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术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麦芽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麦芽是生活中常见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将大麦成熟的发芽果实晒干加工后即可制成麦芽,很多新手妈妈都会利用麦芽来改善宝宝消化不良的症状,但其实麦芽的中药功效绝不仅仅帮助消化而已,今天就给大家科普麦芽的小知识。
中医角度认为麦芽是性质平和且味道味甘的中药材,主要归入人体的脾经以及胃镜,麦芽能被中医师广泛应用完全归功于麦芽的五大药用功效。
一、调理脾胃,促进消化
麦芽主要归入人体的脾胃经而有调理脾胃的显著功效,特别是因为脾胃虚弱而胃口欠佳的人不妨吃一些麦芽调理一下,可以健脾养胃。另外麦芽富含B族维生素和大量的消化酶,适当的利用麦芽可以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进而能够加速食物的消化速率并改善积食症状,中医上常常将焦麦芽和焦神曲、焦山楂配伍并称之为焦三仙,能够健脾开胃并有消食导滞的功效。
二、消肿回乳
哺乳期的妇女常常因为乳汁淤积而有乳房肿胀和疼痛等不适症状,这个时候可以通过麦芽的回乳作用改善不适症状。一般情况下生麦芽缓解乳汁淤积症状显著,而炒麦芽则利于哺乳期妇女回奶,焦麦芽的回奶作用就没有那么显著,主要用于改善积食症状。
三、抗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给有高血脂病症的小鼠喂服了麦芽提取物,而后检测到小鼠体内有害胆固醇的含量下降,表明麦芽独具降血脂的疗效。其实麦芽中的磷脂带有良好的乳化作用,可以有效的阻止有害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堆积,并且大量的维生素E成分也可以阻断自由基的反应,因此能够促进脂肪的吸收与应用而发挥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
四、保护肝脏,消除黄疸
麦芽和佛手、香橼等药材配伍可以发挥出疏肝和胃的作用,尤其适合有肝郁气滞、脘腹胀痛、胸胁胀闷等肝部不适患者,另外新生儿出生后有黄疸的症状的话亦可以适度的喂服生麦芽水,一段时间后即可消除新生儿黄疸症状。
五、降血糖
麦芽中的麦芽成分可以补充人体所需,亦可以起到降糖的功效,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度的食用麦芽控制血糖。
麦芽的中医功效显著,但是在使用麦芽之前还是应该了解透彻麦芽的使用禁忌。
首先是麦芽禁忌人群:麦芽的回乳功效显著就意味着妊娠期妇女和正在哺乳的妇女要忌用,避免出现回乳或止乳的情况;阴虚火旺的患者需要忌食麦芽,因为麦芽容易加重阴虚不适症状;麦芽能够健脾胃和化积食,而没有积滞或脾胃虚弱等症的患者最好不要吃麦芽。
其次是麦芽使用禁忌:大量应用麦芽会消化体内的元气;麦芽不宜与阿司匹林、鞣酸蛋白、水杨酸钠等药物同时服用,因为麦芽会降低药物的药效,另外服用麦芽期间饮茶会削弱麦芽的功效。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黄精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的植物。葛洪《抱朴子》记载:“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黄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根茎横生,如嫩生姜,肥大肉质,黄白色,略呈扁圆形。茎直立,圆柱形,单一,叶状似竹而短,花白色。根茎可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
黄精在古代养生学家的眼中,是味神奇的延年益寿之品,甚至有久服成仙之说。就连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的佳句来赞美它。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黄
一、黄精的功效和作用
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对于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
1、补气养阴
黄精具有补气养阴的功效,一般用黄精的根茎入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黄精泡茶喝,这样不仅起到补气养阴的功效,还可以帮助人健脾养胃。如果人们长期服用黄精茶,对养好肾脏也有一定作用。
2、美容养颜
黄精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这是广大女性喜欢用黄精泡茶的主要原因。因为黄精具有的抗氧化作用十分突出,对缓解人体衰老有很大的帮助。
3、强健身体
黄精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糖分、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食用黄精能起到强健身体的功效。此外这些营养物质,对人的身体十分有益。
4、降血压、降血糖
黄精具有较好的降血压、降血糖功效,这主要是因为黄精含有黏质液、淀粉、糖类、天门冬氨酸、高丝氨酸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帮助人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从未起到降低血压的功效。此外黄精所含有的物质,还能抑制尿糖和血糖。尤其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过高,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5、抑菌防病
黄精具有抑菌抗菌的功效,可缓解由皮肤真菌所引发的病症。能加强心肌功能,预防一些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二、黄精的食用禁忌
1、黄精功效虽多,但也不是所有人想食用就食用的,比如胃热的人不宜食用黄精。因为黄精性温,当胃热的人食用黄精,就极容易引起上火。如果胃热的人,平时还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那么就会引起腹泻。
2、黄精属于滋阴补气之药,因此脾胃虚寒的人尽量不要服用黄精。
都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农村常见的白芍作为中药材,都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说起这芍药,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硕大鲜艳的的芍药花。想起李白借芍药写杨妃之美的三首清平调!
白芍,即白花芍药。又名金芍药。为芍药科白芍属多年生草本。其块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褐色;茎直立,有分枝;大叶互生,小叶狭卵形或椭圆形;花形硕大,色白,素洁高雅,堪比牡丹,有“花中宰相”之谓。花期5-6月,果期6-8月。
白芍的根可入药。为药铺常备药材。夏秋采收。采回后,除去须根,洗净,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生白芍、熟白芍和酒白芍(炮制方法参考相关药典),药效因此略有差异。其味甘、酸。入肝、脾经。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止汗、平抑肝阳等功效。多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胸胁疼痛、月经不调、痛经、自汗、盗汗、腹痛、四肢挛痛、泻痢、便秘等。可内服,可外用。内服:6-15克,煎汁服。外用:干品适量,研末,调敷。
一、治女疾 这芍药仿佛专为女性而生,因有养血、益气、调经、止痛的功效,功擅女疾。对此,《日华子本草》亦谓:“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 因此,白芍对女性体寒血虚、痛经、月经不调有较好疗效。可取白芍9克、干姜3克、红糖20克,煎汁服。
二、治便秘 白芍兼有润肠去燥,宽肠通便的功效。宜治便秘。可将白芍与枳实、生甘草配伍(量遵医嘱),煎汁服。
三、治脚气肿痛 白芍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对脚气肿痛亦有较好疗效。可取白芍药6两、甘草1两,共研末,温水服。此方见《岁时广记》。
四、美容养颜 白芍有益气养血、润肤美白的功效。对治疗女性气血虚寒导致的皮肤粗糙、面色萎黄、色斑沉淀效果不错,自古被视为润肤养颜佳品。其中,明代《医学入门》记载的“三白汤”在民间流传甚广。即:白芍、白术、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煎汁服。
“何年金屑。飞上玲珑雪。一树风情谁解说。只有盈盈夜月。牡丹红叶相夸。铅华各自名家。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铅华。” 一一白芍,不仅有其独特孤傲之美,有着别样的风情和韵味,还功擅女疾,兼有很好的美容养颜作用,美媚们不喜欢它都难!
欢迎关注土家族阿妹,谢谢分享、点评金盏花功效与作用?
金盏花功效与作用
金盏花具有消痰、行水、降气、止呕之功效。
金盏花,临床多称作旋覆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的干燥头状花序,其味苦、辛、咸,性微温,入肺、脾、胃、大肠经。
一、功效与作用
1.消痰、行水:可用于痰壅气逆,胸膈痞闷,喘咳痰多等证。如寒痰咳喘兼有表寒者,可配伍半夏、麻黄、甘草等药物;痰热咳喘,胸闷气促者,可配伍桔梗、桑白皮、大黄等药物;悬饮,喘咳胁痛者,可配伍枳壳、杏仁、皂荚等药物;肝着,胸胁痞闷不舒,甚则痛胀者,可配伍新绛、葱等药物。
2.降气、止呕:可用于呕吐嗳气等证。如胃气虚弱,痰饮内停,胃气上逆,嗳气不止,心下痞硬者,可配伍半夏、人参、赭石等药物;痰饮停滞中脘,导致呕吐眩晕者,可配伍半夏、白术、橘红等药物;妊娠恶阻,心下痞闷,呕吐不食者,可配伍当归、半夏、生姜等药物。
二、禁忌证
1.本品性温,故阴虚燥咳者不宜用。
2.本品有降逆之效,故气虚便溏者不宜用。
三、给药说明
本品有绒毛,可刺激咽喉发生呛咳呕吐,须布包入煎。
本内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药剂科 主管药师 朱盛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吃什么药比较好?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脾胃不好?脾胃不好都有哪些表现,中医在诊断脾胃不好的时候都有哪些分型?只有搞清楚这些才能回答这个问题,要不然是无法回答的。
单从脾胃方面来说,其分型就已经很多了,还不包括脾肾、脾肺、肺胃、肝胃等五脏转化,脏腑影响的病症。单是脾胃辩证可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脾虚下陷、脾不统血、寒湿困脾、湿热蕴脾、胃阴虚、胃气虚、食滞胃脘、胃寒证、胃热证等。如果再加上其他脏腑的兼证,又会有心脾两虚、脾肺气虚、脾肾阳虚、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等;这些都同属于脾胃不好,那么他们到底吃什么药好呢?
很多回答很简单,就直接拿出药方,或者直接拿出中成药,告诉你脾气虚吃什么,胃气虚吃什么,总之很高大上,一看就是神医所为,几个字就知道脾胃不好应该吃什么药,多牛呀,是不是?
可是,临床真的那么简单吗?相信每个胃肠有问题的人都不这么认为,他们或多或少的经历过脾胃不好所带来的痛苦,长期用药、长期治疗、反复换医生,最后还是有的好,有的没有好,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辨证不清,用药不当,或者是把辨证理解为辨症;临床上这种情况大有人在,而且现代医生和患者对此还乐此不疲,就喜欢这样的治疗,为什么喜欢?就是因为对症治疗起效快,可以迅速控制症状,减轻痛苦;至于能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那是以后的事情,先不管。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没有好,而且症状还越来越复杂,病加重了,心理有负担了,最后导致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受到影响,再去找真正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将难以计算,而且能否痊愈还在两可之间。
网络是个好东西,但它并不能替代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永远无法替代。因为网络交流的局限性太大,特别是疾病诊断,更不能一蹴而就的直接处方用药;作为提问者或许并不是故意提出这样的问题,而是他本身就不知道问题应该怎么问,吃不下饭、脘腹胀满,大便不好等,只能笼统的认为是脾胃不好。但作为医生就必须要够清楚,到底是什么证型引起的脾胃不好,如果我们连证型都没有搞清楚,就急匆匆的指导别人用药,这岂不是害命?
有些人活着处于好心直接给出方法,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一个真正的医生在网络诊断的时候或许会给患者一个错觉;“这个医生好啰嗦,很麻烦”,这就对了,这才是医生,他啰嗦的目的是想搞清楚你的病情,要不然谁不愿意图个清静呢?
我回答这个问题的目的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纠正一下目前网络上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不问缘由的开处方,不知证型教用药。而且很多读者朋友还就喜欢直接给处方的所谓的医生;因为方便,只要你敢开我就敢吃。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脾胃也好,肝胆也罢,又或者是心肾、心肺等等问题,他们并不是单一的存在,也不是简单的一脏一腑的问题,他们之间存在这千丝万缕的关系;要不然中医也不会有“子病及母、母病及子”的说法了。
中医辨证是一个严谨的询证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找到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然后根据情况才能制定治疗大法,才能调配药物进行治疗。否则一切都是瞎胡闹,任你给出的中成药多高大上、任你给出的处方看起来如何经典,都是在浪费读者、浪费患者的时间和生命;
运营: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