师,内心困扰找心理医生。
心理学家杨风池老师说:在发达国家,有自己的牙医、律师和心理医生是身份的象征。
美国公众有一种普遍的认知:成功人士一般离不开两类人的扶持。这两类人常常被美国的成功人士誉为是帮助他们“走向成功的翅膀”:
一类是法律顾问,
一类是心理顾问。
大多数美国人都把接受心理咨询看成是自信与富有的象征,即便是美国总统,也拥有自己的心理顾问。当人们一旦遇到诸如情感挫折、人际不和以及心理困惑之类的问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理医生。
那抑郁症更是需要治疗的,且越早治疗越好。所以你去治疗,不要有什么顾虑。
你说去看抑郁症,是怎么确诊是抑郁症的呢?
也可能不是抑郁症。如果是也没事,是就去治疗。不是去看下也好。
我们对健康与用医的合理态度应该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医学博士德鲁克名言
2,心理治疗保密,你会感到安全。
心理治疗和其他倾诉不一样,你谈的会有保密要求,这是法律要求的,也是治疗的伦理要求。
心理师有责任保护寻求专业服务者的隐私权,同时明确认识到隐私权在内容和范围上受到国家法律和专业伦理规范的保护和约束。
对于您向我提供的信息,我依法严格保密,没有您的同意,不得泄漏给第三方。您的种种感受与看法,会受到心理师完全地接纳与尊重,您的隐私,绝对受到保密;咨询结束,关系立刻中断,没有任何牵扯,这会为咨询带来很大的安全感和私密性。当您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等属于保密例外。
从这点看你想给心理师说,他们会为你保密的,就算是保密例外,也是为总体上长远的为你好,比如抑郁症患者有自杀行为,那么心理医生要联系相关资源,为你提供支持。
那个37岁女博士带5个月女儿跳楼自杀,如果有心理咨询,肯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因为治疗会好,治疗发现有自杀倾向,这时候心理师会打破保密原则,这其实就是安全措施。对谁都好。所以你要想和心理医生说什么,是很安全的。
3,你可以按照你想的说,你说什么心理医生都会接纳理解你的,也会受到尊重的!
4,你不知道怎么说,也不要紧,心理医生会和知道怎么做的。
医生学习过很多技术,知道问什么话,怎么问。
所以你去就可以了,不要担心怎么开口。
5,我要说的是治疗是个过程,你看下应该会有帮助。
首先是治疗通过“望闻问切”等心理技术去搜集资料,理解来访者,形成初步评估(在咨询初期,心理师至少需要2~3次咨询来了解来访者当下的情绪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心理师会协助您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和力量,解决知和行方面问题;
然后就是巩固阶段,心理师再陪来访者走一程,安全——探险——安全,做结束准备;
最后就是结束阶段,一起回顾总结道别。
看,这个过程,很平常,遇到理解你的人,与你探索,帮助你走出来!
总结综上,你决定去看,是非常好的选择,是非常值得肯定是!
我已经从看心理医生是常态,抑郁症及时治疗的必要性说明。
见到医生怎么开口,不要担心,去了就有办法的,我上面也列举了5点,希望可降低你的顾虑,你可以积极治疗。
祝福早日康复。
得了抑郁症,见心理医生还难以启齿吗?
我是@解忧心理医生 ,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的道路上行走了10年时光,陪伴不少个人和家庭!有时在头条分享心理学,解答专业内心理问题,朋友们看到觉得对你们有用,就值了,大家需要心理咨询也可以私信我,我看到会尽量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