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偏方,农村俗语七十不留宿?
五十不交钱,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
这是半句俗语,只看半句话就跟只吃了半个蛋挞一样让人难受,这句俗语也一样,完整的一句话应该是“五十不交钱,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这五句话,换到如今这个年代,怎么看都怎么像是对老年人有满满的恶意,当然,也算是对老年人常态的一种引申。
咱们一句一句理解,不过仍然要把七十和八十这两个年龄段说的详细一点,毕竟现在一个人活到七八十岁算是稀松平常的了。
虽然五十岁就目前来看,还属于社会的中流砥柱,骨干劳动力,赚钱能力和社会地位应该都是人生阶段的颠峰,活脱脱一朵朵夜来香。但是这俗语都是咱老祖宗口口相传几百甚至上千年才留下来的生活经验,所以在不知道多少年(最少按五百年起步)前,五十岁的老人,那可是真老人,可能已经肩不能扛,手不能抬,躺在床上病痛缠身了。
大家说这个时候的老人,如果跟你借钱,这钱是不是肉包子打了狗?所以在古代要是把钱借给五十岁的老人,十之八九是有去无回,只能当做善事了。可一般老百姓谁做得起这样的善事,真要借给别人要不回来,也只能捏着鼻子自认倒霉。久而久之,大家都长了教训,便有了这句“五十不交钱”。
当然,要是赶现在,五十岁借钱这行为似乎还挺常见的:多有父母为了儿女家徒四壁,借遍邻里亲戚的,也有不少五六十岁的老人还外出打工赚钱还债的。不是现在的老人比古代的老人讲信用,而是现在这个国家好,社会好,大家身体好,有能力有机会发挥剩余价值。借点钱算什么,多熬几年就还清了。
六十不交言:指人过六十之后,就不要和他们有过于深入的交谈,尤其不能什么话都往外说这一点倒是古往今来都是共通的,不论是古代的六十岁老人,还是现代的六十岁老人,几乎都已经不用为家庭生计忧愁,有人照顾或有退休金,儿孙子媳也已满堂。所以日子一轻闲了,总会想要给自己找点事儿做。最简单直接的,不就是唠嗑?
一堆堆一群群的老头老太太围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说赵家儿子离婚,李家女儿生孩子,邱家孙子考试不及格……
那叫一个精彩,三个六十岁老人在一起八卦,绝对比一个戏班子还热闹。
但是人一多是非就多,不论什么事儿,只要一个老人知道了,第二天一准整小区都在议论。要是普通小事儿还无所谓,可如果是一些要紧事,比较隐私的事儿,这么一传,谁家不觉得丢脸?
所以呢,和六十岁的老人在一起,随便聊聊家常里短可以,却不能聊得太过深入,更不能将家人的隐私拿出来聊,不然最后尴尬的肯定不是别人。
七十不留宿:指人过七十之后,就尽量不要挽留他们在自己家住宿过夜,以免出什么意外要担责其实在古代很少有人有机会可以活到七十岁,而且古人交通不便,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出过自己所在的城市,也更没有要留宿他处的习惯,大多家庭都把七十岁的老人当宝一样供着,哪里舍得让他们出去折腾?所以这算是瞎操心了。
但是在现代不一样,七十岁还能到处蹦跶,小到跳广场舞,大到国内外旅游,几乎到处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所以七十岁老人在别人家串门还实属正常现象。
但是毕竟已经七十岁了,疾病和意外随时都有可能来缠上他们,或许下午还能耍一套太极拳,晚饭还没吃完就开始倒地不起了。
所以如果不是自己家里的至亲老人,其他七十岁的老人,还是尽量少接触,哪怕会有聚会,也尽量见个面吃个饭就各回各家吧。千万不能劝着哄着留在自家,不然万一出个意外,最后哭的也只能是自己了。
八十不留饭:指人过八十之后,尽量不要挽留他们一起吃饭,谁也不能确定是先咽气还是先咽饭话虽然说的过于直白,但事实的确如此,八十岁老人在古代几乎可以当国宝供起来了,哪怕是在现代,活到八十岁的也是少部分老人。所以对待这个年龄阶段的老人,必须要慎之又慎。
八十岁的老人很少会有身体还很健康的,总会多多少少有些毛病,而我们都知道病从口入这个道理,万一你好心留老人在家里吃饭,却吃出点什么问题来,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所以与八十岁的老人打交道,最好就是见面问个好,聊几句,然后说拜拜。当然,至亲的老人不在此例。
九十不留坐:指人过九十之后,尽量不要勉强老人多坐,老人要走要动都要随他意九十岁的老人哪怕是在现代,也是长寿的代表,很奇怪的现象是大多能活到九十的老人,反而身体不错,都有着一些自己的长寿小偏方,就比如多运动多锻炼。
我们的钟南山爷爷就是很好的例子,八十多岁看上去还精神奕奕。
所以这个年龄段的老人,普遍都是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的,平时没事儿可能就会比较喜欢多溜达多健身。这个时候,你就一定不能阻止了,只要是在老人身体允许范围内的走动,不妨支持他们。更不要劝他们多坐多休息,毕竟久坐多病,老人心里有数着呢。
其实俗语传到现在的意义只是一种参考和建议,并不是准则和规定,大家觉得有道理的可以听一听,觉得没什么参考价值的,就当看一下乐呵。
老公睡觉呼噜声太大影响宝宝睡眠?
男人睡觉打呼真的不能忽视,最好去医院看一看,我大学室友的老公就因打呼阻塞呼吸去世了。我来给你们讲讲这件事,让所有的男同胞警醒,为了家人千万别轻视这个问题。老人都会说打呼有什么大不了,不就是太累了。其实不仅仅是这样。
我曾经问过我室友,她老公打呼的原因,她说她老公常年打呼,年轻的时候不胖,就是打呼厉害,后来越来越胖,打呼时就明显感觉到呼吸困难了,后来去了医院检查,医生说因为鼻腔内的软骨造成了鼻腔管道受阻所以导致睡觉时常年打呼,后来因为肥胖,呼吸能力越来越弱,被要求戴呼吸机睡觉,但是都被他拒绝了,说带着睡觉难受,我同学也没有在意,但是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他们的孩子才5岁。
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我们班以前的很多男同学,包括女同学的丈夫,凡是打呼的都去医院做了检查,很多人也做了鼻软骨剔除手术,据说是把阻塞鼻腔的软骨部分削除,保持鼻腔呼吸通畅。然后还真的是睡觉都不打呼了。也算是对大家提了个醒吧。
所以,睡觉爱打呼的千万别忽视了,最好去检查下,做出及时的处理。如果不是生理原因的话,我觉得一直影响宝宝休息也只有2个办法可以采取了。
1、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单独睡,小朋友单独睡,对孩子也是有好处的。老人都说,孩子睡觉的时候在长脑子,睡眠质量对孩子来说也很重要的。
2、和老公商量的情况下,提出是不是让他分开睡。当然这样做,时间久了确实会让老公觉得受忽视,影响夫妻感情,所以,一定要委婉的用商量的口气来表达,不能强制命令式的去指挥,有了孩子忘了老公,是很多男人在有 了孩子以后最大的不平衡。
这个问题,我觉得最好的方案就是从根本上去解决,即解决了打呼声大的问题,又对老公的健康负责。
怎么快速入睡?
晚上睡不着,怎么快速入睡?我是医言,是一名临床医师,下面医言从专业角度回答您这个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要弄清楚失眠的原因,常见的原因如下: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根据国内外研究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失眠主要与两个方面因素有关。一是自身易感因素,比如年龄、性别、个性和遗传因素等,二是外界条件因素,例如睡眠环境、睡眠习惯、生活习惯和躯体疾病等。
1.自身易感因素
个性因素:连接表明失眠患者具有较为显著人格特征,倾向于内倾、不稳定型人格,易紧张,敏感多疑,谨小慎微的人。心理因素:比如期待心理,有些人总觉得明天会有重大事件发生,心理压力太大,思想兴奋过度。性别因素:研究发现,失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生理特点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卵巢功能逐渐退化,激素水平的变化易变化导致内分泌紊乱而出现多种常见疾病。不难理解,女性朋友在生理期、更年期情绪波动大,更易出现失眠。2.外界条件因素
生活习惯:夜间饱食、大量抽烟、饮酒、咖啡、浓茶、观看刺激性较强的影视节目等不良生活习惯。夜间暴饮暴食不仅增加胃肠道负担,还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疾病。烟、酒、咖啡和茶含有尼古丁、咖啡因等神经兴奋物质,让人变得亢奋无法入眠。睡眠环境:长期的噪声,夜间的强光刺激等。美国伊利诺伊州北海岸睡眠医学机构研究发现,光线是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它能刺激大脑运作,使人难以入眠。欲改善失眠问题,必须隔绝外部光源,使大脑活动缓和,进而入睡。这点本人深有体会,除非熬了通宵班,不然只要开着灯就很难睡着。睡眠习惯:经常倒班和作息时间紊乱。长期的作息时间紊乱影响人体生物钟导致睡眠节律紊乱。身体疾病:疼痛、慢性鼻炎、抑郁症等疾病。疾病导致的身体和心理上双重不愉快体验严重影响睡眠,患者有鼻炎的朋友想必深有体会,鼻塞导致的呼吸不畅是多么痛苦的体验。卧床时间过多:卧床时间够多和日间补眠会减少夜间夜睡眠驱动力,从而扰乱体内的稳态系统而引起失眠。失眠危害这么大,那么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哪些?失眠睡不着怎么办?1. 睡眠卫生教育
睡眠卫生教育主要是帮助失眠患者认识不良睡眠习惯及其在失眠发生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塑有助于睡眠的行为习惯。睡眠卫生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睡前4~6 小时内杜绝饮用咖啡、浓茶、抽烟等行为;睡前避免饮酒,尤其要注意是避免饮酒来帮助睡眠;每日合理有度的进行体育锻炼,但注意不要在睡前3~4 小时内做剧烈运动;睡前切勿暴饮暴食,避免不易消化的食物;睡前1 小时内避免引起兴奋的智力劳动、观看易引起神经兴奋的书籍和电视节目;保持卧室环境安静、舒适,包括适宜的光线强度和温度,枕头软硬适中,高度8-10cm为宜;保持规律的作息;2.刺激控制疗法
该疗法通过促进睡眠环境和睡意之间的相互作用,重塑卧床作为诱导睡眠的信号作用,减少上床后迟迟不能入睡而导致的床与觉醒、焦虑等不良后果之间的消极联系,使病人易于入睡,重新建立睡眠觉醒节律。内容主要包括:
只在有睡意时才上床;如果卧床20分钟依然不能入睡,则应起床,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阅读等,待有睡意时再返回床上睡觉;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比如玩手机、看电视、吃东西和思考复杂问题等;不管何时入睡,应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3.睡眠限制疗法:
睡眠限制疗法通过缩短卧床清醒的时间,增加入睡驱动能力以提高睡眠效率。具体内容包括:
减少卧床时间以使其和实际睡眠时间相符,在睡眠效率维持85%以上至少1周的情况下,可增加15~20 分钟的卧床时间;当睡眠效率低于80%时则减少15~20 分钟的卧床时间;当睡眠效率在80%~85%之间则保持卧床时间不变;可以有不超过半小时的规律的午睡,避免日间小睡,并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4. 认知疗法
失眠患者常对失眠本身感到恐惧,过分关注失眠的不良后果,常在临近睡眠时感到紧张,担心睡不好。这些负性情绪使失眠症状进一步恶化,失眠的加重又反过来影响患者的情绪,形成恶性循环。认知治疗目的就是改变患者对失眠的认知偏差,改变对于睡眠问题的非理性信念和态度。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内容包括:
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失眠;保持自然入睡,避免过度主观的入睡意图(强行要求自己入睡);不要过分关注睡眠,不因为一晚没睡好就产生挫败感,培养对失眠影响的耐受性。5.放松疗法:
应激、紧张和焦虑是诱发失眠的常见因素,放松治疗可以缓解这些因素带来的不良效应,已经成为治疗失眠最常用的非药物疗法。其目的是降低卧床时的警觉性及减少夜间觉醒。减少觉醒和促进夜间睡眠的技巧训练,主要包括渐进性肌肉放松、指导性想象和腹式呼吸训练。放松训练的初期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环境要求整洁、安静,患者接受放松训练后应坚持每天练习2~3次。
渐进性肌肉放松:通过肌肉的收缩——放松的反复交替切训练,使我们体验身体紧张和放松的不同感觉,进而更深刻的认识紧张反应,并对此进行放松,最后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方法:从手部开始,依次是上肢、肩部、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臀部、下肢,直至双脚,依次对各组肌群进行先紧张后放松的练习,最后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
指导性想象:研究表明,冥想状态下明显降低氧气消耗和新陈代谢,进而改善紧张、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小结:睡眠对我们至关重要,长期失眠将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目前治疗失眠的方式多种多样,首先要分析失眠的原因,积极治疗引起睡眠障碍的疾病,选择恰当的方式缓解睡眠障碍,减少安眠药物的副作用。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至关重要。我是医言,三甲医院临床医师,致力于医学知识科普,欢迎大家关注我,了解更多医学健康知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讨论。谢谢!
失眠吃安眠药真的有用吗?
安眠药,未必真的安眠!
失眠是一种常见症状,据调查,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超过半数以上存在失眠,此外,由于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失眠年轻人群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失眠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服用失眠药物,即安眠药。安眠药也是“影视剧里一言不合就使用的自杀形式”,主角往往在吃安眠药之后,美美的沉睡,让人产生感觉服用安眠药挺舒服的错觉,却忽略了安眠药因长期服用、滥用、误用所造成的风险。
安眠药具体指什么?
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安眠药是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BZRAs,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BZDs)和非苯二氮卓类药物(non-BZDs)。临床上常用的安眠药有地西泮(安定),阿普唑仑,佐匹克隆等。
安眠药,未必真的安眠
很多人服安眠药后,大多会感觉睡得很“沉”、很“香”,那么,安眠药所带来的睡眠是正常的自然睡眠吗?
实际上,绝大多数安眠药都会干扰睡眠结构,令失眠病人原本就不多的深睡眠进一步减少,原本就较多的浅睡眠进一步增加,同时快眼动睡眠明显受到抑制。这种改变模式与正常的睡眠结构相差甚远。
但安眠药的确有助于延长睡眠时间,减少中途觉醒等,在疾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在缓解精神症状的同时,也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尤其是BZDs类药物,不良发应显著,相对来说,non-BZDs类药物不良发应较少。但如果长期滥用、误用均有潜在风险,重者危机生命。
安眠药并不能治疗所有失眠
一般短暂性或临时性失眠无须诊治,只有长达2-3周以上的持续性失眠才需要看病吃药。安眠药只适用于单纯性失眠。这类失眠即原发性失眠,指没有合并其它身心疾病(如抑郁症等心理性疾病,或冠心病等躯体性疾病)导致的失眠。
如果失眠症状持续6月以上,出现日间工作、生活或学习等能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时,应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选用合适的安眠药,其他情况应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果做梦的时候经常做出大幅度拳打脚踢的动作,甚至因此突然惊醒,可能是快速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这类患者吃某些安眠药也是无效的,应遵医嘱配合其他药物治疗。
安眠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1.耐受性和依赖性
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常常要加大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催眠效果,并逐渐对药物形成依赖出现戒断反应。一但停药病人会出现躯体和心理的变化,出现了“吃药—睡觉”的条件反射,不吃药就没法睡着。
2.停药后反跳
催眠药物治疗中出现睡眠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总睡眠时间3种客观指标中至少1种情况的恶化及出现醒后疲乏、日间困倦、焦虑3种情况中至少1种者即是失眠反弹。中短效的BZDs,最易引起反跳性失眠。
3.长期服用伤肝肾
安眠药多数经肝脏分解,由肾脏排泄的,所以对肝肾功能必然有影响。对肝肾不好的人,要注意选择副作用小的安眠药,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损伤肝肾功能,引起肝脏肿大,肝区疼痛,甚至出现黄疸、浮肿、蛋白尿等肝肾功能损害的症状。
4.蓄积中毒或过量中毒
长期失眠的病人单一用药时间太久(如长达数年)蓄积中毒或因耐受作用而盲目自行加量,超过安全界限;或者盲目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安眠药物,均导致毒副反应增多。中毒表现为反应迟钝、思维迟缓、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以及头痛、眩晕、肌无力,容易跌倒,甚至嗜睡等症状。
5.睡眠异常噩梦多,第二天昏昏欲睡
安眠药虽然能够诱导睡眠,但毕竟和自然入睡过程不同,病人往往有噩梦多、定时早醒或白天嗜睡现象,警觉性,反应力、注意力的下降,出车祸的概率较高,服用安眠药者最好不要开车。
6.呼吸抑制
BZDs类药物有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对于本身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使用此类安眠药可能造成呼吸抑制。特别是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的病人,往往因睡眠差被误诊为失眠症,如果错误地给予安眠药治疗,结果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睡眠中呼吸暂停时间过长而死亡,这类病人应禁用。
7.老年人用药需谨慎
安眠药均有中枢肌松作用(但non-BZDs肌松作用很弱),醒来后人们就会觉得全身软弱无力。对于老年人来说,容易在起床时因为无力而跌倒,增加骨折风险。
同时,长期单一服用安眠药,可使人认知能力降低,记忆力和智力减退,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有一定关系,老年患者服用安眠药需谨慎。
8.孕期及哺乳期服用危害大
安眠药属于C-D级孕期用药,有的安眠药可能使胎儿畸形,孕妇服用后还可能出现新生儿哺乳困难、黄疸和嗜睡。哺乳期服用安眠药,安眠药的成分可能通过乳汁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因尽量避免孕期和哺乳期服用。
如何正确选择安眠药?
不同类型的失眠,应选用不同的药物品种,但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入睡困难的失眠患者,可选用起效迅速而作用时间短的药物,服用后即可很快入睡,且第二天起床后没有宿醉感,如佐匹克隆等。
维持困难,多恶梦的失眠患者,可选用作用时间稍长的药物,如艾司唑仑(舒乐安定)、阿普唑仑(佳乐定)、劳拉西泮等。
早晨早醒的失眠患者,应选用作用时间更长的药物,这类药物可延长总的睡眠时间,如氯硝西泮、地西泮(安定)、硝西泮等。
服药期间的注意事项
1.谨慎用药,不要一睡不着就吃安眠药。安眠药的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因害怕药物依赖等问题而断断续续用药,更加不能自己给自己当医生,随意决定服用药物的方法。
2.对于一过性的单纯失眠,安眠药只须按需服用。但如果是长期失眠,而且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安眠药者,停药就很有讲究,若突然停药,反应会非常痛苦,有时会引起某些精神疾病复发,因此,减药前须取得专业医师的同意和指导,不可私自随意增减药量。
3.安眠药一般应在睡前0.5h-1h间服用。半夜醒来最好不要追加安眠药,否则,极可能带来抑制呼吸和抑制大脑神经等严重后果。
4.一般情况下以服用一种安眠药为佳,以避免或减少安眠药的副作用。
5.不要与酒类一同服用,或在饮酒后立即使用安眠药。酒精可能增大其副作用,甚至引起中毒。研究表明,酒精进入人体后,刚开始对中枢神经起兴奋作用,之后起抑制作用,可能出现嗜睡等症状。安眠药对大脑有抑制的作用,若饮酒后服用安眠药,可能产生双重抑制作用,使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呼吸及循环中枢也会受抑制,可引起呼吸变慢、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因呼吸停止死亡。
6.所有的催眠镇静药物都有成瘾性,所以连续服用期最好不超过4个月。如需长期服用,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改服其他药物,这样既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又可避免对安眠药的耐药性和依赖性。
7.要时刻注意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有肝肾功能障碍或弱智者应慎用安眠药,长期使用安眠药者最好每3个月抽血化验,了解肝肾血象情况。
8.找准失眠原因,对因施治。例如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事实上,不少长期依靠服用安眠药入睡的患者,与其说是治疗失眠服用药物,还不如说是心理上的依赖,如果下决心停用药物,一般在1-3天后即可逐渐自然入睡。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
正确使用安眠药,必须依靠医生的指导和自己的合理使用,这两方面缺一不可。患者服药期间,应密切留意自身变化,如果出现任何明显异常,应及时停药就医,不可拖延。
本文编自网络,不代表三甲医院网观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就医搜”公众号。
连续失眠怎么办?
现在的人应该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总是会导致失眠,偶尔的失眠是正常现象,如果长时间连续失眠那不得不引起注意了,长期失眠会造成你身体很多器官受损,而失眠该如何改善呢?要学会做到这几点:
维持平常心态进入睡眠经常失眠的人会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心里总想着学习、生活、工作上的事情而弄的难以入睡,失眠的人们不要太过于担心,闭目入静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失眠。这种方法的做法是上床之后,先合上双眼,然后把眼睛微微张开一条缝,维持与外界有些接触,当然,精神活动仍在运作,然而,交感神经活动的张力已大大下降,诱导人体慢慢进入睡意模糊状态。
白天做适当的运动失眠的人应该在白天做些适当的运动,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适当的运动可以让你的身体产生疲劳感,小编就是这样如果会产生失眠的情况会做一做运动,回家洗了澡就能够舒舒服服的睡一觉,不过运动量不要太大,适当就好,运动过量会造成身体部位有明显酸痛感,更不利于入睡。
听轻缓音乐促进睡眠音乐对于人来说是很重要的,音乐可以帮助你舒缓疲劳,有助睡眠,国外很多博主就专门做asmr音乐来便于人们听后入睡,经常失眠人你可以听些自己喜欢的asmr音乐或者是一些轻音乐,可以帮助你放松身心,有利入睡。
经常失眠可以慢慢调理,不要太过急躁,如果失眠程度很严重,尽早去医院就医,在医生的叮嘱下可以尝试一些药物治疗,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