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都不打青霉素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医院取消门诊输液?
遵邀回答!
取消门诊输液,本来是为了避免药物滥用,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由此而带来的危害。
门诊输液真的取消了吗?我看未必。现实是门诊输液少了,而住院输液的却多了。以后去医院不是不能输液,而是改变了输液的地点而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医疗部门的原因,也有患者及家属自身的原因。
医疗部门迫于政策要求,把本该在门诊治疗的病例改为住院治疗,结果是门诊输液减少了,而病房的输液却多了。这样做的后果是,输液没有真正减少,反而给住院带来了压力。本来门诊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要办理住院收续才能解决,不是造成了更大的浪费吗?
患者及家属的原因是不懂相关知识,没有防范和抵制能力。比如常见的感冒发烧,到现在仍有很多人不知道没有特效药物。一旦得了感冒,吃上两天药不见好,患者或家属会主动要求输液。再遇到不良医生,为了经济利益而给予诱导,患者及家属不知道如何拒绝和抵制。
从上述来看,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是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二全民提高有关知识以防范和抵制这种现象。否则,仅仅取消门诊输液,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为什么现在医院和诊所都不用青霉素了?
现在用青霉素的的确越来越少了,有两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1.风险太大 青霉素过敏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尤其是在诊所里,抢救的设施不足,或者是经验不足,有的时候,即使做试敏也可能就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所以没有哪个医生原因冒这么大的风险。
2. 利润太小 青霉素是抗生素里最廉价的药品,如果一次静脉滴注80万单位的10支,加上生理盐水和输液器,注射器等耗材,成本5元左右,收患者20块钱就不少了,但利润也就是15元左右,不够担风险的。
所以现在无论是医院还是诊所,都不给患者用青霉素了。
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用西药只能缓解症状,到现在还没有一种西药是针对感冒病毒有效药物,所以,输液好几次也不好。尤其是感冒身体疼痛,喷嚏,流涕,干咳,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对抗这些症状。
中医在治疗感冒方面还是不错的。
感冒多为风寒侵袭肌表引起,出现怕冷,发热,头疼,流涕,喷嚏或咳嗽,用麻黄汤有效,药物组成:麻黄8克,桂枝10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喝完药后,盖被子,微微发汗,使病邪随汗而解。
但很多人都嫌服中药麻烦,殊不知感冒用这样简单的中药有时候一付可能就完全好了!而且不会出现用“伤风胶囊”一类药的犯困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的滥用已经到了国家禁止的程度了,细菌耐药性最终导致没有抗生素可用,破坏人正常的菌群失调,抵抗力下降,配药时空气中的极细微颗粒进入输液瓶,静脉穿刺导致血管中细小血栓形成,这些对人体的损害是你看不见却是真实存在的。
因此,不要感冒就输液了。抗生素,包括青霉素,不是万能神药,还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才是对抗疾病的根本!
经常听到有人说国外青霉素不需要皮试?
题主的问题问的好,在国外青霉素确实不需要皮试,为什么?他们执行的标准更高一些,青霉素提纯度更高,并且他们对抗生素的监管很严格。
而国内,我们生产的青霉素提纯浓度低,并且不同厂家,规格不同,成分也略有差异,而国人对青霉素的反应不一样,有些过敏体质的人不适合用青霉素,所以我们临床都是要做皮试的,这是为了更安全用药,也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就是外国人和我们,真的是有体质差别的,所以不能完全拿他们的标准和规则来要求我们临床,毕竟国情都不同,国人的体质不同,药品的提纯度不同,所以执行的诊疗方案不同呀!
我国的国家卫计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评价专委会发布了《青霉素皮试试验专家共识》,而我国的《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明确规定,患者在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抗生素前均需要做皮试试验。因此,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无论是静滴,口服,肌注等不同给药途径,使用青霉素前均需要做皮试试验。 停药72小时以上,应重新皮试。青霉素皮试是目前预测速发性过敏反应最为快捷、敏感、经济的方式。
宝宝打青霉素有什么副作用?
注射青霉素有可能会引起药物热,皮疹等症状,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对于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注射青霉素之前一定要做先做皮试,在这期间注意不要受凉,多喝温开水促进代谢,要在正规的医院去就诊,一旦发生过敏反应,有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救治。
青霉素500元一针?
普通青霉素的价格一般在几毛钱到几元之间,长效青霉素的价格,一般在几元至十几元左右。达不到500元一针。