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泡水喝能去湿气吗,赤小豆薏米泡水喝的做法?
1、将赤小豆洗净,添加水浸泡一夜。
2、提前把薏米放到锅里面翻炒几下。
3、炒完后的将薏米洗净,添加水浸泡一夜。
4、将赤小豆、薏米、绿豆沥去水,冲洗干净后放入锅的内胆中。
5、添加适量水,水量约为距食材高两个指节。
6、放入适量冰糖,静置至冰糖融化后搅匀即可食用。
赤小豆薏米粥具有去除湿气和利水的作用。
红豆和大麦米都已干燥,并且不含任何水分,因此它们并不浓稠,汤非常清澈。中药利用其清晰的性质去除体内的水分。
有几点要注意:
1.必须是赤小豆,不要使用红豆(红豆养心,赤小豆去湿)。
2.大麦很冷,需要在烹饪前油炸。油炸后的大麦比生大麦具有更多的药用特性,更有利于脾胃和腹泻。 (将锅加热,倒入大麦中,并在低火下炒半小时左右,这也会减少冷感。)
3.不要将米粒放大,否则会失去除湿效果。
红豆薏米芡实茶听说排湿气特别好?
如果脾胃没什么问题,体质不属于偏寒的话是可以用点的。体质偏寒或者吃凉的东西容易腹泻的话是不适合用这个的。这几个药物有点偏凉性的。它对于排出体内的湿气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也是有副作用的。 喝多之后有可能会形成腹胀现象,还有可能会引发明显的体内离子失衡,所以建议最好少吃。
薏米红豆加什么东西煮去湿气好?
吃红豆薏米粥能去多少湿气?吃多了会不会寒?中医终于给答案了
芡实红豆薏米茶真的可以去湿气吗?
湿气重为很多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如何祛湿已经成为现代人心中的困扰。湿气,通常分为寒湿、湿热、风湿等等,湿气,最喜欢侵袭脾胃,所以常常又会发生湿困脾胃或者脾胃湿热的情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祛湿?有哪些中药饮片或者食品是能够祛湿的呢?
其实,可以祛湿的中药有很多,如茯苓、薏苡仁、赤小豆、芡实、红豆等,芡实红豆薏米茶可以去湿气是毋庸置疑的,三者都具有去湿气的功效,因此,此茶的祛湿效果也是非常好的,用来去湿气常被人们熬粥或者当茶饮。那么,这三者具体都有些什么样的功效呢?
芡实,又称为鸡头米、卵菱、鸡瘫、鸡头实、雁头、水流黄、苏黄等。其来源于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其药性甘、涩,平。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一般用量为9~15克。
红豆,俗称相思子。又称为鸡母珠、美人豆、相思豆。为豆科植物红豆树的种子。其性平,味甘。有健脾益肾、养心补血、利尿消肿的功效。与莲子、百合配伍可固精益气、强健筋骨等作用,可用来治疗肺燥、干咳,增强体力。现在人们常用来与薏苡仁一起食用以祛湿。
薏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薏苡仁。其来源于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其药性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临床上常应用于治疗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癌肿等。一般用量为9~30克。其用于清利湿热宜生用,用于健脾止泻宜炒用。需要注意的是本品性质滑利,孕妇慎用。
所以,三者配伍组成的茶饮对于脾虚湿困的人群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通常我们祛湿的妙方有很多,除了红豆薏米芡实外,茯苓红豆莲子汤、红豆薏米汤也是很好的祛湿配伍,尤其是在夏季暑湿比较严重的季节,具体怎么做的呢?
茯苓红豆莲子汤—准备猪肉150克、茯苓、赤小豆各30克,薏米、莲子各20克,陈皮3克。将赤小豆、花豆、莲子、薏米洗净,用清水浸泡一小时。将猪肉洗净切好放入滚水中捞出,再将浸泡过的豆类跟猪肉、陈皮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炖两个小时,再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红豆薏米汤—准备茯苓、赤小豆、薏米、扁豆、瘦肉、盐适量。将茯苓、赤小豆、薏米、扁豆洗净,瘦肉洗净切好。将制备好的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煲一个半小时,再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怎样才能有效去除体内的湿气?
常吃生薏仁能祛湿,这些大家都知道,平时饮食中也经常食用,怎样使用生薏仁才能有效的去除身体内的湿气?这就需要配伍才能充分发挥生薏仁的祛湿作用,使其增加祛湿的效果。
生薏仁即是一种粮食,也是一种药材,其功效非常多,具有健脾祛湿、利水消肿、清热排脓,可以治疗湿痹,有美发护肤的作用,长期吃生薏仁能增加人体的抵抗力,和有抗癌作用,因为癌症大多是湿寒和湿热瘀阻造成的,它的味道略带酸味,也有增加食欲的功效,是一个比较好的的食物,适合于长期服用,但是体质虚弱和偏寒性的人要少用,或者配方使用。
人体中的湿气大多都和热相结合,形成湿热,湿的形成有气虚生湿、湿盛成湿、瘀阻生湿,形成的湿热可有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肺中湿热、肾中於热,要用生薏仁去除这些湿热,就需要配伍相应的中药材,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湿容易影响脾胃的运化,形成湿热、湿寒,有湿热的人可以用生薏仁、蒲公英、麦冬、枳实、绿豆、等,泡水或者熬水喝,用清热祛湿的方法治疗,脾胃湿寒的人可以用炒生薏仁、生姜、大枣、山药、茯苓、白术等,泡水或者熬水喝,用温阳健脾祛湿的方法治疗。
肝胆的湿热大多是情志郁滞化热和饮食五谷的水谷精微结合,形成湿热,用药有生薏仁、茵陈、贡菊、龙胆草等治疗,可以泡水或者熬水喝,用清热祛湿的方法治疗。
肺中的湿热大都是外感引起,外感入里化热,影响了肺气的萧降,水道失调,使水湿停聚,祛湿的方法是开宣肺气、通调水道的方法治疗,用药有:生薏仁、麻黄、杏仁、百合、黄芩等,泡水或者熬水喝,就能有效的清除肺部的湿气。
下焦肾的湿热,主要是上部的湿热下注引起,可以用清热利湿的方法治疗,用药有生薏仁、车前草、黄柏、泽泻等,都能很好的清理下焦的湿气;生薏仁清热祛湿的作用非常广泛,是一个很好的清理体内湿气的药材,可以熬粥、也可以泡水,应用方便、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