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半夏的功效与作用,药方中的半夏一般默认是哪种半夏?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这里说到的“半夏”,其实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因为生在夏半之时,便有了“半夏”这个诗意的名字。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喜阴,这种植物一般在2月长苗,每个茎端会长出3片浅绿色的叶子,形状与竹叶很像。传统的中医认为:半夏具有镇咳祛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作用,因而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均有用到半夏。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半夏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之分。那么,药方中的半夏一般指的是哪一种呢?
药方中的半夏一般默认是哪种半夏?半夏,也就是生半夏,虽然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但具有毒性,能够刺激人的消化道黏膜,让人出现声音嘶哑、咽喉肿痛、肠鸣腹泻,过量使用可导致人心律失常、心衰甚至死亡。半夏的存在真正体现了“是药三分毒”。为了“去其槽粕取其精华”——去除半夏的毒性,更好发挥药用价值,古人根据不同的用药需求,想出了很多半夏的炮制方法,于是便出现了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之分。
清半夏是半夏与白矾炮制而成,清半夏在毒性降低的同时,在清风痰,化饮,散胸痞,降逆止咳等方面的功效比较突出;
姜半夏是将半夏与生姜、白矾的炮制品,姜半夏在祛寒痰,镇咳、降逆、和胃止呕等方面的功效显著;
法半夏由半夏与甘草、石灰炮制而成,法半夏的温性降低,在除湿、化痰、止咳等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
由此可见,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具有不同的功效,具体的用药需要辨证施治,不能盲目滥用。药方中具体指的是哪一种,需要患者找到开药方的医师进行明确,辨证施治,审证用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鲜半夏与制半夏的区别?
鲜半夏水份多,制半夏比较干燥。
清半夏功效与作用?
清半夏功效与作用
清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燥湿化痰的功效较强,对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胸脘痞闷、呕吐反胃、梅核气、痈肿痰咳有治疗作用。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清半夏是半夏的炮制加工品: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每100kg净半夏,用白矾20kg。清半夏性味辛,温。归脾、胃、肺经。
1.功效与作用:燥湿化痰。用于湿痰咳嗽、胃脘痞满、痰涎凝聚、咯吐不出等。
2.给药说明: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消化科 主任医师 刘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生半夏和制半夏哪种好?
生半夏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制半夏是加工一半的
法半夏与制半夏区别?
制半夏和法半夏最主要的区别是泡制方法不同,制半夏是把生半夏用白矾溶液进行浸泡,一直浸泡到里面没有硬芯,然后切开使用。
而法半夏是把生半夏先用白矾浸泡,还要加入甘草煎成的甘草汤,再加入适量的石灰水,一起浸泡,浸泡到中间没有硬芯,用的时候干燥、捣碎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