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和用量,桂枝的功效是什么?
桂枝是很好的中草药。
1、能护肝醒酒,抗菌消炎。
2、风寒表症,寒湿痹痛,
3、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外感风寒,胃寒腹痛者,湿热病,阴虚阳盛者。
生白术和炒白术哪个健脾祛湿效果好呢?
生白术和炒白术哪个健脾祛湿的效果更好呢?
白术是一味益气健脾的中药,它性温,主要就会死归脾,胃经。除了对脾胃有很多好处,其次还可以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白术又分为生的和炒白术,生白术和炒白术虽然都是一样的原材料,但是因为经过了不同的炮制方法,所以在功能和用途上还是很有区别。
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中药的方剂中都是以炒白术入药的,炒白术通常可以缓和燥性,增强健脾祛湿利湿,消肿的功效,而生白术在这方面就像对地要差一些。
炒的白术不仅可以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其次炒白术还可以健脾益气, 一般多用于脾气虚引起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或者肺气虚,还有肺气不固导致的体虚自汗,或者是脾虚导致的胎动不安等。
一般炒过的,多用于补脾气。如果想要健脾止泻,治疗便溏腹泻,多是炒焦用。
而生白术来说,它也可以健脾胃,不过一般多是用于水肿脾虚,可以健脾胃利水,对于痰饮引起的水肿眩悸等就可以用生白术,一般多与桂枝,茯苓等配伍使用。
关注我!带您正确养生,改善脾虚问题!每日介绍养脾中成药!鸡内金有什么作用?
功效分类:消食药;健脾药。
别名:鸡肶胵里黄皮、鸡肶胵、鸡盹内黄皮、鸡盹皮、鸡黄皮、鸡食皮、鸡合子、鸡中金、化石胆、化骨胆。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经、胃经、肾经、膀胱经。
功能: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癥化石。
主治:消化不良、饮食积滞、呕吐反胃、泄泻下痢、小儿疳积、遗精、遗尿、小便频数、泌尿系结石及胆结石、癥瘕经闭、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生贴。
药材基源:鸡内金为雉科动物鸡的沙囊内膜。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
1、健胃消化。鸡肫皮主要具有消食健胃助消化的功效,可以促进胃液分泌,提高胃酸度及消化力,是胃运动功能明显增强,胃排空加快。
2、治疗小儿疳积。鸡肫皮可以用于饮食积滞,小儿疳积。广泛用于米面薯芋肉等各种食滞症,病情较轻者只需将其研磨服用即可。
3、治疗肾虚遗精,鸡肫皮可以用于肾虚遗精、遗尿。治遗精,可与芡实、菟丝子、莲肉等同用。治疗遗尿则与桑螵蛸、覆盆子、益智仁等同用。
4、治疗结石。具有胆、肾、尿道结石者可以将鸡肫皮、玉米须一起煎汤服用,每日2-3次,连服10日即可。服用期间不得吃肝脏、肥肉、蛋黄。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图片来源:摄图网)
鸡内金的相关论述
1、鸡内金治小儿食疟,疗大人(小便)淋漓、反胃,消酒积,主喉闭、乳蛾,一切口疮,牙疳诸疮。《本草纲目》
2、鸡内金生肌收口,治消化性溃疡。《陆川本草》
3、鸡内金治发背已溃:鸡内金,同绵絮焙末搽之。(《纲目》)
4、鸡内金治一切口疮:鸡内金烧灰,敷之。(《活幼新书》)
5、肫是鸡之脾,乃消化水谷之所。其气通达大肠、膀胱二经。有热则泄痢遗溺,得微寒之气则热除,而泄痢遗溺自愈矣。烦因热而生,热去故烦自止也。今世又以之治诸疳疮多效。《本草经疏》
6、鸡内金治眼目障翳。《本经逢原》
7、鸡内金用于饮食积滞,小儿疳积:鸡内金有较强的消食化积作用,并能健运脾胃。鸡内金用于米面薯芋肉食等各种食滞证。病情较轻者,单用研末服有效。若治食积不化,脘腹胀满,可与山楂,麦芽、青皮等同用。鸡内金治小儿脾虚疳积,可与白术,山药、使君子等同用。
喝白术大黄汤泡水和复方七参片有冲突吗?
两个药物之间没有十八反与十九畏的禁忌,一块服用是没有什么副作用与反应的,如果担心有反应的情况下,可以在服用两种药物的同时,间隔时间服用就可以,其间隔的时间以2个小时以后为宜,这样两个药物就不会在胃肠道相混,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地黄是什么样的?
(亲请点击右上方关注我谢谢!)
一、地黄
1.多年生草本,地黄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肥厚,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
2.花
花具长0.5-3厘米之梗,梗细弱,弯曲而后上升,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几乎全部单生叶腋而分散在茎上;花萼钟状,萼长1-1.5厘米,密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具10条隆起的脉;萼齿5枚,矩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抑或多少三角形,长0.5-0.6厘米,宽0.2-0.3厘米,稀前方2枚各又开裂而使萼齿总数达7枚之多;花冠长3-4.5厘米;花冠筒状而弯曲,外面紫红色,(另有变种,花为黄色,叶面背面为绿色)被多细胞长柔毛;花冠裂片,5枚,先端钝或微凹,内面黄紫色,外面紫红色,两面均被多细胞长柔毛,长5-7毫米,宽4-10毫米;雄蕊4枚;药室矩圆形,长2.5毫米,宽1.5毫米,基部叉开,而使两药室常排成一直线,子房幼时2室,老时因隔膜撕裂而成一室,无毛;花柱顶部扩大成2枚片状柱头。
3.叶
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长2-13厘米,宽1-6厘米,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以至牙齿;基部渐狭成柄,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
4.块茎
5.分布
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北等省区。中国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
二、功效
熟地黄是一味常用中药,其功效与作用如下: 性味归经:性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
补血滋阴,益精真髓。
作用:
1 是补血要药,可以用于血虚的多种病症。如面色萎黄,心悸失眠,月经失调。
2 是滋阴主药,可以用于阴虚所致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3 是滋补肝肾,填精补髓的主药。常用于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眩晕耳呜,须发早白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